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爱与担当

那年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勤劳善良的母亲</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 用爱与担当书写伟大</b></p> <p class="ql-block">  时光匆匆,今年农历二月初十,是母亲诞辰105周年纪念日。同时,正月的二十也是她逝世30周年祭日。岁月的洪流滚滚向前,却冲不淡我对母亲深深地怀念。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怀着深深地敬意和思念,谨以此小作纪念我永久深深怀念的慈祥母亲。</p><p class="ql-block"> 记忆中的母亲,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那笑容仿佛春日里最和煦的阳光,能驱散心中所有的阴霾。她的眼眸里,藏着无尽的慈爱与关怀,每一处目光的交汇,都让我感受到那深沉而无条件的爱。</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乳名叫灵芝,105年前的这一天,出生在沙洋镇一个贫民家庭,并享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外祖母是沙洋街上大门户之女,素有涵养且知书达礼,脱口而出的今古贤文一直影响着孙辈们做人做事。外祖父母以其娴熟的手艺活儿支起手工坊做纸扇、瓜皮帽等营生。母亲受其影响,自幼心灵手巧和拥有一颗明净的心。七岁时帮沙洋字号《整兴公》茶叶行摘茶叶,十来岁给沙洋字号《张玉玖》裁缝铺手工缝衣褊、盘扣子。无论干何事,她都能以质量数量取胜,大伙儿都夸她“真不愧为叫灵芝”。</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长相生来就白净细皮嫩肉、端庄秀丽。整洁得体的衣着,别具一格的发式,和着轻声细语、彬彬有礼,展现出一种优雅的气质,十分具有女性中她的独特之美。</p><p class="ql-block"> 母亲18岁与父亲成家后,协助父亲开勤行、开馆子、卖卤菜,艰难地维持生计。解放后1956年公私合营,父母同时过渡到国营餐饮业。劳累辛苦女人生,历经生育十个儿女母亲的她,饱经风霜的洗礼,含辛茹苦地拉扯我们六个儿女长大成人、成家立业。母亲用自己的坚韧和母爱,为我们遮风挡雨,撑起一片蓝天。十分传统、知矩、内敛的母亲一辈子为儿女们操劳着想,个人置之度外,哪怕是在她生命临终时,也没有留下任何遗言以及为难之事。</p><p class="ql-block"> 回想起母亲的一生,勤劳善良是她的底色,勤俭持家是她的坚守,坚韧不拔是她的人格魅力。她身教重于言教之美德传延于下代,使得我们这些做儿女的无论何时何处,都享有街坊邻里、工作单位及社会投来赞许的目光。修身自好、教子有方、勤俭持家,已在方圆一带传为佳话。</p> <p class="ql-block">  母亲拉扯儿女们长大确实不易。小时候,家里并不富裕,但母亲总能用她的智慧和勤劳,让生活充满温馨与甜蜜。刚出生的我们由于奶水不足,是她一袋一袋的洗米浆以此当奶把我们一个个喂养长大。她勤俭持家、智慧巧作地将衣服正三年、反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打理着儿女们的衣着。她重视子女们的教育,即使在当时经济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也没有让我们哪一个辍学在家,而是想办法与同事朋友们自筹储金会或信用借支等付给每学期报名费。可刚刚还完借款却又遇上下学期开学报名要开销。如此不停的循环。</p><p class="ql-block"> 她白天上班,晚上下班回来深更半夜还坐在床前挑灯拨火、一针一线手工做鞋供一家老小四季的单鞋棉鞋。十分辛劳的她也经常因疲劳困倦的打瞌睡头被磕碰在桌子上。醒来后她继续接着往下做。母亲披星戴月做煤球,尤其是在数九寒天静静的深夜里,万籁俱寂,却唯独只有她在那屋后边忍受着刺骨的寒风、支撑着冻僵的双手在那儿一铲一个的做煤球。被我们发现想帮忙均不可,是她心疼我们这些孩儿呀。