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梗概 <p class="ql-block">这本书讲的是“我”的阿太,也就是外婆的母亲。</p><p class="ql-block">阿太叫蔡屋楼,一生并未生育子女。</p><p class="ql-block">但她养大了三个孩子:北来,西来和百花。最终这三个孩子又都走在她前面,从这一点来讲 ,这与《活着》有一些类似。只是,阿太的孙辈都活了下来,这一点又不同于《活着》。</p><p class="ql-block">阿太的母亲是独生女,父亲叫黄有海,是入赘来的。</p><p class="ql-block">阿太的爷爷奶奶因未能延续香火,便把全部希望都寄托在了女儿和女婿身上,心心念念盼着他们能生个儿子。但他们却偏偏只生了两个女儿——阿太和她的妹妹,妹妹取名蔡屋阁。</p><p class="ql-block">谁料,生完妹妹的第二天,黄有海出了门后再没有回来。后来再听到他的消息时,阿太与妹妹都已是花甲之年。</p><p class="ql-block">父亲出走后,爷爷受不住打击最先离世,奶奶也在不久后病逝。就这样,接连失去至亲的母亲挑起了家庭的担子。</p><p class="ql-block">也是从此,母亲热衷于去各种庙里,并不是去求神拜佛,而是与神吵架 。当然,这里并非是说具体的神,而是在各个庙里的庙公和庙婆。</p><p class="ql-block">她想不通自己的命运为何会如此,以至于这种疑惑演化成了愤怒,原本开解她的庙公与庙婆,被她一次次骂哭。</p><p class="ql-block">就这样骂了两三年,母亲骂不动了。她开始给“我”张罗婚事,那一年阿太“我”十五岁。</p><p class="ql-block">也是在这一年,阿太的母亲带她去找神婆算命,当时神婆说了一句“无子无孙无儿送终”。母亲恼极了。但神婆却看穿了她,问“你是不是觉得做成这些事,自己就可以安心去死了?”后来经过了一系列周折,母女三人与神婆结下了不解之缘,而阿太“我”竟成为了神婆的儿媳。</p><p class="ql-block">神婆叫蔡也好,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出生时父亲说了句“也好”,因此得名蔡也好。在她六岁时,就发现自己能听到鬼说话,三十多岁时她当上了神婆。二三十年间,她只听鬼说话,却从不应,第一次回应,是对自己的丈夫。</p><p class="ql-block">蔡也好与丈夫生下儿子后不久,夫家全族除了腿脚不便的,都决定一起下南洋讨一次大海。就这样离开了五年,直到她听到了“我不应该离开我妻儿的,我不应该离开的。”她才确定,丈夫是死了——在台湾海峡遇倭寇劫货惨遭割喉。</p><p class="ql-block">神婆的儿子叫杨万流,也就是阿太的丈夫,他们从见面到结婚,就七天。</p><p class="ql-block">在他们成婚的那个晚上,阿太的母亲抱着所有祖宗的牌位跳进了海里。此后姐妹二人就住进了神婆家里。</p><p class="ql-block">婚后的阿太曾怀过一次孕,但不幸流产后就再未有过身孕。后来杨万流准备去讨大海,妹妹眼见姐姐迟迟生不出孩子,担心她想不开,便为自己张罗婚事,想着生个孩子给姐姐做“压舱石”,最终嫁给了王双喜,两年后再回来时就带着儿子泥丸,见了阿太就叫阿母,阿太和王双喜当然不同意,阿妹也只好妥协。</p><p class="ql-block">杨万流离开了几年,再回来时正处于闹饥荒,北方逃难来了很多人,这其中就有担心养不活孩子把孩子送人的,这也就是北来的来历,阿太为他取这个名字是希望他不要忘记自己的家乡。</p><p class="ql-block">抓壮丁时期又有人用花篮装了一个女婴放在了门口,花篮里铺满了鲜花,因此得名百花,也正是作者“我”的外婆,也是阿太的第二个孩子。</p><p class="ql-block">时局动荡,杨万流也被抓走了,王双喜被抓走时怀里抱着泥丸。</p><p class="ql-block">不久后神婆死于“破除封建迷信”时期。</p><p class="ql-block">西来到来时,年纪也还很小,但他记得自己来自昆明,父亲是个官,母亲会画画,他与他们在上船时走散了。他想要个新名字,于是阿太给他取了“西来”。</p><p class="ql-block">自此,不会生育的阿太,有了三个孩子。</p><p class="ql-block">后来杨万流和王双喜辗转去了马来西亚。杨万流发了财,欲将阿太母子几人接过去,阴差阳错下阿太与百花留了下来,妹妹和北来、西来去了马来西亚。</p><p class="ql-block">妹妹到了马来西亚才知道王双喜已另娶,儿子泥丸已不幸在台湾夭折。