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春为一岁首,梅占百花魁。阳春三月,走进西安植物园,朵朵梅花含笑吐蕊,通报春天到来了。</p><p class="ql-block"> 千百年来,人们植梅、赏梅、画梅、评梅、咏梅,是因为梅花不畏严寒、傲雪迎春、坚韧不拔、纯洁无暇的精神植入了中国文化的血脉中。</p> <p class="ql-block"> 北宋时期大诗人王安石的《梅花》,“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赞美了梅花不俱严寒、傲然独放的高贵品质。</p> <p class="ql-block"> 南宋诗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赞美了梅花坚韧不拔的品质,虽然在荒辟、冷清的驿站外独自开放,但亦然把春天的清香带给了人们。</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它在丛中笑。”赞美梅花在如此险峻的悬崖上,与严寒博斗,展示自己的俊俏与笑容,只为赢得春天,通报春天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 早春三月,大江南北,人们都会踏春赏梅。因为梅花身后,将会走来一个生机勃勃的春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