在我的记忆里,母亲一年四季起早贪黑的上班天天如此,她从没有一天的休息节假日,也没有一次晚起早睡。记得夏天的时候,一天辛苦下来,晚上收堂回到家里洗澡时,总是因为听不见洗澡水的响声而被我们叫醒她,那是劳作辛苦了的母亲正洗着洗着睡着了。含辛茹苦的母亲啦,就这样一直辛辛苦苦干到了整整六十岁才正式办理退休手续。</p> <p class="ql-block">  在时光的长河中,母亲的形象愈发清晰。母亲一生勤俭持家,始终勤劳善良。她对儿女疼爱有加,且教子有方,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懂得了许多道理。她心静内敛,有着深厚的涵养,如同静谧的湖水,沉稳而深邃。,</p> <p class="ql-block">  曾记得1963—1966年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期,父亲任职部门主任,由于当时受其左倾错误思想扩大化引导,带头不切实际的将本来就属于企业正常业务性开销,夸大自报所谓的多吃多沾四不清700多元,以蒙受打击。十分窘迫的日子里,母亲以她博大的胸怀容纳着整个世界,独自担当和隐忍。上有老下有小,要生活要上班要退赔,还要照顾生病的父亲。她四处奔波筹集款项,只身徒步跋涉沙洋开外30华里地的吴集、黄金店找朋友想法子(解放前逃难时曾经歇过脚)过河汉江对岸天门多宝湾曾家岭侄女家借钱,兑换公债,当过衣物。哪怕是仅像样的一斤毛线也当过,甚至连房子也差点儿抵出。乌云密布,无比刚强、从容自信的母亲如定海神针,又如巨人一般顶天立地,与全家老小病弱风雨同舟,无比艰难的度过了这一非凡时刻。此事后期虽未做定论,但人已吃亏落病不可返回。直至今日,脑海里总会浮现出那段阴影。当时的我上小学四年级。1971年1月父亲病逝,如履薄冰的母亲更是雪上加霜。最小的妹妹仅只有九岁,三个孩儿还在校读书且没有搬上饭碗。真可谓沧海孤舟把舵掌,为难了我的亲娘啊!</p> <p class="ql-block">  母亲十分支持儿女们的工作,从来不拉扯我们的后腿,遇到难处只要是她能够顶的,她都独自担当顶住。记得父亲病重的时候,我好容易放下手中的工作赶回家,到医院看望病重的父亲,可母亲知晓过年期间商业工作繁忙于物质供应,于是她执意催促我再赶回去上班(此时我刚踏入社会参加工作还不到半年时间)当时舅舅在场也说:“有我在呢,你就放心去吧”。哪晓得就在我赶回荆门刚刚走进柜台的时候,却接到公司传来父亲病逝的噩耗。由于时处腊月底乘车困难,致使迟到的我终究没能赶上送父亲一程。至今,每当一想起就追悔莫及。</p> <p class="ql-block">  母亲十分疼爱自己的儿女,记得小时候每逢过年,虽然经济条件有限,但平日省吃俭用,年关时候也要“丰衣足食”一把。穿新衣、换新鞋、戴新帽是必须的。做小零食油炸麻花、翻饺子;油炸黄豆、花生米;炒米、炒豌豆。办年货腌制的腊品挂在屋檐下一排,年味十足。可谁曾料想到,母亲在罐制香肠的时候,她那因岁月的操劳变得既粗糙又裂口的双手,被食料的盐水㳕得钻心的痛。尽管如此,她却有着神奇的魔力坚持不停地继续干。六、七十年代物资匮乏,但只要是我们提到了想要的,她都尽心尽量满足。是她一口气给我们姐妹三每人各买一双时髦的春秋鞋;是她用烤火费给我们三购置的风雪帽;是她应允我并托人买回咖啡色灯芯绒缝制的春装。使得我们在同等条件下的孩儿们中体面荣耀和自信。她常说:肚里无食无人知、身上无衣被人欺”。</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一位真正的贤妻良母,父母相敬如宾,为子女营造出温馨和睦的成长环境。她的温柔如同春风拂面,她的体贴好似细雨润物,她用自己的善良与勤劳,书写着家庭的美满与幸福,是家中永远的温暖港湾。</p> <p class="ql-block">  母亲以她无比坚挺厚实的臂膀支撑着这个家。为了改善居住环境和操心哥哥成家创造条件,1975年夏季,是她以无人能及的胆识、能耐以决策,配合建筑队圆满完成了旧屋(茅草芦席屋)换新房(砖墙瓦房)而且仅用一天的时间,打基、砌墙、上樑、盖瓦。累的她皮泡眼肿腿疼。是她驱车赴荆操劳为大妹解决招工之事。是她一个妇人之家独自把我们几个儿女操心成家立业。更是她传承着大家族的人间烟火以及人来过往。伟大的母亲啊,您非凡的人生功不可没!</p> <p class="ql-block">  母亲,一个响亮而伟大的名字,生活在我的母亲的大家庭里而感到骄傲和自豪,生活在我的母亲的怀抱里而感到从容与自信。