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东方惠光永先生《画语夕拾》画展

刘振刚

<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5日,金东方会员、建筑师惠光永老先生的《画语夕拾》画展,在金东方颐养中心领导和会员朋友们的热切期盼中开展了。</p><p class="ql-block">  所谓《画语》,即每幅画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所谓《夕拾》,即惠老已是米寿之年,他的作品从1947年起至今,时间跨度达到几十年了。</p> <div>惠老的自述:</div> <b>一个老建筑师的画路</b><br><div> 1956年,我从扬州考入西安建筑工程学院(现今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六年制的建筑学专业。建筑学专业是涵盖技术、艺术的综合性学科,其中,艺术素质又是基本素质,为了学生的艺术素质提升,学校安排了素描和水彩的课程。形成了浓郁的艺术氛围,这个氛围熏陶着我们,它使我们入醉。<br> 大学期间,我每个星期天都出去写生,跑偏了西安的街巷郊野,在写生过程中,有时情绪来了,中午不吃饭都不知道饿,进入了近乎疯狂的状态。<br> 我对绘画的爱好始于1947年,进入苏中解放区的工农兵干校,在游击状态下,同时开始了学画和认字。<br> 有一次,我们行军到一个村庄,还没来得及宿营,就看到河对面的另一个村庄浓烟滚滚,失火了!领导当即一声令下:“会游泳的人都游过河去救火”! 火救灭后,老乡十分感谢,这是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生动事例,事后,我根据这件事画了四幅连环画,并被苏中解放区《人民画报》刊载,署名:惠光永(儿童创作)。<br> 这对一个11岁的孩子来说,真是个极大的鼓舞,后来,又有画稿在画报上刊载。从此,我的学画之路就停不下来了。<br>随着解放军南下到扬州,在小学中学的路上,绘画始终伴随着我。<br> 1962年,大学毕业后,在22年的工业设计院期间,舍不得丢弃原所学所爱,利用各种机会坚持绘画。<br> 在文化大革命中,一个偶然的机会画上了油画,曾被支左的解放军请去画领袖像,吃、住、画都在军区招待所里,专心作画。毛主席的油画像一般都是4*6m,还画了《毛主席去安源》、《无产阶级司令部》等大幅油画,这期间,收获了许多毛主席像章和一段美好的记忆,并打开了一条新的画路。<br> 调转到杭州之后,建筑设计使我用上了钢笔。在建筑设计中,从方案到施工图的各个设计阶段,都需要徒手画草图,我最喜欢用钢笔画草图,然后就逐渐地进展到用钢笔画表现图,再到用钢笔画建筑画、风景画和人物画。<br> 这种画只要一张纸一支钢笔而容易上手,不需要过多的材料和大空间,所以,在后来生病,以至进入养老院之后,钢笔画就被首先捡了起来。<br> 2000 年,老伴周贞贤病倒了,我们只能放弃了一切建筑设计业务,转轨到与疾病抗争中去,此时我们生活在煎熬之中,绘画就成为我们与疾病斗争的调剂。<br>  我们进入金东方之后,减少了生活杂事,绘画的时间就更多了,成了我们养老生活的一部分。在这里,我们又结识了许多新朋友,他们在中国画和各种书法创作中很有造诣,新朋友的引导又使我步入新途,我仍期盼用拙手继续绘画人生。</div> <b>图为开幕式后惠光永先生和夫人周贞贤女士,与颐养中心领导和部分会员朋友的合影留念。</b> 康乐部经理姚丁主持了开幕式 总经理郑美英热情致辞。 惠老在讲话中,由衷感谢颐养中心,感谢书画协会,感谢邻居朋友们对画展给予的极大关心和支持。