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滇东南的赏春之旅,如同一幅被自然与人文精心绘制的长卷,既有磅礴的山川花海,又有隐秘的田园诗意,让人在春日的暖阳中感受到生命与文化的交融。</p><p class="ql-block"> 2025年2月24日晨,我们参加建瓯康辉旅行社组的团,乘大巴直达福州长乐机场。</p> <p class="ql-block"> 下午五时许,飞机在昆明机场降落后,我们乘大巴直达此行的第一个地点——红河哈尼族和彝族自治州下辖的建水县。</p> <p class="ql-block"> 建水,这个地名听起来特别亲切,它的历史悠久,古称临安府,人口52万,与建瓯有许多相似之处。</p><p class="ql-block"> 建瓯与建水,一字之差,相距两千公里,朝发夕至,让我们直接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及交通的便捷。</p> <p class="ql-block"> 次日清晨,我们开始游览建水古城。古城面积一平方公里,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个,省、州、县三级文物保护单位147个,地面文物数量居云南省5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首。</p><p class="ql-block"> 我们参观的第一个景点是双龙桥。</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俗称“十七孔桥”,是典型的石质廊桥建筑,当清晨的阳光从孔洞穿过时,它美得就像一幅山水画。</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中间有楼阁及台座,台座东西长20.00米,南北宽15.00米。</p> <p class="ql-block"> 双龙桥因其建筑规模和艺术价值在国内屈指可数,2006年被列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了建水文庙。</p> <p class="ql-block"> 来之前,我们都不知道建于元朝的建水文庙规模仅次于曲阜孔庙,占地114亩,居西南之首。</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完全依照曲阜孔庙的风格规制建造,采用南北中轴线对称的宫殿式,东西两侧对称布置多个单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 原主要建筑包括一池、二殿、二庑、二堂、三阁、四门、五亭、五祠、八坊等共37个,现除杏坛、射圃、尊经阁、文星阁、敬一亭和斋亭被毁外,其余31个建筑都得到较为完好的保存。</p> <p class="ql-block"> 建水文庙仅泮池就占地40庙,历史7百年,其规模位居全国之最。2001年建水文庙被列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离开文庙后我们来到了朱家花园。</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是清末乡绅朱渭卿兄弟建造的家宅和宗祠,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多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处典型的“五间六耳五间厅,一大天井附四小天井”民居庭院并列联排组合的群体建筑。</p> <p class="ql-block"> 由于朱家花园是富有滇南私家园林韵味的大型传统民居,对研究当时的滇南民居有重要价值,因此于2013年也被列为国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 朱家花园的后院小桥流水,茂林修竹,假山伴着楼台亭阁,美得让人陶醉。</p><p class="ql-block"> 建水,所有的景点都有水,有水景才美。水是建瓯的缺撼,所有的公园都没水。这水与人们所说的“风水”沒关系吧,惟愿如此。</p> <p class="ql-block"> 出了朱家花园往东走,沿途是宽阔的石板路,两旁有许多仿古建筑,商铺林立,市井文化浓厚。</p> <p class="ql-block"> 路的尽头矗立着宏伟的朝阳楼。朝阳楼建于明初,比北京天安门还早28年,虽历经多次战乱和地震,仍旧巍然屹立。</p> <p class="ql-block"> 当地人把朝阳楼叫作小天安门,楼前的广场十分开阔,我们一行28人在此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建水城郊有处崭新的景点叫蚁工坊。它与厚重的古城相辉映,展示了建水蓬勃向上的意境。</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建水蚁工坊是一个以陶文化研发、生产和体验为主题的艺术园区,集观赏、认知和体验艺术于一体。</p> <p class="ql-block"> 蚁工坊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蚂蚁洞的建筑,采用彩色空心砖筑成,充满了艺术感和想象力。每个建筑都有其独特的设计和功能。