</p><p class="ql-block">妹妹与王双喜纠葛不清,杨万流最终另娶他人并生育了孩子。</p><p class="ql-block">七年后杨万流突然去世,西来、北来被赶出了家,妹妹几经周折最后回了阿太身边。</p><p class="ql-block">百花结婚并生育了六个孩子,结婚时她已查出患了小儿麻痹,无法下地走路,但丈夫黄水得对她呵护有加。</p><p class="ql-block">后来北来和西来衣锦还乡,西来在马来西亚开了物流公司,北来回乡后开了钱庄。似乎一切都在往好的方向发展。</p><p class="ql-block">但好景不长。</p><p class="ql-block">阿太的妹妹去世,百花也病逝。</p><p class="ql-block">北来在四十岁左右娶了十八岁的妻子惠琼,育有子女。但无奈钱庄经营不善,亏损欠钱,北来跳海,妻儿离开后再也没有回来。</p><p class="ql-block">西来五十岁左右时患了肝癌,病逝于昆明,其妻丽明带回了他的骨灰给阿太。两人育有儿子取名念中,母子定居马来西亚。</p><p class="ql-block">从此,便只剩阿太一人。阿太活到了九十九去世。</p><p class="ql-block">至此,故事收尾。</p> 读后感悟 1、执念,自缚的牢笼 <p class="ql-block">执念:自缚的牢笼</p><p class="ql-block">在阿太的家族里,重男轻女的观念犹如盘根错节的老树,深深扎根在每个人的心底。传宗接代的执念,如同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压迫着族人的神经。阿太的爷爷,满心满眼都是对男孩的渴望,他盼着有个孙子能延续家族的血脉,将家族的荣耀传承下去。然而,命运似乎跟他开了个残酷的玩笑,他只迎来了阿母这一个女儿。</p><p class="ql-block">面对这样的现实,爷爷并未选择坦然接受,而是陷入了深深的执念之中。他四处打听,遍访名医,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和精力,只为求一个能生男孩的秘方。每一次的尝试,都像是在黑暗中摸索,虽满怀希望,却又一次次被冰冷的现实击退。在那个封建迷信盛行的年代,人们坚信魂灵的存在,深信只有自己的后代才能在死后给自己送来财富和食物。这种观念无疑加重了爷爷的心理负担,他觉得自己没能生出男孩,是愧对列祖列宗的,这份沉重的压力最终压垮了太爷爷,使其郁郁而终。</p><p class="ql-block">爷爷并未从太爷爷的悲剧中吸取教训,他将自己未完成的心愿转嫁到了阿母身上。他开始为阿母精心挑选夫婿,对镇上的男孩们格外留意,如同在沙砾中寻找珍珠一般。经过一番考量,他选中了黄有海,满心期待着黄有海能为家族带来男丁。可是,命运的捉弄再次降临。黄有海家中世代都有男孩出生,到了他这里,却接连生下两个女孩。爷爷依然心存侥幸,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下一个孩子身上。然而,黄有海却在此时一声不响地离开了,毫无预兆,如同人间蒸发。</p><p class="ql-block">爷爷的世界瞬间崩塌,他仿佛丢了魂儿一般,整天失魂落魄地坐在厅堂里,眼神空洞,一坐就是几个小时,仿佛被定格在了时间里。他的精气神被彻底耗尽,生活的盼头也如泡沫般破碎。没过多久,爷爷也支撑不住,追随太爷爷而去。</p><p class="ql-block">稻盛和夫曾说:“世界上最大的监狱,就是人的内心,走不出自己的执念,到哪里都是囚徒。” 爷爷正是如此,他被传宗接代的执念牢牢困住,无法自拔。这份过度的追求,就像一把枷锁,紧紧锁住了他的身心,让他陷入了无尽的痛苦之中。</p><p class="ql-block">这就好比爬山,有些人一心只为登顶,眼睛只盯着山顶的那一点目标,全然不顾自己身体的极限。他们在攀爬的过程中,忽略了沿途美丽的风景,错过了鸟儿的欢唱、花草的芬芳,也感受不到微风的轻抚。当他们终于疲惫不堪地到达山顶时,却发现自己早已失去了登山原本应有的快乐。人生亦是如此,充满了无数的爱而不得,很多事情并非我们所能掌控。我们常常会陷入执念的漩涡,为了那些遥不可及的目标,让自己身心俱疲。其实,回头看看,那些曾经困住我们的过往,或许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只要我们学会放手,便能一笑而过,让自己重获自由。</p> 2、抱怨,徒劳的挣扎 <p class="ql-block">抱怨:徒劳的挣扎</p><p class="ql-block">爷爷的离世,给这个本就风雨飘摇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奶奶怀着悲痛的心情,为爷爷守了七七四十九天的功德,期望能为爷爷的在天之灵祈福。