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12.8---2024.12.31。<br>方式:参团,含领队11人。<br>五国:巴西、秘鲁、智利、阿根廷、乌拉圭。<br>路线:北京-圣保罗-利马/Pisco-伊基托斯-库斯科-乌鲁班巴-马丘比丘-圣地亚哥-复活节岛-布宜诺斯艾利斯-火地岛-卡拉法特冰川-布宜/科洛尼亚-伊瓜苏-里约热内卢-圣保罗-北京。<br>飞行:19航段(包括Pisco地画小飞机)。<br>印象:24天5个国家,飞行旅游,行程匆匆,所到之处、所见之物、所观之景、所遇之人,只能算是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已,因此,本游记之图文便也只能是行程的简记了。<div>感受:最值得看的地方是伊瓜苏、大冰川、火地岛、马丘比丘、复活节岛、比格尔海峡,最意想不到的震撼是库斯科城,最让人深思的是南美各国保留下来的几百年建筑和欧化了的现代生活与文明,最为遗憾的是行程中没有包含智利的百内国家公园。<br></div> 贴士:<br>1、24天的气候经历了4个季节,因此四季衣服都要准备,冬季衣服可少带。<br>2、电源插头基本是欧标圆头,但巴西部分酒店插座深凹,插头要加长。<br>3、亚马逊等热带地区蚊虫多而凶,防蚊剂要备好。<br>4、库斯科海拔在3500左右,要提前准备防高反措施。 经过几个小时的飞行,我们到达布宜诺斯艾利斯,飞机在拉普拉塔河岸的机场着落。机上俯瞰,拉普拉塔河河水浑黄,布宜诺斯艾利斯城高楼林立,比较繁华。 阿根廷的第一站还是布宜的市区游,必经之路是七九大道。<div>七九大道是"七月九日大道"的简称,为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条街道,得名于阿根廷独立日,即1816年7月9日。该大道号称是世界上最宽的大道,世界上最美的大道,世界上交通最繁忙的大道,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道。<br>沿七九大道,自北向南有很多知名的建筑,法国大使馆、哥伦布剧院、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共和国广场、与五月大道交汇处的堂吉诃德雕像、前交通部大楼以及宪法车站和宪法广场。</div> 科隆大剧院。<div>科隆大剧院位于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七月九日大街广场上,这是仅次于纽约大都会歌剧院和米兰的拉·斯卡拉剧院的世界第三大剧院,其绝妙的音响效果堪称完美。参观要事前预约,我们只是外观了一会儿。</div> 布宜诺斯艾利斯方尖碑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标,位于科连特斯大道和七月九日大道交汇处的共和国广场,它是为了庆祝布宜诺斯艾利斯建城400年,于1936年设计建造的,碑高67.5米。 阿根廷总统府坐落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市蒙色纳特区,背靠拉普拉塔河,总统府正面面对五月广场,五月广场是阿根廷人民庆祝重大活动的地方。 总统府原来是白色,1850年改成了粉色,因此也叫玫瑰宫。据说是时任总统为了调和两大政党的矛盾而改成粉色的。 