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5日,趁惊蛰的盎然序曲,2025年伊川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马晓茹名师工作室送教活动如约而至,我县语文教师300余人相聚于思源实验学校,听课堂新芽破土之声,探教学活水长流之道。这是节气与语文的相逢,亦是匠心与春光的共鸣。</p> <p class="ql-block">培训活动由初中语文教研员邢会会老师主持。</p> <p class="ql-block">参加此次活动的有高中教育教学研究部翟志锋主任和义务教育教学研究部武小梨主任。</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李亚敏老师执教《谁是最可爱的人》,学习目标清晰,通过品读语言,体会叙事、描写和抒情的效果,感受作者的深情赞美;借助分析文本,概括抒情特点,并用多种抒情方式表达自己的敬仰。</p><p class="ql-block"> 环节一学习在叙事中抒情,环节二学习在描写中抒情。紧扣教学目标设计学习活动。同时通过视频的观看,评价量表的使用,让课堂氛围更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石玉丽老师执教《大自然的语言》,同样紧扣单元目标及单篇要求,设定的学习目标是:通过默读筛选关键信息,能用自己的话概括科学知识;借助逻辑分析,会理清现象与理论的关系;关注自然现象,能探究其中的科学规律的表达。</p><p class="ql-block"> 紧扣目标设计了两个学习任务,筛选关键信息,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讲了哪些科学知识;深入理解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关注身边现象并探究其中科学知识。</p><p class="ql-block"> 环节一中教师通过示例指导学生寻找段落中心句,寻找句中关键词,寻找设问语句,以此来梳理文本思路,概述其中的科学知识。教学过程细致,师生互动生动。</p><p class="ql-block"> 环节二中,教师利用教学小助手,深入探究科学知识间的“逻辑”活动,让生生互动更精彩。环状图的展示让学生直观地明白了,物候现象来临的四种因素,不能调换顺序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张楠楠老师做了《以教材为本的备课经验交流》的讲座,从“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用单元整体思想教单篇”“在细微处落实语言运用”三个方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深入思考,分享了最真实的备课及研课过程。</p> <p class="ql-block"> 工作室耿晴老师做了《大单元视域下初中语文“学习目标的制定”经验交流》的讲座,从“学习目标的研讨依据”“具体制定过程展示”“学习目标应用相关要求”三个方面,深入浅入地阐述了制定学习目标的具体过程。</p> <p class="ql-block"> 最后是马晓茹老师的讲座。马老师先评价了工作室成员的付出,指出了工作室成员的积极敬业、无私奉献。然后做讲座《从“单元”出发教教材》,从“单元”整体观照意识、教学内容活动化、主问题设计、考试成绩? 语文素养?等四个方面给大家指明“单元”教材教学出发点。</p><p class="ql-block"> 大单元教学应该是,先明晰单篇价值("教什么") ,再尝试进行整合("教什么""怎么教”) 。强调了教学内容活动化的目的,是通过活动培训学生思维。并提倡主题设计,并且细致指出好问题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 愿这一日教研的暖阳,化作课堂里的春风细雨,滋养桃李万千; 盼这一程智慧的碰撞,凝成教育者的步履铿锵,共赴山海诗行。 </p><p class="ql-block"> 教研无终章,春意正盎然,且待明日—— 以惊蛰为序,以热爱为笔,在语文的天地间,再书青翠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