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十日游(上)

老李

<p class="ql-block">D1(12/2)上海→巴林</p><p class="ql-block">2025年2月12日参加了旅行社组织的土耳其十日游。为了赶在规定的时间到达规定的集合地点,于是早早出门,拉着行李箱步行至市域铁路线中春路站。市域铁路线是刚开通不久的虹桥机场到浦东机场的机场联络线,极大的方便了两个机场之间换乘和沿途去机场的旅客。</p><p class="ql-block">车厢里旅客不多,列车停靠站也不多,花了不到40分钟便到了浦东机场。</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机场出发大厅热闹非常,各种民间组织在这里进行文艺演出,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轮接一轮,演员表演尽心尽力,旅客们看得津津有味,暂时忘却了旅途的疲劳。然而机场的安保工作却丝毫不能松懈,巡逻武警正严阵以待,以防突发事件。</p> <p class="ql-block">我们乘坐的是海湾航空GF125次航班,机型为波音787。14:55飞往巴林"麦那麦"(Manama)机场,并在那里转机去土耳其伊斯坦布尔。</p> <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20:55+飞机降落在麦那麦机场,至此大约飞行了11+(略有晚点)小时。下得机来,人已昏昏沉沉,腰酸背疼,脚踝关节肿胀,赶紧在候机楼活动活动手脚,舒展一下筋骨,顺便逛逛小商店,领略一下异国风情。</p><p class="ql-block">麦那麦机场一瞥。</p> <p class="ql-block">D2(13/2)巴林→伊斯坦布尔→番红花城</p><p class="ql-block">当地时间0:05(巴林与土耳其比北京时间都晚整5个小时)登机,并于0:55飞往伊斯坦布尔。所乘机型为A320。</p> <p class="ql-block">早上5:20左右飞机降落在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机场,办完入境手续,出了机场大楼,当地的导游已经在等候我们。地接是位帅哥,土耳其本地人,中文名叫韦多,他让我们称他"多多"。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学历,北京普通话说的还顺溜,据多多说整个土耳其会中文的仅有400余人。接机后,便前往我们到达伊斯坦布尔的第一个景点:蓝色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大巴路过博斯普鲁斯海峡,晨曦初绽,柔和的光洒向"欧亚大桥",在朝霞的辉映下,橘黄暖调给大桥勾勒出金边剪影,与澄澈蓝天相映。桥身横跨博斯普鲁斯海峡,气势恢宏。它连接欧亚大陆,桥上车流如织,在微光中穿梭,似流动的音符。桥下,海水波光粼粼,船只往来,在大桥投影下划出无数涟漪。远处城市轮廓渐明,与大桥共同构成一幅壮美画卷。</p> <p class="ql-block">机场离蓝色清真寺不远,8点半多钟我们已达蓝色清真寺大巴下客区,接着在多多的带领下步行来到土耳其的第一个景点一一蓝色清真寺。</p><p class="ql-block">伊斯坦布尔是一座横跨欧亚两大洲的城市,融合了东西方文化的魅力,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文化和时代织锦。而蓝色清真寺是众多奇迹中的一个,是其丰富历史和伊斯兰遗产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建于1609年。蓝色清真寺以圣索菲亚大教堂为蓝本,是典型的奥斯曼风格建筑,建造历经了7年时间,能够同时容纳一万人礼拜。蓝色清真寺是土耳其著名清真寺之一,也是世界十大奇景之一。</p> <p class="ql-block">烧制的蓝彩釉贴瓷,以白色为底,刻着丰富的花纹和图案,使得整个清真寺内仿佛都充满了蓝色。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中央穹顶直径约27.5米,另有4个较小圆顶和30个更为小巧的小圆顶,中央圆顶通过角穹靠在4个突出的拱上,角穹则依次倚托在4个直径1.6米的巨大角柱上。</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完工于1617年。它是奥斯曼帝国时代建筑和艺术的辉煌杰作。是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奥斯曼土耳其的突厥伊斯兰教文化相结合的建筑,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真寺<span style="font-size:18px;">拥有六座宣礼塔,宣礼塔高43米,其中4个各有3个阳台,另外两个各有2个阳台,共16个阳台,这是奥斯曼帝国时期的特征,也使蓝色清真寺成为了伊斯坦布尔独特的地标建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载图片)</span></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共有8个入口,门框均由大理石铺成,内部的大石柱由粉红砾石、大理石或斑岩制成,之间以拱门相连接,拱顶着30个圆顶。