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湖南看看——南岳衡山、九嶷山舜帝陵景区

尘迹

<p class="ql-block">2024.11.10,南岳衡山晴、15-23度。</p><p class="ql-block">旅行第九天</p><p class="ql-block">【戴斯温德姆酒店】的早餐真的“与众不同”。在订这家酒店时就得知“早餐是吃素的”…</p><p class="ql-block">早上八点多,我们去酒店二楼餐厅吃早餐,还未进入餐厅,缓缓的佛乐就送入了我的耳朵,抬眼环视:暖色调的、宽敞明亮整洁的餐厅入门右侧供着【财神祝融】,住客们安静地在享用餐食。他们家有鸡蛋豆浆没有看见牛奶。有蔬菜水果、豆制品、粥粉条馒头糍粑、红薯南瓜山药……食物品种还算丰富,素菜炒的很美味😋</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们先去了【南岳大庙】。</p><p class="ql-block">我们住的酒店就在衡山脚下,南岳大庙也在衡山脚下。从酒店去南岳大庙不过十来分钟路程。一路上多是卖香烛的店,总有几十家吧,实在是未曾见过。当地人说这里香火很旺又灵“引来八方客”…因此,我们住宿的酒店大堂里都设有卖香烛的专柜。</p> <p class="ql-block">南岳庙(5A景区)</p><p class="ql-block">中国南方最大的宫殿式古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南岳庙,又叫南岳大庙,位于湖南省衡阳市衡山脚下的南岳区,朱明峰的南麓赤帝峰下。南岳庙是祭南岳圣帝的寺庙,始建于隋代,是中国南方规模较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宫殿式建筑群之一,素有“南国故宫”之称。后经唐、宋、元、明、清六次大火和十六次修缮扩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并形成98500平方米的规模。</p><p class="ql-block">南岳庙主轴线上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依次为棂星门、奎星阁、正南门、御碑亭、嘉应门、御书楼、正殿、寝宫和北后门。庙内两侧东有道教八观,西有佛教八寺,是儒、释、道三教并存的典范。南岳庙是一座集国家祭祀、民间朝圣、道教宫观、佛教寺院于一体的宫殿式古建筑群,是南方最大的传统文化博物馆和艺术殿堂。</p><p class="ql-block">2006年5月25日,南岳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正门(一进)</p><p class="ql-block">棂星门</p> <p class="ql-block">奎星阁(二进)</p> <p class="ql-block">正南门(三进)</p><p class="ql-block">门内有玲珑别致的御碑亭,亭内有清圣祖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重修南岳庙而立的一个巨大的龟驮石碑,碑文系康熙亲笔。</p> <p class="ql-block">御碑亭</p><p class="ql-block">南岳庙第四进建筑,内有康熙皇帝御制的《重修南岳庙碑记》碑刻279字,首句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这也是南岳为“寿岳”的御定。康熙的手迹在1968~1978年间遭到损毁。</p> <p class="ql-block">嘉应门(五进)</p><p class="ql-block">是迎接宾客的礼仪门,皇帝和官员等来南岳祭祀时,地方官员在此迎接。嘉应门已改建,内设南岳文物保管所,南岳书画院,大庙招待所等。</p> <p class="ql-block">御书楼(六进)</p><p class="ql-block">保存了宋代和明代的建筑构件。</p> <p class="ql-block">正殿</p><p class="ql-block">正殿又名大殿、圣帝殿,为南岳庙第七进建筑,建筑面积1877平方米。殿前是一块大坪,正殿耸立在17级的石阶上,正中的石阶嵌有汉白玉游龙浮雕,正殿高7.2丈,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内外共有72根大石柱,象征南岳72峰。殿顶覆盖着橙黄色的琉璃瓦。并饰有宝剑、大小蟠龙和八仙中的人物,飞檐四角,垂有铜铃,檐下窗棂、壁板,都雕刻着各种人物故事或花木鸟兽,后墙上绘有大幅云龙、丹凤。大殿台阶四周,有麻石栏杆围绕,柱头上雕刻有狮子、麒麟、大象和骏马,栏杆中嵌有汉白玉双面浮雕144块。殿中原来设有岳神座位,历代统治者对岳神都加赐封号。