五月广场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城市中心广场,为纪念1810年南美独立战争的五月革命于1884年而建。这里,也是阿根廷的政治生活中心。五月广场的周边建筑十分壮观,四周分布着玫瑰宫总统府、阿根廷经济部、情报局、国家银行、联邦公共管理局、市政府、首都大教堂等等主要建筑,基本都是豪华的欧式建筑。 大教堂庄严肃穆。 我们暂别布宜,飞往阿根廷最南端小城乌斯怀亚。<div>小城乌斯怀亚(Ushuaia),也称世界尽头。</div> 每个地方都有打卡地,乌斯怀亚也一样。 乌斯怀亚是世界最南端的城市,别致、美丽,依山面海而建。此时这里正是南半球生机盎然的夏天。但清冷的空气和抬眼可见的白雪皑皑的山峰,又让人感受到南极的气息和冬天的寒冷。 回首院落,多色的鲁冰花,分明告诉我们,这时真是夏天。 乌斯杯亚面对的海峡是比格尔海峡,世界各地的游客飞落乌斯怀亚,乘船游南极。因此海湾除了里游轮聚集外,还有很多大型远赴南极的旅游船。 小城街道不宽,但十分干净。 街边全是各式各样在童话里才会出现的的可爱小木屋。 这是最早的建筑,当年这里是流放犯人的地方,因此监狱便是当年最主要的建筑,目前成了博物馆。 这座世界最南的城市,在比格尔海峡北岸乌斯怀亚湾畔,人口只有6万多,但却是火地岛地区的首府、行政中心。<div>这里有个纪念装置,说明这座城市是1884年开始建市的。乌斯怀亚距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远达3200公里,距南极洲却只有800公里。由于它特有的地理位置,成为通往南极洲的门户,因此而驰名世界。</div> 我们自费乘船游比格尔海峡,海上风大,是我们24 天行程中最冷的一次。<div>格尔海峡,是一条跨过阿根廷,智利两国到西部太平洋的水道。海峡全长320公里,最宽的地方大概有10公里,而最狭窄处只有一公里。</div> 比格尔海峡也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海峡之一,风景壮丽,令人陶醉。 比格尔海峡,位于南美大陆最南端,乌斯怀亚西南方,1833∼1834年达尔文曾经乘坐英轮“比格尔号”来到这里考察,为纪念达尔文,因此得名比格尔海峡。<br> Les Éclaireurs灯塔,是一座传奇的灯塔,多次出现在无数的明信片或者风光照片中,虽然塔高不过十来米,但这座世界尽头的灯塔,年复一年孤独又骄傲地矗立在岛上,见证着海峡的变迁。<br> 比格尔海峡上有一处叫海狮岛,海狮们喜欢趴在岩石上睡大觉,非常悠闲。 风浪起,万鸟飞,惊诧船上人。 返程途中在一个荒岛上停留,看万年不变的海峡风光,感叹人生的短暂与人类的渺小。 从乌斯怀亚市区到火地岛国家公园只有半小时的车程,这里是世界最南端的国家公园,位于阿根廷火地岛省,火地岛国家公园拥有神奇的自然保留地,拥有最原始的自然景观,湖泊,溪流,森林和海岸,这里是真正的世界尽头。<div>广义的火地岛是岛群,2/3在智利,1/3在阿根廷,我们去的是阿根廷国家公园。</div> 这座海边上架起的摇摇晃晃的小木屋,就是网上红火的世界尽头邮政局。游客至此,寄出一张属于世界尽头的明信片,然后再盖上“世界尽头”的护照章,心中是一种体味人生的仪式感,是一种征服广阔宇宙天地的畅快感。但遗憾的是,几个月前因年久失修发生了一点小故障,守护这个邮局的老人决定停业,也许以后再也不会从这里发出明信片了。 泛美公路到这里是最南端的终点,游客会在这里打卡。 美公路系统全长47515千米,把北美洲和南美洲连接起来,只是在巴拿马的达连隘口中断了。阿根廷3号公路是泛美公路最南端的一段,从布宜诺斯艾利斯到这里3079km,是泛美公路真正的南尽头。 