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 <p class="ql-block"> 随团旅游,从西双版纳版纳出发,2月14日如期到达大理。和上次2024年12月7日一样,又是天降小雨。看来我们与大理注定要来一场雨中情了。即使下雨,各个景点也是游人如织,在哪里拍照都要与陌生人合影。</p> <p class="ql-block"> 雨中的大理新世纪中学。见到学校就感到亲切,尤其又叫“新世纪”,因为我退休后曾经在新世纪高中打过工。</p> 芒市 <p class="ql-block"> 2025.02.15来到芒市。芒市不是市,隶属于云南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县级市。芒市,傣语称“勐焕”,被称为黎明之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首府,地处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东南部。截至2023年6月,芒市辖1个街道、5个镇、6个乡。</p><p class="ql-block"> 芒市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后期,便有人类繁衍生息,芒市古为“乘象国滇越”地。西汉,为不韦县,属益州郡。明朝置茫施府,隶云南承宣布政司。清初属永昌府,乾隆年间改属龙陵厅。民国初隶属滇西道观察使。1949年,改为潞西县。2010年7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更名为芒市。</p><p class="ql-block"> 芒市是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德宏芒市国际机场获批为国际口岸机场,成为云南省第三大支线机场,是中国距缅甸最近的国际航空口岸。拥有铁路、高速公路、航空机场的完善交通网,已形成了“三出境、三出州”的铁路、高速公路交通格局。</p><p class="ql-block"> 截至2022年,芒市境内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4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3个,拥有包括孔雀谷景区、勐巴娜西珍奇园景区等众多名胜古迹、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p><p class="ql-block"> 2018年9月29日,云南省政府正式批准芒市退出贫困县序列。</p><p class="ql-block"> 上面提到的景点,此行旅行社没有安排。我们首先参观了一处塔包树,然后观光了勐焕大金塔。</p><p class="ql-block"> 德宏自治州与西双版纳自治州相比,州名中多了一个“景颇族”,二者相同的是都有傣族,建筑风格也基本相似。</p><p class="ql-block">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p><p class="ql-block">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p><p class="ql-block">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宁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p><p class="ql-block">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21》,中国境内傣族的人口数为1329985人22。</p><p class="ql-block"> 傣族分为水傣和旱傣两个分支。</p><p class="ql-block"> 水傣和旱傣的划分主要基于他们的居住环境和文化特征。</p><p class="ql-block"> 水傣主要分布在云南、广西、贵州等地,生活在河流、湖泊周边的地区,以渔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的服饰以白色或淡色为主,男子穿白色或黑色的长袍,女子穿窄袖紧身衣和彩色花筒裙12。水傣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重要的节日是泼水节,人们用清水相互泼洒祝福。</p><p class="ql-block"> 旱傣,也被称为汉傣,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等地的干旱山区和高原地区,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他们的服饰以黑色或深色为主,男子穿黑色或蓝色的短袍,女子穿宽袖宽身衫和黑色裙子12。汉傣信奉原始宗教或道教,重要的节日是春节,人们用鞭炮、舞龙舞狮等方式驱邪迎禧。</p><p class="ql-block"> 此外,水傣和汉傣在语言、饮食习惯、婚姻习俗等方面也存在差异。水傣使用白话系方言,饮食以米饭为主,喜欢吃酸辣味的菜肴和鱼虾等水产品;而汉傣使用黑话系方言,饮食以玉米为主,喜欢吃甜味的菜肴和猪肉、蔬菜等农产品2。在婚姻习俗上,水傣的婚姻多为父母包办或自由恋爱,新郎需支付彩礼;而汉傣的婚姻也多由父母包办或相亲介绍,新郎不用支付彩礼。</p><p class="ql-block"> 芒市的傣族属于水傣。芒市古为“勐焕”傣族土目领地,居住着傣族、汉族、景颇族、德昂族、阿昌族、傈僳族等多种民族。傣族在芒市被称为水傣,这与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密切相关。</p><p class="ql-block"> 芒市傣族的文化特征。芒市的傣族文化丰富多彩,他们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他们的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极为流行的有“孔雀舞”和“象脚鼓舞”。</p><p class="ql-block"> 芒市傣族的居住环境。芒市的傣族村寨多分布在群山环抱的河谷平坝地区,地势较低,四季常青,山川秀美,土地肥沃,灌溉便利,适于种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这里的气候属于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温度在21℃左右,雨量充沛,年降雨量一般在1000—1700毫米之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树包塔</b></p> <p class="ql-block"> 树包塔,实名铁城佛塔。