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春游蜀南之</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文:黄庆荣</span></p><p class="ql-block">图片:自拍/部分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探访自贡恐龙博物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望着骨感十足的庞然大物,我惊异于它们曾经的存在,暗自思忖:在人类没有出现之前,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奇力量,让它们销声匿迹了的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一一题记</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驱车来到自贡恐龙博物馆,本以为今天是春节后的一个周六,国家法定节假日换休后的工作日,人不会太多,未曾想到的是,今天来这儿的人依然很多,说游人如织,一点都不为过,人潮涌动,人声鼎沸的人流中传来天南地北的说笑声,而最多的还是说内江、自贡、宜宾、成都、重庆话的人,我想,这些前来的人们可能跟我们的想法都一样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人多车也多,只好在离景区大门数百米的路边,一处餐饮店外招揽停车生意的空地将车停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30多年前的首届自贡灯会期间,顺道参观过恐龙博物馆。今年的自贡灯会已是第31届,应同学们的要求,这次趁赏灯会之际,也顺道来到这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眼前的自贡恐龙博物馆,比我30多年前,来这儿时所见到的规模大多了。远远瞅见,巨型的喷水池后面,那座白色的恢宏大气的博物馆大门似一只恐龙,恭敬地匍匐于大地,迎候着前来观瞻的人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人流穿过“恐龙”肚腹,鱼贯而入之际,滚滚咆哮声撕裂长空,掠过耳畔,循声望去,原来是正对大门的山丘上,一棵大树下,一只巨型的草黄色仿真恐龙,活灵活现模拟远古时代的恐龙仰天嘶吼,引来众多好奇的游客驻足观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博物馆群在恐龙化石遗址上,围绕着一处小山坡建造,游客从大门进入后,可沿顺时针方向参观一圈。博物馆基本陈列按照“恐龙世界--恐龙遗址--恐龙时代的动植物--珍品厅--恐龙再现”顺序展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近博物馆,就被那独特的建筑外观吸引了,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恐龙化石,不规则的几何造型,仿佛是从远古穿越而来,与恐龙主题完美融合,未进入馆内,就让人期待满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景区介绍:</span><b style="font-size:22px;">自贡恐龙博物馆建于1987年,占地面积约6.6万多平方米,是全国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自贡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园区,迄今为止世界三大恐龙化石博物馆之一,被人们戏称为“东方龙宫”。</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贡恐龙博物馆是在“大山铺恐龙化石群遗址”上就地兴建的。是国家级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集中产地。博物馆馆藏化石标本囊括了距今2.01亿至1.45亿年前的所有已知恐龙种类,是世界上收藏和展示侏罗纪恐龙化石最多的地方之一。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价为“世界上最好的恐龙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自贡恐龙博物馆作为重要的科研和教育基地,面向社会,开馆以来,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参观。</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恐龙最初的认知,源于中学时代的课本知识。生物课张老师在课堂上用图片向我们讲解:“在我们人类诞生的亿万年前,恐龙曾是独霸地球的生物......”。然而,那时对恐龙的认知是肤浅的。30多年前第一次来到自贡大山铺,建馆初期的恐龙博物馆规模虽没有现在这么宏大,但第一次亲临恐龙化石遗址,亲眼见到这些化石复原后的恐龙样貌,还是被这壮观的场景深深的震撼到了!许多年过去了,依然还清晰的感受到这种震撼!从理性知识上升到“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感性知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又是许多年过去了,今天再次探访这里,见到了一个全新的高科技打造的恐龙化石世界,心中的震撼不亚于当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入高大宽敞的展厅,映入眼帘的是那一具具巨型的恐龙骨架,它或扬头高耸,或腑下身躯,仿佛是远古时代的守护者,静静的矗立在我眼前,穿越时空的阻隔,静静的诉说着自己那辉煌的历史。