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理到心理:从兴趣到情商的发展路径》

张绍先

<p class="ql-block">摘要: </p><p class="ql-block">本文深入探讨了从生理的缺乏性需求到心理的丰富性需求,以及从兴趣到情商的演进过程。婴儿以生理性的饥渴需求为起点,在与母亲的互动中接受综合性信息组块,从而引发心理的丰富性需求。兴趣在这一过程中初步建构并逐渐深化拓展,在应对困难挫折时,个体心理发展的多维性及逻辑因果关系形成了情商。本文旨在揭示这一发展路径的内在机制,为理解个体心理发展提供理论参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关键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理需求;心理需求;兴趣;情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从生理的缺乏性需求到心理的丰富性需求,从兴趣的发生到心理情商形成的历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引言</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人类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一个复杂而又有序的过程,从出生伊始就踏上了这条独特的发展之路。婴儿最初表现出的是生理性的缺乏性需求,如饥渴。然而,在满足这些生理需求的过程中,与母亲等照料者的互动引发了一系列心理变化,逐渐形成了心理的丰富性需求。兴趣作为心理丰富性需求的初步表现,在个体成长中不断发展演变,进而对情商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深入研究这一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理解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生理缺乏性需求与心理丰富性需求的转变</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婴儿出生后,生理性的缺乏性需求是其最主要的驱动力,饥渴状态促使他们寻求母乳的滋养。在妈妈喂奶的亲密接触中,孩子不仅仅是在满足生理需求,更重要的是通过肌肤的触感、目光的交汇、倾听妈妈的声音等多种感官渠道,接受着来自妈妈的丰富信息。这些信息相互融合,构成了综合性的信息组块。这种信息组块超越了单纯的生理需求满足,逐渐引发了心理层面的变化,吃饱了奶也要求着妈妈别离开,形成了心理的丰富性需求。这种需求不再局限于生理层面的满足,而是对周围世界的信息和刺激产生了渴望。这种渴望就是人类心理的“兴趣”的起点。</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兴趣的初步建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最初的心理丰富性需求主要表现为对周围世界的简单兴趣。孩子各种感官开始对妈妈的面容、声音产生好奇,对身边的色彩、形状表现出关注。这种兴趣是心理丰富性需求的初步体现,它犹如星星之火,点燃了孩子探索世界的欲望。当孩子被一个彩色的玩具吸引,或者被一段轻柔的音乐打动时,兴趣便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此时,孩子完成了心理丰富性需求的初步建构,开始主动地去感知和认识周围的环境。</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四、兴趣的深化与拓展</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随着孩子的成长,兴趣逐渐深化和拓展。深化表现为他们不再满足于表面的观察和感知,而是开始主动去追求和尝试。例如,对绘画感兴趣的孩子可能会拿起画笔进行涂鸦,拓展表现在兴趣的多维化,如对绘画外,又对音乐感到了兴趣,对音乐有兴趣的孩子就会模仿哼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如绘画时无法准确地画出想要的形状,唱歌时跑调等。而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成为了他们心理发展的关键环节。这种兴趣多维化的不断拓展,和在一个维度或多个维度上的深化发展,将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以情商再形成才智与技能的专一,或多能,并影响一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五、情商的形成</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在应对困难和挫折的过程中,孩子心理发展的多维性逐渐显现,逻辑因果关系也开始形成。他们逐渐学会理解自己的情绪,管理情绪,以及理解他人的情绪并做出适当的回应。这些能力构成了人的心理三大能力(智商、情商、志商)中的 “情商”。情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建立在兴趣发展和心理丰富性需求不断满足的基础之上。通过不断地尝试和调整,孩子逐渐掌握了应对挑战的技巧,提高了自己的情绪管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在任何有成就的人的心理中,都有情商作为内驱性动力的支撑,和志商韧性的坚持,才能成功。</b></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六、结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从生理的缺乏性需求到心理的丰富性需求,从兴趣的初步建构到深化拓展,再到情商的形成,这是一个连续而又复杂的过程。生理需求是起点,在与外界的互动中引发了心理的变化。兴趣作为心理丰富性需求的表现,推动着个体不断探索和尝试,而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情商得以逐渐发展。这一过程揭示了个体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为我们理解人类心理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视角。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深入探讨这一过程中的具体影响因素,包括个体主观的,和环境外在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适当的干预或防御,以促进个体情商的发展。</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2025年3月7日于南岸花城</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