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行

万水千山

<p class="ql-block">上一篇:<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zktiox"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会理行</a></p> <p class="ql-block"> 打卡第122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p><p class="ql-block"> 自贡是1986年国务院公布的全国第二批38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自贡的地名颇有意思,它是自流井和贡井两大盐井的名字各取一字合而称之。而自流井和贡井如今成了自贡市下辖两个区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千年盐都,因盐设市,因“井”扬名(我给加的)。40多年前我就慕名想去自贡,因为中国古代化学史的探究,涉及自贡的天然气井和盐井。蜀地有许多火井(天然气井)和盐井(卤井),书圣王羲之听闻后,他迫切想了解未曾见识过的盐井和火井,就写信给四川的亲友:“彼盐井火井皆有不?足下目见不?为欲广异闻,具示。”可见东晋时期盐井火井已经名扬天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贡有一口清代道光年间开凿的一千多米深的“燊(shen)海井”,既出卤水又出天然气,利用天然气熬制卤水来制盐,是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典型。自贡还有个盐业历史博物馆,是专业的国家博物馆,有许多相关科技史料,所以当年特别想来实地考察一下。</p><p class="ql-block"> 1997年暑假已经到了乐山和眉山,离自贡不远,但由于是集体活动无法脱身,自贡仍然未能去成。此次独行滇川打卡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夙愿终于得以实现。</p><p class="ql-block"> 我从乐山过来,到自贡已经不早了。选择离盐业历史博物馆较近的一家宾馆住下后,迫不及待地跑去看盐业博物馆,但已经闭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设在西秦会馆里面,川蜀建筑风格的门头,飞檐重阁,黑压压的一片。门前一对2米多高巨大的石狮子。“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几个字还是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题写。</p><p class="ql-block">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自贡有三大看点:盐井火井、恐龙遗址和彩灯灯会,对应着盐文化、龙文化和灯文化,而且都有一个专门的博物馆可以参观。</p><p class="ql-block"> 盐业历史博物馆在自流井区,燊海井在大安区,与大山铺镇恐龙遗址相近。打算第二天先去燊海井现场考察,再去恐龙遗址博物馆,最后参观盐业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6月中旬的自贡像是江南,空气温润,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公交直达燊海井景区门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燊海井景区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既是景区也是生产工区。主要建筑有碓房、大车房和灶房,1988年有过一次大修,一些生产设备如碓架、大车等都是遗存,保留着十九世纪末的布局和风貌,是一处典型的井盐生产现场。</p><p class="ql-block"> 从大门进入,左侧就是碓房,由多根杉木捆绑而成的A字形三角井架,也称为天车,高达18.3米,井架之下就是千米深的“燊海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口天然气和卤水同采的高产井,当年日产天然气8500立方米和黑卤14立方米,日烧小盐锅80余口。现在日产天然气1000多立方米,烧盐锅9口,日产盐500千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燊海井开凿于清道光三年(1823),道光十五年(1835 )凿成,历时13年,井深1001.42米,是世界上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它采用传統的冲击法(顿钻)凿成,井口直径11厘米。井旁还有部分铁制的打井工具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燊海井综合地体现了我国古代钻井技术发展水平,有独特的历史和科学价值,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井架下的天辊、地辊及大车房里的绞盘机组成了定滑轮组,它们的共同作用是将绞盘机(大车)旋转运动转为提卤缆绳的升降运动,从而从深井中提汲卤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大车房里的大车即是由多根木头支撑组成的直立大绞盘,作为动力系统,先是靠人工推动,后来改为牛拉,再后来改为电力卷扬机。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由大竹剖开绕着大车的是制动系统(刹车),原理是通过压紧或放松竹片来增减摩擦力来制动绞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在碓房和大车房两者之间拾级而上,就是采用传统工艺生产井盐的灶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然气通过烟巷分流到各个盐灶。燊海井燃料为自采的低压天然气(听工人说现在也外加了一些天然气增压),采用圆锅灶制盐。通过提清化净、去杂下渣、淋盐晾晒等传统方式生产的井盐经检验包装后出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目前燊海井还在出卤出气,在灶房即熬卤车间仍可看到烈火熊熊,天然气呼呼作响,卤水浓缩水汽腾腾。看到眼前一幕不禁感慨,这不就是清代古法制盐现场么,薪火赓续可整整189年啊!</p><p class="ql-block"> 后面山坡上还有卤水输送设施的展示,包括提水马车、龙骨水车和提水轱辘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输卤装置管道和储器笕管、笕窝、地楻桶等,均用天然竹木所制。</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场内还有许多旧照片,“一井一天车,一城一盛景”,据有关统计,自贡历史上开凿了13000口盐井,鼎盛时期,笕管蜿蜒,天车如林,场面十分壮观,一派盐都景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燊海井参观后,乘车往东去大山铺的世界地质公园,世界第三大的恐龙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2亿年前的侏罗纪,大山铺一带是恐龙的天下,它们在这里繁衍生息,再后来这里也成了它们的集体坟场。恐龙博物馆就是在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进入馆区大门,便传来低沉而持久的恐龙摸拟吼声,仿佛远古在呼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我国继西安半坡遗址和秦始皇兵马俑坑之后的又一座大型现场博物馆。也是中国第一座专业性的恐龙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收藏着一大批世界级和国家级的恐龙化石珍品,从中遴选出部分珍稀恐龙化石在珍品馆中对游客展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进入恐龙化石遗址馆“龙宫”的大门,一步越过万万年。