那座名“太白华阳龙”的骨架,据说是恐龙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的骨骼保存得相当完整,这骨架是一块块的化石拼接而成,每一块化石都承载着亿万年岁月的痕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沿着蜿蜒的走廊前行,仿佛穿越时空隧道,来到了被恐龙主宰的远古地带。展厅内灯光暗淡,人影憧憧,但投光灯的光芒投射到了每一处每一具恐龙展示物体,光照恰入其分。馆内的展品陈列布局十分用心,按照恐龙的生存年代,种类等分类进行展示,让游客能够系统地了解恐龙的发展脉络。丰富的展品让人目不暇接,这里不仅有完整的恐龙骨架,恐龙化石、恐龙蛋化石,以及各种古生物化石。走廊两侧的橱窗里,还陈列着各式各样的恐龙化石。有的化石还保持着恐龙生前的姿态,似乎在奔跑、在捕食;有的化石则展示着恐龙的骨骼结构,让人们对它的生理特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馆内一楼除了恐龙化石标本展示外,还开辟了大片恐龙化石发掘区域,呈现了恐龙化石出土时的景象,亲眼看到了科学家们是如何一步步的揭开这些史前巨兽的神秘面纱的。馆藏文物全方位展示恐龙世界的丰富物种,这里的每一块化石都见证了地球生命的演化历程,是远古生物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近距离的观赏,视线真切的触摸到远古时代,好似穿梭在侏罗纪时代,时光在这里被紧密的浓缩在一起,随随便便的一块石头,都是上亿纪年的纪录,而只有几十万年纪录的人类,在它们面前真的是太渺小不过了。望着这些骨感十足的庞然大物,我惊异于它们曾经的存在,暗自思忖: 在咱们人类诞生之前,到底是什么样的神奇的力量,让它们销声匿迹了的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借助百度查阅得知:</span><b style="font-size:22px;">恐龙是出现于2.45亿年前并繁荣于6500万年前的中生代爬行动物,在地球上生活了1.6亿年之久,可是在白垩纪末期,却在世界各地销声匿迹了,目前只被记录在化石中。关于恐龙的灭绝,存在多种理论,其中最为广泛接受的是行星撞击理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恐龙的存在跨越了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等三个地质年代。中生代时期,气候温暖潮湿,植被繁茂,恐龙获得了空前的发展,这一时期被科学家称为“恐龙时代”。但恐龙时代的恐龙并非一统天下,当恐龙逐渐在陆地上称王称霸的时候,其它种类的动物则成功的统治了海洋和天空,鱼类、两栖类、早期鸟类和哺乳类以及大量无脊椎动物类在海、陆、空各自的生态领域里繁衍生息。生物的多样性维系着中生代的生态平衡,恐龙依赖其它生物得以称霸地球一亿多年。</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大约6500万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宇宙灾难,改变了这一切。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一时天光地火,四海翻腾,全球环境、气候发生剧变,阳光被遮蔽,温度急剧下降,植被没有了光和作用,大规模凋零。在极端恶劣环境下,庞大生物难以获取足够食物濒临灭绝,因此,这一时期,恐龙和其它许多生物都相继灭绝了,相比之下体型较小,适应性强的物种得以存活,并在此后的进化中占据优势。</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由此,我深切的感受到了“</span><b style="font-size:22px;">适者生存”</b><span style="font-size:22px;">的自然法则,在恐龙生存灭绝这事上的充分体现。曾几何时,那独霸地球貌似强大的恐龙群体,在地球剧烈运动产生巨变时,是那么的不堪一击,而那些看似弱小的生命(包括细菌等微生物),却顽强的抵御着灾难,存活至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出展厅,漫步馆外,感觉这馆外环境也是超级美,在恐龙主题公园内建造有各种各样的恐龙模型和场景,植物种类繁多,简直是异域风情满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探访自贡恐龙博物馆,那丰富多彩的馆藏,给我们好好的上了一堂生动的生物课,让我们懂得了人世间的一切万物看似纷繁复杂,然而每一个微小的细节,都可能蕴藏着深刻的变数,生命的奇妙与不可预测。</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天文学家伽利略有句名言:“地球并不属于我们,而是我们借来的,只有大自然才是人类的母亲,它教会了我们懂得谦卑与敬畏,尊重自然和生命,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而不是选择!”</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探访自贡恐龙博物馆后,给我们的启示就是:遵崇大自然,敬畏大自然,尊重生命,善待生命,保护好环境,就是保护好我们的家园。</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谢谢关注!2025/3/5)</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