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年老打败生活,时光不负音乐梦

乐活老翁

情人知已,相守一生<br><br>父母辈的爱情故事,往往都是普通且平淡的,一见钟情并坚定地相伴一生。<br><br>马阿姨和鲍叔叔都是人民教师,聊起两人的相识,马阿姨笑着说:“那时候多简单呀,我们俩就是在单位认识的,然后一不小心就白了头发。”马阿姨虽然只说了三言两语,但字里行间都贯穿着与叔叔白头偕老的深情。这份人世间的挚爱无非就是六个字:相遇、相知、相守。<br><br>追寻活力,快乐养老<br><br>马阿姨和鲍叔叔都很喜欢音乐,年轻时总忙于工作和家庭,于是两人想着等退休以后一定要“玩个痛快”!<br><br>后来赶上家里的房子要拆迁,于是夫妻二人开始看起了养老机构。对于养老生活,马阿姨和鲍叔叔更看重的是“活力与快乐”,能相识二三好友一起端坐园中奏曲弹唱,实为幸福晚年。<br><br>在走访与体验了宁波大大小小的养老机构后,星健兰亭成为了两人的首选。<br><br>在这里,他们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知音”们。<div><br></div><div><br><div>高山遇流水,才华候佳音<br><br>马阿姨是北方人,性格中自带一股子利落劲儿,娇小的身体中蕴藏着大大的能量。在大家心中,马阿姨是属于学什么都快,并且学什么都有模有样的“天赋派”。<br><br>但是马阿姨说,这不过是兴趣使然:“以前自己读书时,学过简谱和五线谱,所以现在学乐器就比较容易上手。”秦琴是日常中较为小众的一种乐器,马阿姨对它是一见钟情,且马阿姨的气质和性格与秦琴也摩擦出不一样的火花和风格。<br></div></div><div><br></div><div>而对于鲍叔而言,乐器中他偏爱二胡。起初,鲍叔叔对二胡是零基础的,初学时也总磕磕绊绊,但是架不住心中对二胡的喜爱,于是勤学苦练。<br><br>园区的蔡叔叔也是音乐爱好者,蔡叔叔也经常会拉着夫妻俩一起练琴,在蔡叔叔和其他琴友的帮助下,鲍叔叔逐渐跟上“步伐”,成功“混进”了民乐小组。马阿姨总开玩笑说是蔡叔叔给了他们俩“滥竽充数”的机会,但殊不知兰亭的民乐小组正因马阿姨的秦琴与鲍叔叔的二胡丰富多彩了起来。<br><br>作为礼仪之邦,传统民乐一直以瑰宝在华夏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民族乐器也成为许多长者在追寻音乐快乐的重要工具,这些从五千年文明中留下的弦音,让我们听见了流动的山脉、丝竹、冬雪。这一份中国古典之美既治愈了长者的晚年,同时也治愈着时代。希望再小众的热爱也能闪闪发亮,再微小的情感也能牵动心弦。<br></div><div><br></div><div>说起音乐,鲍叔叔反复强调着音乐对于他们的影响:“我是非常鼓励大家和我们一起玩音乐的!我选择拉二胡就是觉得二胡相对比较简单,动脑又可以动手。我呢,也很相信手指灵活了对心脑都是有好处的,而且音乐慰藉心灵的力量是不可忽略的。”<br><br>爱音乐,爱生活,美好的婚姻是把柴米油盐,都变成有你的“乐章”。乐活人生,幸福晚年,以音符为舞也可以谱写出另一番精彩篇章。<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