因一棵古榕树(菩提树)盘根错节地将塔身大部分包裹,所以又称为“树包塔”。</p> <p class="ql-block"> 芒市的中午饭,给我们来了个大惊艳!餐桌上雾气升腾,云雾缭绕。这是什么饭呀?是傣族的孔雀宴。</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勐焕大金塔</b></p> <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又称为芒市金塔,位于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城区东南方孔雀湖畔的雷崖让山山顶,是芒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整个建筑以金色为主色调,富丽堂皇,恢弘大气。</p><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的前身是雷牙让山佛塔和芒市市区的勐焕大金塔。雷牙让山佛塔在1942年抗战时期被毁,芒市市区的勐焕大金塔则在1966年被毁。为了纪念这两座塔,人们决定将它们合二为一,重新建造,并命名为勐焕大金塔。</p><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高76米,塔底基座直径50米,造型为八角四门空心佛塔。塔身主体为钟型大塔,基座之上的主心柱以大钟和13个钵垒砌而成,最高点戴有重达2.3吨的大金顶。塔的下三层为空心大厅,第一层大殿面积达2000平方米,中心方柱东西南北各塑有四座佛像。</p><p class="ql-block"> 勐焕大金塔不仅是傣族人民心中的圣地,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象征。游客可以沿着顺时针方向围着大金塔转三至五圈,寓意平安健康。此外,勐焕大金塔的建筑风格属于南亚傣王宫特色,充满了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p> 瑞丽 <p class="ql-block"> 瑞丽为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所辖的县级市。古称“勐卯”,位于云南省西部,是傣文化的发祥地、也是中国西南边境开放历史最早、开放基础最好、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p><p class="ql-block"> 2023年末,瑞丽市常住人口为23.4万人。少数民族以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傈僳族、阿昌族为主。</p><p class="ql-block"> 瑞丽市因“祥瑞美丽”之意得名,民国21年(1932年)瑞丽设治局,1952年设瑞丽县;1992年6月26日,瑞丽撤县建市。</p><p class="ql-block"> 瑞丽市是中国西南边陲重要口岸城市,拥有按照“境内关外”模式实行特殊管理的边境贸易区,也是重要的珠宝集散中心,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瑞丽市与缅甸国接壤。一寨两国,一井两国,一镇两国的情况都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一寨两国</b></p> <p class="ql-block"> 在寨子的拐角处遇到了曾经一起工作过近20年的同行妹妹。我们不属一地,但却是同行,一起参加省里组织的教材编写工作。“他乡遇故知”,人生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 返程后,我把重逢的照片发到原来的群里,引起一片热议。文人纷纷发表感慨,甚至出联作对,表达兴奋之情。形成二人邂逅,多人相聚狂聊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在寨子里的商铺中看到这种大豆角,吓了一跳。莢长足有半米多。什么玩意?问度娘,回答如下:</p><p class="ql-block"> 榼藤(Entada phaseoloides (L.) Merr.)是豆科榼藤属的常绿木质大藤本植物,茎扭旋;枝无毛;主脉两侧的叶面不等大,网脉两面明显;叶柄短;穗状花序长15-25厘米;荚果长达1米,宽8-12厘米;种子近圆形,扁平,暗褐色;花期3-6月,果期8-11月。“榼”泛指盒一类的东西,据《南方草木状》描述:“其壳贮药,历年不坏”。把榼藤豆子掏空后,当成盒子,用来保存药品,放几年都不坏,“榼藤”便因此得名。</p><p class="ql-block"> 榼藤原产于中国台湾,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西藏等省区有分布,东半球热带地区广布。生长在山涧或山坡混交林中,攀缘于大乔木上。榼藤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濒危。</p><p class="ql-block"> 《开宝本草》中有记载“榼藤子味涩、甘,平,无毒,烧灰服用,可以治疗蛊毒、五痔、血病等病症”。全株有毒,茎皮的浸液有催吐、下泻作用,有强烈的刺激性,为七味道榼藤子丸等中成药的重要组成药物。</p><p class="ql-block"> 榼藤可以炒后食用,也是天然工艺品。种子可用于做项链等饰品,叶子可用于做肥皂代用品,茎可用于制纤维、造纸等。</p><p class="ql-block"> 榼藤有许多别名,如:过江龙、牛眼睛、牛肠麻、眼镜豆、植子藤、榼藤子等。</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原来它是榼藤的种子。</b></p> <p class="ql-block"> 中缅两国界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瑞丽口岸</b></p> <p class="ql-block"> 瑞丽口岸。傍晚,工作人员已经下班了。</p> <p class="ql-block"> 奇异的花和木。</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谢谢浏览,欢迎点赞、留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请继续浏览下一集——大理、芒市、瑞丽、腾冲四地游(下),带你走进神奇的腾冲。</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