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漫谈】陈燕:用智慧代替吼叫:做孩子作业路上的陪伴者

三寄宿品质教育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共同聚焦一个让无数家庭“头疼不已”的话题——辅导孩子作业。相信许多家长都有过这样的经历:辅导孩子作业时,情绪就像坐过山车,一会儿耐心满满,一会儿却忍不住大发雷霆。可事后,看着孩子委屈的眼神,又满心自责。当辅导作业的焦虑演变成亲子关系的隐形杀手,当"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成为现实写照,我们需要重新审视:教育到底应该是疾风骤雨的鞭策,还是春风化雨的滋养?其实,我们不必在“吼叫式辅导”和“完全放任不管”这两个极端中艰难抉择。只要掌握科学有效的方法,就能帮助孩子培养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家庭重新充满欢声笑语。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建议。</p> 一、先处理情绪,再处理作业情绪管理:从火山爆发到静水深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觉察自己的焦虑来源,破除焦虑传递链</p> <p class="ql-block">  孩子写作业时,错题总是难免的。但我们常常在看到错题的瞬间,内心就开始了一场“灾难化”的想象:这次作业错这么多,考试肯定不行,以后升学怎么办,是不是未来就没希望了……这种将作业表现与孩子遥远的未来过度紧密挂钩的思维方式,正是我们焦虑的根源。然而,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作业的本质是孩子学习知识的练习过程,每一道错题都是他们成长的信号,是暴露知识漏洞、需要我们和孩子一起去填补的“宝藏”。</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设置“冷静暂停角”,创建家庭情绪缓冲区</p> <p class="ql-block">  当孩子的错误让我们的情绪即将“失控”,就像暴风雨来临前的压抑,这个时候,我们不妨对孩子说:“妈妈/爸爸需要先深呼吸一分钟,我们稍微休息一下,待会再继续。”然后,走到事先设置好的“冷静暂停角”。这个角落可以是家中安静的一角,摆上一盆绿植,放一把舒适的椅子。在这里,我们可以喝一口水,或者闭上眼睛默数10秒,让快速跳动的心脏逐渐平复,让理智重新回归大脑。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仅能避免我们对孩子的不当指责,还能给孩子树立一个情绪管理的好榜样。</p> 二、建立规则,代替催促 从权力博弈到契约精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和孩子共同制定学习成长公约</p> <p class="ql-block">  在辅导作业这件事上,命令式的口吻往往会让孩子产生抵触情绪。比如,不要直接说“先写数学作业”,而是换一种提问的方式:“你觉得数学和语文这两科作业,先做哪科能让你更有效率呢?”这样的询问,让孩子感受到被尊重,他们会更愿意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到作业计划的制定中来。同时,我们可以和孩子约定好作业时间,比如采用“40分钟专注学习 + 10分钟休息放松”的模式,然后用闹钟来提醒时间,而不是在孩子耳边不停地口头催促。闹钟的滴答声就像一个无声的小助手,既不会让孩子感到厌烦,又能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拆分任务,降低难度</p> <p class="ql-block">  很多孩子在面对像“写作文”这样的大任务时,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进而产生畏难情绪。这时,我们就需要帮助他们把大任务拆分成一个个小步骤。比如,把“写作文”分解为“列提纲→写开头→补充例子→完成结尾”这几步。当孩子完成每一个小步骤时,我们都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你这个提纲列得真清晰,一看就知道作文的大致方向了,太棒了!”对于那些容易畏难的孩子,我们还可以这样说:“我们先试试前两道题,要是你能顺利完成,剩下的题目就由你来当小老师,教妈妈/爸爸做,好不好?”这样的方式,不仅降低了任务的难度,还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当孩子完成阶段性任务,颁发"知识能量币"兑换亲子游戏时间,让成就感可视化。</p> 三、搭建认知脚手架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提问引导思考</p> <p class="ql-block">  当孩子在做数学题遇到困难时,我们不要直接告诉他们答案,而是通过提问来引导他们思考。比如问:“题目中的关键数据是什么?你能不能在题目中把它圈出来?类似的题我们上周是不是做过呀,当时是怎么解决的呢?”这样的问题,就像一把把钥匙,帮助孩子打开思路,回忆起之前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辅导语文造句时,如果孩子卡壳了,我们可以说:“如果用这个词来描述你最喜欢的玩具,你会怎么说呢?你想想,你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样子的,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通过这样的引导,孩子能够从自己熟悉的事物入手,更容易找到造句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允许“有缺点的进步”</p> <p class="ql-block">  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用全面的眼光去看待他们的进步。比如,当孩子的作业字迹虽然依旧潦草,但是完成速度却比之前提升了不少时,我们首先要肯定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你今天比昨天提前10分钟完成作业,太厉害了!你是怎么做到的呀,快和妈妈/爸爸分享分享。”在孩子感受到被认可和鼓励之后,我们再用温和的语气提出建议:“要是你能把这个‘答’字写在格子中间,整个作业看起来就更工整啦,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做到!”这种先肯定优点,再提出改进建议的方式,既能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支持和关爱,又能让他们更愿意接受我们的指导,从而不断进步。