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年元宵潮汕采风(下篇)

吉祥老魏

接上篇:2 月 13 日正月十六,雨天,今天安排拍摄的是英歌舞/跳火墩/溪口村“蔗巷”,内容相当丰富,又是劳累和兴奋交织的一天。<br>早餐后大巴送我们到普宁一个叫新营村的地方,下车走了很长一段路,导游很负责问当地人今天活动在那个村,村民开着电动车载着导游去寻找,这里要说几句,我们是外来摄影爱好者,导游也不清楚英歌舞在哪个具体位置,为了能够让我们拍到当地独特民俗【英歌舞】,导游帮我去寻找。很快导游回来了,带我们朝有炮竹声响的地方走去。当我们来到村子里,那里活动已经开始,有唱有舞,独特的槌舞节奏雨英歌舞融合到一起很独特。原来,今天方圆好几个村子都要举行祭祀拜老爷活动,英歌舞队是一个一个村子巡回去的。<br>英歌舞原是游行式舞伍,借以梁山泊 108 员,编排成队,是潮汕地区独有的习俗之一,外江戏曾来普宁演出宋朝梁山伯好汉,乔装下山攻打大名府的汉剧。其中有唱有舞,表演动人,当时称为唱英歌,后来逐步将唱的部分删去而保留下槌舞部分。<div>下午 3 点前往拍摄“走蔗巷”习俗。每年正月十六,游蔗巷,男丁着长褂举蔗灯,少女们盛装打扮,或是抬标旗,或是演奏<br> 民间乐器。游行的队伍从蔗巷穿行而过,一路上,鼓乐飞扬,场面非常壮观。</div> 雨中的英歌舞更有味道,所有舞者全身心地投入,没有丝毫懈怠,节律与呐喊充满张力。 午餐后前往拍摄【跳火墩】习俗。每逢农历正月十五夜及十六日下午,举行“跳火墩”活动,象征送旧迎新。全村老少在大门外或大路旁燃起熊熊篝火,跳过火堆,象征辞旧迎新,去掉晦气。对即将成年的青少年而言,“跳火墩”则是家乡的成年礼。我们因为时间冲突,跳火墩要到晚上,在这里我们看了英歌舞和祭祀活动。<br><br> 今年普宁英歌舞着实火了一把,那欢快的槌棒节奏与舞者的动作很协调。 每到一个村子,英歌舞开路,小时迁在最前面。 元宵节前后,英歌舞队非常辛苦路,每一个村子,或是村民居住点都要去跳。 我们进出村子看到沿街人家门前都放着桌子和供品,后来知道,当老爷巡游到家门口时,祭奉老爷,还要燃放炮竹,以表达对老爷的尊敬,寄予以老爷的护佑。 祭祀其中有一项请老爷出游的程序,即丢合板,达到预期的合板就开始巡游。(两块正反木板,丢下地看全部是正面,或是全部反面,或是一正一反,都有说法) 下午 3 点前往拍摄“走蔗巷”习俗。每年正月十六,游蔗巷,男丁着长褂举蔗灯,少女们盛装打扮,或是抬标旗,或是演奏民间乐器。游行的队伍从蔗巷穿行而过,一路上,鼓乐飞扬,场面非常壮观。<br>一路看潮汕元宵营老爷,烧火龙,不但很疲惫,审美也疲劳了。最为震撼的埔寨烧火龙看过后,后面跑的地方比较温和多了,这里的“走蔗巷”虽然盛况空前,是年轻男女或孩童盛装在巷子里夜游,兴奋点少了,遗憾的是光线太暗了,即是带着三脚架也无法用,拍摄只能碰运气。 ‌走蔗巷‌是潮州市磷溪镇溪口村从清朝年间流传至今的传统文化民俗活动。这一习俗的由来与当地的历史背景和宗教信仰密切相关。‌<br><br><br> 在每年的正月十六,溪口的7个自然村都会热闹地进行“营夫人”活动。村民们高高举起挂着红灯笼的绿叶甘蔗,夫人们的神轿穿行在蔗灯搭建起的巷子里,体察民情,降福人间。甘蔗上挂灯笼,寓意生活像吃甘蔗一样越吃越甜,日子如甘蔗一样节节高,事业似灯笼一样红红火火。<br>参与巡游祈福的男丁们身穿蓝布长衫,腰系红绸,头戴黑礼帽,帽插一对金花,肩搭一条粉红毛巾。营夫人不能穿鞋,只穿一双黑袜子。 图片来自网上-仅以说明。 溪口村子“走蔗巷”很热闹,这是一个狂欢的夜晚,有走不完的巡游队伍,有放不尽的炮竹和焰火, 整个村子完全被沸腾的喧闹声浸没。是啊,民族的,是最美的。 用甘蔗挑灯笼仅是这里有的风俗 这对双胞胎姐妹成了大家追拍的目标 现场场景装扮的很吉庆 <div>冠山赛大猪是潮汕地区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更是一种民间庆丰年的仪式。其仪式之隆重、场面之壮观,实为罕见。