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直以来,“雷锋精神”如同一座不朽的灯塔,照亮着无数人前行的道路,2025年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 雷锋,一个在中国乃至全世界都享有盛誉的名字,他的故事不仅仅是关于个人行为的小善举,而是一系列闪耀着人性光辉、激励无数人向善的大事迹。以下是一个关于雷锋影响与贡献的故事概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小善到大爱:雷锋精神的传播</p><p class="ql-block"> 雷锋,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省望城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幼失去父母,成为孤儿的他,在党和人民的关怀下长大成人。他深知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因此,从年少时起,雷锋就立下了“为人民服务”的志向,用实际行动践行这一信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军队中的模范</p><p class="ql-block"> 1960年,雷锋参军入伍,成为沈阳军区工程兵某部运输连的一名战士。在部队里,他不仅军事技能过硬,更重要的是,他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发挥到了极致。无论是帮战友补衣服、洗被褥,还是利用休息时间为群众做好事,雷锋总是默默无闻地付出,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的事迹很快在部队内部传开,成为了大家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上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雷锋的事迹逐渐超越了军队的范围,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他利用节假日到车站、码头、工地等公共场所义务劳动,帮助老人提行李、为旅客倒开水、给孩子们讲故事……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却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吹遍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人们开始意识到,真正的英雄不仅仅在于战场上的英勇,更在于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善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锋日记的传播</p><p class="ql-block"> 雷锋生前留下了大量日记,记录了他对人生的思考、对工作的热爱以及对人民的深情厚谊。这些日记后来被整理出版,成为了激励一代又一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雷锋日记中那些质朴而深刻的话语,如“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成为了流传广泛的名言,激励着无数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雷锋精神的传承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雷锋去世后,他的事迹和精神被广为传颂,形成了独特的“雷锋精神”。这种精神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遗产之一。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无数“活雷锋”涌现出来,他们或是普通工人、农民,或是教师、医生,或是科研人员、志愿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雷锋精神”的深刻内涵,即无私奉献、乐于助人、勤俭节约、爱岗敬业等优秀品质。</p><p class="ql-block">进入新时代,“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如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成为推动社会和谐、促进文明进步的重要力量。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会举行各种形式的活动,纪念雷锋,弘扬雷锋精神,让这份爱与责任继续传递下去。</p><p class="ql-block">雷锋的故事,是一个从小善到大爱的过程,是一个从个人行为到社会风尚的演变。它不仅讲述了一个人的传奇,更展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风貌,激励着每个人心中那份最纯粹、最美好的善良与正义。</p> <p class="ql-block"> 雷锋曾经在日记中写道:“螺丝钉虽小,其作用是不可低估的。我愿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雷锋的“螺丝钉”精神,点燃了一代代中国人以身许国、默默奉献的家国情怀和人生信念。广大党员干部既要学习雷锋的精神,也要学习雷锋的做法,争做一心向党、竭诚为民、埋头苦干的“螺丝钉”式干部,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p><p class="ql-block"> 雷锋在岗位上,能够以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态度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极致,把每一件难事做到最好,不忽视细节、不躲避困难,他就像一颗“不生锈、有毅力”的螺丝钉。党员要正确看待“公与私”,能够自觉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摆在首位,在工作上尽心尽力、全心全意;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难与易”,做到事不避难、主动迎难,以“硬本领”化难为易,而非“挑肥拣瘦”;党员干部要正确看待“大和小”,不能先入为主地认为“小事干着没劲”,要充分认识到小是组成大的基础条件,任何一项成就都是“积跬步而至千里”的,只有把一点一滴的小事做好,才能做出更大的业绩。党员干部要学习雷锋“向上”的人生追求,坚守信仰、坚定信念,在新的征程上绽放奋斗之花。</p><p class="ql-block"> 忠诚敬业、坚守奉献,是雷锋精神的闪光点,也是建功立业的职业追求。倡导立足岗位学雷锋,把雷锋精神和职业忠诚融为一体,让学雷锋活动更扎实、更有价值、更具影响力。近年来涌现的学雷锋标兵和典型,就是用敬业爱岗奉献,造就了毕其一生的埋头苦干和闪光的业绩。对党员干部来说,立足本职工作弘扬雷锋精神,很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把学雷锋作为服务人民的主观愿望,变成一种常态的实践行为,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以职业忠诚的情怀引领时代精神。换言之,只有真正做到“心中有民”,才会公私分明,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人民群众负责,才能大公无私为人民办事,在为人民服务上真正做到全心全意,甘当人民的勤务员,使“螺丝钉永不生锈”,这是党的干部奉献精神最现实、最具象的体现。