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胡恒信先生回忆录(1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14日,南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发动了“汉浔间渡江战役”,从团风、蕲春一带渡过长江,形成了对武汉的战略合围。</p><p class="ql-block"> 在第四野战军强力围攻下,在武汉周边解放军地方部队以及民众的积极协助下,5月16日,汉口解放;17日,汉阳、武昌相继解放。</p><p class="ql-block"> 5月20日,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湖北省军区成立。李先念(原中共中原局副书记、中原军区司令员)任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席、湖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p><p class="ql-block"> 5月22日,在第四野战军的主持下,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成立,统一领导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方面的工作。</p><p class="ql-block"> 军管会主任谭政,副主任陶铸。军管会下设四个接管部,即物质接管部、交通接管部、军政接管部和文化接管部。</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武汉人民走上街头庆祝武汉解放</b></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此时,张月霞奉调进入武汉市军管会工作。接到通知的当天晚上,她收拾好东西。第二天一早,月霞来到长堤街裁缝铺,对杨火田师傅和帮工小刘说:“我有急事,要离开裁缝铺了。你们可以继续以此为生。如果不想干,可以关门退租。”杨师傅和小刘与月霞在一起合作近半年,相处关系都比较和谐,一时间有点难舍。月霞安慰他们:“我也舍不得离开你们,可是急事要紧,我必须走。以后我有时间,会来看你们的。”她安慰了杨师傅和小刘一番,一看时间不早了,就与杨师傅和小刘告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这一天,胡师傅到集家嘴办事的时候,遇到了杨火田。杨火田拉住了胡师傅,胡师傅一看是杨火田,久别重逢,格外高兴。经过交谈,胡师傅才知道月霞有急事离开了裁缝铺,现在由杨师傅在撑门面。杨师傅非常想胡师傅能回裁缝铺。胡师傅心里想的一直是月霞让他去江汉军区的事,有机会还是想去江汉军区工作,当即推脱说有事,暂时不能到裁缝铺。</p><p class="ql-block"> 1949年6月,第四野战军准备南下,急需一批被装及蚊帐。武汉市军管会在硚口临时组建了一个加工科,把原中原军区所属被服厂的工人调来开始加工。其中包括江汉军区被服厂以及各个部队的缝纫组的工人。与此同时,以军管会名义发出公告,请武汉市的裁缝师傅及有关工友为解放军加工被装和蚊帐。</p><p class="ql-block"> 胡师傅看到了军管会发布的公告,以他对张月霞情况的了解,就联想到月霞会不会到军管会工作。他想到了这些,当即找到了加工科,了解情况。加工科的负责人得知胡师傅是原国民政府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的师傅,就请他帮忙联系原武汉被服总厂的师傅和工友。胡师傅满口答应。</p><p class="ql-block"> 在胡师傅、杨火田、“和尚”(只记得外号)等师傅和工友的帮助下,一些原武汉被服总厂的工友即来到加工科报到。有的还把裁剪工具拿过来,在加工科的工房里,负责裁剪材料;有的还把缝纫机搬过来,就在加工科的工房里加工;有的把裁剪料取走,拿回家里加工。</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加工科的加工军需被装和蚊帐的工作就顺利地开展起来了。</p><p class="ql-block"> 原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的工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就有人说“张月霞是共产党,现在到市军管会去上班了。”杨火田听说了,就把这话传给了胡师傅,还问胡师傅知道不知道张月霞是地下党。因为当时党员身份还没有完全公开,有些事情必须保密,所以,胡师傅对杨火田的询问只能哼哈地应付着,不置可否。杨火田跟着张月霞做了半年多裁缝、小刘跟着张月霞做了五个月的帮工,张月霞这位地下党就在身边,他们都不知道。</p><p class="ql-block"> 6月底,市军管会组织人员接管原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护厂队负责人陪同接管人员查看全厂情况。这时候,小刘就向军管会人员打听张月霞其人,军管会人员答复说:“军管会没有这个人!”</p><p class="ql-block"> 8月16日,武汉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撤销。将一切权力移交已经成立的武汉市人民政府及武汉警备司令部。</p><p class="ql-block"> 但是,因为刚刚解放,为了维持社会正常秩序,严防敌特及其小股武装搞破坏活动,所以仍然保持军事管制。</p><p class="ql-block"> 武汉市人民政府组织专业人员协助华中军区有关人员,开始在原联勤总部武汉被服总厂旧址上,重建中国人民解放军被服厂,命名为“江陵三一厂”。</p><p class="ql-block"> 不久,胡师傅来到武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请求找到与原中原军区有关的原军管会负责人<span style="font-size:18px;">,帮助他找到</span>张月霞。原军管会有关负责人李一清接待了胡师傅,胡师傅向李说明了来意,找到张月霞,请示原来派他到江汉军区工作的事情如何处理。李一清问起详细情况,问到张月霞参加革命后是否改名。胡师傅说明张月霞参加革命后改了名字,但是记不得是什么名字。李一清派人查找了有关资料,没有查到张月霞这个人,也就无从满足胡师傅的请求。</p><p class="ql-block"> 又过了几天,胡师傅在利济路遇见了月霞的二哥张祯甫。胡师傅虽然与张祯甫见过几面,要不是张祯甫主动打招呼,他还是不敢相认。张祯甫遇见了胡师傅,十分高兴,还把胡师傅请到了家里。张祯甫告诉胡师傅,民国26年张月霞失踪,第二年,外甥女张春兰失踪,家里人都以为她们是被人贩子拐走了。其实,月霞于1937年参加了革命,改名张静,春兰于1938年参加了革命,改名张茜。张静当时在北京,张茜当时在上海。</p><p class="ql-block"> 胡师傅听到张静在北京的消息,就觉得再难得一见了。于是,他就请张祯甫有机会一定要转告张静,你的老部下胡恒信现在江陵三一厂,他代问你好!</p><p class="ql-block"> 11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陵三一厂正式成立。在湖北、河南以及湖南一带的原解放军被服厂、加工点、缝纫组的人员以及为加工科做工的原被服总厂的工友即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陵三一厂,成为军需工人主力。 </p><p class="ql-block"> 有关到江汉军区工作的事情无果,胡师傅即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江陵三一厂,当上了缝纫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