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砖砌墓室

刘永平

<p class="ql-block">  在中国的传统观念里,入土为安是中华大地特别是黄土高原这块古老土地上所有人的共识。而将故去的父母双亲合葬则是儿女们必须尽到的义务。这在每一个家族里都是大事。如果哪家的子女没有做到这一点,那这家的子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被族中长辈斥为忤逆不孝、枉为人子,而且墓葬的规格也很有讲究。</p> <p class="ql-block">  我父亲于2005年正月二十二去世,享年六十六岁。父亲去世后埋在了我们家西侧山头上一个叫鏊子堰的山包后大约二百多米的一块自家的田地里。2023年五月三十日,母亲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一岁。按照习俗,两位老人当第二位老人去世时,前面故去的老人去世时间超过三年的就可以将两位老人合葬在一起了。因为祖坟所在的山上封山育林,不允许再新添坟头,所以只能另想办法。尽管我老家所在地是一个小县城,但在县城周围要找到合适的墓地是很难的。最后还是决定在自家的地里寻找合适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  费了好大周折,通过各种关系我们请到了本地一位非常出名的风水先生。陪着先生在不同地段的两块地里勘查,通过用罗盘寻点定穴,风水先生选中了父亲坟茔左侧八九米处的一个位置。据风水先生说,那块地面在我们家的那几块地里面是风水最好的。那块地上方隔一层梯田是一条盘山公路,从公路上到选定的这个地方只有一条一尺宽的很陡峭的小路,想着到时需要抬棺下来,于是我跟几个弟弟提前修整出一条大约一米六七宽的路,并且将此处到墓穴之间的所有障碍物清理干净。</p> <p class="ql-block">  在本地,人们在修筑合葬墓穴时很有讲究,最好的、最理想的是砖砌墓室。当时我跟风水先生商量能不能弄成砖砌的,结果给风水先生否定了。他说我父亲属于新立祖,下面需要安排三代人的墓地,如果砌成砖的,占地面积比较大,余下的距离就不够三辈人使用。只好作罢。</p> <p class="ql-block">  按照惯例,挖掘墓穴一般是在逝者下葬的前一天进行。我母亲下葬的日子定在了农历六月初六。初五早晨,我们弟兄四个陪着承办丧葬业务的一众匠人来到了坟地。在风水先生举行过相关仪式后,那一拨人分成两组,一组开始在划定的区域铲土开挖,另一组则打开父亲的墓穴,准备收集父亲的遗骸。那几个人认真而又熟练地把父亲的所有遗骸捡拾出来,放在墓穴旁边的一块绿地毯上,然后小心翼翼地摆放进提前准备好的小棺材里(这儿把那个小棺材称为干草盒),摆放遗骸是有讲究的,每一块骨头必须摆放到正确的位置,当时那个人把一块骨头放反了,受到他们头儿的训斥。摆放好后,他们在上面铺了一层柏叶,再用卫生纸卷固定好,以免在搬动时里面的遗骸因为晃动而错位。最后把材盖钉好。</p> <p class="ql-block">  而另一组在开工不久就遇到了困难。那块地当初我们家耕种的时候,土质很松软。可退耕还林后,政府在地里种下了大量的刺槐,刺槐的长势很猛,据说一年就能增高六七尺,土壤里的水分全被刺槐吸收,导致地里的土壤变得又干又硬。那几位工匠不得不用小煤窑里刨炭用的小斧头一点一点往下刨。因为是葬墓,所以需要挖得很深,一般是离地面七尺到九尺。费了好大得劲,终于把那个坑给挖开了,下一步就是在直立面往里挖一个能放得下两个棺材的土窑洞。在挖掘墓室之前需要先挖通墓道,结果墓道刚挖了一米多深,墓道顶上拱形的正中央就裂了一条大缝。