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高手

李辉

<p class="ql-block">  “高手在民间”是人们挂在嘴边的话,何为“民间”?这是古代相对于“官府”而言的。此言大有“草民”的不服,不食俸禄,藏于布衣草莽间也不乏“高手”,后来演化为不被官方认可但胜过官方认可的能人圣手才为真正的“高手”,满足了大众的心理诉求。譬如当年名不见经传的李耳后来成了神人“老子”,金庸小说中的“扫地僧”,虽在寺中扫地,不曾日日苦学武功,但游荡于书阁,悟的真经绝学,天下绝顶高手竟在他面前不堪一击,成了“高手在民间”的代名词。</p><p class="ql-block"> 其实真正的“高手”除了红尘的民间和高冷的庙堂更藏于清净的佛门。</p><p class="ql-block"> 佛门的智慧让他的修行多选在名山大川中,天地之灵,万物葱茏,云蒸霞蔚,云雾缭绕,自然的勃勃生机,一定会孕育出仙露琼浆。晨钟暮鼓的警示衬托着无权情名利的无比清静,在这滴水听音的韵律中思考着生命的真谛。在卷卷沉积着智者的智慧真经中,享受着波澜壮阔的思想的慰籍,抚慰着一颗颗迷茫而又痛苦的心灵,滋养并丰富着一个个枯萎的灵魂。心性越高,其制必精。不但是经文的妙言,少林的武功,就制茶世人也难出其右。</p><p class="ql-block"> 世人多能言茶种、茶名,地方名茶。要说名山之中名茶谁制较好还是与这佛门最为要紧。如雅安甘露寺的蒙山茶、苏州洞庭水月院碧螺春茶、杭州龙井寺龙井茶、余杭径山寺径山茶、庐山东林寺云雾茶、武夷山天心寺大红袍、鼓山涌泉寺半岩茶、石家庄赵县柏林禅寺的赵州茶、永春紫云禅寺的永春佛手等等不一而足。</p><p class="ql-block"> 佛门制茶之精难出其右并不奇怪,茶作为药物、食材、饮品多元形式存于中国生活日常,佛教传于中国,它也一样浸染僧侣,二者巧妙关联,后渐渐深入融入佛门,水乳交融,禅茶一味。因茶有“三德”,提神醒脑、辅助消化,又可平复心情,消除杂念,深得佛门推广,东晋、南北朝、唐、宋,茶在佛门亦如经卷,一诵一饮,蔚为壮观,以致“茶圣”、“茶道”皆出自佛门。再者佛门清净,弟子专心,慧心过人,茶之制作精益求精,自然功夫了得。同时寺院所选多为名山,故天下茶山僧占多,山优茶优,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其茶材质优,制作精良,自然其茶非俗人难及制作。</p><p class="ql-block"> 沏一壶茶,袅袅的茶香里一半为净土,一半为凡尘。</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5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