</p> <p class="ql-block"> 园区内的建筑群围绕陶文化展开,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文旅综合体,吸引了大量游客和艺术爱好者。</p> <p class="ql-block">建水古城印象</p> <p class="ql-block"> 离开建水后我们前往元阳。元阳梯田是哈尼族人世世代代用智慧和汗水雕刻出的杰作,被誉为“大地的艺术”。</p><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来到了“老虎嘴”。</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梯田分布于深谷间,状如花蕊,达3000多亩。</p> <p class="ql-block"> 天晴时,在夕阳余辉下,灌水后的梯田红白黑相映,光彩夺目,波光粼粼,形成立体的海洋。老虎嘴梯田是元阳哈尼梯田最具有代表性、最为壮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我们没等到日落的霞光,反倒迎来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尽管如此,我们还是领略了哈尼梯田的壮观。</p> <p class="ql-block"> 翌日晨,我们来到了多依树景区,这里的观景台被称为日出圣地。</p> <p class="ql-block"> 清晨云海与梯田倒影交织,日出时霞光穿透薄雾,形成金色与蓝色的光影变幻,被誉为“光与影的魔术舞台”。</p> <p class="ql-block"> 这张图是用手机拍的“素颜”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专业摄影师的大作。</p> <p class="ql-block"> 接着,我们来到了爱春蓝色梯田景区。这儿灌水期上午9-11点,阳光折射会使梯田呈现湛蓝色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这张照片是张老师的学生拍摄的,的确呈现出了蓝色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距爱春不远处是阿者科村。“阿者科”按照字意是指最旺盛吉祥的一个小地方。</p> <p class="ql-block"> 这里保留60余栋哈尼族蘑菇房,这样的蘑菇房是阿者科村的哈尼族的传统民居,阿者科村也是世界文化遗产红河哈尼遗产区五个申遗村寨之一。</p> <p class="ql-block"> 这里的哈尼族人民世世代代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形成了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哈尼梯田是这里的标志性景观,是哈尼族人民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杰作。梯田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与周围的山林、水系、村寨形成了“四素同构”的自然生态循环系统。</p> <p class="ql-block"> 阿者科村的梯田</p> <p class="ql-block"> 阿者科村哈尼人敬畏自然、崇拜自然的传统观念、以及自然人文景观所构成和谐人居环境,体现出哈尼族传统聚落营建的凝聚力、勤劳和顽强的精神。我们在这里感受到了原始乡土气息。</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阿者科正在推行“阿者科计划”,旨在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村民们以梯田、房屋和生活方式等资源入股,这种模式不仅让村民们获得了经济收益,还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来。</p> <p class="ql-block"> 中午,我们在阿者科享用了火塘宴。</p> <p class="ql-block"> 火塘与火锅的不同之处是火塘除了烹煮外,还可以煎烤,体现了哈尼人的饮食特色。</p> <p class="ql-block"> 在前往坝达的途中,我们观赏了全福庄梯田。</p> <p class="ql-block"> 此时天气晴朗,旅友范先生用无人机拍摄了梯田美景。阳光下,灌水后的梯田随着镜头的变幻,呈现出不同的色彩,美不胜收。</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到达了坝达。</p> <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三个观景台,每个观景台都站满了人。这就是被誉为“日落之王”的拍摄地。</p> <p class="ql-block"> 19000亩梯田从海拔800米延伸至2000米,夕阳下呈现“液态青铜”般的壮丽光影,被称为“大地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 是日晚,我们入住全福庄中寨。</p> <p class="ql-block"> 次日晨,一部分旅友前往菁口拍摄日出。</p> <p class="ql-block"> 另一部分旅友就近在凤凰观景台拍摄。</p> <p class="ql-block">元阳哈尼梯田掠影</p> <p class="ql-block"> 2月27日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罗平。