<div>  惠老说:“我们俩曾经考察过许多养老机构,也住过两处养老院,唯独看到金东方颐养中心这家“养老院”,虽早就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十年,在已成熟运行过程中还愿意再出巨资来不断改进,提升品质,这是真心真意地为老年人服务!”</div><div> “我们从杭州那个天堂,来到了金东方这个天堂,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感动之余,我把当时记忆最深刻的一些情景绘制成水彩、钢笔画等。这些纪实,更是我们真情实感的流露。”</div> 惠老先生还说了许多感谢的话。感谢投资者、建设者、运营服务者,感谢好朋友、好邻居、好组织……总之,感谢金东方一切美好的人和事物!言语间无不流露出满满的幸福感。 大家把惠老夫妇请到前面留影纪念。 金东方书画协会刘耀鹏会长宣布画展隆重开幕。 <p class="ql-block"><b>惠老先生的一部分作品选</b></p><p class="ql-block"> (因为现场拍摄,照片与原作难免在光线、色彩、质感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异,谨此说明)</p> <b>一、敬亲心中人</b> 毛主席 朱总司令 父亲和母亲(两幅原照片年代不同) 三叔惠浴宇,曾任江苏省省长。 七叔周惠,也是老革命,曾参加中共1959年的庐山会议。 <b>二、情动金东方</b> 《冬阳下》 组图二幅 之一、金东方大舞台广场晨练 <div>  之二、1962年沈阳市39中运动场</div> <b>金东方花园写实</b> 花园湖改造之一 打桩护堤 花园湖改造之二 清湖捞鱼 花园湖改造之三 湖滩消毒 花园湖改造之三 音乐喷泉 <b>3-1欢乐的湖滩(水彩)(51*36cm) 2021.12</b><br> 2021年12月,突然发现花园区的人工湖放水了,一万多平方米的湖滩现出时,引来了无数的白鹭在此湖滩上翻飞,和湖中的鹅鸭一起在湖滩上嘻戏,显现出十分欢乐的场面,这打动了我,就把它画下来了。<br> 这幅画,用大笔触,由于表达了众多的物体,多彩的环境,进行大面积大笔触铺开画不太容易。为了达到一定的深度,用了留白液。同时还在局部使用刀刮出,目的是加强刻划的深度,以凸显画中欢乐的湖滩。 园丁赞之一 清污修剪 园丁赞之二 间树修枝 园丁赞之三 植树 园丁赞之四 修补路面 午休时刻 月季花 山茶花 暮年花季 晨光中的忠孝亭 欢腾的锦鲤 水车 金东方的文物——明代长队桥 鹅入秋池 晨光中的树林 稻熟雀先知 舞动春风 <b>三、一幅延续了16年的写生画 </b> <b>  北戴河联峰山松林﹣---﹣</b>一<b>幅延续了16年的写生画 (水彩)</b><br> (53*36cm) 2007 年~2023年<br> 2007年,老伴贞贤在与癌斗争了6年之后,刚有些好转,想到北戴河去度夏,兴致很好,我还专门带上了水彩写生用具,想去野外写生了。在北戴河联峰山公园的松林里,开启了停滞很久的野外写生生活,北方的大松林,那郁郁葱葱的生态环境,是个养肺的好去处。老年重拾写生别有情趣,然而,毕竟是年老多病,第一天未画完就精力不济了,准备第二次再来画。<br> 第二次是到联峰山在看日出的那一天,起了个大早,看完日出正是上午的好时光,我想利用这个时间再去画完那张画。贞贤一定要跟我一起去联峰山,但她的体力已透支,免强赶到联峰山公园,我要去打水走在前面,让她等我回来,但她却要跟着我,没走出几步就摔倒了,右大腿骨折,叫"120"电话,被送到北戴河医院,并打电话给北京的大儿子惠源,惠源立即从北京开车赶过来,还请到了北京积水潭医院两名骨科主任医生,并把我们转院到秦皇岛骨科医院。安排由积水潭医院的两位主任进行手术。因为贞贤有新旧两处骨伤,疮面太大她吃不消,必须微创。