</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春意盎然的3月,我们迎来了一个特别而有意义的月份——学雷锋月。今天,我非常荣幸地站在这里,与大家分享那些关于雷锋叔叔的感人故事。希望通过我的简单分享,能让雷锋精神在我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雷锋叔叔的生平。雷锋,一个普通的名字,却成为了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代名词。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像一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无数人的心灵。</p><p class="ql-block">下边我给大家简单分享几个雷锋的小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一:雨夜送母子</p><p class="ql-block"> 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锋见公路上一位妇女怀里抱着小孩,手里还拉着一个小孩,身上还背着包袱,在哗哗的大雨中艰难地走着。雷锋忙上前一打听,才知道这位大嫂从外地探亲归来,要去十几里外的樟子沟。雷锋立刻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大一点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沟走去。走了两个多小时,雷锋才把她们母子送到家,自己却被雨淋得湿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二:省下的每一分钱</p><p class="ql-block"> 雷锋叔叔的生活极其简朴,他从不乱花一分钱。他常说:“钉子有两个长处:一个是挤劲,一个是钻劲。我们在学习上也要提倡这种‘钉子’精神,善于挤和善于钻。”而他省下的每一分钱,都用来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无论是给战友补衣服,还是给贫困家庭送去温暖,雷锋叔叔总是默默无闻地做着这些小事,却温暖了无数人的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三:不灭的烛光</p><p class="ql-block"> 在抚顺市建设街小学(现在的雷锋小学),雷锋叔叔担任校外辅导员。他利用休息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讲道理,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雷锋叔叔就像一盏不灭的烛光,照亮了孩子们的心灵,引导他们走向正确的道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四:助人为乐的通信员</p><p class="ql-block"> 雷锋在乡政府做通信员时,总是乐于助人。有一次,他得知一位战友的父亲得了重病,便以小战友的名义给家里写了信,并寄去了10元钱。这样的行为,让战友们深受感动,也让大家看到了雷锋无私奉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五:抢修水泥:雷锋的英勇瞬间</p><p class="ql-block"> 在弓长岭焦化厂工作期间,雷锋曾带领伙伴们冒雨奋战,保住了7200袋水泥免受损失。当时情况紧急,雷锋毫不犹豫地冲上前去,和大家一起用油布盖住水泥,最终成功保护了国家财产。这件事被《辽阳日报》报道,赞扬了雷锋舍己为人的事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故事六:雷锋与迷路的老奶奶</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雷锋在回家的路上,偶遇了一位迷路的老奶奶。老奶奶神色焦急,显然不知道该如何回家。雷锋见状,立刻上前询问情况。原来,老奶奶是从乡下来城里探望孙女的,不料天色已晚,加之对城市道路不熟悉,便迷了路。雷锋耐心听完老奶奶的叙述,决定亲自送她回家。他搀扶着老奶奶,穿过繁忙的街道,绕过曲折的小巷,边走边与老奶奶聊天,缓解她的紧张情绪。经过一番努力,他们终于找到了老奶奶孙女的家。老奶奶的孙女见到奶奶安全归来,激动不已,连声感谢雷锋。雷锋微笑着摆摆手,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老奶奶安全就好。”说完,他便悄然离去,继续踏上了回家的路。这件事虽小,却彰显了雷锋乐于助人的高尚品质。他用自己的行动,温暖了老奶奶的心,也传递了社会的正能量。</p><p class="ql-block"> 同学们,这些故事只是雷锋叔叔无数善举中的冰山一角。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善良与无私,什么是真正的爱与奉献。在今天这个物质充裕、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或许不再需要修补衣物、徒步送人了,但雷锋精神的核心——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却是永恒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帮助他人,关爱社会。让我们携手并进,让雷锋精神在我们的校园里、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扬光大,让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 <p class="ql-block">3月5日是第62个学雷锋纪念日。3月4日这天,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联合南阳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市第六小学校、南阳市孔明路第一初级中学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种形式学习雷锋事迹,传承雷锋精神。</p><p class="ql-block">当天上午,市社区志愿者协会组织志愿者与南阳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市第六小学校的师生一起走进南阳人民公园,在雷锋塑像前开展学雷锋讲雷锋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向雷锋塑像献花、道德模范宣讲雷锋故事、合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歌曲等形式,共同缅怀雷锋同志的崇高精神,激发青少年们对雷锋精神的敬仰与传承,以及对红色文化的热爱与尊重。</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活动很好,大家都受触动。”活动现场,公园内来来往往的市民纷纷聚拢在雷锋塑像前,聆听雷锋事迹,合唱学习雷锋歌曲。03当天,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还组织志愿者走进南阳市孔明路第一初级中学开展“身边好人走进学校讲雷锋”活动,为同学们讲述雷锋同志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美好品德,并结合自己的志愿服务经历讲述身边的活雷锋故事,教导同学们向雷锋同志学习,做好人好事,做新时代的“活雷锋”。</p><p class="ql-block">“我将和团队一起,用我们的实际行动感召和影响更多的市民参与到志愿服务中,让我们的志愿活动为这座城市增添更多温暖。”活动现场,市社区志愿者协会负责人李相岑如实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