罗平的油菜花海是滇东南的另一大亮点。每年2-3月,百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先到螺丝田,这里海拔较高,遗憾的是油菜花还未盛开。</p> <p class="ql-block"> 傍晚我们入住金鸡村。庆幸的是这儿的油菜花开了。</p> <p class="ql-block"> 2月28日晨,我们早早地到金鸡峰丛景区,登上了金鸡峰丛的老尖山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 金黄色的花海与远处的喀斯特峰丛、晨雾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如梦似幻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 当太阳完全升起,大地一片金黄,登上老尖山观景台的旅友们欢快地向无人机招手,留下了难忘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 油菜花开时节,金鸡峰丛景区的万亩花海迎来了全国各地的游人。</p> <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清晨的薄雾还是傍晚的夕阳,罗平的油菜花海都给大家带来了极致的视觉享受。</p> <p class="ql-block">罗平油菜花海</p> <p class="ql-block"> 3月1日晨,我们在下榻的民宿楼顶上拍日出。</p> <p class="ql-block"> 下午到达了罗平九龙瀑布群景区</p> <p class="ql-block"> 九龙瀑布群,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和水流的千年侵蚀,在此形成了十级高低宽窄不等,形态各异的瀑布群,其中最大的有三级,第一级“神龙瀑”,第二级“情人瀑”,第三级“白絮瀑”。</p> <p class="ql-block"> 九龙瀑布群因其瀑布众多,景点密集而形成其独有的观赏特点,一年四季美景不断,素有“九龙十瀑,南国一绝”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 穿着哈尼服装拍摄是景区的一个特色。</p> <p class="ql-block"> 游览过九龙瀑布群后,我们驱车前往弥勒。弥勒是红河州下辖的县级市。 </p><p class="ql-block"> 我们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东风韵,这是一个集休闲度假、佛教文化、民俗体验、生态观光于一体的艺术小镇。</p> <p class="ql-block"> 景区里的建筑非常有特色,都是以本地生产的红砖为主,十分具有设计感。</p> <p class="ql-block"> 这个酒瓶状建筑被称为“万花筒”,代表的是弥勒的红酒文化,还有彝族的火文化建筑及共生向上的文化。</p> <p class="ql-block"> 万花筒内部十分宽敞,参观的游人一般都会到此逛逛。此刻,这里正在开一个演唱会。</p> <p class="ql-block"> 东风韵景区原来是一个知青农场,这里有个专门的展厅,回顾农场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东风韵的设计者们可能曾是东风农场的亲历者,如今这里成为了弥勒这座城市的代表,展示了人工设计的美感和宜居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 来此参观的还有不少其他民族游客。</p> <p class="ql-block"> 弥勒市是唯一以佛名命名的城市,市中心的钱王门非常壮观,这座地标性建筑是为纪念清代商人王炽而建。王炽经商多钱,又乐于行善好施,被称为“钱王”。</p> <p class="ql-block"> 钱王门位于红河水乡景区,这里也是群众文娱活动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 弥勒市水系发达,景区小河两岸建筑倒影映入水中,更加增添了城市的美感。</p> <p class="ql-block"> 夜晚我们入住湖景柏漫酒店</p> <p class="ql-block"> 这个酒店高端大气,内部设施和服务上乘,让人仿佛到了内地大都市。</p> <p class="ql-block"> 湖景酒店的对面是弥勒湖,面积与福州西湖相仿。让人惊叹的它是一个人工湖,晚餐后在此漫步感到十分惬意。</p> <p class="ql-block">云南弥勒掠影</p> <p class="ql-block"> 3月2日上午,我们专程体验彝族阿细人的祭火节。</p><p class="ql-block">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和初三,居住在弥勒市百里彝山环抱中的起飞村和红万村的阿细人,都要举行隆重而精彩的祭火活动。</p> <p class="ql-block"> 作为参加活动的来宾,我们每人都办一张来宾卡。</p> <p class="ql-block"> 报到领卡后便在红万村内自由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上午九时许,村口举行了迎宾仪式,欢迎来自远方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 进村后我们看到村内道路两旁的墙上有许多记载阿细人传说的绘画。