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编撰的国学研究专著,原名《古典常谈》,于民国三十一年二月(1942年2月)在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编著完成,1942年8月首次出版。</p><p class="ql-block"> 《经典常谈》是朱自清先生对中国一些主要的传统文化经典的梳理和讲解,介绍中国古代文学、历史、哲学经典的启蒙读物,内容包括《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三礼、《春秋》三传、四书、《战国策》《史记》《汉书》、诸子、辞赋、诗、文,共十三个专题。</p><p class="ql-block"> 《经典常谈》是学术性的普及读物,它按照传统的经史子集的顺序,把中国古代重要文献典籍的基本知识,用简练明晓的文字加以介绍,真正做到了深入浅出。全书字里行间表现出作者那种嚼饭哺人的孜孜不倦的精神。从建设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来说,当代该书无疑仍能起很好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2023年4月列入新课标中小学必读目录。</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朱自清(1898-1948),原名自华,后改名自清,字佩弦。祖籍浙江绍兴,生于江苏省东海县。现代杰出的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1928年第一本散文集《背影》出版。1932年7月,任清华大学中国文学系主任。1934年,出版《欧游杂记)和《伦敦杂记)。1935年,出版散文集《你我》。20世纪30年代末到40年代初为中学生提写了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经典常谈》。</p> <p class="ql-block">全书简介</p><p class="ql-block"> 全书共13篇,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并照传统的意见将“小学”书放在最前头,依次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诗经》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十三篇可分两大部分:前九篇谈“小学”和经史,以经典为主,力求点面结合;后四篇论子部和集部,以文体为中心,又做到点线结合。因此,《经典常谈》虽说不是“国学概论”,但只要细读全书,在深入经典文本的同时,又可以获得系统的国学常识。</p> <p class="ql-block">主旨思想</p><p class="ql-block"> 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p> <p class="ql-block">艺术特色</p><p class="ql-block">①内容简洁精辟,不故作高深。</p><p class="ql-block">②不仅有高度和深度,更有大众所能接受的广度。</p><p class="ql-block">③这是一本写给中学生看的书,所以普及性和通俗性强。</p><p class="ql-block">④语言流利畅达,娓娓道来,常有引人入胜之处。</p> <p class="ql-block">(图片素材皆整理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