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雁门关,既有千年历史的厚重,又有大自然的壮美。作为“中华第一关”,这里不仅是中国古代军事要塞的象征,更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见证。<br> 2025年3月1日,时值初春时节,携妻子与表弟夫妇二人踏上了这片充满传奇的土地,感受这里的非同凡响。 <br> 初春的雁门关,寒意未退,冰雪仍未消融,凉气袭人。中午12点多购票进入景区,坐观光车到达雁门景区停车场,向右过一座大桥,来到明月楼前。远处的山峦若隐若现,仿佛一幅水墨画。阳光透过云层洒在古老的城墙上,斑驳的砖石在光影中显得格外沧桑。<br> 穿越明月楼,进入核心景区,街道宽阔,两边店铺林立,有小吃客栈、地方名特等,正在旅游淡季,游客稀稀拉拉,进出顺畅。向前极目远眺,群山连绵,长城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初春的风吹过,带着一丝凉意,却也让人心旷神怡。进入边贸街,红灯笼高高挂起,与古朴的青石板路相映成趣,仿佛穿越回了明清时期的繁华。 <br> 雁门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作为“天下九塞”之首,它见证了无数金戈铁马的岁月。关隘内的杨家将群雕栩栩如生,仿佛在诉说着当年的英勇事迹。穿过明月楼,沿山势由低向高,踏上斑驳的青石板路,仿佛能听到古将士的战鼓声和商队的马蹄声。 <br> 经地利门到宁远楼,在瓮城的点将台上,悬挂着青面獠牙的盾牌,两旁摆放着饱经风霜的古战车。瓮城门额上写着“雁门关”三个大字,瓮城又称“小北门”,这些古老建筑和珍贵文物不仅让人感受到古代战争的残酷,也让人对历史的厚重肃然起敬。雁门关不仅是军事要塞,更是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晋商北上南下的必经之路,边贸街上的商铺和客栈见证了当年的繁荣。 <br> 淡季游客不多,反而让人更能静下心来感受这里的魅力。从雁门关楼沿长城陡峭台阶拾级而上,经艰难跋涉登至雁门关至高点,俯瞰群山,感受到“雄关漫道真如铁”的气势雄浑,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不禁令人对这片土地充满了敬意。 接着经雁门关门前向东步行百余米来到高大雄壮的雁门阁楼,穿越阁楼,到达关外,转身仰望关楼,顶部“中华第一关”5个镏金大字格外醒目,成为雁门关景区的重要标志。关楼下边有镇边祠、雁门关驿站、雁门关天险门建筑设施,站关楼前眺望关外,群山连绵,沟壑纵横,沧桑荒凉,满目疮痍,仿佛诉说着过去那段历史。<br> 返回途中,边贸街上的特色小吃也让人流连忘返,有烤红薯、烤梨、刀削汤面等美食,也有秧歌队载歌载舞,让人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既有历史的厚重,也有生活的烟火气。 <br> 雁门关之行,是一段穿越时空的旅程。在这里,不仅领略了自然的神奇壮美,也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雁门关的每一砖每一瓦,都仿佛在诉说着千年的故事。<br> (于2025年3月撰写)</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