建造蓝色清真寺未使用一根铁钉,建筑结构严谨,外观造型独特,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安然无恙。</p> <p class="ql-block">寺的大门口挂着三根有造型的铁链,门的正中垂下一条,然后在下端分别有二根横向铁铁链固定于门的二侧,呈120度均布,但并不影响行人通过。铁链作为一种象征和标志,其存在代表着清真寺的神圣性和不可侵犯性。这种做法可能源于古代传统,旨在提醒入寺者这里是宗教场所,需要保持敬畏之心。也有可能铁链的设置初衷或是为了防止骑马或骑骆驼的人士直接进入清真寺内,以免对场所造成破坏或干扰。通过挂设铁链,可以提示骑马者下马,步行进入清真寺,以示对宗教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最原始的特征在于它那透光性能极强的260扇窗户。随时间的推移,后人对原来色彩丰富的窗户进行了修缮,虽然室内的透光性得到了增强,但却被民众认为失去了原来的神秘肃穆感。</p> <p class="ql-block">寺内的260个小窗上镶嵌着五彩斑斓图案的玻璃,自然光透过窗户,与昏黄的玻璃灯光、巨大精美的水晶吊顶折射出的光相互交融,营造出宁静、温暖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寺内铺满了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朝贡地毯,大片的暗红色地毯织着精美的花纹,为清真寺增添了一份尊贵与华丽。支撑大圆顶的大柱柱头和柱身有蓝底金字、黑底金字的阿拉伯文,书写艺术美轮美奂,展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参观了蓝色清真寺后,我们跟随导游多多来到"苏丹阿合麦特广场"。</p> <p class="ql-block">苏丹阿合麦特广场(Sultanahmet Square)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伊斯坦布尔的历史、文化、旅游中心。</span></p><p class="ql-block">苏丹阿赫迈特广场有三座纪念碑:塞奥道西斯"奥拜里斯克"方尖碑、青铜制的蛇柱及君士坦丁"奥拜里斯克"方尖碑。这三根柱碑是伊斯坦布尔古代广场的中心。三根立柱就是这座城市最初的见证者。三座纪念碑一字排开,最前面的是塞奥道西斯“奥拜里斯克”方尖碑(又称图特摩斯方尖碑)。公元390年,狄奥多西大帝将其从埃及购买的一块粉红色花岗岩雕刻的方尖碑切割成三块,运回君士坦丁堡,加装大理石底座后竖立在赛道内侧,现所见碑体是顶端的一段,至今已存在近3500年,保存完好。</p><p class="ql-block">方尖碑原本是古埃及法老图特摩思三世为纪念他的胜利而建造的,曾矗立在埃及卢克索卡纳克神庙门前。</p> <p class="ql-block">方尖碑碑上刻有当时的象形文字,碑石安放在一个高约3米的基座上。基座与碑体之间由四块很厚的黄铜块支撑。基座的底部是白色大理石,四周有浮雕,浮雕和底部连接处四角有四块红褐色的花岗石,浮雕描绘的是塞奥道西斯一世及其家人在御花园中的活动。</p> <p class="ql-block">青铜蛇柱:蛇柱原来是德尔斐阿波罗神庙的普拉提亚三脚祭坛,这座祭坛兴建于公元前5世纪,是为了庆祝希腊人在波斯战争的普拉提亚战役中,战胜了波斯人。其顶端是由三个蛇头支持的金碗。在第四次十字军期间,金碗被破坏或被盗。至于蛇头,迟至17世纪末才被破坏。如今,德尔斐三脚祭坛仅剩的就是它的下部,称为"蛇柱"。这座2500年历史的祭坛,就是蓝色清真寺前的这"半根(铜质)麻绳"!</p> <p class="ql-block">蛇柱是最古老的希腊雕塑原件之一,当看到它的时候,就如同看到了一场2500年前希腊人和波斯人的战役。</p><p class="ql-block">(蛇柱复原图,下载图片)</p> <p class="ql-block">第三座是君士坦丁方尖碑,又称墙柱,是君士坦丁七世波菲罗格尼图斯为了纪念他的祖父巴西尔一世贝斯雷奥斯,于公元10世纪建造的,也是唯一一个由本地人自己建造的石碑。碑高32米。碑身外原来镶满了镀金青铜浮雕,上面描绘君士坦丁七世的祖父巴西尔一世的胜利。在这个方尖碑的顶端,还有一个球。公元13世纪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侵入君士坦丁堡的时青铜浮雕全部被毁并将其熔化,只剩核心石柱。在1894年的地震中,君士坦丁石碑受到损坏,此后土耳其政府对其进行了重建。