</p> <p class="ql-block"> 也许这就是他们历史的记载。</p> <p class="ql-block"> 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摊位。</p> <p class="ql-block"> 有些游客为了增添融入活动的感觉,还在脸上画了与祭火有关的花纹图案。</p> <p class="ql-block"> 这是火神 “木邓赛鲁”。据说在远古时期洪水暴发,在水灾后的二月初三这一天,木邓赛鲁钻木取火取到了火种,于是他便当作“火神”祭祀,一代又一代沿袭了下来。</p> <p class="ql-block"> 在下午的祭火活动开始前,村民在主会场进行采排。</p> <p class="ql-block"> 在午餐松毛宴开始前舞蹈队唱起了敬酒歌。</p> <p class="ql-block"> 所谓松毛宴就是数以百千计的宾客六人一组,围坐在铺满松毛的操场上用餐。</p> <p class="ql-block"> 送餐员在松毛场上往来穿梭。这种用餐方式虽然简陋,但也营造了节日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半,钻木取火仪式开始,舞蹈队跳起了欢快的舞蹈。</p> <p class="ql-block"> 钻木取火仪式后,彝族阿细人身绘五色图腾,跳火堆、唱跳月,气氛热烈,将祭火节的活动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 由此,彝族阿细人的祭火节被誉为东方的狂欢节。</p> <p class="ql-block"> 离开弥勒红万村后,我们驱车前往昆明东川。</p> <p class="ql-block"> 东川红土地有如上帝打翻的调色盘,线条分明的田埂如五线谱。</p><p class="ql-block"> 我们首先到达乐谱凹。</p> <p class="ql-block"> 羊和老汉给红土地带来了一丝苍凉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这处是瓦房梁子</p> <p class="ql-block"> 这里是螺丝湾</p> <p class="ql-block"> 晚上,我们入住落霞沟附近的民宿。</p> <p class="ql-block"> 次日一大早我们就来到了落霞沟景区。</p> <p class="ql-block"> 落霞沟的红土地色彩绚丽,宛如天边的彩霞洒落在人间。这里的土壤呈现出鲜艳的红色,再衬以蓝天、白云和变幻莫测的光线,构成了一幅幅色彩缤纷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落霞沟处在群山的环抱之中,山峦起伏,一望无际。站在观景台从上往下看,两边是高耸的大山,山谷中凸出的高地、高地上的田野和村庄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落霞沟的梯田有着美丽的弧形,层级之间的开阔度特别大,从对面的山梁上逐级铺排下来,形成了数百级螺纹状的图案。</p><p class="ql-block"> 落霞沟的美,还会随着季节不断变化。本地人根据时令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农耕劳作交织成画。这些农作物在不同的季节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使得落霞沟一年四季都有看不完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游览过落霞沟后,我们此次的行程就圆满结束了。领队春梅、导游小李和司机左师傅为合作愉快开心地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3月3日下午,我们入住昆明机场附近的维也纳酒店。由于离天黑还早,于是约上伙伴打车到20公里外的官渡古镇一游。</p> <p class="ql-block"> 官渡古镇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是滇文化的发祥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 从大牌坊走入古镇不远,就看到了建瓯的旺弟光饼店。他乡见老乡,不由得产生了一种亲切感。于是走过去唠唠嗑,再拍个照。</p> <p class="ql-block"> 这是古镇的标志性建筑金刚塔,始建于明天顺二年(1457年)。</p> <p class="ql-block"> 这是建于元代的妙湛寺,寺内建有东、西两座13层密檐实心方形砖塔。</p> <p class="ql-block"> 这是法定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文渊坊</p> <p class="ql-block"> 这是官渡老街</p> <p class="ql-block"> 这是螺丝塔。</p><p class="ql-block"> 官渡古镇内的古建筑数不胜数,让人目不睱接。</p> <p class="ql-block"> 3月4日晨,我们从昆明长水机场经上饶转乘高铁,返回建瓯,圆满结束了这次为期九天的滇东南之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