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和我们班的好多同学一样,生于1952 年。<br>这是一个寒冷的冬天,二百多公里外鸭绿江对岸,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还未散尽。<br>那时新中国建立不久,世界正处于动荡与变革的漩涡中,我们在襁褓里便开始感知着这片土地的风云起浮。三反五反、镇压反革命的浪潮汹涌,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到处飘扬。三年自然灾害,饥俄中还要勒紧裤带偿还苏修的债务。随后而来的是四清运动的荡涤,我们在这个动动荡荡世界中幸福的成长。<br>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疾风骤雨,我们投入其中,谁对谁非,至今还是朦朦胧胧。批斗走资派,横扫一切牛鬼蛇神,文攻武卫保卫党中央,一幅幅浓烈而又沉重的画卷,成为我们成长记忆中无法磨灭的背景和影像。<br>68年开始知识青年上山下乡,69年部分中学生开始走进了工厂。那时我们的一腔热血,满怀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幻想。我们这辈人无论是留城或是下乡,都在努力奋斗与拼搏,在力与美中塑造年轻人的理想。批林批孔大鸣大放,反击右倾翻案风,我们被告知计划生育是国策,每对夫妇只限定生育一个孩。<br>生生不息,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下岗的命运猝不及防,我们告别了熟悉的工作岗位,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心中五味杂陈。生活还得继续,我们直起脊梁,共谋生路结伴南行。<br>回首往昔,那些经历的风雨,遭受的挫折,都化作了生命的纹理,木版画一样深刻而又清晰。有过迷茫,有过困苦,却也从未放弃,留下的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执着。<br>七十二岁的我们,如今站在岁月的这一端,回看着时光的流转,心中多了一份宁静与坦然。曾经的波澜壮阔,都已成为过眼云烟,在困境中坚守的信念,在磨难中的坚韧与执着,靠的是我们不弯的脊梁。<br>我们感恩人性的未眠,善良和包容融化我们的苦楚和抱怨。无论是欢笑还是泪水,都是我们人生的经历。今天我们坐在窗前,在感受余生的美好的之时,享受发呆。<br></p> 七十二岁,又逢一个龙年。在即将迈过第七个门槛时,回首往昔,那是一条蜿蜒曲折、洒满阳光与阴影的漫长道路。<br> 七十二载春秋,见证了时代的沧海桑田。从儿时的懵懂无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艰难困苦中成长,经历了物资的匮乏与生活的磨砺,却也在邻里的互助和对未来的憧憬中,感受到了人间的温暖与希望。<br> 人过古稀之年,生命的节奏渐渐放缓,如同秋天的落叶,悠然地飘落,享受着那一份宁静与安详。<br> 七十如秋,是收获的季节。我收获了丰富的人生阅历,那是岁月馈赠的宝贵财富。<br> 收获了真挚的亲情与友情,这些情感如同秋日里的暖阳,温暖着我的心田。<br> 在午后的阳光下,回忆往昔的点点滴滴,那些琐碎的往事,如今都成了珍贵的宝藏。 在这个秋天里,我愿漫步在心灵的田野上,欣赏着生命的美景,感恩命运的眷顾,以一颗平和的心,去迎接每一个新的日出与日落。 让我们的余生在宁静与祥和中缓缓流淌,如那秋日的溪流,清澈而悠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