</p> <p class="ql-block">苏丹阿赫迈特广场的最东头有座漂亮的德国饮水亭,是1898年日耳曼皇帝威廉二世送给苏丹阿卜杜勒迈吉德的,造型很古罗马,绿色圆顶上停满了鸽子。</p> <p class="ql-block">地下水宫引水塔:水塔位于德国饮水亭的斜对面;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附近的小土坡下,它的下面就是著名的"地下水宫"(Basilica Cistern)。地下水宫和常识中的宫殿没有一毛关系,其实这就是拜占庭帝国时期的一个蓄水池,最早是用来为附近的皇宫和建筑物储水的,如今则成为伊斯坦布尔最浪漫和神秘的景点之一。</p><p class="ql-block">我们此行的行程中没有安排参观地下水宫,只能在网上收罗一些关于地下水宫的简要介绍。</p><p class="ql-block">水宫建于伊斯坦堡地下82英尺的地方,长约450英尺,宽约213英尺,有336根极不相称的柱子,是拜占庭时期由君士坦丁大帝建造的。所有的游客都在搭建的栈道上看着柱子的倒影,感受宫殿的阴森。</p> <p class="ql-block">在德国饮水亭的前方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庭帝国的主教堂,有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因巨大的圆顶而闻名于世,乃拜占庭建筑代表、东正教的中心教堂、拜占庭帝国极盛时代的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532年至537年,是拜占庭帝国鼎盛时代的纪念碑,也是拜占庭建筑最辉煌的代表,1985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325年,君士坦丁大帝为供奉智慧之神索菲亚,始建圣索菲亚大教堂,后受损于战乱。537年,查士丁尼大帝为标榜自己的文功武治进行重建,将它作为基督教的宫廷教堂。此后一直是拜占庭帝国重要宗教与政治中心,见证诸多帝王加冕仪式。</p><p class="ql-block">奥斯曼帝国时期: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占君士坦丁堡,将圣索菲亚大教堂改为清真寺,还在周围修建了4个高大的尖塔,并进行一系列改造,如添加了米哈拉布、敏拜尔等伊斯兰元素。</p><p class="ql-block">土耳其共和国时期:1934年,圣索菲亚大教堂被世俗化,1935年改为博物馆。2020年,土耳其政府宣布将其重新转变为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创造性地运用帆拱技术,通过四个半圆拱将穹顶重量分散至承重墙,解决在方形平面上搭建圆形穹顶难题。穹顶直径31米,悬于55米高空之上,仿佛漂浮于天际,四十扇窗户环绕穹顶,让自然光倾泻而下。</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平面近似方形,东西长77米,南北宽71.7米,中央大厅上方由大穹顶覆盖,空间比罗马万神庙更为宽敞开阔。正中直径长33米、高15米的半球形穹顶由40根肋拱组成,下接一个鼓座,在四角通过帆拱将圆形平面改变为方形,架在四角各一个长18.3米、宽7.6米的巨大墩座上。</p> <p class="ql-block">大教堂见证了基督教与伊斯兰教文化的交替与融合。建筑既有基督教元素,又有奥斯曼帝国时期添加的伊斯兰元素,如宣礼塔、阿拉伯文书法装饰等,是两种文化相互影响与包容的体现。</p><p class="ql-block">我们的行程中没有安排进入教堂内部参观,所以接下来就去世界上最大及最古老的集市之一"大巴扎集市"游览。</p> <p class="ql-block">大巴扎一一卡帕勒市场,又称大巴扎集市。在伊斯兰语中,巴扎(Bazaar)就是集市的意思,而伊斯坦布尔的大巴扎集市,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大巴扎集市位于旧城中心位置,建造于1461年,有近550年的历史,它采取全封闭式的设计,占地30万平方米,室内大约有65条街道,4400多家商店,每天接待的客人大约在25万人次以上。</p><p class="ql-block">图为大巴扎的1号门。</p> <p class="ql-block">大巴扎集市的中央大街富丽堂皇,像棋盘一样分支出去的小街上颇具土耳其特色。里面的商品琳琅满目,从世界各地运来的香料食品,到土耳其本地生产的挂毯珠宝,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要想转完这家巨大的"百货公司",没有一天的时间还真是不能尽赏其美。</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自理)驱车420公里前往土耳其最美的山城一一番红花城。图为大巴经过的博斯普鲁斯海峡。</p> <p class="ql-block">开车二小时,2点20分大巴停在服务区,虽然这里离开伊斯坦布尔并不远,地上却堆滿了厚厚的积雪,着实让人感觉意外。