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城中心幼儿园二十四节气之惊蛰

ree.🌞

<p class="ql-block">在北城中心幼儿园,我们迎来了充满生机的惊蛰节气。这是一幅描绘春天景象的艺术作品,中间写着“惊蛰”二字,表明这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左边有一副对联:“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停歇。”暗示着农耕活动即将展开。整个画面充满了生机勃勃的气息,展现了大自然万物复苏的美好场景。我们和孩子们一起感受着春天的气息,仿佛能听到大地复苏的声音,看到万物生长的模样。孩子们对这个时节的传统民俗与文化意义充满了好奇,我们一起分享着这些有趣的知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一侯桃始华,桃花盛开,如同给大地披上了一层粉色的纱衣;二候仓庚鸣,黄鹂鸟欢快地歌唱,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故事;三候鹰化为鸠,老鹰似乎也变得温柔起来,化作了鸠鸟。孩子们通过观察和学习,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惊蛰这个节气的奥秘,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变化。</p> <p class="ql-block">在一些地方,农民会吃炒豆,将黄豆浸泡在盐水里,然后炒出噼啪之声,象征着虫子在锅中受热而发出的声音,以此希望减少虫害。吃梨也是民间的一种习惯做法,寓意和害虫分离,远离疾病。孩子们品尝着香甜的梨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不仅享受到了美食,还学到了健康的生活方式。</p> <p class="ql-block">我们还向孩子们介绍了更多关于惊蛰的传统习俗。蒙鼓皮是一种传统的庆祝方式,通过击打大鼓来表达对雷神的敬仰,并祈求丰收与平安。吃懒龙是一种有趣的食物,由发面擀薄制成长条形状,然后卷成长条状并蒸熟后切开食用。打马球是一项古老的运动项目,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可以锻炼身体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这些传统习俗不仅让孩子们了解了传统文化,还让他们在活动中收获了快乐。</p> <p class="ql-block">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学习传统文化,我们还教他们学习了关于惊蛰的古诗词。唐·元稹的《咏二四气诗·惊蛰二月节》中写道:“阳气初惊蛰,韶光大地周。桃花开蜀锦,鹰老化春鸠。”孩子们在朗读中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和大自然的变化。宋·张元幹的《甲戌正月十四日书所见来日惊蛰节》中写道:“老去何堪节日催,放灯中夜忽奔雷。一声大震龙蛇起,蚯蚓虾蟆也出来。”孩子们仿佛听到了雷声,看到了万物复苏的景象。这些古诗词不仅让孩子们领略了古代诗人的才华,还让他们更加热爱传统文化。</p> <p class="ql-block">在北城中心幼儿园,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孩子们深入了解惊蛰这个节气,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也在这个美好的季节里,种下了希望的种子,期待着未来的丰收。</p> <p class="ql-block">图文|贾昕娆</p><p class="ql-block">编辑|贾昕娆</p><p class="ql-block">初审|徐然</p><p class="ql-block">审核|徐海翔</p><p class="ql-block"> 北城中心幼儿园</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