如唐初封为“司天霍王”,开元间又封为“南岳真君”,宋代加封为“司天昭圣帝”等。</p> <p class="ql-block">正殿两侧的红色房子是两个大香炉,香炉前挤满了人,炉火熊熊、香烟绕绕,南岳大庙的香火真是非常旺盛😲</p> <p class="ql-block">圣公圣母殿(八进)</p><p class="ql-block">相传是南岳圣帝父母的寝宫</p> <p class="ql-block">(九进建筑是【北门】,我们没有拍照。)</p> <p class="ql-block">大庙东西两侧有几座【佛寺】与【道观】</p> <p class="ql-block">六寺同门</p> <p class="ql-block">碑廊</p> <p class="ql-block">下午,我们在【南岳游客中心】买了上【衡山】南岳景区的旅游巴士票,78元/人、60岁以上半价40元/人。</p><p class="ql-block">(景区门票110元/人、60-64岁55元/人、65岁以上免门票)</p><p class="ql-block">这趟旅游巴士可以在沿途经过的景点随意上下,只是要注意班次和规定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衡山</p><p class="ql-block">又名南岳、寿岳、南山,主体部分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岳区、衡山县和衡阳县东部。据战国时期《甘石星经》记载,因其位于星座二十八宿的轸星之翼,“变应玑衡”,“铨德钧物”,犹如衡器,可称天地,故名衡山。</p><p class="ql-block">衡山主要山峰有回雁峰、祝融峰、紫盖峰、岳麓山等,最高峰祝融峰海拔1300.2米。</p><p class="ql-block">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佛教圣地,环山有寺、庙、庵、观200多处。衡山是上古时期君王唐尧、虞舜巡疆狩猎祭祀社稷,夏禹杀马祭天地求治洪方法之地。衡山山神是民间崇拜的火神祝融,他被黄帝委任镇守衡山,教民用火,化育万物,死后葬于衡山赤帝峰,被当地尊称南岳圣帝。道教“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p><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衡山所在的衡阳市南岳衡山旅游区被评为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中途的【南嶽民俗文化城】下了车,进去游览一圈。</p> <p class="ql-block">一个小时左右,我们再次乘上去【南天门】的巴士。</p> <p class="ql-block">下午14点旅游巴士抵达终点站【南天门】,再上【祝融峰】还有1.9公里的“山路”,必须徒步。</p> <p class="ql-block">我们先在南天门游览拍照,半个小时后,我先生一个人徒步上【祝融峰】,我有点累了不想爬山,就在【寿比南山】石碑后的回廊里休息。</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牌坊</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祖师殿</p> <p class="ql-block">财神殿</p> <p class="ql-block">寿星殿</p> <p class="ql-block">两个半小时左右,我先生回到了南天门,带来了他的收获:以下几张照片和他的所见:所谓上山,道路是缓坡汽车道,只有一小段台阶与略陡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他经过【上封寺】</p> <p class="ql-block">他到达【祝融峰】</p> <p class="ql-block">祝融峰</p><p class="ql-block">祝融峰是衡山的最高峰,是中国纪念人文祖先祝融氏的山峰。“祝融峰之高”为南岳风光“四绝”之首。由于常年烟云的烘托和群峰的叠衬,加之它矗立于地势相对低洼的湘南盆地之中,更显得它峻极天穹。在古语中“祝”是持久永远之意,“融”是光明之意,“祝融”是永远光明。唐代大文豪韩愈在《游祝融峰》诗中赞叹道“万丈祝融拔地起,欲见不见轻烟里”。北宋黄庭坚写道:“万丈祝融插紫霄,路当穷处架仙桥。上观碧落星辰近,下视红尘世界遥。”</p> <p class="ql-block">登上“天阶”可直达祝融峰顶祝融殿,祝融殿是为纪念祝融火神的功德而建。隋以前即有建筑,最早为司天霍王庙,后庙迁到山下,(即南岳庙前身),又更名天尺庵,明代为开云祠,至清乾隆年间才改名为祝融殿。整个殿宇分为两进,全部是用花岗岩石建成,殿顶上盖着70厘米长,30厘米宽,重15千克的加锡铁瓦,在这些铁瓦中,还保存有数十块宋朝铸造历经千年光洁而不锈的铁瓦。