看来昨天(或前天)这里下了一场大雪。体感温度尚可。</p> <p class="ql-block">约下午6点45分左右,我们终于到了番红花城。</p><p class="ql-block">在小镇Carsi的街道广场上有一座番(藏)红花的雕塑,雕塑的主体为一朵巨大的花朵。这朵花的花瓣呈现为深紫色,花蕊则是鲜明的黄色,色彩对比强烈,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雕塑象征着番红花城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以及独特的地域特色,是城市的文化符号和象征,代表着番红花城的过去、现在和未来。番红花雕塑作为公共艺术作品,具有美化城市环境和地标的作用,为番红花城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小镇的辛西公共浴室(也称吉伦哈玛浴室),浴室建成于16世纪,是土耳其浴的发源地,古老的砖石浴室十分具有历史感,绝对是来番红花城一定要来体验参观的地方。浴场建筑的红色瓦片上镶嵌着的玻璃罩子其实就是浴室内部的釆光系统,白天可以通过它把外面的自然光照射到浴室内,相当于代替了灯光。(行程安排只能外观,没有入内参观)。</p> <p class="ql-block">小镇街景:Carsi街区是当地城中很迷人的区域,这里坐落着许许多多红顶白墙的奥斯曼老房子,行走在这里的每条老街巷里,脚下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蜿蜒曲折,如同一条时光通道,引领着人们走进古老的岁月。街道两旁,奥斯曼风格的木质房屋错落有致地排列着,暖黄色的外墙爬满了岁月的痕迹,搭配着朱红色的屋顶,在柔和的灯光轻抚下,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宁静的氛围。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手工艺品小摊或是糖果摊。你可以放慢脚步,细细品味奥斯曼帝国的古老遗韵。</p> <p class="ql-block">驿站一一番红花城(古称萨夫兰博卢)曾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这座小镇以其红顶白墙的奥斯曼老房子、丰富的手工艺品和迷人的街景而闻名。1994年,番红花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土耳其的建筑典范。</p> <p class="ql-block">今晚将入住奥斯曼帝国的古建筑民宿,是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砖木结构,透气保暖,干净舒适。民宿内没有电梯,行李要自己提到楼上去。如让民宿的服务员拿,要付1刀小费。小楼最高楼层也就是三楼,房间号1开头就是二楼(即当地人的一楼是我们所指的二楼)。</p><p class="ql-block">小镇上传来我们从未听到过的"礼拜呼唤(Adhan)",有固定旋律,音调悠长庄重,覆盖了整个小镇。我们就在这祈祷声中慢慢进入梦乡。</p><p class="ql-block">图为我们住的民宿外观。</p> <p class="ql-block">D3(14/2)番红花城→安卡拉→卡帕多奇亚</p><p class="ql-block">自助早餐后8:30大巴启动向卡帕多奇亚出发,12:30左右在被誉为"土耳其心脏"的安卡拉参观了《国父纪念馆》。</p><p class="ql-block">这里是现代土耳其之父,土耳其独立战争领导人,第一任土耳其总统和总理的凯末尔的陵墓和纪念馆。纪念馆1944年开始修建,1953年完工。占地面积达数平方公里。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是一个集陵墓和纪念馆于一身的巨大建筑。</p><p class="ql-block">102年前(1919年5月19日),土耳其国父穆斯塔法·凯末尔·阿塔图尔克从伊斯坦布尔来到黑海城市萨姆森,正式宣布土耳其独立战争开始。由于他的卓越贡献,土耳其国民议会于1934年通过授予他"阿塔图尔克"(在土耳其语中,阿塔图尔克是父亲的意思。)的荣誉称号。为纪念阿塔图尔克及这一重要的历史时刻,土耳其政府把每一年的5月19日都设立为国父纪念日。</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位于市中心的一座小山丘上,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回廊环绕四周。</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国父凯未尔的纪念馆和陵墓守卫大门的土耳其士兵。阳光下,国旗飘扬,鲜花盛开,卫兵们手持枪械,纹丝不动地站在那里,显得格外英武。</p> <p class="ql-block">墓园的核心是陵寝大殿,这是一座长方形的米黄色大理石建筑,正面有10根、侧面有14根高大的方形立柱装饰。