当然,到火地岛还是看自然风光。 还有许多珍贵的鸟类动物。 山上冬雪覆盖,山下百花盛开,看山影倒映,看野花烂漫,看溪流潺潺,看珍鸟悠闲。 离别火地岛。我们准备飞往卡拉法特,去看大冰川。 在机场,远望乌斯怀亚,心中竟有些留恋,这个景色秀丽,位置特殊,冬天平均气温不低于零下10度,夏天平均气温不高于15度的小城,才是真正的宜居城市。 飞机从乌斯怀亚飞抵卡拉法特,卡拉法特是阿根廷南部圣克鲁斯省境内的一座小城,周边是荒漠,它的名气来自于附近安第斯山脉中的13座巨大冰川,这是地球上面积仅次于南极的冰雪大陆,也是目前全世界仅存的仍在不断增长的“活”冰川。<div>我们在小镇上小住一夜,透过酒店的窗户,可以看到安第斯山脉绚丽的日落。</div> 早餐后乘车向大冰川出发,沿途风光迷人,我们不时停车欣赏。 又是一个打卡点。 卡拉法特是一种水果的名字,是这里的特产,很像蓝莓,途中就可以看到。 远远地就看到了冰川的身影。 先自费乘船看冰川,这一侧的水很浑浊。 但可以就近观看碎裂的冰块入水的过程,只是很少见到。冰缝在光线的照射下,泛着蓝色的光芒。 阿根廷冰川国家公园内共有47条发源于巴塔哥尼亚冰原的冰川,而公园所在的阿根廷湖接纳了来自周围几十条冰川的冰流和冰块,其中最著名的是我们来到的莫雷诺冰川。 下船后,我们来到餐厅用午餐,透过餐厅巨大的窗户玻璃,可以看到和上午乘船反方向一侧的冰川景色。表面碧蓝无比的湖水,旖旎的湖光山色,白雪皑皑的安第斯群山,美轮美奂。 午餐后徒步栈道,近距离接近莫雷诺冰川。 这座冰川形成于20万年前(也有说是3万年),是世上一座著名的“活冰川”,每天都会不定时发生“冰崩”现象。 冰崩以后融化的冰水汇入阿根廷湖,湖面湛蓝,水平如镜。 沿着栈道,在不同的角度,不同的高度,会看到不同的清冷之美。 这是南美之行最主要的景点之一。离开莫雷诺大冰川,我们赶往机场,飞回布宜诺斯艾利斯。 乌拉圭科洛尼亚与布宜诺斯艾利斯隔河相望,所以打卡乌拉圭,其实就是从布宜乘船1小时到拉普拉塔河对岸,游览科洛尼亚,当然进出境的手续是必须的。<div>科洛尼亚市最早建于1680年,后葡萄牙人为征服拉普拉塔河流域占领了科洛尼亚市。经过西葡两国的反复较量,签订了San Ildefonso条约,将科市最终划归西班牙人管辖。</div><div>下船进入古城,经过的是这个古城门,城门前方有木质吊桥。</div> 科洛尼亚位于乌拉圭河进入拉普拉塔河的入海口,是南美入海去往欧洲的重要港口,因此其战略地位非常重要。<div>这里也叫武器广场,是古城中心,这个小镇的修建,是西班牙和葡萄牙这两个殖民强国相互争斗的结果,镇上两种不同建筑风格奇异的揉合反映了它动荡的历史。</div> 圣礼教堂是乌拉圭最古老的教堂,自从17世纪末修建以来,曾多次被毁,虽然经过修复,教堂还是失去了原有建筑的统一风格。 在18世纪上半叶,葡萄牙曾单独稳定地统治过一段时间,那时镇上建起了不少精美的民用和军用建筑,使小镇增色生辉,这些建筑中幸存的部分至今仍令人仰慕不已。<div>但多数建筑都是上世纪末为保护古城历史而修复或粉饰的,看起来也很和谐。</div> 老城区地标性建筑是位于海岬顶端的灯塔。 街上还有几辆老爷车,很有那种古老气息。 小镇街道很干净,小朋友在老师带领下,欢快地在街道上经过。 在拉普拉塔河边用午餐是一种享受,河水堪比我们的黄河,但大小邮轮依然悠闲自得。<div>拉普拉塔河是世界上最宽的河,两岸最宽距离达220公里,最窄的位置在入海口附近,宽度48公里,全长4100公里,汇集了巴西、玻利维亚、乌拉圭、巴拉圭和阿根廷几条重要的支流。