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蒙卦第四

智泓

<p class="ql-block">题注:蒙卦象辞有云:“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蒙卦卦辞亦言:“蒙,亨。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利贞。”蒙卦自古以来便与教育紧密相连,尤其是彖辞中的“蒙以养正,圣功也”,更是道出了教育之于蒙养正道的重要性。今愿与诸君一同探究蒙卦之义。</p> <p class="ql-block">智泓乙巳年己卯月甲戌日(农历二月初七)于西安</p> <p class="ql-block">  蒙卦是《周易》第四卦,前面一卦是屯卦,后面一卦是需卦。蒙卦上卦是艮,下卦是坎。艮代表山,坎代表水,所以蒙卦整个卦象就是山下有水,可能形成雾气或者泉水。故其象辞曰: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p><p class="ql-block"> 蒙卦通常与启蒙、教育相关,因为山下有水,水滋润着大地,象征着知识和智慧的传播。同时,坎卦也有险阻的意思,可能意味着在启蒙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需要谨慎。</p><p class="ql-block"> 蒙卦卦辞说“匪我求蒙,童蒙求我”,意思是教育不能强加给别人的,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寻求老师帮助,这一点强调了教育的自愿性和主动性。“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说明在解决问题时要灵活应对,不能固执己见。</p><p class="ql-block"> 《蒙卦》卦象为上艮下坎,即"山下有水"。这一卦象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与人生智慧,值得我们从多个维度深入探讨:</p><p class="ql-block"> 一、卦象解析</p><p class="ql-block"> 1. 自然意象:艮为山止于上,坎为水行于下,构成山间清泉之象。这种山水相依的格局,暗合《荀子·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的渐进之道。</p><p class="ql-block"> 2. 能量流动:山体阻隔水流,而水势积蓄突破障碍,形成"蓄而后发"的动态平衡,正如朱熹所言"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的学习规律。</p><p class="ql-block"> 二、卦辞解读</p><p class="ql-block"> 1. "匪我求蒙,童蒙求我":揭示教育本质是双向互动过程。现代教育心理学中"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此高度契合,强调学习者主动构建知识体系。</p><p class="ql-block"> 2. "初筮告,再三渎,渎则不告":体现辩证思维方法。这恰似苏格拉底的"产婆术"教学法——通过不断追问引导思考,而非简单灌输答案。</p><p class="ql-block"> 三、哲学内涵</p><p class="ql-block"> 1. 启蒙之道:坎水象征先天蒙昧,艮山代表后天教化。王阳明"致良知"学说与之呼应,主张通过格物致知实现人性启蒙。</p><p class="ql-block"> 2. 矛盾转化:山水相遇既是阻碍也是契机,印证了老子"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思想,困境往往孕育突破的可能。</p><p class="ql-block"> 四、现实启示</p><p class="ql-block"> 1. 教育实践:芬兰"现象教学法"通过跨学科项目制学习,正是"山水蒙卦"教育理念的现代演绎,强调在真实情境中激发求知欲。</p><p class="ql-block"> 2. 个人成长: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知识积累视为自我实现的基础阶段,如登山者需先积蓄体力方能登顶。</p><p class="ql-block"> 3. 商业创新:苹果公司"Think Different"的创新理念,体现了从传统认知(艮)中突破(坎),创造新价值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五、文化关联</p><p class="ql-block"> 1. 与儒家思想的呼应:孔子"有教无类"打破知识垄断,与蒙卦"童蒙求我"的教育平等观一脉相承。</p><p class="ql-block"> 2. 在道家中的映照:庄子"庖丁解牛"的游刃有余,正是长期实践后达到的"由蒙入明"境界。</p><p class="ql-block"> 结语:</p><p class="ql-block"> 蒙卦犹如一盏智慧明灯,既指引我们在教育中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启示我们在面对困境时保持"水滴石穿"的韧劲。在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它提醒我们既要深耕专业领域(艮),又要保持开放包容的心态(坎),方能在持续启蒙中实现自我超越。正如张载所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或许是对蒙卦精神最好的现代诠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