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回南天,解锁南方专属的中医饮食养生秘籍

闽西中医妇科文化传播中心

<p class="ql-block">春天来了,</p><p class="ql-block">田野里的油菜花开了。</p><p class="ql-block">趁着春雨绵绵,</p><p class="ql-block">何不出外走走,</p><p class="ql-block">看看这春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回南天,湿气为何来 “捣乱”</p><p class="ql-block">三月,当北方还在与春寒抗争时,南方已被回南天的湿气紧紧包围。回南天,这个南方特有的天气现象,一般出现在每年的二、三月份,主要是因为冷空气走后,暖湿气流迅速反攻,致使气温回升,空气湿度加大 ,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就容易产生水珠。这段时间,南方仿佛被一层湿漉漉的幕布笼罩,墙壁 “冒汗”、衣服晾不干、空气中似乎都能拧出水来。</p> <p class="ql-block">在中医理论里,湿气被视为万恶之源,一旦人体被湿气入侵,健康就会亮起红灯。当湿气在体内积聚,首先受影响的便是脾胃。脾胃负责运化水谷和水液,湿气过重会阻碍脾胃的正常功能,导致食欲不振、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让人吃不下、睡不好。湿气还会影响气血的运行,使身体出现倦怠乏力、四肢沉重的症状,仿佛身体被灌了铅一般。更严重的是,长期处于湿气重的环境,还可能引发关节疼痛、皮肤瘙痒、湿疹等疾病,给生活带来诸多不便 。</p> <p class="ql-block">中医眼中的回南天与人体健康</p><p class="ql-block">在中医理论体系里,人与自然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外界环境的变化会直接影响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回南天的高湿度环境,在中医看来,就是一种典型的 “外湿” 侵袭。当外界湿气过重,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一旦失衡,湿气就会乘虚而入,在体内积聚,进而引发各种健康问题。</p> <p class="ql-block">《黄帝内经》有云:“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脾主运化,包括运化水谷和运化水液。在回南天,湿气困脾,使得脾的运化功能失常,水液代谢紊乱,就会导致水湿在体内停滞,形成内湿。这就好比一个城市的排水系统出现故障,雨水无法及时排出,从而造成城市内涝 。 一旦内湿形成,各种健康问题便接踵而至。</p> <p class="ql-block">湿气重的人,常常会感到身体困重,四肢乏力,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枷锁束缚着,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这是因为湿气阻滞了人体的经络气血运行,使得气血无法顺畅地滋养全身。正如《金匮要略》所说:“湿家身烦疼,可与麻黄加术汤,发其汗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可见,湿气导致的身体疼痛、困重,是中医很早就关注到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皮肤作为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湿气容易 “攻击” 的对象。回南天里,湿疹、荨麻疹、痤疮等皮肤问题频发,很多人皮肤瘙痒难耐,忍不住搔抓,却往往越抓越严重。这是因为湿气在皮肤表面积聚,阻碍了皮肤的正常呼吸和排泄功能,使得皮肤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容易受到外界病菌的侵袭。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肺的功能与皮肤密切相关。湿气重会影响肺的宣发肃降功能,导致皮肤的津液代谢失常,进而引发各种皮肤疾病。</p> <p class="ql-block">湿气还会对关节造成损害,引发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当湿气侵入关节,会导致关节气血不畅,经络阻滞,出现关节疼痛、肿胀、屈伸不利等症状。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关节疾病的人来说,回南天更是一个难熬的时期,病情往往会加重。这时候,患者常常会感觉关节像是被浸泡在冷水中,又冷又痛,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中医强调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治疗关节疾病的关键就在于通经络、祛湿气,恢复关节的气血运行。