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号: 66701819</p><p class="ql-block">美篇昵称:卓玛芨 </p><p class="ql-block">图片来源:网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八节”临近,十年前从拉萨退休回内地的我,想起慈祥的阿妈。童年时阿妈常说 “有人陪着聊天是件温暖的事,有人陪着吃饭是件高兴的事。”60年代住阿妈家的我不喜欢饭点来的客人,慈祥的阿妈总会热情接待,开炉加牛粪、草皮烧茶、切干牛肉叮、炒土豆丝。腼腆的客人从牛皮包里提出一串串鲜奶渣晃在空中,不好意思直视的我立马放下碗,礼貌打招呼。</p> <p class="ql-block"> 一次饭点时,聊天的邻居阿佳滔滔不绝,迟迟不走。“阿佳您女儿在家等您做饭吧?”“她去姥姥家了,今天我一个人在你家吃饭,欢迎吗?”炉灶边的阿妈向我递个眼神,我装着看不懂说“我家没有大米饭哦。”“我喝茶,和你阿妈聊天。呵呵……”尴尬小气的我走向厨房茶几(藏族人家喝茶吃饭都使用茶几),心里闷闷地玩起扑克牌。</p> <p class="ql-block"> 70年代我们搬进阿妈工厂宿舍区,在食堂打饭,开心!亲戚、朋友每周来家打卡,阿妈会让亲戚和我吃食堂定量的米饭和酸菜牛肉丝,阿妈喝清茶、吃糌粑。从不怠慢客人的阿妈,遇到下雨或天晚时留宿客人,她们有聊不完的天。</p><p class="ql-block"> 一次邻居阿佳去医院送饭,把幼儿园的哥俩托放我家。正吃饭的阿妈放下饭碗,打开炉口加柴忙碌。哭闹的哥俩我束手无策!阿妈取出一小皮鼓,有节奏地敲打,哦芝啦 哥俩你敲我打,好开心!</p> <p class="ql-block"> 80年代我上班住进单位宿舍,一日三餐吃食堂,周末不开伙,宿舍姐们开小灶。高压锅压饭,煤油炉炒菜,三下五除二搞定。“有人来蹭饭了,呵呵……”,平房窗外传来邻居男同事声。“哎呀 又来了,我们一吃饭他们就到。”气乎乎阿敏望着我,“没事 没事 吃个饭聊个天。”我一边打招呼一边切起牛肉叮、土豆丝。次珍找出两把矮木椅。“哦芝啦”一屁股坐滑的巴桑差点摔一跤,满屋哄堂大笑。</p> <p class="ql-block"> “老同学 手抓羊肉来蹭饭啦!呵呵”县上同学来拉萨小玩。“说曹操,曹操就到。”阿敏我俩正说今天不会有朋友来……“正好做手抓羊肉哈?还有大肉罐头,和昨天小树林采的小蘑菇,黄金搭配哈。”阿敏提议。哦芝啦 肩扛冻羊腿先进门的墨镜次罗笑死人……气化炉上“罐头烧蘑菇”的清香味飘满小屋,同学吃的赞不绝口,聊起县城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一次逛八廓街的我们买回一堆印度假手饰,累得东倒西歪躺床上,窗外突然传来阿妈的声音。进门的阿妈微笑地在桌上摊开搪瓷饭盒,哦芝啦 西红柿炒蛋、酸菜牛肉丝、泡酸罗卜片、手工凉粉、咖喱小土豆。宿舍的姐们像过节一样开心!“阿妈啦 我家在林芝,下次我给您带林芝红苹果哈……”“阿妈啦 我家住在当雄温泉边,生鸡蛋放进去,几分钟就熟……”你说她说,其乐融融。</p> <p class="ql-block"> 请客吃饭聊天的岁月随祖国繁荣昌盛,拉萨人家生活日新月异,90、00年节假日来我家打卡的人,从亲戚、朋友、邻居、老同学、增添藏漂、援藏、外教…… “小姑 小姑 有客人来了!”吃饭的7岁侄儿从平房窗口望出。家有冰箱的年代,早备存贷。开心的侄儿立马从冰箱里取出凉拌牛肉、狮子头粉丝、红烧带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