</p> 四、把“战场”变“成长营地”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创造学习仪式感</p> <p class="ql-block">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于孩子的学习至关重要。我们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个专属的作业区,一张干净整洁的书桌,摆放着孩子喜欢的文具;一盏明亮的护眼台灯,为孩子照亮学习的道路;再准备一个“问题存钱罐”,当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难题时,就把问题写下来放进存钱罐里,等完成作业后,我们再和孩子一起讨论解决。这样的专属作业区,就像一个小小的“成长营地”,让孩子在充满仪式感的氛围中,更专注地投入到学习中。</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用“成长型语言”鼓励</p> <p class="ql-block">  在辅导作业的过程中,我们的语言就像一把双刃剑,既能激励孩子,也能伤害孩子。所以,我们要避免使用那些打击孩子自信心的话语,比如“这么简单都不会!”而是要改用“成长型语言”来鼓励孩子。比如,当孩子遇到难题时,我们可以说:“这个知识点确实有一定的挑战,不过没关系,我们一起来看看是哪里卡住了,我相信你一定有办法解决的!”这样的语言,传递给孩子的是信任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去克服困难,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定期开“家庭复盘会”</p> <p class="ql-block">  定期召开“家庭复盘会”是一个促进家庭成员共同成长的好方法。在会议上,我们可以和孩子互相反馈。比如问孩子:“妈妈/爸爸今天辅导你作业的时候,哪句话让你觉得特别有帮助呀?”同时,我们也要真诚地表达对孩子的肯定:“你今天在做数学题的时候,独立思考了很久,最后还找到了正确的解题方法,你的这个表现让妈妈/爸爸特别骄傲!”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可以了解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需求,及时调整我们的辅导方式,同时也能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被看到、被认可。</p> 五、家长自我关怀:你不是超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接纳不完美</p> <p class="ql-block">  我们都是普通人,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难免会有情绪失控、急躁的时候。当这种情况发生后,我们不要选择逃避或者忽视,而是要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真诚地向孩子道歉:“刚才妈妈/爸爸太着急了,语气不好,伤害到你了,对不起。我们重新来,好不好?”这样的道歉,不仅能修复我们和孩子之间的关系,还能让孩子学会勇于承认错误,承担责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二)寻求支持系统</p> <p class="ql-block">  辅导孩子作业不是我们一个人的战斗,我们要学会寻求身边的支持。我们可以主动与孩子的老师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真实学习水平和表现,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和伴侣合理分工,共同承担起辅导孩子作业的责任。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也不要犹豫,及时借助专业的教育资源,比如参加家长培训课程、咨询教育专家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三)牢记终极目标</p> <p class="ql-block">  在辅导孩子作业的过程中,我们很容易被眼前的作业对错、成绩高低所迷惑,而忘记了我们的终极目标。我们要时刻牢记,比起追求孩子作业全对、成绩满分,我们更希望培养的是孩子面对困难时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智慧。我们希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能掌握知识,更能学会如何思考、如何探索、如何成长。</p> <p class="ql-block">  教育不是一场必须要赢的战争,而是一段充满爱与陪伴、共同成长的温暖旅程。教育的真谛,在于用生命影响生命,用智慧点燃智慧。当我们放下“监工”的严厉角色,转身成为孩子身边耐心的“导航员”,用智慧和爱为他们指引方向,孩子自然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学习的动力,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今天起,让我们用温和而坚定的态度告诉孩子:“作业是你的责任,但无论何时,我永远愿意和你一起想办法,一起面对困难,一起成长。”让我们共同许下承诺:做孩子学习路上的战略伙伴,让书桌成为见证成长的方舟,让作业化作通向未来的阶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愿每个家庭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教育节奏,在陪伴中收获双向成长的喜悦。</p> 作者简介 <p class="ql-block">  陈燕:长期担任班主任,区优秀班主任,所带班级多次获区优秀班集体、区优秀少先队二勋章。获汉阳区优质课比赛一等奖,多次获区中考贡献奖、质量奖。</p> 教育感言 <p class="ql-block">  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是一个云朵推动另一个云朵,是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木头遇见了火,就会成为耀眼的光明!</p> <p class="ql-block">文字: 陈燕</p><p class="ql-block">编辑: 陶洪忠</p><p class="ql-block">审核: 黄涛 谢海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