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 : “黄河国家湿地文化公园”——“中国黄河五十景”之一

jrzou

<p class="ql-block">  二O二四年十月十四日上午,我来到了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游览观光了包头市著名旅游景区——“黄河国家湿地文化公园”。</p><p class="ql-block"> “黄河国家湿地文化公园”,座落在包头市的南部,美丽的“小白河湿地”的怀抱中。“黄河国家文化公园”,隶属于包头市“稀土高新区”,总占地面积12222公顷(122.22平方公里)。它由黄河北岸的“昭君岛”、“小北河”、“南海滩”、“共中海”、“敕勒川”五个片区组成。“黄河国家湿地文化公园”,是沿黄河高纬度冷干旱地区的大型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黄河五十景”之一。</p><p class="ql-block"> 2016年“黄河国家湿地文化公园”,经国家林业局和草原局2016年试点国家湿地公园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2021年,被列入内蒙古自治区重要湿地名录。</p> <p class="ql-block">  “黄河国家湿地文化公园”,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博物馆”、“文化广场”、“观景台”、“湿地保护区”,总投资数亿人民币。</p><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是公园的核心建筑,占地面积,8979平方米,共三层。楼体设计高低起伏,凹凸进退的建筑物,显得大气称稳、浑厚流畅。“博物馆”内设七个展厅 : 史前黄河厅、千面黄河厅、人文黄河厅、治理黄河厅、生态黄河厅、未来黄河厅等展厅。这些展厅,展示了黄河文化、包头区域历史文化和湿地保护等内容。通过沉浸式+互动体验等多种展陈方式,使游客能深入了解黄河湿地的历史、现状和美好愿景。</p><p class="ql-block"> “文化广场”,通过地面铺设,打造“几字弯”特色广场空间。地面上的这段弯曲延伸道路,拟表达黄河包头段悠久的历史文化。广场设有从汉代到民国年间,包头黄河两千多年水运的墙形建筑,实景群雕《水旱码头》等艺术造型,形象生动地刻画了包头的水运历史。</p><p class="ql-block"> “湿地保护区”,由西向东分为“滩”、“水”、“园”、“林”、“鸟”五个主题片区。公园内有野生植物194种,隶属于45科127属;野生脊椎动物225种,其中鸟类16目44科201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其中包括国家1级保护野生动物“遗鸥”、“黑鹳”2种,国家2级保护野生动物“大天鹅”、“疣鼻天鹅”、“白琵鹭”等26种。“湿地公园”处于全球候鸟迁徙路线东亚和澳大利亚线上。同时,也在“青海湖”到“三江湿地”候鸟迁徙路上,是重要的候鸟迁徙中转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