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山的故事

鞠武

<p class="ql-block">  鞋山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鄱阳湖水域),距鄱阳湖入长江口仅九公里,与长江中小孤山遥遥相对,鞋山因此又称大孤山。"大孤山远小孤山,月照洞庭归客船”便是唐代诗人描写鞋山的佳句。是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有“蓬莱仙岛”之称。</p><p class="ql-block"> 这只被人们誉为天下无双的“第一鞋”,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行列。</p><p class="ql-block"> 秀丽的鞋山,有着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一:明代就有佐证的是仙女绣花鞋。</p><p class="ql-block"> 相传远古时代有位仙女名叫“大姑”。一天,她坐在姑塘镇的鄱阳湖边,一边洗脚,一边赏景,沉醉其中。不知不觉间一只绣花鞋随波被卷到湖心。此时,大姑并未察觉,待要穿鞋上岸时,才发现岸边只留下一只绣花鞋,而湖中却突然兀立起一座大山。原来这山便是刚才绣花鞋而变,山形正好酷似一只绣鞋,故此,便称为“鞋山”,又称“大姑山”或“大孤山”。</p><p class="ql-block"> 明代解缙有诗佐证:“凌波仙子夜深游,遗得仙鞋水面浮。岁久不随陵谷变,化为砥柱障中流”,可见这一美丽传说远自明代便已传开,更给鞋山笼罩了一层朦胧飘逸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故事二:东晋《搜神记》所述商人买鞋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那故事说:有一天,一位商人乘船路过鞋山,遇见两位年轻姑娘,问他是不是去街市?请给我们买两双鞋来。那商人以为这两位女子是神女,所以到街市后立即买了鞋,返回时停舟鞋山,将买的鞋放在竹制的背篓中,虔诚地将那背篓连鞋捧送到山顶庙堂神像前。上船后正要启程远去,忽然一条大鲤鱼从水中跃进船舱,商人将鱼剖开一看,鱼腹中有他忘在背篓中的书与刀。</p><p class="ql-block"> 这个故事就是告诉人们:鞋山有神女。</p> <p class="ql-block">当然,传说归传说,鞋山的形成当有其科学依据,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 1931年对此揭开了谜底。鞋山乃第四纪冰川时期,由庐山王家坡冲下一条巨大冰川,遇上湖中巨石挤压磨蚀而慢慢形成,山体主要为石灰岩。山上有一块与山体完全不同成分的大石块,人们一直不明其来历。原来它是由冰川从庐山搬来之物,学名为“漂砾”。在远古时代,冰川经过庐山,石块坠落其中,被其冻住,随着冰流四处“旅行”,冰川在哪里融化,石块就在哪里“安家”,历经万年,最终成就了“鞋山”奇景。</p> <p class="ql-block">  故事三:曾国藩鞋山惨败羞愤自杀(未遂)。</p><p class="ql-block"> 曾国藩进攻太平天国起义军时,他的水师进军到江西湖口鞋山的时候,遇到劲敌石达开,进攻受阻。因为石达开非常明白,湘军水军的长处是船大、船强,但弱点就是笨,移动慢。石达开找了一个机会,诱导湘军水军到鞋山,趁湘军战船被分割成两部分,大小战船不能相互配合,战斗力锐减的时候,采取逐一击破的战术,向湘军发起大肆进攻。</p><p class="ql-block"> 这个时候,曾国藩认为败局已定,他怕落到敌军手里被折磨致死,所以跳进江中自杀(后又被湘军救起军败逃)。</p> <p class="ql-block">  鞋山高出湖面约70米,周长百余米,一峰耸峙,峻峭秀丽,古时有“蓬莱仙岛”之称。山上劲松挺拔,绿树葱郁,林中点缀着一座美丽的古代建筑——天花宫,殿宇雄伟,塑像辉煌,平日晨钟幕鼓,梵乐声声,令人飘飘欲仙。</p><p class="ql-block"> 登山四顾,茫茫鄱湖云水和西面庐山秀色,悉在眼下。明代陈云德有诗赞道:“谁削青芙蓉,独插彭湖里。平分五老云,远挹九江水。日月共吞吐,烟霞互流徒。大力障狂澜,与天相终始。”</p> <p class="ql-block">  众多的传说和历史事件,给鞋岛留下了“长城”、“炮台”等许许多多的人文景观,再加上庙宇、宝塔、戏楼等古代建筑,以及苏轼、黄庭坚、解缙、米万钟、彭玉麟等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诗画书法,鞋山确实给人以物华灵秀的感觉,真不愧为鄱阳湖上的一大历史名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