而因这里没有微创手术的硬件,手术只能暂停,再等一天后开救护车专程送到北京积水潭医院……几经波折,一切都是那么突然,那么急,水彩写生的事早已飞到九霄云外去了。<div> 以后的一切都是以看病为中心,围绕着健康转,几经波折,我们居然能峰回路转,活到了八十八、九岁的高龄。<br> 直到2023 年,在金东方颐养中心整理画稿时,惊讶地发现了16年前留下的未完成的写生画稿,还有一张我们俩在联峰山的留影,产生了完成它的冲动。就以原写生画为基调,把我们自己也装进去,重画了这张画,以纪念这16年的曲折人生大事。</div> <b>四、一幅浓缩我人生的画——《梦故园》</b> <b> 油画《梦故园》创作</b><br> 2000年,贞贤病倒了,先是肺癌,后是骨癌…我们的人生轨迹彻底改变了,我们的设计工作便戛然而止。紧跟着的是住院、手术、化疗、放疗,西医和中医并行,然后是公园,气功,与癌症患者为伍,一下子进入了社会的弱势群体,成了弱势群体的一员。<br> 这时,我就成了病人的护理和依靠,我们在煎熬中生活,为了使生活增加活力,避免恶性循环,必须要自我调济,于是,我就又捡起了画笔。此时我们已退休多年,建筑设计工作也不可能再做,定型了,就画人生吧!想画一幅浓缩我人生的画——《梦故园》。<br> 这幅画的尺度(3.3m*1.3m)是按我家客厅墙的大小决定的。<br> 这幅画以我的退休地杭州和我的中小学成长地扬州组合成构图的中心,涵盖了我人生足迹的主要"故园",遍布祖国的东西南北。其中,有我的出生地,有苏中解放区的河网,有小、中、大学地区,有各种工作地区,有三线建设的现场…<br> 这幅画,有实景但不属于写实画,有山水又不类同于中国山水画,而是如梦境般的回顾,是故去的时间和空间浓缩的人生"梦"。<br> 这幅画,用油来画,是因为构思不断变换而方便修改。<br> 这幅画,加了中国画的题款和印章,中西兼顾不守常规了,为了更多表达自己的情和思,突破了藩篱。<br> 我在画上加的题款是填词《贺新郎》梦故园:<br> 山水云海雾,梦故园,萦怀往事,绵绵思绪,战火童年磨难多,十岁泪别故土。<br> 逃生去,游击学步,隨軍南下长江北,从头学,奔忙扬州路。<br> 读大学,赴西安,遇知音同舟共渡,风潮上,浪迹天涯,居园散布,蜗居陋室建广厦,艰难险途不惧。<br> 心有道,腹存海湖,权利光环不去追,聚同道,共栽家园树,抛汗地,魂牵处。 <b>五、画映人生路</b> 1947年,家毁人亡在惠庄 童年投稿留痕 1947年发表在苏中解放区人民画报上的画。<br>  建国后,该《人民画报》的总编李亚如先生将所有画报的合订本已捐赠给了南京博物院,并被评为《现代一级文物》,严格保管,查找困难,此处为第二次刊载的“儿童习作”。 <b>五、历史的足迹</b> 杭州涌金门外 清凉的金牛 扬州居士巷兴善寺 杭州湿地秋色 曲水通幽现苏堤 肇庆的一个酒坊 杭州西湖清晨 上塘河欢喜永宁桥 西湖 杭州曲院风荷的秋晨 里西湖被保护的景行古桥 扬州市五亭桥 杭州市云栖洗心亭 春意凤桥头 红梅破蕾时 秋韵 上塘河畔 冬水 活力湿地 澳门大三巴 欢喜永宁桥头 冬日运河旁 高尔夫球场休息亭局部 三亚亚龙湾高尔夫球场 高尔夫球场标志塔 工地晚霞 塞拉利昂低档住宅区 高尔夫球场军队司令部远眺 肇庆宋城 鼎湖山牌坊 油画 鼎湖山 飞水潭 幽谷山路上的驿站 静谧的山溪 阳光下的下潭 欢腾的山溪 <b>六、惠老亲历的工程</b> <b>七、家人亲情</b> <p class="ql-block"><b>  八、建筑师惠光永先生《画语夕拾》画展盛况</b></p> 夫人在签到处 老朋友合影 南京颐养中心领导来访 摄影师的忙碌 书画界友人赠的贺贴 工程部协助布展 <h1><b>本篇摄影、制作:刘振刚</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