然而,命运的厄运并未就此放过这个家庭,守完功德后,奶奶突然患上了怪病。她的全身长满了水疱,痛苦不堪,只能整天瘫在床上,生活无法自理。</p><p class="ql-block">阿母看着被病痛折磨的奶奶,心中满是心疼。她放下了自己心中的悲伤,全心全意地照顾起奶奶。每天,她早早起床,为奶奶准备好温热的洗漱水,小心翼翼地帮奶奶擦拭身体,然后又忙着熬药、做饭。在阿母的精心照料下,奶奶的生活起居得到了妥善的安排。然而,尽管阿母付出了所有的努力,奶奶的病情却并未好转。病魔如同恶魔一般,紧紧纠缠着奶奶,一点点吞噬着她的生命。不久后,奶奶还是离开了人世,留下了阿母和年幼的 “我” 与妹妹。</p><p class="ql-block">此时的阿母,仿佛置身于黑暗的深渊,孤立无援。她的双亲已经不在人世,丈夫又不知所踪,身边只剩下两个懵懵懂懂、需要她照顾的孩子。命运的连续重击,让阿母的心中充满了愤懑和不甘。她想不通,为什么命运对她如此不公,为何要将这么多的苦难降临到她的身上。这种强烈的情绪在她心中不断积压,最终让她失去了理智。</p><p class="ql-block">阿母开始拉着 “我” 和妹妹,奔走于各个庙宇之间。她站在神明的塑像前,眼中满是愤怒和质问,逼问神明为何要如此对待她。她的声音在庙宇中回荡,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乡邻们看到阿母如此痛苦,纷纷前来开导安慰她。他们告诉阿母,生活还要继续,要坚强面对。然而,此时的阿母已经沉浸在自己对命运的抱怨中,无法自拔。她对乡邻们的劝慰充耳不闻,甚至还与庙宇中的僧人争论不休,试图从他们那里找到一个能让自己释怀的答案。</p><p class="ql-block">在日复一日的抱怨中,阿母的生活变得一团糟。她忘记了自己作为母亲的责任,忽略了 “我” 和妹妹的感受。她整天沉浸在自己的痛苦世界里,连一顿团圆饭都没有和家人好好吃过。多年的愤怒和抱怨,如同慢性毒药一般,渐渐耗尽了她的生命。最终,在一个寂静的日子里,阿母在海边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年轻而又充满苦难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史铁生曾说:“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 他的人生经历,同样充满了苦难。史铁生本是清华附中的优秀学生,成绩优异,对田径运动充满了热爱。他的未来本应一片光明,充满了无限的可能。然而,命运却在他 21 岁那年,对他开了一个残酷至极的玩笑。由于腰伤未愈,又着了凉,他的双腿突然瘫痪,从此开始了在轮椅上的生活。曾经那个在田径场上奔跑如飞的少年,瞬间失去了行动的自由,人生陷入了无尽的黑暗。</p><p class="ql-block">起初,史铁生和阿母一样,无法接受命运的安排。他想不通,为什么这样的灾难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他的心中充满了抱怨和绝望,甚至一度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但是,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痛苦挣扎后,他在地坛的日子里,开始对生命和命运有了新的思考。他逐渐明白,面对命运给我们设置的重重障碍,抱怨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只有直面人生的困境,永不放弃,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p><p class="ql-block">命运从来不会偏爱任何人,它给我们的,无论好坏,都是一种历练。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公平的事情,会遭遇挫折和困难。如果我们一味地抱怨命运的不公,只会让自己陷入更深的痛苦之中。我们应该像史铁生一样,学会接受现实,握紧手中的牌,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打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p> 3、抗争,命运的改写 <p class="ql-block">抗争:命运的改写</p><p class="ql-block">十五岁的阿太,在那个充满迷信色彩的年代,被神婆预言自己一辈子无儿无女,没人送终。