工匠们立即砍了一根木桩顶上去,然后继续往挖后,可不大一会,那条缝裂得更宽了。工匠们不敢动了,只好停工,马上给风水先生打电话汇报情况。当我跟风水先生以及本家的一位叔叔匆匆赶到时已经下午一点半了。几个人在山顶上观察了好久,据那位风水先生说,那座山上适合做墓地的地方几乎没有了,事情一下子陷入了僵局,连风水先生也感到束手无策,而且在别的地方重新选址时间显然来不及,更不用说堪舆过程的复杂性、以及能否顺利找到地的主人,找到了协商不成又会是什么后果。</p> <p class="ql-block">  看见实在无计可施,我试着跟风水先生商量:要不咱们给把土挖掉,弄成砌砖墓室?风水先生考虑再三说:因为按照设计墓穴是往后挖的,即使砌成砖的也不会影响到以后的安排,所以可以考虑,不过,挖掘和运料等事情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本家叔叔观察后说,小型的铲车还是可以下去的。至于说施工方面得跟丧殡葬服务那边的头商量。通过沟通,那边的头说方案是可行的,但是因为是紧急用人用料,所以费用比较高。我当即表态,只要方案可行,费用不用考虑。于是双方约定,他们那边负责砖、水泥、石粉、水、泥瓦匠等相关事宜,我这边负责联系铲车和挖掘等相关事宜。多亏了弟兄几个之前修好了路,运料的三轮车可以直接开到墓地。我给弟兄几个分了工,联系铲车、安装发电机、架设照明设备、为现场劳作的匠人订饭送饭。安排完毕大伙各司其职迅速行动起来。下午五点左右,联系好的铲车终于到位,下铲开挖,经过三四个小时的努力,坑内的土方全部被挖出来,堆放在墓穴两侧,但根据风水先生的测量,还需要继续往后挖一个一米左右的小洞。但是后面直立面的土质太硬,铲车师傅不得不换上专门的锥形工具,刚试着戳了一下,结果上面三四米高的崖壁就垮塌下来,费了几个小时挖开的坑室一下子被塌方的土给填满了。铲车师傅不得不马不停蹄地重新挖掘,一直忙到晚上十二点半才把塌方的土全部清理出来。风水先生下午就下山了,当他的徒弟定位下线后,两位泥瓦匠开始砌砖。看着他们在那么深的土坑里忙活,我的心一直提在嗓子眼,我不停地嘱咐他们一定仔细观察周围动向,注意施工安全、提防后壁二次塌方。匠人们一直忙碌到凌晨两点多,把两边的墙砌好才停工休息。初六早晨七点又继续施工,给墓室合顶、砌后墙和前面带门洞的这面墙。上午十点多父母的墓室顺利完工。众人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肚子里。</p> <p class="ql-block">  中午十二点,根据司仪的安排祭奠活动开始。在遗像车的引领下孝子、家族的族亲、母亲的娘家人、女儿、女婿以及众多亲戚在乐队的哀曲声中依次上街进行街祭和路祭等祭祀活动。队伍绕城一周,然后从东门进城,在烈士楼折转向北,沿着北街一路向北而行,经过曾经的老宅,返回灵棚处。然后在司仪的主持下,孝子、亲戚人等依次在灵前祭拜,上香、奠酒、化纸。长子朗读祭文,然后开脸、盖棺。下午三时许起灵,在乐队的哀乐声中,孝子和族亲们引导着母亲的灵柩向墓地缓缓而行。我们为母亲选了一口上好的柏木棺材,很结实厚重,总共用了十二人抬棺。父母经过十八年的生离死别,终于重新走到一起。看着父母的棺椁缓缓进入墓室、墓门用砖封堵、墓道慢慢被填埋、然后堆起了坟茔、垒起了祭台,我们心中不禁涌起起了无限的哀痛。父母生时同衾、死后共穴。为父母修建了砖砌的墓室使他们安然入土,了却了儿女的一桩心事,我们又感到无比的宽慰。有了父亲的陪伴,母亲在天堂上一定不会感到孤独。每年的每一个祭日,儿女们都会按时去父母坟前祭拜,以告慰他们的在天之灵。愿父母在天堂上一切安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