母亲是我生命中的明灯,永远照亮着我前行的道路。母亲的爱,如春风拂面,如细雨润心。母亲的优秀品质,如同一面镜子,正衣冠照前程。尽管岁月流逝,但母亲的精神永远镌刻在我们心间,成为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在这个特别的日子,我们深深怀念您母亲,怀念您的的温柔、您的的善良、您的坚韧。母亲,您的爱、您的美好,将永远被我们铭记,永不磨灭。</p> <p class="ql-block">  母亲受其外婆的影响注重传统文明,为人十分真诚礼貌。我们从小受其母亲的熏陶,她教诲我们待人要谦逊、要有礼貌“叫人不舍本、只要舌头打个滚”;说话要“紧开口、慢开言、小小声音说大话”。她要求我们举止要端庄“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他教导我们要勤学上进,干任何事都是“只怕站、不怕慢”,并传授技艺“口里讲古、手里摇撸”。她教子有方寄予厚望“有志不在年高、无志空长百岁”。她循循善诱儿女们处事待人“晴带雨伞,饱带饥粮”、“进门观人事,出门观天事”等今古贤文之金句激励鞭策着我们。由于良好的家庭教养,使之我们各个儿女在社会、在单位都能做到工作上进、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而受到广泛尊重。</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爱如春日暖阳,温暖着儿女的心房;母亲的爱是潺潺溪流,滋润着儿女的成长;母亲的爱像巍峨高山,为儿女遮风挡雨;母亲的爱若浩瀚海洋,包容着儿女的一切。母亲用她那无私的大爱默默守护着儿女,为我们撑起一片爱的天空。</p> <p class="ql-block">  母亲,是那样的令人敬仰和怀念。</p><p class="ql-block">她对工作的敬业无人能及,一年365天,天天起早贪黑的忙着。担任门市部的采购工作,在那个年代,她总是肩扛手提几十斤的货物回到店里,且一趟又一趟。她做事严谨认真,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对待任何事情都有着高度的责任感,仿佛她的世界里容不得丝毫的马虎与懈怠。白天忙碌不停,晚上回家还要认真对账。哪怕只是一分之差,她也会一直查清对准才肯罢休。</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这份执着和认真、敬业与严谨,是对生活的负责,也是对我们的一种教诲。她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什么是敬业,什么是坚持。也难怪她年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上行下效,母亲的这份精神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如今,我们深深怀念母亲,怀念她为儿女所做的一切,怀念勤劳善良的母亲用爱与担当书写的伟大,她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伟大的母亲,您是我们心中永不落幕的怀念!</p> <p class="ql-block">后记:</p><p class="ql-block"> 母亲辛劳的一生,做儿女的也曾回忆起在她老人家晚年间幸福的日子,也算是一丢丢小小慰籍吧。母亲七十寿辰纪念,是二妹一家陪她进京旅游,名胜古迹游个遍。颐和园,北海公园、景山公园、故宫前门、天安门广场等景点都留下了美好的瞬间。1991年“三八”妇女节时,是二女婿陪同她一起登上代号322厂飞机,环荆门城区上空一周,俯瞰那荆城壮阔的美景。我们见证了母亲脸上洋溢着的无比幸福与满足,那是同龄人中少见的经历。也曾陪同她老人家一起去过沙市、武汉等地旅游。当然,在荆门几个女儿家,是她老人家当属常客,我们曾不同时期的在一起度过美好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注:本文创作于2005年5月,后经近日整理修改发布。本文题材来源于作者少年时的记忆(真实的耳闻目睹之经历)以及青年时代之见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