</div> 午餐后我们去看黑人教堂---圣贝尼托教堂,教堂在古城外。是1570年由第一个黑人传教士建立的教堂,也是乌拉圭最古老的教堂,这位黑人传教士因为帮助了很多人,因此很有威望。教堂简洁朴素,却不失庄严。 科洛尼亚有座废弃的斗牛场---圣卡洛斯斗牛场,现在也成了参观的景点,目前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在修复,好像要改作他用。<div>斗牛场是典型的摩尔式风格设计,可容纳1万观众。由一个阿根廷的大富豪于1912年所建。</div> 斗牛场距离拉普拉塔河不远,河边曾经有个专用码头,还有专门的道路到斗牛场,每当斗牛场斗牛的时候,大批的阿根廷人乘船到这里疯狂。如今码头已经没有了,斗牛场则成为了历史。 乌拉圭的国花是鸡冠刺桐,又称为赛波树。网爸说鸡冠刺桐是阿根廷和乌拉圭的国花,其树木则被智利定为国树,它也是美国洛杉矶的市树。 在河边的打卡点打过卡,我们乘船返回布宜。 翌日我们在布宜观光半天,看新港区和博卡区。<div>新港区的河上挺着一艘军舰,据说是一百多年前英国造的。</div> 女人桥是一座白色斜拉桥,全长160米,横跨河两岸,它的造型看起来像一条鲨鱼的形状,但其实是要表现一对在跳探戈的男女的造型。这是西班牙的一位设计师在观看探戈舞表演时获取灵感设计的。 河的两岸还是比较繁华的。 博卡青年竞技俱乐部的主场也是一个景点,不过周边好像是老旧区。 虽然老旧,但却以彩绘小镇而出名 ,它还是阿根廷探戈的发源地。这里的房子全部刷了不同的彩色,不仅遮掩了老旧,而且增添了深深的艺术气息。 博卡彩色房屋区一共有三条商业街,都有许多墙画。 梅西没有在阿根廷足球俱乐部踢过球,但因为国家队的出色表现而成为阿根廷的英雄,这个阳台上有他的雕像,上去合影,需要3000阿根廷比索。 离开博卡区,我们在市区转了一会儿,这是议会大厦。 一百多年前的水厂,豪华之极,因此从建成开始就备受非议,目前是博物馆了。 雅典人书店由布宜诺斯艾利斯闹市中的一家古老剧院改建而成。书店共3层,营业面积超过2000平方米。书店前身大光明剧院落成于1919年,曾经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地标建筑。剧院<br>内原有包厢、雕刻、戏台上的深红色幕布均保存完好,只是戏台变成了供读者休息的地方,包厢则变成了一个个“迷你”阅览室。<div>今天没开门,我们在门口看了看。</div> 英国塔,也称为纪念塔,是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一个著名地标。它坐落在雷蒂罗区,靠近港口和海滨。这座塔建于1910年,是为了纪念阿根廷独立一百周年而建造的。它的设计灵感来源于伦敦的大本钟,因此有时也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南美的大本钟”。 圣马丁广场与英国塔一路之隔,面积不大,巨树林立,树冠硕大,是公园式广场。 圣马丁广场得名于阿根廷的民族英雄圣马丁将军诞辰100周年,广场上有圣马丁将军骑马的雕像,是由法国雕刻家路易斯·约瑟夫·道玛斯创作的。独立战争期间,圣马丁将军曾在这里训练骑兵。 广场周边建筑宏伟,有教堂、宫殿、商业大楼。 这座宫殿式建筑是目前的外交部礼宾司办公地,最为引人注目,其后面则是现代式的外交部大楼。 圣马丁广场一侧的商业大厦和商业街道彰显了这里的繁荣。 离别布宜,再启程,下一站则是行程最为期待的伊瓜苏大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