</p> <p class="ql-block">此外,湿气重还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联。长期处于湿气重的环境中,人体的血液黏稠度会增加,血液循环变慢,这就给心脑血管带来了很大的负担。研究表明,湿气重的人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高于正常人。因此,在回南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不容忽视。 从中医角度来看,调理气血、祛湿化痰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通过合理的饮食和生活方式,排出体内湿气,保持气血通畅,有助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p> <p class="ql-block">对症食养,巧妙祛湿</p><p class="ql-block">面对回南天的湿气,中医养生强调 “辨证论治”,根据不同的体质进行有针对性的饮食调理,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一些适合不同体质的祛湿美食。</p> <p class="ql-block">(一)湿热体质的饮食妙方</p><p class="ql-block">湿热体质的人,在回南天往往感觉更加不适,身体容易出现发热、口苦、口臭、舌苔黄腻、大便黏滞不爽等症状。针对这种体质,饮食上应选择具有清热利湿作用的食物 。</p> <p class="ql-block">木棉花,就是一种非常适合湿热体质的食材。它具有清热利湿、解毒止血的功效,在南方地区,木棉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常常会采摘新鲜的木棉花,洗净晾干后用来煲汤、煮粥。 比如木棉花瘦肉汤,将木棉花与瘦肉一起炖煮,汤汁鲜美,既能清热祛湿,又能补充营养。</p> <p class="ql-block">绵茵陈,也是清热利湿的佳品。它能有效清除体内的湿热之邪,对于湿热引起的黄疸、小便不利等症状有很好的缓解作用。绵茵陈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如绵茵陈鲫鱼汤,绵茵陈的清香与鲫鱼的鲜美相互融合,不仅味道鲜美,还能起到清热祛湿、健脾和胃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冬瓜,同样是湿热体质的福音。它性寒凉,具有清热利水、消肿解毒的功效。无论是清炒冬瓜、冬瓜排骨汤,还是冬瓜薏仁汤,都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减轻湿热症状。</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为大家推荐一道适合湿热体质的食谱:绵茵陈木棉花煲鲫鱼。这道汤融合了绵茵陈和木棉花的清热利湿功效,以及鲫鱼的健脾和胃作用,是回南天里的祛湿良方。</p> <p class="ql-block">材料:绵茵陈 30 克、木棉花 20 克、鲫鱼 1 条、生姜 2 - 3 片。</p><p class="ql-block">做法:</p><p class="ql-block">1. 绵茵陈、木棉花洗净,浸泡 30 分钟,去除泥沙杂质;鲫鱼宰杀洗净,在鱼身上划几刀,方便入味。</p><p class="ql-block">2. 热锅凉油,放入姜片煸炒出香味,再将鲫鱼放入锅中,用中小火煎至两面金黄 。</p><p class="ql-block">3. 将煎好的鲫鱼和浸泡好的绵茵陈、木棉花一起放入汤煲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 1 - 1.5 小时,直到汤汁变得浓稠,最后加入适量盐调味即可 。</p> <p class="ql-block">(二)寒湿体质的调养之道</p><p class="ql-block">寒湿体质的人,在回南天则容易出现畏寒怕冷、四肢冰凉、腹胀腹痛、大便溏稀等症状。对于这类体质,饮食上应以温阳散寒、祛湿健脾为主。</p> <p class="ql-block">陈皮,是一味常用的中药材,也是寒湿体质的食疗佳品。它具有理气健脾、燥湿化痰的功效,能够帮助脾胃运化水湿,改善寒湿症状。平时可以用陈皮泡茶喝,也可以在烹饪时加入陈皮,如陈皮炖排骨、陈皮蒸鱼等。</p> <p class="ql-block">生姜,性温,味辛,具有散寒解表、温中止呕的作用。在回南天,每天喝一杯生姜红糖水,或者用生姜煮水泡脚,都能有效驱散体内的寒湿之邪,温暖身体。 生姜还可以与其他食材搭配,如生姜砂仁茶,既能温化寒湿,又能醒脾开胃。</p> <p class="ql-block">砂仁,气味芳香,能化湿行气、温中止泻。它对于寒湿困脾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腹痛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砂仁可以直接嚼食,也可以用来煲汤、煮粥,如砂仁猪肚汤,具有健脾养胃、祛湿散寒的功效 。</p> <p class="ql-block">这就为大家介绍一款适合寒湿体质的茶饮:陈皮生姜砂仁茶。</p><p class="ql-block">材料:陈皮 3 克、生姜 5 克、砂仁 3 克。