杜丽娟。

<p class="ql-block">毛脚鵟(kuáng) (英文名:Rough-legged Buzzard,学名:Buteo lagopus),是鹰形目鹰科鵟属的鸟类。拥有高度可变的羽毛颜色,从深色个体到更多花纹的‘淡色型’。在北极和亚北极地区的开阔地带,如田野和沼泽中发现。毛脚鵟在广阔的北方森林带繁殖,遍布新旧世界。在北美,在北极和亚北极的阿拉斯加和加拿大繁殖,冬季迁移到南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的开放地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体型较大,翼展可达120至153厘米,重量介于600至1660克之间,雌鸟略大于雄鸟。羽毛颜色主要是棕色,带有不同程度的斑点。淡色型个体有明显的暗色腕部斑块和白色的翼下部位,尾部有宽的暗色亚端带。深色型个体可能几乎全黑,仅在飞行羽毛下方有苍白的部分。</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会发出类似红尾鵟的向下滑音哨声,但在飞行或从栖息处发出时,声音更为强烈。</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与欧亚鵟相比,尾部内侧白色,翼角有黑斑,头部颜色较浅。毛脚鵟初级飞羽基部更白,与黑色翼角斑形成对比。</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栖息于稀疏的针叶林、阔叶林混交区和开阔地带,如农田和草原。它们主要以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如田鼠、旅鼠和各种鸟类,尤其是雷鸟。它们在开阔地带狩猎,经常悬停在风中,偶尔也会在树梢或电线杆上栖息。</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在5月到8月初繁殖,巢建在悬崖峭壁上或干涸河岸悬崖上,有时也在树上。每窝产卵3至4枚,孵化期为28至31天,主要由雌鸟负责,雄鸟偶尔协助。雏鸟孵化后约35天羽毛长成,41至45天左右离巢独立觅食。</p> <p class="ql-block">毛脚鵟繁殖于北极苔原和苔原森林地带,分布于北美和欧亚大陆的广阔地区。冬季,它们迁移到南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以及欧洲和亚洲的南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