活动的主要目的是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国泰民安,彰显丰收的喜庆和节日的祝福。加之“赛大猪”的方式有着促进生,。繁荣经济的积极意义,遂成为远近闻名的一大盛事。</div>2 月 14 日正月十:今天安排的是冠山赛大猪<br><br> 满大街铺放的鞭炮 家家户户门前供奉的花篮水果,浓浓的仪式感。 人们在迎巡游的神明老爷,驻步燃香接财纳福。 下午,又是一个隆重的而又欢腾的大巡游活动,又是英歌舞开道。 满地的烟花炮竹残屑,红了一大片一大片。 舞狮的 敲锣的 <div>吉祥如意</div><div>潮汕元宵采风结束了,让我们大开眼界,这种沉浸式采风,融入当地民俗,是民俗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旁观者,记录者,感受很深。我请kimi帮我写一段:参与潮汕元宵节活动,深感传统文化魅力无穷。从英歌舞的豪迈到花灯的璀璨,从热闹的赛大猪到精彩的潮剧表演,每一项都让人沉浸其中。活动不仅展现了社区和家庭的凝聚力,还融入了现代元素,让文化传承更具活力。青少年的参与更让人对未来的文化传承充满期待,希望潮汕元宵节能继续发扬光大,让更多人感受其独特魅力。</div><div><br></div> 2月15日,我们又与大部队告别,他们乘飞机回上海,我们继续自驾超上海方向开去,沿途去了南澳岛-惠州-平潭-温州-杭州临平(超山赏梅) 南澳岛早有耳闻,看了一些小视屏和其他介绍,感觉不错,但是这次正真上岛一圈逗下来感觉没有什么惊人的风光,也许期望太高,也许一个月前刚去了湛江,北海一带海岛(硇洲岛,涠洲岛...)南澳岛就这样,感觉开发有点过头,自然风光没有得到很好保护,我们沿着海岛走了一圈,领略南澳岛的风光。 2月18日离开南澳岛我们驱车往惠州方向住在惠州县大岞村,2月19日早餐后,去了崇武古城,它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惠安县崇武半岛东端,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的突出部、泉州湾和湄州湾之间、惠安县境东南24千米的崇武半岛南端,濒临台湾海峡。崇武古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当我们爬上城墙环顾一下,城内都是现在的民居,规模很大,看看没有什么,赵老师、蒋老师放飞无人机侦察了下,也没有很好的景观,没一会我们就去惠安女风情园,那里更没有花头,还要30元门票,逗了一会儿,我们离开到蟳埔寻找簪花女了。 2月19日下午抵达平潭岛,这里最近的地方距台湾新竹港仅68海里,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本岛最近的地区。我们上岛第一感觉就是风大,很大的风。我们在岛上住了一晚,第二天继续逛岛。 图为猴研岛,岛上怪石嶙峋、错落分布。 蓝眼泪海滨 离开平潭直接开车2个多小时岛福州,晚上去三街七坊,看夜景,吃晚餐。 2月20日早餐后从福州开往温州,抵达温州已是下午时分,到温州市区边的一个景点——江心屿。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码头有一块广告写的是“云横山弄碧,日上海铺金”写的很好,去年来的时候忘记了二个字,这次终于弄完整了。 从温州出发经临海到达杭州临平,第二天一早(2月21日)回家的日子,早上雨停了,我们来到超山风景区,超山以观赏“古、广、奇”三绝的梅花而著名。每当初春二月,花蕾爆发,白花平铺散玉,十余里遥天映白,如飞雪漫空,天花乱出,故有“十里香雪海”之美誉,为江南三大探梅胜地之一,中国有五大古梅,超山就有其二——唐梅和宋梅。早春二月,最是赏梅时,超山为江南一带赏梅最佳园林之一,我们来的正是时候。 半月之旅结束了,感谢赵俊强老师一路开车,辛苦了,感谢蒋玉华老师,李绍德、穆丽璟、韩秋芳老师的一路相伴与关照,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