眼前是中央大厅地下室面积约1000平方米的化石埋藏厅,它是恐龙博物馆的精华所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已剥露出重叠交错堆积的多种恐龙化石,以及几十个共生动物化石个体材料,且都定格在原始埋藏状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的二楼是恐龙时代动植物陈列厅,这里有种类齐全的恐龙化石,有恐龙时代的其它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化石标本。还展示了大山铺侏罗纪恐龙动物群的生态面貌。</p> <p class="ql-block">  恐龙探秘馆内外通过声、光、电、多媒体等方式呈现距今数以亿年计的恐龙时代和恐龙世界,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震撼心灵,这就是科学带给人们的无穷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回到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已经下午4点。宏伟而精致的“西秦会馆”始建于乾隆元年(1736),是当时到自贡经营盐业的陕籍盐商集资修建的同乡会馆。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西秦会馆的主要建筑有武圣宫大门、献技楼、大观楼、福海楼、金镛阁、贲鼓阁等,整个建筑群富丽堂皇,造型奇特,奔放腾越。</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座落在西秦会馆里的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是中国科技史专业博物馆。《中国井盐科技史陈列》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展陈内容十分丰富,分为概述、人工挖掘井时期、顿钻凿井时期、旋转钻井时期的技术及制盐技术发展5个部分。有一大批古代井盐勘探开采,盐井的挖掘维护,汲卤及其输出等科技史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碓架利用杠杆原理,将碓板固定于碓架前立柱支点上,悬吊铁锉至井底。使用人力在碓架上踩踏碓板,锉头在重力作用下冲击并破碎井底岩石,循环往复,钻进成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不但有凿井技术,还有纠正井偏、补腔、叼换木柱等盐井修治技术,博物馆展示了数以百计的专业工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井盐采卤技术的演进,从自然盐泉的采集,秦汉时期大口盐井的楼架提汲卤水和木龙采卤,发展为卓筒井时期的单向阀汲卤采卤,再演进为明清时期的深井提捞法采卤。其中卓筒井的冲击式(顿钻)凿井法、套管护井法、单向阀提捞法三个方面具有世界级的原创性成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馆藏大量的盐业发展历史的珍贵照片、文字史料以及实物原件,如馆藏的井盐经营契约、账簿,当时采用传统方式钻井的原始记录打井岩口簿等等,都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除了可聘请导游讲解,博物馆还提供模拟实物模型,观众可以参与互动,加深理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盐业历史博物馆附近就是釜溪,对岸河壁上有“还我河山”四个大字,落款是“自贡市抗敌后援会制”,可见那是一条抗战时期的救亡标语,那时自贡已经是市了。</p><p class="ql-block"> 查了相关资料,自贡是1939年8月由国民政府设市。当年冯玉祥来自贡动员献金抗日救亡,自贡盐商及民众捐款数额名列全国前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釜溪边上的红墙黛瓦的建筑是王爷庙,供奉水龙王。也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由盐商盐运商集资修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里面最显眼是清代戏台,通高4.1米,面阔8.9米,进深8.85米,戏楼离地面高度2.8米。采用抬梁式木结构建筑,单檐歇山式屋顶。正脊两端是鸱吻,正中置火龙宝珠一串,色彩斑斓绚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贡的古迹不少,在我下榻的宾馆旁边有个乾隆年间建造的“桓候宫”即张飞庙,雕刻精美,目前闭门整修,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第三天上午打卡自贡三大著名博物馆之一的中国彩灯博物馆。它位于市中心的彩灯公园(以前叫釜溪公园,后改为人民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贡的彩灯博物馆是一座关于彩灯文化的专业国有博物馆,场馆建筑造型别致,楼角像是巨大的宫灯,立面墙体为灯笼状的窗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分4个单元,分别是“火的发现和利用”、“灯的问世和灯品出现”、“电照明时代”,“灯会沿革与文化积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原始人钻木取火用火、火神祝融神话传说,到文字豆、登、镫、燈的相互关系,以及燋、烛、燎等文字的含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从西汉长信宫灯到现代光源,从制灯观灯到灯会习俗文化。自贡灯会源远流长,早在唐宋年间就有新年赏灯的习俗,明清时期更进一步发展为各种会节。清中叶即有“狮灯场市”、“灯杆节”“提灯会”等灯会活动,富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形成了厚重的文化积淀。</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清乾降年间五皇灯会石碑,发现于贡井区艾叶乡,举办灯会盛况的内容已风化,有“五皇灯会”的字样幸存,是古代自贡地区灯会活动的历史见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更令人信服和称奇的自贡区域现存带“灯”字的地方竟有22个。</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自贡现代举办灯会也相对较早,1964年自贡就举办了新中国成立后的首届春节灯会,文革结束后1978年恢复举办春节灯会,至今已经举办过33次大型灯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彩灯制作技艺厅,介绍了各式彩灯的制作材料和技艺特色。 材料有竹、木、纸、金属丝、丝绸、瓷器和亚克力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来自全国各地著名的彩灯,形形色色琳琅满目,有用数万件瓷器捆扎的大型灯组,也有小到掌心的玲珑花灯。也看到了家乡浙江的海宁硖石花灯和仙居无骨花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第二层彩灯精品厅说是因为维修改造暂不开放,那些展品正处在清洁和试灯阶段,大概属于新材料制作的彩灯。</p><p class="ql-block"> 自贡灯会已成为中华大地上最大的民俗活动和年节盛会之一。自贡灯会的发展,催生并带动了自贡彩灯文化产业的形成和发展。自贡每年举办大型灯会,不过从2020年起灯会举办地从彩灯公园迁到东部新城“中华彩灯大世界”。</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盐都自贡的打卡,下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长江边上的泸州。</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eciyy0"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8px;">‍泸州行</a></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2024061618)</p> <p class="ql-block"> 如果您对旅游感兴趣,可扫描二维码,关注《万水千山纪行》微信公众号,与您分享曾经走过的万水千山,读过的那些无字之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