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关于安万推动秦腔艺术上新台阶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几 点 思 考</b></p> <p class="ql-block"> 盛世梨园,繁花竞放。最近,一个安万,让秦腔艺术再度焕发勃勃生机,其影响力与日俱增,并且一发不可收拾,形成震撼人心的品牌效应和时代精神。当下,一个不争的事实呈现在人们面前,古老的秦腔艺术,已不再拘泥于那种小打小闹的剧场形式,而是呈现出一种欣欣向荣、竞相奔放的多彩艺术现象和摄人心魄的辐射带动效应。那么如何适应这一现象,并积极应对,使其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已经成为当务之急。笔者试图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些探讨。</p><p class="ql-block"> 一、积极策划,适应网络时代。安万秦腔剧团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对网络时代的积极适应。安万深谙“艺无古今,唯用者新”的道理。直播兴起时,安万第一时间就开通快手,以秦腔为媒,广结知音。直播之时,或清唱经典,或讲解知识,或叙述人物故事,当然最多的是现身说法,向观众讲述自己的传奇人生。人气鼎盛之时,观众达二十多万人次。通过社交平台,特别是快手抖音的传播,安万剧团吸引了近百万观众,直播观看人数更是突破了1.4 亿。目前,少说有六十多万粉丝倾心追随,足见其魅力非凡。这表明,传统艺术形式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网络直播,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群体。未来,秦腔艺术可以继续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推广,比如制作高质量的在线演出视频、开展线上互动活动等,以此吸引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参与。</p><p class="ql-block"> 二、加强宣传,扩大受众影响。安万剧团的成功离不开有效的宣传策略。他们注重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帮扶、媒体报道、社交推广及邀请名演、以老带新等方式,大大提高了秦腔艺术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安万一行从西安演出取得巨大成功后,引起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会宁县委、县政府当即举行了盛大的欢迎仪式,让安万及其团队充分感受了组织的温暖和关怀,从而信心百倍,奠定了健康发展的基础。之后,平凉、兰州、宁夏、定西等演出点,也纷纷效仿,给予高度关注和支持,确保演出一路长虹,高歌猛进。安万也多次受邀参与各类演出和采访,声名远播,为秦腔艺术传播立下了汗马功劳。值得一提的是,安万剧团的“秦腔大合唱”现象,不仅让戏迷沉醉,更对秦腔传承和文旅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会宁县文旅局一名负责人介绍,会宁县秦腔演出氛围浓厚,仅去年全县各类秦腔演出达1600多场次。安万剧团每场演出线上观看人数平均达60多万人次,同时他还大开方便之门,积极与其他文化机构搭建平台,友情合作,举办联合演出或文化交流活动,进一步扩大了受众群体。可见,好的宣传策划是演出成功的一半,更是剧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p><p class="ql-block"> 三、创新驱动,抢救非遗文化。安万剧团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对秦腔艺术的传承与创新。安万本人强调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年轻人关注和喜欢秦腔。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表演形式上,还包括对传统剧目的现代化改编,以及结合现代审美和技术的舞台设计。他四处搜寻,挖掘整理,对一些经典剧目大胆进行改编。同时,收藏老戏本四百余册,以防失传。在表演程式上,有意放缓念白的节奏,剔除一些晦涩难懂的方言,部分融进了一些具有观赏价值的舞台技巧和现代化元素。平常两个多小时的一台戏,安万团队要演出近五个小时,一方面说明尊重传统,演技扎实;另一方面也说明加入的元素有多丰富。在演员遴选上,不拘一格,不问出处,唯才是举,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演出阵容,仅乐队就汇聚了40多名才俊,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演出之余,直播互动,与戏迷拉近距离,并在网络平台,分享秦腔知识,展现幕后日常,为非遗传承,不遗余力。今后,各级各类院团亦可通过这些创新举措,做大做强秦腔艺术,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四、加大投入,更新基础设施。