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厄瓜多尔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l Ecuador)位于南美洲西北部的国家,北与哥伦比亚相邻,南接秘鲁,西滨太平洋,赤道横贯国境北部,安第斯山脉纵贯南北,首都是Quito。</p><p class="ql-block">厄瓜多尔分西部沿海、中部山区、东部亚马逊河流域和加拉帕格斯群岛四种地区,气候条件多样。西部沿海平原地区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平均气温23-25℃。中部安第斯山区。该区山间盆地属热带草原气候,山地属亚热带森林气候,海拔4000米以上常年积雪,12月-次年6月为雨季,7-11月为旱季。东部亚马逊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全年湿热多雨。</p><p class="ql-block">厄瓜多尔原为印第安人居住地,印加 (Inca)帝国的一部分,1532年沦为西班牙殖民地,1809年8月10日宣布独立,但仍被西班牙殖民军占领,1822年彻底摆脱了殖民统治后加入大哥伦比亚共和国,1830年脱离大哥伦比亚,成立厄瓜多尔共和国。建国后,政局一直动荡,政变迭起,文人和军人政府交替执政达19次之多,1979年8月文人政府执政,结束了自1972年以来的军人统治。</p><p class="ql-block">厄瓜多尔人口约1122万,其中印欧混血种人占41%,印第安人占34%,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比例较大的国家之一;其他有白种人、黑人、黑白混血种人,大部分居民分布于中部山地中的盆地内和西部沿海平原,多数居民信天主教。西班牙语为官方语言。</p> <p class="ql-block">Quito 为厄瓜多尔首都,<span style="font-size:18px;">厄瓜多尔第二大城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赤道线以南24公里,是世界上最接近赤道的首都。虽然离赤道很近,但因海拔2852米,气候宜人,是全球全年温差最小的地点之一,年平均气温13.5℃</span> 。</p><p class="ql-block">Quito 的城市魅力来源于其悠久的历史:印第安Quitu 人最早定居于此,市名就源于这个族群。当初他们生活的范围在今天的老城面包山(Cerro del Panecillo)到San Blas 广场(Plaza de San Blas)附近。公元980年左右,来自现在厄瓜多尔沿海地区的 Cara人打败了 Quitu人,并在此建立了Quito王朝,Cara人将本族文化和Quitu人文化融合,开创了Shyris 文明,也叫 Caranqui 文明。现在Quito 新城还有一条著名的大道叫“Avenida de los Shyris”,不少节庆活动都在这条大街上举行。1462年,Túpac Inca Yupanqui 率领印加帝国军队攻入Quito 王朝,经过多年融合,将Quito王朝纳入印加帝国的版图。虽然印加人对Quito的统治时间不到一个世纪,但是他们十分重视当地建设,在Quito与和其首都Cusco(在如今的秘鲁)之间修建了一条“公路”,并在Quito大兴土木,将她作为一座重要的行政管理城市,管理帝国的北部。随着西班牙殖民者大肆入侵拉美,厄瓜多尔渐渐沦为殖民地。1534年经过多次艰苦的战斗,Quito 的印第安人还是败给了西班牙人,不过他们拒绝将城市拱手相让,印第安将领 Rumiñahui 将Quito 付之一炬。西班牙人占领后,将这里命名为 San Francisco de Quito,同年12月6日由西班牙人重建此城。当地人因此将12月6日设为Quito建城日(Fundación de Quito),作为一年中非常重要的节日来庆祝。西班牙殖民者给当地人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宗教、语言文化和建筑艺术,特别是这里的艺术风格融合了殖民元素和印第安传统特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Quito流派”(Escuela Quiteña),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Iglesia de la Compañía de Jesús 教堂。西班牙的殖民统治持续了300年,直到1822年Bolivar 解放了这里,Quito获得独立。Quito老城在197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Plaza de la Independencia —- Quito 老城中心的独立广场</p> <p class="ql-block">独立广场西侧的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在总统府前抗议集会的民众</p> <p class="ql-block">Catedral Metropolitana de Quito —-广场南侧的Quito 天主教堂</p> <p class="ql-block">广场北侧的建筑,现为各类餐厅,商店经营之处</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是个休闲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Basilica del Voto Nacional —- 国家誓言大教堂, 教堂高度377米,为南美洲最大最高的哥德式罗马天主教堂。始建于1892年, 据说至今为止还不被认为已经彻底完工。</p> <p class="ql-block">乘坐教室左侧电梯可达到左面钟楼的中部,然后可以穿过教堂中部的阁楼层,去右面的尖顶部;也可经左面钟楼内的室内旋梯爬上钟楼顶层。</p> <p class="ql-block">教堂钟楼</p> <p class="ql-block">登上教堂俯瞰Quito城与城南的面包山(Panecillo)</p> <p class="ql-block">教堂中部阁楼层</p> <p class="ql-block">由教堂尖塔部看钟楼</p> <p class="ql-block">若你不恐高的话,还可以从这里爬上尖塔顶层,咱就免了…😀 反正过会可以从比这里还高的钟楼顶层看过来…</p> <p class="ql-block">钟楼内的机械钟与通往顶层的旋梯</p> <p class="ql-block">从钟楼看尖塔</p> <p class="ql-block">教堂主厅</p> <p class="ql-block">教堂次厅</p> <p class="ql-block">Plaza San Francisco—- San Francisco 广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Iglesias de San Francisco—-始建于1550年的San Francisco 被视为巴罗克式建筑风格的杰作,是西班牙--美洲宗教建筑的典范之一,它由一座大教堂、几座小教堂和众多的回廊组成。教堂内珍藏着印第安人、西班牙人的绘画和雕塑名作。</span></p> <p class="ql-block">La Compania —-La Compania 耶蘇大教堂建于1722年至1765年间,教堂正面拱形大门上、四周墙壁以及天花板上镶嵌有精美的金叶图案,富有珍贵的历史文化价值。</p> <p class="ql-block">城中大街上推销水果的妇女们</p> <p class="ql-block">Quito 新城的El Ejido 公园</p> <p class="ql-block">Parque la Carolina —-Quito 最大的城市公园, 是市民们度周末的好场所</p> <p class="ql-block">练武术的</p> <p class="ql-block">儿童训练营</p> <p class="ql-block">小商品卖家的创意</p> <p class="ql-block">山地骑车练习场</p> <p class="ql-block">园内小吃摊</p> <p class="ql-block">舞蹈表演</p> <p class="ql-block">拉丁舞学习班</p> <p class="ql-block">花园边大街上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Plaza Santo Domingo — Quito 老城的Santo Domingo 广场与教堂</p> <p class="ql-block">老城南面包山(Panecillo) 下的住宅区</p> <p class="ql-block">Iglesia de San Augustin—- 老城内的 San Augustin 教堂 , Quito 城内教堂,修道院有87座之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