大殿显得肃静、端庄、气派。中间的"荣誉大厅"里停放着凯末尔的大理石的棺椁,整组建筑气势恢宏,很有雅典卫城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殿内的灵柩大厅安放着国父穆斯塔法.凱末尔遗体的石棺。殿内采用实物、巨幅油画、现代声像技术,全面展示国父领导人民推翻君主制度,驱赶外国侵略者,建立共和制的艰辛历程,让人们直观地感受到国父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在殿内的一些建筑上,雕刻有国父的一些名言警句。如"我的微小的身躯总有一天要埋葬于地下,但土耳其共和国却要永远屹立在世界""对自身历史无意识的民族,活该灭亡。"土耳其人民瞻仰国父纪念馆,等同于重温了一次民族独立,国家振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陵墓的主要部分由陵寝大殿和分布在四周的10个城堡形状的大厅组成,大厅之间有廊道连接。</p> <p class="ql-block">在陵寝大殿的前方是一个巨大的胜利广场。广场可容纳15000人,装饰着模仿土耳其地毯和挂毯的精美图案。</p> <p class="ql-block">在灵寝大殿正面的广场上安放着国父的战友、第二任总统伊斯麦特.伊诺努的灵柩。</p><p class="ql-block">这是伊斯梅特.伊诺努(ISMET INONU)的象征性石棺。伊诺努是阿塔图尔克最亲密的战友,曾任土耳其第二任总统,直至1950年。根据部长会议的一项法令,伊诺努于1973年12月28日被安葬在国父陵。他的墓室位于下层,石棺位于和平塔(Baris)和胜利塔(Zafer)之间,设在一个带开放式柱廊的展厅中央。</p> <p class="ql-block">狮子大道(也称狮子路)一一是(从另一入口)进入墓园的主要通道,狮子路长262米,两侧有24尊坐姿狮子雕像,象征着力量和坚定。墓道两旁苍松傲立,繁花似锦,排列着24支象征权力和力量的雄狮。</p> <p class="ql-block">在狮子大道的入口两侧,分别耸立着独立塔和自由塔,塔身旁边树立着表现军人、市民、妇女和古代武士的雕像。这是由雕塑家侯赛因·奥兹坎创作的妇女雕塑群(Kadin Heykel Grubu),妇女雕塑群通过手持谷物花环的妇女和掩面而泣的妇女形象,表达了土耳其妇女对农业丰收的喜悦和对国父的深切怀念。</p> <p class="ql-block">同样出自侯赛因.奥兹坎之手的男子雕塑群(Erkek Heykel Grubu),描绘了土耳其士兵、青年和农民。男子雕塑群描绘了土耳其士兵、青年和农民的形象,分别代表着土耳其社会的不同阶层和角色。</p><p class="ql-block">士兵形象:身着军装,表情坚毅,展现了土耳其士兵的英勇与忠诚。他们代表着国家的守护者,是土耳其独立和自由的捍卫者。</p><p class="ql-block">工人形象:穿着工装,表情专注。他们象征着土耳其的工人阶级,是国家建设和工业化的重要力量。</p><p class="ql-block">知识分子形象:穿着西装手持书籍,表情沉思。他们代表着土耳其的知识阶层,是国家的智囊团和思想引领者。</p> <p class="ql-block">国父纪念馆的换岗仪式是个看点,不容错过。每天上午9点至下午5点 ,每整点就会举行这一庄重仪式。仪式开始,身着海陆空三军制服的士兵们扛着枪,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从狮子大道行进,他们高抬腿、大跨步、大摆臂,动作独特夸张,非常震撼。皮鞋、铁制的枪在石板地上敲出沉闷金属的声,近乎于吼叫的低沉嗓音,都非常具有威慑力,气场十足!</p> <p class="ql-block">仪式进行时,广场上军靴踏地的铿锵声和口令的回响,营造出近乎凝重的肃穆氛围。游客和当地民众会自觉停止交谈,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仪仗队上,以静默表达对阿塔图尔克的敬意。</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到达指定位置后,新老卫兵进行交接,在指挥口令下,完成持枪姿势转换、步伐调整等规范动作。这一仪式不仅是对国父凯末尔的缅怀,更彰显着土耳其的国家精神与民族凝聚力。换岗官兵每一步都迈得扎实有力,脚步声回荡在广场,像是在诉说土耳其的往昔。周围游客纷纷驻足,举起相机,想要定格这珍贵瞬间。</p> <p class="ql-block">13点50分团队集合乘坐大巴继续前往卡帕多奇亚。中途游览了"图兹盐湖"。</p><p class="ql-block">图兹盐湖位于安卡拉东南50公里。在安卡拉、孔亚和阿克萨拉的交界处,是一个内陆咸水湖。它的面积大约为1500平方公里,水深随季节变化而变化。通常情况下,南北长约80公里,东西宽约50公里。夏季枯水期间,滩涂上会露出大片白茫茫的结晶盐,可供采盐。土耳其近40%的盐出自于此湖。