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賢忠

<p class="ql-block">“不忘初心,方得始终”</p><p class="ql-block">1980年冬通过公社里的初检、县里的复检、政审,经县武装部联合定兵后。我们公社六名新兵终于要离开家乡,走出大山,去向往的革命大熔炉,我们先是到公社集中一起带上大红花,开了个简单的坐谈会,也是欢送会,公社学校的学生为我们敲锣打鼓,进行了送行,由公社王友庭部长带这我们六名新兵步行三个小时左右,在小群坐上了公交车到了县武装部集中,在县武装部集中的还有其他各公社送来的新兵共220名,我们分别换上绿色军衣,蓝色裤子(空军),并进行点名编好班、排、临时制定班长和副班长进行管理,吃完晚饭后我们又集中一起去县电影院进行入伍前政治动员,新入伍的新兵上台作表态发言,动员会后观看电影“抢渡大渡河”。第二天早上我们吃完早饭,背上背包,排好队,点好名就正式将我们交接给前来接我们的部队了,空军后勤,我们分别登上了十几辆中巴车,一路向北,到缙云人武部吃过中饭,和缙云出发的战友一起到金华火车站,登上一列军用闷罐火车,如同一串大集装箱,从每节车厢敞开的推拉式大门望去,整趟列车运的都是穿绿色军装,蓝色裤子的新兵,车厢内除了铺在地板上麦秸和草蓆外没有任何设施。为了安全,在门框上还横着一根木杠,一声汽笛,列车缓缓驶出站台。告别家乡,踏上征程,怀着别离的伤感,我们离开了亲人,离开了熟悉的家乡。热血男儿,我们将踏上保卫祖国的征途。列车疾驰而过,跨越长江、黄河,一路向北驶去,前往祖国的首都北京。路上在不知名的地方停车,我们被带下车到“兵站”吃饭。没有饭碗,潄口杯子就是饭碗。每次到一个“兵站”吃饭,我们都看到熙熙攘攘的全是穿着新军装,没有帽徽、领章的新兵,有空军、陆军、海军,不时还会听带队的干部在高声招呼着自己带的新兵的名字。饭后马上回到闷罐车厢里。晚上就打开背包一个挨一个地睡在铺着麦秸和草蓆的地板上,体现了抱团取暖的优势。经过行程数千里,从一年四季春暖花开的江南,到了天寒地冻北方,在北京房山窦店站下车,下车后的直接走进部队大院,我们在新兵训练连里,主要是政治学习和军训,都是按照部队要求,每天早起床,把被子叠成菱角分明的“豆腐块”,标准军礼,喊着口令“稍息、立正、向前看齐,向后、左右转”,挺胸抬头齐步走的操练,讲授操枪、射击要领,实弹射击。新兵连经常紧急集合训练,没有规律性。我们每天都处于紧张状态,像上了弦的弓,繃得紧紧的,一不留神就会被领导点名,睡觉也不安生,还要提防紧急集合的哨声。经常在睡梦中惊醒。一开始,大家都熟睡进入梦乡时,半夜突然紧急集合哨声响了,我们在半睡半醒中起床,黑暗中手忙脚乱地完成个人装备,冲进集合点队伍中,有人的背包带子散了,有的背包成了一捆“柴火”扛着,有人的背包瞎捆抱在胸前冲向集合点,把晾衣木桩撞断,一副溃不成军的样子,彼此的“洋相”,实在忍不住笑得人仰马翻。让连长好一顿批,“你们现在是解放军战士,不是普通老百姓,你们看自己,像兵吗?要是真上前线,你们一个也活不了”。新后训练中拉练是摔打的锻炼方式,只是行驶路线不同,内容变化多样一会跑步,一会急行军,真把大家累得够呛。经过一系列的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快节奏的磨练了我们意志,让我们更加坚强。</p><p class="ql-block">终于完成了从曾经懵懂无知的青年人到一个士兵的转变,我们树立了遵守组织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的思想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即锻炼了吃苦耐劳的精神,锻炼了意志,同时也增加了军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我受益终身,在往后的工作中,每逢遇到困难,我都秉承着坚持的信念和信心,克服一切困难,最终取得成功。</p><p class="ql-block">除了军训之余,我们还参加了大院里的各种劳动,挖鱼塘,修剪苹果园,经过三个月新兵训练后,全团新兵被分配到各个不同的岗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