</p> <p class="ql-block">祝融殿</p> <p class="ql-block">祝融殿内</p> <p class="ql-block">登临“天阶”,眺望“层峦叠嶂”。</p> <p class="ql-block">我先生开始下山,他看见:</p> <p class="ql-block">高台古寺</p> <p class="ql-block">开云亭</p> <p class="ql-block">狮子嶽(岳)</p> <p class="ql-block">南天门回廊外景色</p> <p class="ql-block">他在南天门与我会合,我们乘坐下午16:45,从南天门出发的景区旅游巴士下山了。</p> <p class="ql-block">晚饭还是在【丽君饭店】就餐。</p> <p class="ql-block">菌菇豆腐皮</p> <p class="ql-block">香芋蒸排骨</p> <p class="ql-block">2024.11.11,南岳晴、25-15度,宁远晴、28-15度。</p> <p class="ql-block">旅行第十天</p> <p class="ql-block">【戴斯温德姆花园酒店】早餐后,10:50离开酒店,直奔【九嶷山舜帝陵景区】,全程287公里,高速公路付费126.30元。</p><p class="ql-block">其中一次停【常宁服务区】给车加油;一次停【洪观服务区】给自己“加油”。于下午15点到达九嶷山舜帝陵景区。</p> <p class="ql-block">九嶷山舜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位于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九嶷山瑶族乡,是中国上古时期五帝一定之的中华民族人文始祖舜帝有虞氏的陵寝。</p><p class="ql-block">舜帝陵是中国有记载的始祖陵中最古的陵,在《尚书》《山海经》《史记》等五十多部史书都有舜帝驾崩苍梧之野长眠于九嶷山的记载。最早的舜帝陵始建于夏朝;秦汉时,大庙建于玉琯岩前;到明洪武四年(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派遣翰林院编修雷燧祭舜,将庙迁于舜源峰下,至此陵庙合一,方便后人祭拜。如今的舜帝陵是在明清的基础上重新修复,为明清风格建筑,总面积600多亩,分为公园、陵庙和碑林三个部分。</p><p class="ql-block">2019年9月16日,九嶷山舜帝陵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并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舜帝庙遗址。</p> <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p><p class="ql-block">综述</p><p class="ql-block">舜帝陵,由于依山为陵,最高处达638米,气势雄浑,被尊为“华夏第一圣陵”。陵内有九龙柱、毛泽东诗词碑、祭祀墙、历代名人游九嶷浮雕、明德牌坊、金水桥、神道等人文景观。陵庙有仪门、午门、拜殿、正殿、寝殿、厢房、钟鼓楼等多个精美的单体建筑。庙内有42块古碑,是珍贵的历史文物。</p> <p class="ql-block">明德广场(牌坊)</p><p class="ql-block">明德广场,“明德”出自儒家经典《大学》的开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前一个“明”作动词,是发扬、弘扬的意思;后面的“明德”是光明正大的品德。明德广场旁的这座石牌坊因有“天下明德”四字,称为明德牌坊。牌坊有三种功能:一是旌表功德,赞扬虞舜明德;二是“慎终追远,明德归厚”,是对先人的哀思与深情追忆;三是调整祭祀队伍、统一整理衣冠、祭祀礼器,等待主祭队伍,以及祭祀官稍事休息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神道</p><p class="ql-block">神道全长210米,由北向南,神道全长210米,神道两旁并列石人石象,由北向南分别为狮、犀牛、龟、象、麟、羊、武官、文官。</p> <p class="ql-block">山门</p><p class="ql-block">山门始建于明朝,历经明清两朝六次整修,逐渐形成现在明清风格的建筑。1993年至1999年,根据国家文物局审定修缮方案,进行了全面修缮。山门门口正上方有“舜帝陵”三字的一块匾,这三个字是从舜帝陵寝殿的墓碑上拓印的。山门的三扇门一般不开,只有在举行祭祀活动时才开中门。</p> <p class="ql-block">祭祀广场</p><p class="ql-block">祭祀广场占地面积25820平方米,呈三级扇形状。