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牛双跃</p> 乙巳初春,因为编纂《中国扑克牌收藏百家》,整理往年来信,所以常常沉浸在过往的情事之中,常常被难以言喻的经历和幸福所感动。尤其那些曾经为中国扑克牌收藏文化做出过突出贡献,而现在已经作古的的良师益友,更是心生无限怀念。虽别梦依稀,却记忆犹新,他们便渐渐的鲜活起来,走到我的跟前,走进我的心怀。于是情不自禁的再次回到从前,记录那段曾经的历史进程。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群雄逐鹿的收藏界,陆克勤先生无疑是一位学者型收藏家,他以深厚的艺术底蕴和执着的收藏热情,成为了纸品收藏领域的佼佼者。 1941年陆克勤先生出生于天津,早年毕业于河北美院。二十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万物复苏,收藏界更是异军突起。但那时,几乎所有的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看似价值连城的古玩、瓷器和字画,却忽略了历史价值、档案价值和研究价值深厚的文献和纸品领域。而陆先生却独辟蹊径,历经数十年的辛勤耕耘,他的藏品已蔚为大观,不仅涵盖了票证、彩票、年画、扑克牌,还涉及到火花、年历片、烟标等多个门类。其中出类拔萃的莫过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生活票证、中国历代彩票、扑克牌和新年画。在他的熏陶下,她的女儿陆娅从小就爱上了收藏。 <p class="ql-block">著名民俗文化学者陆克勤与作者合影</p> 我与陆克勤先生初次见面是在2006年10月在天津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扑克收藏文化博览会”上,一见如故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早已神交,他所收藏的种类也正是我的偏爱,所以相谈甚欢。2008年“天津市津沽扑克牌收藏家协会”成立4周年暨扑克牌精品展如期举行,与陆先生再次见面,越谈越投机。我送给他几副有我亲自设计发行的异形扑克牌,他也送了我他新近著作出版的《扑克收藏与欣赏》,随后他又寄赠给我一本《新中国年画》。这次见面他给我留下了很深很好的印象,所以从此我们的交往更加密切了。 <p class="ql-block">陆克勤著《票证收藏与投资》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年5月一版一印</p> <p class="ql-block">陆克勤著《消逝的票证》学苑出版社2008年5月一版一印</p> <p class="ql-block"> 陆克勤先生虽不善言谈但是一位很有思想、很有观察力的人,对于收藏界的现状他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判断。而作为天津民间收藏专业委员会票证协会的副会长,陆克勤先生不仅致力于新中国各时期生活票证的收集和整理,更注重对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进行深度的挖掘和研究,并适时编著出版了《消逝的票证》和《票证收藏与投资》一书,在他的推动下,票证收藏在天津乃至全国范围内逐渐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关注,其市场价值更是一飞冲天。</p> <p class="ql-block">陆克勤著《扑克收藏与欣赏》百花文艺出版社2007年4月一版一印</p> 陆克勤先生的扑克收藏之路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起步的,历经数十年的积累,他收藏的扑克牌不仅在数量上名列前茅,而且对扑克牌的收藏和研究同样达到了高屋建瓴的程度。他曾是天津市津沽扑克收藏家协会艺术研讨部的主任,在他看来,扑克牌不仅是一种娱乐工具,更是一种文化载体,每一副扑克牌都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艺术价值,因此陆克勤先生通过自己的著述和观点,为扑克牌收藏界树立了新的标杆,引领着更多的人走向收藏专业化和规范化,他也成了一方学者和引领者。 <p class="ql-block"> 陆克勤先生对各种藏品的研究善于从细微处入手,深入挖掘藏品背后的故事和内涵,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体现在他的藏品中,更体现在他发表的大量文章中,诸如《中国收藏》、《收藏》、《收藏界》、《集邮》、《今晚报》、《天津日报》等全国六十多家报刊上均发表了他所撰写的众多关于纸品收藏的文章,这些文章的发表不仅传播了收藏知识,也让他名震一时。</p> 除了写文章,在著作方面陆克勤先生同样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他先后编著出版了《中国彩票集藏指南》《年画收藏》《扑克收藏与欣赏》等多部专著,这些著作不仅系统总结了他的收藏经验,更为广大收藏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他还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系列藏书《中国收藏年鉴》中担任“彩票”分篇的主编,为彩票收藏领域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值得大书特书的是陆克勤先生对年画这一传统民俗文化的突出贡献。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对年画情有独钟,每每逢年过节,便执着寻求购买,通过多年的努力他的年画收藏不经形成了系列,而且还颇多珍品。与此同时他还注重研究,编辑出版了很多部关于年画的专著,例如《年画图录》《年画收藏》《新中国年画》等等。这些著作不仅系统介绍了年画的起源、发展、流派以及艺术特色,还深入挖掘了年画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该书一经出版,便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并被翻译成英、法及西班牙等多国文字,版本在国内外广泛发行,为传播中国民俗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p class="ql-block"> 陆克勤先生以其卓越的收藏成就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了纸品收藏领域的杰出代表。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收藏家。他的收藏之路,是一条充满热爱与执着、探索与发现、传承与创新的路。他的故事,将激励着更多的人去追寻自己的收藏梦想,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p><p class="ql-block"> 搁笔之时,偶翻日历,今年却是陆克勤先生的本命年,如果他还在世应该已近85岁高龄了。我深深地怀念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3.3于龙吟草堂</p> 作者牛双跃简介:<br>笔名:师也非、牛朋、牛歌。<br>网名:河北牛一点儿。<br><br>一、现任职务:<br>中国收藏家协会理事;<br>全国纸品收藏联盟副主席;<br>全国钱币收藏联盟副主席;<br>中国文化信息协会红藏会执行会长;<br>中国收藏家协会扑克牌分会常务副会长;<br>中国跨界集藏联盟副主席;<br>河北省集邮协会副会长兼学术委员会主任;<br>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br>白毛女艺术陈列馆馆长等。<br><br>二、写作并出版:<br>①、诗歌及散文作品1981年开始散见于《解放军报》《战友报》《天津日报》《诗神》《世界华人诗报》等报刊。曾出版诗集《飘逸的风景》《回归自然》、《牌缘悟语》、《路上的沉思》等;出版散文集《从军琐忆》。<br>②、出版文献类著述10部。文章或著作多次获奖。<br>③、曾在《中国集邮报》《燕赵都市报》《藏书报》《燕赵晚报》等报刊独立执笔《收藏与鉴赏》专栏。<br>④、《晋察冀边区货币图鉴》《冀南银行货币图鉴》《白毛女邮票引发的追寻与探索》等著作入藏河北博物院及多家国家级博物院和纪念馆。<br><br>三、社会影响:<br> 事迹曾经登录《人民日报》《金融时报》《人物周报》《中国集邮报》《中国铁道报》《中国工商报》《中国税务报》《中国商报》《河北日报》《燕赵都市报》《藏书报》《石家庄日报》,中央电视台、河北、湖南、吉林、河南等省电视台,《收藏》《中国收藏》以及新华社新闻、中新网、中红网等多家新闻媒体及200余部辞书和年鉴。<br><br>四、所获名誉:<br>1997年荣获:“华夏优秀收藏家”;<br>2003年荣获:“河北省民间收藏家”;<br>2004年荣获:“中国杰出扑克牌收藏家”;<br>2013年《白毛女》主题收藏始创大世界基尼斯之最;<br>2015年荣获 :“中国红色收藏家”;<br>2017年荣获 :“中国铁路文化收藏二十年资深收藏家”<br>2019年荣获 :“河北省首届十大藏书家”。<br><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