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朝花夕拾】漫步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清心

<p class="ql-block">昵 称:清心</p><p class="ql-block">美篇号:432810016</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朝花夕拾》乃鲁迅先生晚年心血的结晶,其中所收录的篇章,悉数回溯至先生纯真无邪的幼年时光。将幼时的点滴于暮年细细咀嚼,恰似晨间绽放的鲜花,至黄昏时分方被采撷,虽不复当日之绚烂与馥郁,却在夕阳余晖的映照下,平添了一抹独特的韵味。这部作品引领我们穿梭于重拾的童年记忆之中,引人深思——既是对过往历史的深刻省察,对当下现实的辛辣嘲讽,亦是对人性本质的透彻剖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朝花夕拾》中的每一篇文章皆堪称精妙绝伦,初读其中任意一篇,便足以令人震撼不已。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散文,更是以其独特的魅力,引领我穿越时空的长廊,走进了鲁迅先生那充满童趣与哲思的童年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初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仿佛打开了一扇尘封的记忆之门,让我瞬间沉浸在了鲁迅那色彩斑斓的童年画卷中。百草园,这个在鲁迅笔下充满神秘与乐趣的小天地,如同一幅生动的田园风光画,缓缓在我眼前铺展。那里有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每一处细节都描绘得细腻入微,让人仿佛能闻到泥土的芬芳,听到虫鸣鸟叫,感受到那份纯真无邪的快乐。鲁迅对百草园的描绘,不仅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童年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深深怀念。在这里,他可以追逐蝴蝶,观察蚂蚁搬家,听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构成了他童年最宝贵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而,随着文章的推进,鲁迅的笔触从充满生机的百草园转向了庄重严肃的三味书屋。这里,是他接受传统教育的地方,也是他人生轨迹开始转向成熟与理性的起点。三味书屋内的老先生,虽严厉却也不失慈祥,那些关于对课、读书的场景,虽然枯燥,却也透露出一种别样的温馨与坚持。鲁迅对三味书屋的描绘,没有过多的华丽辞藻,却通过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了旧式教育的真实面貌,让人在感受到那份沉重的同时,也能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鲁迅的回忆中,百草园与三味书屋,两者看似截然不同,实则都是他人生成长不可或缺的部分。百草园给了他无限的想象与自由,培养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与探索精神;而三味书屋则教会了他规矩与学问,为他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种从自然到人文、从自由到规矩的转变,不仅是鲁迅个人成长的缩影,也是时代变迁中无数孩童共同经历的心路历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读罢全文,我深受触动。鲁迅先生的文字,既有对童年的深情回望,也有对教育的深刻反思。他用自己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童年时光的宝贵与美好,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我们是否还能保留一份对自然的敬畏之心,是否还能在繁忙的学习与工作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百草园”,让心灵得到片刻的宁静与自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外,鲁迅在三味书屋的经历,也让我深刻体会到教育的意义远不止于知识的传授,更在于品格的塑造与精神的滋养。在那样一个封建礼教盛行的年代,鲁迅能够保持独立思考,最终成为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这无疑与他早年所受的教育,尤其是那些看似不起眼的人文关怀与精神启蒙息息相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不仅是一篇回忆童年的散文,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每个人内心深处对纯真、自由与知识的渴望。它启示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保持一颗好奇探索的心,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勇于追求真理与美好,都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品质。鲁迅先生的这篇作品,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也激励着我在未来的日子里,不忘初心,继续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