</p> <p class="ql-block">湖水在阳光下产生的光影效果绝佳,游客脱掉鞋袜站在浅浅湖水中望向湖水,就好像看到了一面巨大的镜子,蓝天白云倒映在湖面宛如置身仙境,因此图兹湖也被人们称为"天空之镜"。图为当地游客们穿着长统雨靴站在湖水中拍照,逆光产生的剪影效果也不错。</p> <p class="ql-block">图滋盐湖水清澈,湖底经过阳光照射而使湖面呈现出淡淡的粉色甚至是红色,充满了梦幻色彩,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因此图兹湖也是世界上唯一的"粉红色的天空之镜"。</p> <p class="ql-block">因为此时是土耳其的冬季,湖水并没有呈现出特别的色彩,凛冽的寒风使得游客都躲在湖边的超市和咖啡店里避寒,半小时后我们离开景区继续赶路。</p> <p class="ql-block">大约在晚上6点50左右我们终于到了卡帕多奇亚所入住的酒店。酒店远离市区,晚上的街道一片漆黑,一顿丰盛的自助晚后便各自回房休息。</p> <p class="ql-block">D4(15/2) 卡帕多奇亚</p><p class="ql-block">自助早餐后(同样的丰盛),出发去今天的第一个景点一一格雷梅露天博物馆。多多介绍,今日时间比较紧凑,安排的活动内容多:一个是景点多,还一个就是进购物店比较多(这是旅行社的安排,必须执行的程序)。</p><p class="ql-block">约8点40分大巴到了格雷梅露天博物馆的停车场。只见一片白雪皑皑,一座座小山丘被白雪覆盖,只露出褐色的山体。不一样的风景,别有情趣。</p> <p class="ql-block">如果来卡帕多西亚旅游只能去一个景点,那就必须是格雷梅露天博物馆了。这里是土耳其的世界文化遗产,是在自然地貌的基础上修建的建筑群,包括石窟教堂、礼拜堂和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个被列为世界自然及文化双重遗产的神奇之地,位于陡峭的山谷中。漫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历史的厚重与自然的壮丽。</p> <p class="ql-block">露天博物馆浓缩了卡帕多西亚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汇集了三十多个大大小小不同特色的石窟教堂。</p> <p class="ql-block">这些教堂最初由躲避政治迫害而迁移到卡帕多西亚的基督教徒所修。为掩人耳目,他们将山体凿空修建教堂,内部刻画着色彩斑驳的壁画,美妙绝伦。(行程没有安排入内参观,齐小腿深的积雪也阻止了参观脚步)。</p> <p class="ql-block">时间在这一刻凝固。沿着堆满积雪的步栈道前行,每走一步都发出了"吱吱"的声响,那是雪与石板的低语,也是历史与现代的交响。尽管大雪覆盖,但透过那些未被雪掩埋的洞穴,仍能感受到壁画中散发出的古老而神秘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除了石窟教堂,格雷梅露天博物馆还拥有着独特的自然景观。大雪覆盖下的精灵烟囱、玫瑰谷等地貌景观(接下来我们会去这些景点),与古老的教堂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站在远处俯瞰,只见整个博物馆被白雪覆盖,宛如一座童话世界,让人心旷神怡。这里不仅是艺术的殿堂,更是历史的见证。大雪虽然给我们游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但也让这次旅行变得更加难忘和独特。</p> <p class="ql-block">9点10分,我们离开格雷梅景区,前往下一个景点一一"乌其萨天然城堡"。途经"格雷梅"小镇,未作停留,直接穿镇而过。</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小镇街拍景(车拍)</p> <p class="ql-block">格雷梅小镇街景(车拍)</p> <p class="ql-block">9点20分左右我们到了乌奇萨城堡。乌奇萨城堡‌,又称乌奇萨要塞,位于‌土耳其‌卡帕多奇亚地区的‌格雷梅小镇,是卡帕多奇亚最高点之一,这里有着沙漠火山岩石质感的宝藏洞穴,并提供了壮观的全景视野。被誉为"地球上最像月球的地方",是拍照打卡的绝佳地点!</p> <p class="ql-block">它并不是一座真的城堡,而是一座由火山岩形成的天然岩堡,多个世纪以来它的内部被凿出了无数的洞穴屋并且以复杂的通道系统相连结,形成了庞大的社区。</p> <p class="ql-block">乌奇萨城堡意指"第三个堡垒",这座城堡坐落在一块60米高的巨岩上,是所有城堡中最为险峻的。由早期的定居者挖空岩石,形成了互相连接的通道,绝佳的地理位置使之成了当地重要的军事要塞。兼具防御及庇护的功能,可用于抵御外敌入侵时存储粮食和水,确保居民可以坚守数月。</p> <p class="ql-block">城堡地处卡帕多奇亚的最高处,城堡的最高点飘扬着土耳其国旗。这里可以欣赏到卡帕多奇亚这片神奇地域的壮阔美景,如玫瑰谷、鸽子谷等。