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世辉煌石窟

TZJT_WJY

<p class="ql-block">金灯寺,原名宝岩寺,雄踞于山西省平顺县杏城镇背泉村东林虑山海拔1700米的峭壁之上。据康熙年间《平顺县志》记载,金灯寺始建于北齐,历经1600余年的风雨洗礼,隋、唐、五代、宋、元历代均有修缮,至元代泰定年间更名为金灯寺。金灯寺石窟开凿于山巅天然石凹之中,现存石窟开凿年代始于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止于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历经60余载春秋。</p> <p class="ql-block">石窟与建筑坐北朝南,依崖而建,现存七进院落,洞窟14座,佛龛37个,摩崖造像500余尊。木构建筑有延寿殿、关公殿、丈八佛殿等34间,寺内保存历代碑碣20余通。金灯寺内殿堂石窟、摩崖造像、碑碣、石塔一应俱全,其中以水陆殿石窟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好。金灯寺作为中国石窟建筑史上年代明确的最后一个石窟群,其造像承袭唐宋塑像圆润之风,是中国石窟雕像艺术的绝唱,被誉为“中国石窟造像尾声中的巅峰之作”。</p> <p class="ql-block">金灯寺的开山鼻祖相传为静真禅师,又名芋禅师,是北齐高僧,彰德府(今河南安阳)曹马村人。他初出家于山西兴国寺,拜名师清果为徒,法名净真,后到悬山寺修身养性,云游四方,夜宿虎穴,与虎为伴,最后落脚宝岩寺。在金灯寺背后的塔室内,曾保存有创寺僧人静真禅师包骨坐虎像,可惜毁于战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