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东京站位于东京都千代田区,总面积为18.2万m2,其地理位置相当于东京都的“玄关”,是日本规模最大的车站,也是日本最重要的交通枢纽之一。东京站自建成以来,一直都作为地标式的中央车站存在。也是吸引络绎不绝的各国游客们的网红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目前,包括JR东日本、JR东海和东京地铁在内的3家公司的14条线路在东京站停靠,这里是东海道新干线和东北新干线的始发站,也是多条特快线路起始和停靠的中心站点。从东京站出发,无需换乘即可到达日本全国的33个都道府县,每天约有4000趟列车在此出发或抵达。</p> <p class="ql-block">东京站建筑主体共8层,地上3层(圆顶部分相当于4层),地下5层,共设有30个站台以保障包括普通线、特快以及新干线在内的多条线路的有序运营。</p> <p class="ql-block">作为城市中心具有历史传承的枢纽站点,东京站毗邻日本皇宫、八重洲、银座、日比谷、神田、日本桥等地区,周边既有充满古典传统气息的皇宫建筑、风景名胜,还有繁华的中心商业区。</p> <p class="ql-block">位于东京站前的丸善书店是日本一家老字号书店,实际上是个综合商社,除了经营图书、各类文具用品外,同时涉足文化设施的建筑装修、图书馆业务,是日本第一家具有现代公司形态的企业。从过去到现在,丸善一直是品味和时尚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经常听日本人说一个词叫“大手企業”,我当时就挺好奇,这企业是有多大的手才能叫做大手?是哪个手呢,一手遮天的手吗?</p> <p class="ql-block">“大手(おおて)”在现代日语中通常用于形容大型、行业领先的企业,意思是规模大、市场影响力强的公司。但这个词最初并不是用来形容企业的,而是起源于日本战国时代的城郭防御体系。</p><p class="ql-block">在日本城的构造中:大手(大手門)指的是城堡的正门或主要出入口。搦手(からめて)指的是城堡的后门或侧门,通常用于紧急撤退或奇袭。因为“大手门”是城堡的正门,通常是最重要、最坚固、最具象征意义的出入口,所以“大手”一词逐渐引申为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存在。</p> <p class="ql-block">秋日里大手町路旁金黄色的银杏叶</p> <p class="ql-block">大手町(おおてまち)位于日本东京千代田区的一个重要商务区,紧邻东京站和皇居东侧,是日本金融、商业、媒体和政府机构的核心地带,被称为“日本经济的心脏”。这里汇聚了众多企业、银行、证券公司和政府机构,对日本经济有着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不过早在日本江户时代时,大手町其实是江户城(即现在的皇居)的大门口,也就是正门,所以才会有大手町这个名字。在日本明治维新开启现代化之后,原本的武士宅邸被改造成政府机构、银行以及企业工作处。</p> <p class="ql-block">二战后,大手町成为日本经济复苏和高速增长的象征,大量企业在此设立总部,日本五大商社(三井物产、三菱商事、住友商事、伊藤忠商事、丸红)以及大型制造、保险、证券、IT企业的总部都设在大手町,堪称日本“华尔街”。于是这些老牌、大型公司也就被称为了“大手企業”。</p> <p class="ql-block">皇居的角楼与护城河</p> <p class="ql-block">皇居东御苑的导览图</p><p class="ql-block">记得有一次带朋友来参观时,被问到皇居里面让不让进去,没有做过功课的我想当然的答道说里面不让进就匆匆离开了。后来才知道东御苑在大多数时候是免费对公众开放的,而且无需预约,只是参观时间会随季节而变化,如果要去一定要提前查好。另外里面面积很大,想要看得从容大约需要两个小时左右,另外还有志愿者用中英日文做免费导游。天皇居住的那部分平时是不对外开放的,只在一些特殊的日子里开放,但在电视报道里看到这种日子的参观者会非常的多。</p> <p class="ql-block">由天皇提议培育出来并放流的宽尾锦鲤</p> <p class="ql-block">上野车站公园出口</p> <p class="ql-block">东京国立博物馆于1872年开馆,是日本最早的国立博物馆,位于东京台东区上野公园北端,内有本馆、东洋馆、表庆馆及法隆寺宝物馆4个展馆共43个展厅,陈列面积1.4万余平方米,约有11万件收藏品,其中国宝87件,重要文物634件,以及一些受委托保管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其中最古老的建筑是建于1908年的表庆馆。因其建设历史悠久,文物展示条件不是太好,其和洋折衷的建筑风格,往往被用来举行活动的会场或者是展示那些受环境影响比较小的文物,比如宝石、金属制品、石器等相关物品可以在这里举办展览。</p> <p class="ql-block">法隆寺宝物馆收藏有奈良法隆寺于明治11年(1878)捐献给皇室的约300件宝物。一楼有餐厅。现在的建筑1999年建成开馆,由建筑设计师谷口吉生设计。</p> <p class="ql-block">位于正中的本馆展出了日本从绳文时代到江户时代的美术作品、工艺品和历史资料,从中可以一窥日本历史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楼的展览构成按文物类别分划。二楼的展览主题是“日本美术历史概观”,展品按历史年代的顺序陈列。主馆于1938年建成开放,由建筑设计师渡边仁设计,为混凝土结构,屋顶铺瓦,是“帝冠式样”的代表建筑。2001年,主馆建筑被指定为国家的“重要文化财产”。</p> <p class="ql-block">1881年由英国建筑师乔赛亚·康德设计的本馆于关东大地震中被破坏,已不存在。现存的本馆于1938年落成,设计者为渡边仁;砖瓦屋檐带有寺院风格的破风结构,是典型的帝冠样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瓦当实物展品内容丰富,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右边的建筑被称为东洋馆,主要展出中国・朝鲜半岛・东南亚・西域・印度・埃及等国家和地区的工艺美术品和考古文物。地下一楼有TNM&TOPPAN博物馆影院,分馆设有餐厅和露天咖啡座。本馆由建筑设计师谷口吉郎设计,于1968年竣工使用。</p> <p class="ql-block">由谷口吉郎设计的东洋馆在1968年开放,建筑分3层,其中2层与3层的大面积空间有许多阶梯,会给人产生共有5层建筑的视觉效果。内部有底层直达3层天花板的巨大中庭空间,其展示布置也颇为复杂。</p> <p class="ql-block">东京国立博物馆9万多件藏品中,中国文物就有1万多件,李公麟的《五马图》,梁楷的《雪景山水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无一不是旷世名作。</p> <p class="ql-block">收藏的11万多件文物个个都有着珍贵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但位于这些文物之首的则是日本政府所指定的87件国宝和610件重要文化财产。这些顶级文物中有一批是来自于中国的,主要包括武周时期的《阿罗憾墓志》、宋元时代的绘画、中国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中国瓷器的古典(如王勃集)和中国的书法等文物。而仅仅是在宋元时代的绘画中,就有南宋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南宋李迪的《红白芙蓉图》、南宋梁楷的《雪景山水图》和元代因陀罗的《禅机图断简寒山拾得图》4幅作品获得了“日本国宝”的桂冠。</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日本收藏中国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它所设东洋馆专门陈列中国文物。在这里可以看到琳琅满目的商周青铜器和玉器,春秋战国以后的各种铜器、漆器、唐三彩、瓷器等,汉晋南北朝的各种石刻造像,历代书法绘画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