</p> <p class="ql-block">在拜占庭时期,乌奇萨城堡作为避难所,外敌入侵时,洞穴内的水和粮食足以支撑数月。奥斯曼帝国时期,乌奇萨城堡继续作为军事要塞,保护着当地的安全。</p> <p class="ql-block">城堡所在的地区因其奇特的喀斯特地貌和丰富的历史遗迹而闻名,吸引了世界各地的游客。乌奇萨城堡不仅是旅游景点之一,还作为景区和博物馆对外展示,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p><p class="ql-block">接下来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来到行程中安排的"珠宝店"购物。</p> <p class="ql-block">乌奇萨城堡距珠宝店不远,十几分钟后我们一行就到了珠宝店。</p><p class="ql-block">图为珠宝店外观</p> <p class="ql-block">店内各种奢侈品琳琅满目,珠光闪闪,女士们更是目光闪烁,激动不已,她们对琳琅满目的珠宝显示出极大的兴趣。结果是询问的人不少,但出手的几乎无!好在土国导游并不像国内导游那样胁迫游客购物。大约一个小时后我们出了珠宝店,多多领着大家去观看"鸽子谷"。</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观景台就在珠宝店的马路对面。鸽子谷是一个狭长的山谷,因岩壁上星罗棋布着大大小小的天然鸽子洞而得名。鸽子对卡帕多奇亚穴居的居民来说,不但有传信的作用,更是营养及肥料的来源。</p> <p class="ql-block">峡谷间的石柱顶端,聚集了数不清的鸽子,这里是鸽子的天然保护区,也是规模最大的鸽子饲养环保区。</p> <p class="ql-block">蓝眼睛树:观景台悬崖边有棵"蓝眼睛"许愿树,枝杈上密密麻麻地挂满了蓝眼睛。蓝眼睛是深受土耳其人喜爱的护身符,用来辟邪保平安。它作为土耳其的吉祥物承载着人们对于保护、避邪和幸福生活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鸽子谷的尽头,那座60米高的巨岩形成的天然堡垒,就是我们刚刚去过的乌奇萨要塞,山顶上飘扬的土耳其国旗依稀可辨。远观巨岩上的洞口密密麻麻不计其数,当外敌入侵时,洞穴内存储的水和粮食,足够居民们躲避数月而不必外出。</p> <p class="ql-block">载帽子的小女孩:峡谷对面的崖壁上被厚厚的雪层覆盖,露出一块凸出的岩石,远远望去,恰如一个戴着大沿帽的小女孩,连女孩的眼睫毛都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10:50团友们又被带到"地毯博物馆"参观购物。</p><p class="ql-block">马可波罗曾说过:世界上最好最漂亮的地毯只能在土耳其找到。土耳其地毯的编织工艺始于其祖先塞尔柱人在中亚的游牧时期,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土耳其是世界第二大地毯出口国,每年大量出口至欧洲和中东地区。土耳其地毯拥有艳丽的颜色和精致的图案,充分体现了伊斯兰民族的艺术文化精华。</p> <p class="ql-block">大家一边欣赏着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地毯,一边喝着苹果汁,仔细倾听着工作人员介绍每一块地毯的材料、制作工艺和特色。 在这里大家亲身感受流传千年的传统制作技术,欣赏了土耳其地毯的精华。图为工作人员正在卖力的表演"会飞的地毯"。</p> <p class="ql-block">传承千年的土耳其手工毯不仅是土耳其艺术的象征之一,更是一种古老编织的文明沉淀。地毯虽然很珍贵,很具收藏性,但价格昂贵,少有人问津。接下来多多便领着团友来到格雷梅玫瑰谷和爱情谷。</p> <p class="ql-block">卡帕多西亚的爱情谷(Love Valley)和玫瑰谷(Rose Valley)地理位置相邻,属于格雷梅区域的不同部分,两者可以通过徒步路线连接游览。</p><p class="ql-block">玫瑰谷由锥形、金字塔形和尖塔形的岩体组成,这些岩体在阳光下会变换颜色,呈现出红、粉、黄、白、灰等各种色彩,宛如一幅绚烂的油画。日落时分,夕阳映照下的玫瑰谷会染上一层奇异的玫瑰色,这便是玫瑰谷名字的由来。那一刻,玫瑰谷真正展现了它名副其实的浪漫之美,是许多人难以忘怀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玫瑰谷以斑点岩层而闻名,有奇特的岩石构造和岩洞,这里起初是基督教徒躲避罗马迫害的避难处,这些半隐居人群留下了众多历史遗迹。这里的洞穴教堂中保存着许多精美的壁画,这些壁画描绘了宗教故事和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是艺术与历史的珍贵遗产。除了有美丽的风景和极佳的远足路线外,还有大批的火山岩结构,高耸入云,形态逼真,引来很多世界游客。