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里兰卡之行一(四)

梦下榕树

<p class="ql-block">3月7日(第十天)早晨吃完早歺,看见酒店草坪有新人在拍新婚照。</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个好日子,非常幸运能看见斯里兰卡本土新人结婚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和伴娘合影。</p> <p class="ql-block">今天来体验一下小火车。今天坐海上小火车返回科伦坡,斯里兰卡被诸多旅游杂志誉为拥有“世界火车线的国家”,火车沿印度洋一路北上,轨道就在细细的沙滩上,最近的地方离海大海只有一米之遥,仿佛漂浮于大海之上,窗外是茫茫的印度洋,海浪仿佛就在脚边翻滚,那种震撼无以言表,据说《千与千寻》海上火车的蓝本就源自这里。</p> <p class="ql-block">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采用斯里兰卡当地寺庙特有的八角形平面,外部为由40根雪花白大理石柱子组成的外廊,符合热带建筑的特点。柱端镶嵌的金色花纹,以及入口处四根具有斯里兰卡民族风格的柱子,则体现了斯里兰卡的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中心大厦是由中国政府无偿援助斯里兰卡的,于1973年5月竣工,建成并投入使用30多年来,在斯里兰卡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后由中国政府援建的纪念西丽玛沃·班达拉奈克展览中心和班达拉奈克国际研究中心分别于2003年1月和4月落成,与大厦构成统一的整体,被誉为“中斯友谊的象征”。</p><p class="ql-block">1964年,周总理访问锡兰,问班夫人需要什么帮助,班夫人希望中国为锡兰援建一座国际会议大厦,以迎接1976年8月在科伦坡召开的第五届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周总理当即慷慨答应。当年8月,以戴念慈为组长的专家组赴斯里兰卡考察并提出建筑设计方案。立体建筑采用八角形平面,以40根雪白大理石柱子组成外廊,大挑檐,花格透空外墙,轻巧开朗,富有热带建筑风格和该国地方特色。虽然中国刚刚度过3年困难时期,但不久又开始了“文化大革命”,很多项目被迫停工。但是在周总理的亲自关怀下,1970年10月开工的这项工程,却高质量地于1973年5月按时竣工,被誉为“斯中友谊的象征,是斯里兰卡的一颗明珠。”为纪念已故所罗门·班达拉奈克总理,大厦命名为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简称“班厦”。雄伟壮丽的班厦自落成以来,一直是斯里兰卡举行重大国际和国内会议的场所,也是招商引资的展览会的重要地点,甚至许多斯里兰卡青年将这里选为他们举行婚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美丽的班厦作为科伦坡市的一景,至今仍是各国游人来访的必到之处。班夫人多次讲述周总理决定无偿援建纪念班达拉奈克国际会议大厦的经过。她说,这是周总理送给斯里兰卡人民最好的礼物,是斯中友谊至高无上的象征。</p><p class="ql-block">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驻斯使馆为了改善办公和居住条件,选址建立新馆舍。当时斯有关部门为我们提供两处备选地皮。班夫人得知后,特地派人给使馆捎话说,国会旁边的地皮潮湿低洼、地基不稳,不如选用班厦对面的那块。根据班夫人的建议,中国驻斯大使馆建在了班厦对面,两处建筑交相辉映,象征着中斯两国人民的紧密团结。</p> <p class="ql-block">科伦坡国立博物馆作为斯里兰卡最大的博物馆,是探索这个岛国丰富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建立于1877年这座博物馆位于科伦坡市中心其建筑本身就是一座展示殖民时期建筑风格的杰作。博物馆内收藏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包括古代雕塑绘画珠宝服饰和武器,这些展品详细地讲述了斯里兰卡从古至今的历史。博物馆内还展示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斯里兰卡古代文明和佛教艺术收藏。其中包括精美的佛像和历代国王的王冠。</p> <p class="ql-block">晚餐打卡螃蟹部落,是一家三星米其林餐厅。这家著名餐厅坐落于历史悠久有着400年历史的荷兰医院购物区内,提供以斯里兰卡最著名的出口产品之一,美味的泻湖螃蟹为中心的独特用餐体验。</p> <p class="ql-block">吃完饭漫步在科伦波中心大街,欣赏夜景。</p> <p class="ql-block">大伟送我们去机场的路上,收到红包的喜悦,感谢导游大伟。</p> <p class="ql-block">3月8日搭乘CX610(00:45一08:40)科伦坡班达拉纳亚克一香港T1 CX332香港T1(12:00一15:00)北京首都T3。再见兰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