为了提升演出质量和观众体验,安万剧团前后投入近六百多万元,壮大演出阵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这包括改善剧场条件、更新舞台设备、提高音响和灯光效果等。仅《杨门女将》一剧的服装就花费了三十多万元。更好的硬件设施不仅能提升演出的专业水准,还能增强观赏体验,从而吸引更多的观众。近期,各专业院团都在加大投入,尝试进行这方面的改革探索。有陇上百年老团之称的平凉市泾河艺术剧院,近年来舍得投入,一举购置更新了交通工具、音乐视频、舞台布景及服装道具,观众反响良好,演出市场稳定向好,仅去年全团惠民演出达350多场次,创历史新高。</p><p class="ql-block"> 五、延伸服务,贴近基层群众。安万剧团在西安的义演中,通过与观众的互动和交流,建立了深厚的情感联系。这种贴近基层群众的服务方式,不仅增强了观众的参与感和归属感,还提升了秦腔艺术的社会价值。同时,心怀桑梓,免费为家乡助农直播,推销土特产,助力乡亲增收致富。安万剧团开创的“演出互动 + 直播带货”模式,带动了会宁文旅特色产品销售。在民俗文化月活动和迎新年秦腔惠民演出中,线上线下销售成绩斐然,不仅传承了秦腔文化,还助推了文旅产业发展。未来可以探索如何拉近群众,增强其参与感和归属感,进一步提升秦腔艺术的社会价值。同时,可以继续探索更多与基层群众互动的方式,比如走出去、请进来,深入基层一线,走进社区演出,开展学校讲座等,让秦腔艺术遍地开花,更加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六、激发潜能,形成互动效应。安万剧团的成功还在于其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和相互激励。通过激发调动每个成员的潜能,形成团队内部的良性互动,以不断提升剧团的整体效能。他慧眼识才,大胆提拔重用了张敏辉、张建丽、杨东等一批业务骨干,并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建立业绩奖,实行重奖重罚。同时,通过观众互动,如现场提问、即兴表演等,增加演出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让观众成为演出的一部分。每逢登台,万人空巷,线上线下齐吼秦声,尤以《潼关》《铡美案》《二进宫》等曲,响彻云霄,不绝入耳。那种沧凉悲壮的韵味,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从而唤醒了人们内心深处对秦腔的热爱与眷恋,纷纷跟着节拍纵情歌唱。当然,安万剧团的成功,离不开他们的独特艺术魅力和团队的向心力凝聚力。演员们敬业精神可嘉,即便在刺骨的寒风中,也光着膀子抬铡上阵,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着实令人敬佩。他们的表演风格粗犷豪放,唱腔高亢激昂,剧目丰富多样,音乐伴奏独特,地域文化浓厚,让人们感受到了久违的秦腔艺术魅力。近期,各大院团也心有所动,适应市场,主动跟进,比如将固定的文武乐队从台上搬到台下,让观众零距离感受强烈的艺术氛围,戏迷反响强烈。 </p><p class="ql-block"> 七、巡回展演,逐步拓宽市场。安万剧团始终秉持“唱好戏、做好人”的演出宗旨,总是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广大观众。他们克服困难,辗转到西安演出,一举成功,并开启巡回展演方式,不仅扩大了其影响力,还为剧团带来了新的市场和发展机会。之后,不到三个月,他们的足迹遍布陕西、甘肃、宁夏及东北,所到之处,群情振奋,翘首以待,并能产生轰动效应。未来,可以考虑在全国甚至国际范围内进行一些巡回演出和观摩活动,这不仅可以增加收入来源,还能提升秦腔艺术的国际知名度。安万有雄心,下一步计划在家乡会宁建办“秦腔大观园”,成立秦腔博物馆、筹建艺术剧院和艺术学校,誓将秦腔进行到底,使其不断绽放光芒。当然,也要注意名人效应,增强抗风险能力,避免少走弯路,探索审慎务实和可持续发展之路。</p><p class="ql-block"> 八、负重前行,彰显精神风范。安万本人虽然身患疾病,但他凭借对秦腔的热爱和执着,实现了自己的梦想。他的秦腔吼出了撕心裂肺的乡愁,让人感慨凝噎,感受到回不去的童年和逝去的韶光。安万具有强大的控场能力和现场应变能力,能够灵活调整表演来迎合观众的情绪。仅一个“姑舅爸”的开场白,就一下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让人们充分感受到他的质朴情怀和亲民作风。他是平民网红的典范,展现了人性中的善良和励志精神。这种负重前行、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正是秦腔艺术需要传承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通过宣传安万的故事和精神,可以激励更多的人关注和支持秦腔艺术的发展。这也是题中应有之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张天岩 2025年2月14日定稿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邮编:744000</p><p class="ql-block">电话:13909332515</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