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

天马

<p class="ql-block">  1979年1月《大众电影》杂志复刊, 1980年,中断16年的《大众电影》百花奖恢复评选。</p> <p class="ql-block">  这是《大众电影》百花奖恢复评选活动的消息。</p> <p class="ql-block">这是第三届百花奖评选办法。</p> <p class="ql-block">这些都是当年观众积极参与评选活动的报道。</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一年的评奖活动中,共收到选票达160万张,以获得选票多少为标准,评选出以下三部故事片荣获最佳故事片奖: </p><p class="ql-block"> 《吉鸿昌》长春电影制片厂 </p><p class="ql-block"> 《泪 痕》北京电影制片厂 </p><p class="ql-block"> 《小 花》北京电影制片厂</p> <p class="ql-block">获奖名单</p> <p class="ql-block">百花奖前五名名单</p> <p class="ql-block">最佳男主角:李仁堂 电影《泪痕》朱克实。</p> <p class="ql-block">最佳女主角:陈冲 电影《小花》中赵小花。</p> <p class="ql-block">最佳配角 刘晓庆 电影《瞧这一家子》张岚</p> <p class="ql-block">1980年5月23日北京政协礼堂,百花奖颁奖大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长影厂演员达奇(电影《吉鸿昌》吉鸿昌的扮演者)与热情的观众见面。</p> <p class="ql-block">   第一届 第二届“百花奖”获名单 。</p><p class="ql-block"> 第一届百花奖(1962年)投票人数:11万7千余人。</p><p class="ql-block"> 第二届百花奖(1963年)投票人数:18万人。</p> <p class="ql-block">  附:未能颁奖的1964年大众电影百花奖,参与人数近90万人。</p><p class="ql-block"> 获奖名单:</p><p class="ql-block"> 故事片:《南 海 潮》(珠影)、《甲午风云》(长影)、《停战以后》(北影)</p> <p class="ql-block">  编剧奖:蔡楚生、陈残云、王为一《南海潮》/ 白辛《冰山上的来客》/ 辛毅《停战以后》。</p><p class="ql-block"> 导演奖:蔡楚生、王为一《南海潮》/ 崔嵬、欧阳红缨《小兵张嘎》/ 林农《甲午风云》。</p><p class="ql-block"> 女演员奖:王晓棠《野火春风斗古城》/吴文华《南海潮》/王丹凤《女理发师》。</p><p class="ql-block"> 男演员奖:李默然《甲午风云》/ 张平《停战以后》/ 安吉斯《小兵张嘎》 </p><p class="ql-block"> 配角奖:石小满《南海潮》/王心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田华《碧海丹心》。</p><p class="ql-block"> 摄影奖:王启民《甲午风云》/ 张翚《冰山上的来客》/ 李生伟《南海潮》。</p><p class="ql-block"> 音乐奖:雷振邦《冰山上的来客》/巩志伟《怒潮》/吕其明、肖珩《红日》。</p><p class="ql-block"> 美术奖:卢淦《甲午风云》/史维钧(《冰山上的来客》/黄冲《南海潮》。</p> <p class="ql-block">  未颁奖原因: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1963年12月,毛泽东对文艺界进行严厉的批评:“各种艺术形式问题不少。”同时,全国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四清”运动)已经展开。文化艺术界开展了整风,电影《早春二月》、《北国江南》遭批判,主管电影工作的夏衍、陈荒煤受到冲击,被打成“夏陈修正主义路线。第一、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受到非议。对此,“百花奖”进行改革,主办者决定扩大参与评选的范围,影协决定:第三届“百花奖”改由中国影协主办,中央文化部、解放军总政电影处、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共青团中央宣传部、中国电影发行放映公司联办。参评对象不再限于《大众电影》的读者。评奖项目仍然是各片种、各行业共15个奖项,但增加各项获奖名额,以得票多少为序,不再冠以“最佳”,名目,统称“百花奖”。1964年3月1日,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开始征集选票,6月初评选结束,选票近90万张,《南海潮》、《甲午风云》、《停战以后》获故事片“百花奖”,蔡楚生、王为一、崔嵬、欧阳红缨、林农等获导演奖,李默然等获男演员奖:王晓棠等获女演员奖。主办单位拟定6月下旬发奖,而此时文艺界的思想大批判已开展起来。有的获奖者正在作检查、接受批判,有的作品被诬替彭德怀翻案(影片《怒潮》获音乐奖)如按此评选结果发奖,定会招致对“百花奖”的围攻和批判,也将连累获奖的创作人员。无奈之下,中国影协宣布发奖时间延期举行,再后来文艺整风后的电影界形势愈加严峻,发奖无望。中国影协于1964年底,称获奖影片不符合当前的革命形势,呈请上级批准撤销了这次评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