这样的预言,对于一个渴望拥有完整家庭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然而,阿太的性格中却有着一种与生俱来的倔强和不服输。听到神婆的预言后,她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大声说道:“我生气了,我要和命运吵一架!” 这句简单而又充满力量的话语,仿佛是向命运宣战的号角,从此开启了阿太与命运抗争的传奇人生。</p><p class="ql-block">阿太在那之后的人生,也正恰如她所说,充满了挑战与奇迹。她和神婆的儿子杨万流结为夫妻,尽管婚后多年都没有生育,但她始终怀揣着对未来的希望,从未放弃过拥有自己孩子的梦想。或许是她的诚心和坚持感动了上天,命运终于在不经意间给她送来了三个无人收养的孤儿。当阿太第一次看到这三个孩子时,她的心中充满了爱怜。她毫不犹豫地将孩子们抱在怀里,为他们取名北来、西来和百花,从此,阿太的生活中多了一份责任,也多了一份温暖。</p><p class="ql-block">然而,命运似乎并不打算轻易放过阿太。后来,时逢战乱,整个社会陷入了动荡不安之中。杨万流不幸被抓了壮丁,被迫离开家乡,投身到残酷的战争中。与此同时,阿太的婆婆也在这个时候去世,家庭的重担一下子全部落在了阿太一个人的肩上。此时的阿太,身边只有年幼的妹妹,以及嗷嗷待哺的三个孩子。面对如此艰难的处境,阿太没有丝毫退缩,她用自己柔弱的身躯,勇敢地扛起了养家的重任。</p><p class="ql-block">阿太从未下过田地,对于农活一窍不通。但是,为了孩子们能有一口饭吃,她开始努力学习种甘蔗、种地瓜。她每天早早地起床,来到田地里,在烈日的暴晒下,弯腰劳作,除草、施肥、浇水,每一个环节都做得一丝不苟。尽管汗水湿透了她的衣衫,手上磨出了一个个水泡,她也从不喊累。为了增加家庭收入,她还去当装卸工,搬运着沉重的货物。在忙碌的农活和工作之余,阿太还在田地中间开辟了一片花田。她精心照料着这些花儿,看着它们茁壮成长,绽放出美丽的花朵。阿太知道,生活虽然艰苦,但也要有一些美好的东西来支撑自己走下去。</p><p class="ql-block">日子在阿太的努力下,虽然颠簸,但也充满了希望。在阿太的悉心养育下,孩子们都慢慢长大。许久不见的杨万流,在异国他乡靠着养殖发了家。阿太考虑到孩子们的未来,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她把两个儿子和妹妹送出国,让他们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而自己则选择留在国内,陪伴患病的女儿。</p><p class="ql-block">多年后,儿子们学成归国,都有了自己的归宿。他们事业有成,家庭美满。曾被认为无儿无女的阿太,此刻儿孙满堂,尽享天伦之乐。99 岁的阿太安然离世,她脸上那份从容仿佛在对命运说:“我偏要好好活下来,证明给你看。”</p><p class="ql-block">汪国真的一句话说得好:“在命运面前,强者和弱者的区别仅仅是,前者因为不屈而抗争,后者因为屈服而束手。” 阿太就是那个在命运面前不屈不挠的强者。命运这东西,从来不按常理出牌,每个人都会遇到它的刁难。但是,如果因为这些困难就从此退缩不前,那人生也就彻底没了指望。就像热播电影《哪吒》中所说:“若命运不公,就和它斗到底!” 阿太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与命运抗争的力量。她的故事告诉我们,与其在命运的漩涡中随波逐流,不如勇敢地抗争,奋力争取,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p><p class="ql-block">命运或许会决定你的人生上限,但其下限,一定和你自身的态度和努力有关。蔡崇达在书中说的:“命运会让你难受,让你绝望,它会调皮捣蛋,甚至冷酷无情,但你只要知道,只要你不停,它就得继续,它就奈何不了你。或许真正的命运之神,是握在手心的掌纹,是身体里那颗砰砰跳动的心。能带你前行的,不是变换莫测的天意,而是永不低下的头颅。”</p><p class="ql-block">从阿太家族的故事中抽身而出,我们内心感慨万千。命运的潮水汹涌,却冲不垮那些敢于破执念、弃抱怨、勇抗争之人的意志。愿我们都能从中汲取力量,在属于自己的命运棋局里,落子无悔,果敢前行,用坚定的信念与不懈的努力,勾勒出独一无二且熠熠生辉的人生轨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