</p><p class="ql-block">做法:</p><p class="ql-block">1. 生姜洗净切片,陈皮切丝,与砂仁一起放入锅中。</p><p class="ql-block">2. 加入适量清水,用小火煮开后,继续煮 5 - 10 分钟,即可代茶饮 。</p> <p class="ql-block">(三)常用的健脾祛湿食材</p><p class="ql-block">除了根据不同体质进行饮食调理外,还有一些食材具有通用的健脾祛湿功效,适合大多数人在回南天食用。</p> <p class="ql-block">黄豆,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的作用。可以将黄豆打成豆浆,早上喝一杯,既能补充营养,又能帮助身体排出湿气。 也可以用黄豆煲汤,如黄豆猪蹄汤,不仅美味可口,还能起到健脾祛湿、美容养颜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白扁豆,是一种药食两用的食材,具有健脾化湿、和中消暑的功效。它对于脾胃虚弱、食欲不振、大便溏稀等症状有很好的调理作用。白扁豆可以煮成粥,如白扁豆粥,也可以用来煲汤,如白扁豆排骨汤。</p> <p class="ql-block">薏米,被誉为 “祛湿之王”,具有利水渗湿、健脾止泻、除痹排脓的功效。无论是煮水喝、煮粥还是煲汤,薏米都能发挥其强大的祛湿作用。 经典的薏米红豆汤,就是一道简单易做的祛湿良方。将薏米和红豆按照 1:1 的比例,加水煮成粥食用,能有效排出体内湿气,改善身体的水肿症状。</p> <p class="ql-block">下面为大家分享一道简单易做的常见养生食谱:薏米红豆汤。</p><p class="ql-block">材料:薏米 30 克、红豆 30 克、冰糖适量。</p><p class="ql-block">做法:</p><p class="ql-block">1. 薏米和红豆提前用清水浸泡 3 - 4 小时。</p><p class="ql-block">2. 将浸泡好的薏米和红豆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 30 - 40 分钟,直到薏米和红豆熟烂。</p><p class="ql-block">3. 最后加入适量冰糖调味,搅拌均匀即可 。</p> <p class="ql-block">饮食搭配要遵循荤素搭配、营养均衡的原则。在摄入祛湿食材的同时,也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充足供应。可以将祛湿的豆类与富含蛋白质的肉类搭配,如黄豆猪蹄汤、白扁豆排骨汤等,既能祛湿,又能补充身体所需的营养。还要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它们富含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排出体内毒素 。</p> <p class="ql-block">回南天里,生冷油腻食物要少吃。生冷食物,如冰淇淋、冷饮、生鱼片等,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加重体内湿气。油腻食物则不易消化,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导致湿气在体内积聚。所以,在这个时期,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食用过多的油炸食品、肥肉等高脂肪食物。</p> <p class="ql-block">此外,饮食还要注意节制,避免暴饮暴食。每餐吃到七八分饱即可,给脾胃留出足够的消化空间。定时定量进食,也有助于维持脾胃的正常功能,让身体更好地吸收营养,排出湿气。</p> <p class="ql-block">告别湿气,健康生活</p><p class="ql-block">回南天虽然带来了诸多不便,但只要我们掌握了中医饮食养生的秘诀,就能巧妙地与湿气 “过招”,守护好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在这个特殊的时节,让我们用美食为身体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让湿气无处可遁。</p> <p class="ql-block">从今天起,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合适的祛湿食材,精心烹饪每一顿美食。无论是清热利湿的木棉花瘦肉汤,还是温阳散寒的陈皮生姜砂仁茶,又或是通用的健脾祛湿薏米红豆汤,它们都将成为我们对抗湿气的得力助手。</p> <p class="ql-block">除了饮食调理,还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室内通风干燥,避免穿着潮湿的衣物,适度运动,让身体动起来,促进气血循环,排出湿气。让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养生方法,度过这个潮湿的回南天,迎接充满活力的每一天 。</p> <p class="ql-block">春雨绵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