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里的故事

精诚至65477225

<p class="ql-block">  阳春三月,《职场故事交流圈》栏目举行“职场人生三月里的故事”为主题的征文活动,不禁让我想起来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两件往事。</p> <p class="ql-block">  1981年底,我从企业录干到了区检察院。由于检察机关是刚刚恢复重建的,刚来院的时候还是借用市城建科研所的房子办公。</p><p class="ql-block"> 第二年,市计委下达了检察院办公综合楼的基建计划,院里决定由一名部队转业干部加上我负责基建工程。</p><p class="ql-block"> 1982年3月,建设工程开工后,我们每天都会到建设工地巡查,处理有关方面的问题。有一天上午九点多钟,我们照常去了工地。</p><p class="ql-block"> 当时,施工单位的负责人是在工地一侧的工棚办公,我们进到工棚,发现地铺上还睡着一个人。我问他怎么没去上工?他无力回答。旁边一个小伙子告诉我:他叫耀伢子哎,病了。我问怎么不去医院看病?小伙子回答:没有钱看病。</p><p class="ql-block"> 经了解, 耀伢子当时仅15岁,是泥工学徒工。因无钱医治,只能在工棚死扛。一摸其头部,滚烫滚烫的,显然是高烧。于是,我用自行车载着他,来到了离工地不远的当时的地区人民医院。医生听诊后,马上作出了:“急性肺炎”的诊断,并说再不来就晚了,建议住院治疗。我给医生说明了他的家庭困难,医生也没有坚持,开了三天的青霉素注射针,共21块多钱。三天后,耀伢子的身体基本恢复,在工棚里继续休息了两天,第六天就复工了。</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的月工资为42元,用半个月的工资,救回了一个泥工学徒的命,是非常值得的。</p><p class="ql-block"> 十年后,他泥工出师了并当上了项目经理。辗转找到了我的家,感谢我的救命之恩,我们保持着一生的友好情谊。</p> <p class="ql-block">笔者居二排左四</p> <p class="ql-block">  1986年3月,在我担任刑事检察官的时候。有一次在看守所提审,犯罪嫌疑人从监子里出来时,冷得瑟瑟发抖,嘴巴都冻紫了。我问他为什么不多穿点衣服,他说没有带衣服,在里面连被子都没有。我问狱警为什么没有为人犯提供棉被和棉衣?狱警称,根据政策,只给外地人犯提供,本地的应由家人送来。</p><p class="ql-block"> 这个盗窃案件,犯罪嫌疑人几乎全是在公安局、工商局办公楼采用撬门扭锁手段,入室偷盗。把案子的具体事实和情节问清楚后,我问犯罪嫌疑人,你为什么敢在公安局作案?他答曰:不认得字,不晓得是公安局的办公楼。</p><p class="ql-block"> 提审完以后,我请院里司机开车到了犯罪嫌疑人的家里,想帮他取棉被、棉衣之类的东西。</p><p class="ql-block"> 他的家里只有一个父亲和妹妹,母亲早逝,妹妹十五岁了。由于家里穷,平时是三人合睡一床,家里没有多余的被窝,我们无功而返。</p><p class="ql-block"> 下班回家以后,我让妻子钉了一床棉被。过去的被子不像今天的套被,棉被要手工将棉絮裹在被单和被面里面,再用针缝合起来。第二天,又在商店买了一套绒衣和毛巾、牙刷等洗漱用品,送到了看守所。</p><p class="ql-block"> 法庭审理的时候,他看到我出庭支持公诉,对我所指控的犯罪行为均供认不讳。神情中流露出对我的尊重,他后来因犯罪盗窃罪被判处了两年有期徒刑。</p><p class="ql-block"> 这两件往事,是我任检察官期间凭人性做出的善事,至今仍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