广场的作用主要是用于举行大型的祭祀活动。每一届的湖南省人民政府公祭舜帝大典就是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午门</p><p class="ql-block">午门是帝王宫殿的正门,普通庙宇不设午门。舜帝陵庙为帝王庙宇,明代迁建时设此午门,专供御祭大典时,皇帝或钦命御祭大臣从中门出入。午门为宫门式三门城楼,城楼面宽20米,进深12米,高14米,三孔拱形城门。城门上建有单檐歇山顶砖木结构城楼。两侧有登楼石阶,城门上四周有回廊。城门上嵌石刻匾额,上刻楷书“午门”二字,城门砖石砌筑。</p> <p class="ql-block">钟鼓楼</p><p class="ql-block">舜帝陵钟鼓楼均为重檐歇山顶全木结构,钟鼓楼主要在祭祀时用以击钟鸣鼓。钟鼓楼面宽、进深为12米,高12.9米,钟楼一楼是“三圣殿”,里面供奉了尧、舜、禹古代三位君王的塑像。大铜钟悬挂在二楼。</p> <p class="ql-block">钟楼</p> <p class="ql-block">鼓楼</p> <p class="ql-block">拜殿</p><p class="ql-block">拜殿为重檐歇山顶全木结构清式建筑,建在高80厘米的花岗岩筑的须殿宽24.04米,深18米,高14.95米,四周回廊,屋顶覆盖黄色硫瓦。殿为祭祀大典时,备设祭品之处;祭把人整衣冠,静心待之地。殿门对联干秋一德,笃亲万里同风”,是国民党元老陈立夫先生96岁高龄时为舜帝陵题写的。寄寓了陈老倡导舜德,期盼统一的耿耿情怀。</p><p class="ql-block">拜殿右边有一组编钟。编钟是一种宫廷乐器,每年公祭舜帝时,用来演奏《南风歌》。拜殿左边是一幅地图,它是目前发现世界上最早的帛书地图,全名叫长沙国南部地形图,绘于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以前,于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在这幅地图上特别夸大地标识出九嶷山舜帝陵,图中有九根柱状物的地方,旁注了“帝舜”二字,指的就是秦汉时期的舜帝庙。</p><p class="ql-block">拜殿的墙挂满了放大的木牍。木牍上的文字是摘抄自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中关于舜帝的一篇文章,记叙了舜帝生平事迹。</p> <p class="ql-block">正殿</p><p class="ql-block">正殿为重檐庑殿顶全木结构建筑,正殿门口有一幅楹联:“事亲孝待弟仁耕历陶河风雨不迷大麓,任贤能流逆恶爱民勤政梧嶷永记南巡。”这是中南大学知名教授余德泉所写。大殿正中央有舜帝的铜像,高3米。正殿内有六幅讲述舜帝德孝生平事迹的壁画。</p> <p class="ql-block">寝殿</p><p class="ql-block">寝殿阔18米,进深9.5米,单檐歇山顶全木结构建筑,殿内有陵碑,高2米,宽1.5米,碑题为“帝舜有虞氏之陵”,字型为隶书阳刻,四周刻有神龙护卫。据志书载,墓碑为汉代零陵郡守徐俭所立。人文始祖舜帝驾有后,以山为陵,葬在寝殿后山舜源峰之上。寝殿的门柱上有一幅楹联:“孝感天地,德播人间”。它是著名的文化大师、台湾舜裔宗亲会的名誉会长陈大络先生所写。</p> <p class="ql-block">古碑廊</p><p class="ql-block">寝殿两边的碑廊是遗存古代祭祀舜帝石碑之古碑以明清两朝为主,据记载原有一百多方,经历朝历代损毁,现存36方原碑:碑文内容大多为朝廷每逢大事告祭舜帝时留下的祭文,其中,清代书法家何绍基的楷书御祭文碑,在全国较为少见,被视为稀世珍宝。</p> <p class="ql-block">舜帝陵门票:60元/人,60-64岁半价、65岁以上免门票。</p> <p class="ql-block">16点走出景区,行驶2公里,抵达【九嶷山度假酒店】,宿一晚。</p> <p class="ql-block">晚饭搜索xx点评,来到【九嶷瑶家土菜馆】吃饭。</p><p class="ql-block">当天这里很“冷清”,只有两组人:我俩和一组四五人的台湾同胞。而这家夫妻老婆店,他们很热情:先端茶倒水,再男主人接待点菜。男人继而掌勺、女人频繁招呼送菜送饭…送上来的碧绿新鲜的、飘着菜籽油香气的青菜(15元),非常诱人好吃!那炸过的溪河里的小鱼(58元),酥香入味,实在是“价廉物美”!</p> <p class="ql-block">回到酒店,夜色已深。孤零零的酒店亮起了装饰灯,使清冷的环境“和暖”了不少。</p> <p class="ql-block">本篇就此结束,下一篇湖南郴州。</p> <p class="ql-block">(景点介绍摘自百度百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