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画的千年古镇

太阳火100

<p class="ql-block">‌ 西塘古镇‌,隶属于浙江省嘉兴市嘉善县,位于江浙沪三地交界处,是江南六大古镇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西塘古镇古称斜塘、平川,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是吴越两国的交界之地,素有“吴根越角”和“越角人家”之称。</p> <p class="ql-block">  西塘是一座已有千年历史文化的古镇。相传春秋时期吴国伍子胥兴水利,通漕运,开凿伍子塘,引胥山(现嘉善县西南12里)以北之水直抵境内,故西塘亦称胥塘。因西塘地势平坦,一马平川,又别称平川,斜塘。</p> <p class="ql-block">  西塘古镇河网密布,门口隔条巷就有河,每一条巷子都能通往河道,来到这里,就像走进了“东方威尼斯”。</p> <p class="ql-block">  西塘纵横交错的河流,把古镇划分为若干块。27座不同形状的桥梁连接在一起。因此,桥多、廊多、弄多,成为了西塘的一大特色。</p> <p class="ql-block">‌ 西塘环秀桥‌是西塘众多古桥中最值得打卡的一座。环秀桥建于1581年(明代万历九年),是西塘最早的高桥。晴天时站在桥顶可以北望太湖边上的青山‌。环秀桥墩两侧有一副对联:“船从碧玉环中过,人步彩虹带上行”,描述了从桥下渡船和从桥上步行的两种过桥方式‌。环秀桥连接着烟雨长廊和繁华热闹的西街。</p> <p class="ql-block">‌ 安善桥‌位于西塘古镇的斜塘河上,是西塘古镇内一座具有一定历史的古桥。安善桥造型精美,设计工艺精湛,历经千百年风霜雪雨的考验,依然风韵犹存。站在桥上眺望西塘,景色如诗如画,可以饱览小船、流水、人家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  西塘桥虽多,但最出名的可能就是“送子来凤桥”,它在古镇的中心地段,一旁是游船码头,一旁连接着“烟雨长廊”。“送子来凤桥”,始建于明崇祯十年(1637年),为三孔石板桥。这座古老的廊桥,有着独特的历史底蕴。此桥又名“情侣桥”,寓意情侣步过此桥,婚后必生贵子,所以现在西塘的男女青年结婚,都喜欢到桥上走一走。</p> <p class="ql-block">  站在桥上眺望水乡,只见湖水依依,粉墙黛瓦,屋檐下挂满了火红的灯笼,古朴的石桥衔接两岸,乌篷船慢悠悠地划过,每一帧画面都像一幅江南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  阴雨天,在薄雾袅袅的晕染下,在细雨霏霏的浸润下,西塘古镇就变成了一幅立体的一幅淡彩宣纸画,充满诗情画意。</p> <p class="ql-block">  西塘的雨廊(廊棚)是江南水乡中独一无二的建筑,是古镇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西塘的街道大多有廊棚覆盖,使商人贸易、行人过往无日晒雨淋之忧。廊棚沿河一侧有的还设有靠背长椅,供行人休息。廊棚多为砖木结构,一般宽2-2.5米,集中在北栅街、南栅街、朝南埭等商业区,总长有1000米,既可遮阳又可避雨。</p> <p class="ql-block">  西街是西塘古镇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之一,街道两旁的建筑多为古朴的风格,强调“以暗为安”,没有宏大的气派,反而显得古香古色。代表性的建筑如西园。</p> <p class="ql-block">  生活着的千年古镇”,西塘因原住民而有底蕴。 西塘古镇有6000多名原住民,他们依然保持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传统生活习俗‌‌1。这些原住民延续着上千年的人文习俗,包括剪纸、盘扣、宣卷等特色文化财富得到了传承和保护‌‌2。古镇鼓励原住民继续居住,以保持古镇的原汁原味,</p> <p class="ql-block">  护国随粮王庙俗称“七老爷庙”。在浙江嘉兴市西塘护国随粮王庙供奉的就是西塘的地方神。历史上真有其人,姓金,排七,百姓称之为七老爷。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三是七爷出巡庙会,很热闹也极富地方特色。庙会期间有跑马戏、踏白船、荡湖船等民间文艺活动。</p> <p class="ql-block">  西塘古镇名人辈出,有十九名进士、三十一位举人,以及像赵宪初、顾锡东这样的杰出人物。</p> <p class="ql-block">  西塘不仅是一个文化古镇,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商业中心,融合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商业元素。西塘还有许多当地的风味小吃如八珍糕、千层饼、水豆腐花等。此外,西塘的黄酒也是当地的特色饮品,值得一试。</p> <p class="ql-block">  古老的街道上,石板路泛着岁月的光泽,两旁的店铺琳琅满目。河道中,乌篷船缓缓驶过,荡起层层涟漪。</p> <p class="ql-block">‌ 西塘西街‌是西塘古镇最热闹的街道,东西走向,分为上西街和下西街。西街具有典型的水乡街道格局,两旁分布着各种商店和手工艺店,是购物的主要集中地。</p> <p class="ql-block">  西园是西塘古镇最大的私家花园,旧址在西街计家弄内,系明代朱氏别业,后出让给孙氏。园内有树木、花草、假山、亭池等,风景优美。而现在的西园是1993年新建的公园 </p> <p class="ql-block">  西塘古镇小巷纵横交错,建于明末清初的石皮弄是其中的代表,石皮弄胡同。这条南北向的古弄总长68米,弄口最窄处仅宽0.8米。它的材质是216片只有三公分厚的石板。这条长长的胡同,是西塘最长的一条胡同。由于巷子很深,很狭窄,石头很薄,很薄,就被称为石皮弄胡同。</p> <p class="ql-block">  流水江南、烟笼人家,西塘古镇作为古代吴越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可以说是江南古镇一大代表。“春秋的水,唐宋的镇,明清的建筑,现代的人”,这句话是对西塘最恰当不过的概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