</p> <p class="ql-block">爱情谷的石柱形状独特,高高耸起入,形态逼真,尤其是那些貌似男性生殖器的火山岩结构,令人浮想联翩,更使爱情谷的名字委婉而引人入胜。此外,爱情谷的名字也可能与当地的传说和习俗有关,这些独特的石柱形状让人联想到爱情和浪漫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爱情谷不仅以其独特的地质景观闻名,也因为它名字背后的浪漫故事而成为热门的旅游景点。据说,热恋中的情侣来到这里,就会感受到一股特别的神奇气场,许多情侣在这里许下山盟海誓,希望他们的爱情能够像这些石柱一样历经风雨而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G0REME一一这里是热气球升起的地方!清晨乘坐热气球升空,从空中俯瞰这片神奇的土地,连绵起伏的山谷、错落有致的岩石和点缀其间的古老洞穴,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在热气球上,伴随着轻柔的风声和远处传来的鸟鸣声,仿佛置身于一个梦幻般的世界,所有的烦恼都被抛到了九霄云外。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只留下内心深处对这份美景的深深震撼和感动。若在日出之际刚好飞到爱情谷,朝阳刚露出地平线,爱情谷地貌的光影显示出令人迷惑的立体轮廓,与石林上空飞翔的热气球相互交织、点缀,使蓝天下的爱情谷焕发出绚丽多彩的活力和无与伦比的美丽画面。</p> <p class="ql-block">帕夏贝仙人烟囱:帕夏贝位于格雷梅北部的济尔维,是格雷梅至陶瓷小镇阿瓦诺斯 (Avanos)的必经之地。这里是整个卡帕多西亚地区最美、最可爱的精灵烟囱的集结地,是徒步旅行不可错过的神奇自然景观。</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精灵烟囱有多头式、尖帽式,形态各异,非常特别。精灵烟囱又被叫做"蘑菇石"。每一个顶着小帽子的石柱都像是一朵朵从地下钻出来的蘑菇,而且,这些"小帽子"的颜色略深于白色石灰岩的柱身,这让它们与蘑菇更加的相似。</p> <p class="ql-block">第一眼见到这片戴着帽子的石柱林实在是让人浮想联翩忍俊不禁。"精灵烟囱"是土耳其人对它们的称呼,它的形成是因为数亿年前卡帕多西亚地区的艾尔吉耶斯火山喷发,火山喷吐而出的熔岩又经过数亿年的水流和风蚀,造就成了如今的地形地貌。</p> <p class="ql-block">爱情谷以火山岩侵蚀地貌的自然奇观和浪漫传说为主,而帕夏贝则结合了自然景观和宗教历史遗迹,尤其是洞穴教堂和隐士居住的地方。两者的石柱形态也有所不同,帕夏贝的石柱形态可能更像蘑菇,结构也更复杂,有多个头,体积也更高大。</p> <p class="ql-block">阿瓦诺斯(Avanos)位于格雷梅小镇的北边,是卡帕多奇亚著名的陶器小镇,富含铁质的红河水绵延而过,孕育出适于制陶的红黏土。这里的陶器以其色彩绚丽、种类繁多、画工精美、做工精致而闻名。图为阿瓦诺斯陶瓷制作中心,也即我们参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进入陶瓷制作中心,靠近门口的作坊有几位女工艺技师正专心致志地为陶瓷品绘画上釉‌。游客围观拍照,她自安然不为所动。</p> <p class="ql-block">工坊讲解员向大家介绍了手工制作瓷器的传统工艺和过程,并请技師当场制作泥陶。为保持传统的陶艺,他们不采用机械化操作,而是用脚拨转沉重的旋转台进行操作塑形,整个制作全凭师傅的经验和手感。</p> <p class="ql-block">色彩斑斓的陶瓷成品陈列区,一件件精美陶器上常常描绘着郁金香、橄榄枝等土耳其文化元素,带有鲜明的民族特点。独特的土耳其文化经过上千年的积累沉淀,绽放在细密的陶器之上,散发出异域迷人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展示的陶器以其色彩绚丽、画工精美、工艺精致、种类繁多而闻名于世,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展现出土耳其陶瓷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走出陶艺博物馆,已是下午2点,此刻艳阳高照,气温随之升高,体感非常舒适。极目远眺,格雷梅的魔幻地貌在蓝天下展现出迷幻的风彩,远处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仍然罩着一层厚厚的雪,广袤的雪景像一幅粉妆玉砌的画像,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冬日春景图。清风送来清真寺悠远的唤拜声中还挟掖着两千多年前基督徒祷告时的余温。</p> <p class="ql-block">参观了陶瓷工场,多多将带领我们去游览陶瓷之乡一一阿瓦诺斯小镇。</p><p class="ql-block">请继续欣赏《土耳其十日游(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