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946年3月4日 皖南事变叶挺将军被释放(康东1959年插图)

董辰生艺术画廊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color:rgb(237, 35, 8);">历史上的今天:1946年3月4日 皖南事变叶挺将军被释放(康东1959年插图)</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1年1月4日,新四军军部所属部队9000余人奉命北移,从云岭驻地出发绕道前进。1月6日,行至皖南泾县茂林地区,突遭国民党第三战区顾祝同、上官云相指挥的7个师8万多人的拦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月8日,陷入重围。众指战员在叶挺军长指挥下进行抗击,血战七昼夜,终因众寡悬殊、弹尽粮绝,除约2000人分散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军长叶挺与顽军谈判时被扣押,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牺牲,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不幸被叛徒杀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1年1月14日,叶挺被扣后,押解至宁国县上官云相总部。上官云相劝诱他说:你又不是共产党员,何必去代人受苦呢?你只要申明一下新四军的事情是共产党干的,那么司令官也好,军长也好,高官厚禄就是你的了。叶挺当即严词拒绝。随后,叶挺被转押至上饶顾祝同处,囚于上饶集中营的李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挺见到顾祝同时,大义凛然地斥责他和他的同党背叛民族、出卖祖国利益的卑鄙行径。叶挺说:“我是军长,一切都由我负责。如果蒋介石真是为了什么国家民族的利益,真是为了什么军令法纪的问题,那么,我请求公开用军法审判。我将把事实的真相宣告于全国人民面前。假如我军真如蒋介石所说的那样,那也只能由我个人负责。我的下级无罪,他们不能负任何有关军令法纪的罪名,因为他们是服从我的指挥的。我要求把我们全军的下级干部,立刻释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顾祝同将扣押叶挺的事情向蒋介石报告后,蒋介石电令顾祝同尽力设法对叶挺劝降。顾祝同假惺惺地设宴招待叶挺,席间故意向叶挺透露蒋介石的来电内容,说蒋对他表示“关心”,要与他“合作抗日”。叶挺严词怒斥:“请你们把这一套收起来吧!在这国家危急存亡之秋,我叶挺一向力主抗日,别无他念。可是你们反复无常,不顾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的诺言,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陷害新四军。‘合作抗日’这四个字,亏你说得出口!”“叶挺头可断,血可流,志不可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12日,叶挺在囚室里,草拟了一份给蒋介石的电报稿,痛斥蒋介石对新四军的无耻诬蔑,揭穿所谓新四军“违反军纪”只不过是蒋介石欺骗人民的借口。电报要求蒋介石必须立即释放新四军全体被囚人员。他表示“愿以一死为部曲赎命”,自己愿意接受“死刑”或“无期徒刑”,来换“将所部被俘干部不问党籍何属,概予释放,复其自由。”电报严正抗议对他的秘密囚禁,要求公开审判。叶挺在电文中,还大义凛然地宣告自己对于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抱坚强信念“至死不变”。电文说自己“愿得其真情而入地狱”,也“不愿苟且偷生”。电文最后八个字是“临电泰然,心地光明。”他把电报稿交给顾祝同,要他马上转发给蒋介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顾祝同见诱降不成,改派叛徒赵凌波(原新四军参谋处长)前来劝说叶挺投降。叶挺一看见叛徒走进来,怒火胸中烧,严词斥骂:“你来见我做什么?”赵凌波胆战心惊地说。“军长,请不要误会。我赵凌波如果对军长有半点不真实的地方,天诛地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挺不待他说完,迈步走上前去,扬起右手,狠狠地打了他几个耳光,大声骂道:“你满身污臭,滚!马上滚开!”接着,他又拿起烤火用的火炉及茶壶砸了过去。叛徒吓得赶忙逃跑,从此再也不敢来找叶挺。但是叶挺还不肯放过叛徒赵凌波,只要在院子放风看见他时,就要动手打他。叶挺还以此事教育其他被俘干部说:“做叛徒是最可耻的,终究要被人们唾弃的!一个革命者,要有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坚强意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了表示自己坚贞不屈的意志和斗争到底的决心,他决定把头发蓄起来,胡子也不刮,长得长长的。有人劝他理发时,他就严肃地说:“不恢复我的自由,就不理发,不刮胡子!”他在囚室的墙壁、门板以至窗门上,都书写了“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等字句,以表达自己的心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挺在自己处境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十分关心其他被俘的新四军干部,利用敌人对自己“优待”的机会,尽力照顾他们,同时又激励教育他们坚持斗争,宁死不屈。当时周恩来通过各种渠道送些钱给叶挺在狱中使用,但都被顾祝同扣压下来。叶挺与顾祝同一再进行斗争,终于迫使他答应归还一部分。叶挺便将这些钱给每名被囚的新四军人员购置了一些衣服、蚊帐等物。他借送一些食物、用品给被囚干部的机会,在里面夹带一些写有“我在此很好”和“团结一致,斗争到底”字样的纸条,激励战友们坚持斗争。他对一些被俘干部说:“你们是受党和新四军的教育,不要辜负党的期望,要坚持斗争到底!”他还向同志们坚定表示:“不管怎样,我是决不会做出任何对党不利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叶挺被囚禁于重庆期间,蒋介石曾向叶挺提出:只要答应写一个声明,说皖南事变是共产党的责任,就可以委任叶挺为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甚至当司令长官也可以。叶挺当即表示说:这些事情现在不谈,要首先谈释放新四军的人。蒋介石说:你的人都是共产党,不能释放。叶挺批驳说:“如果这样说,新四军开始就不应该成立了!”蒋介石无言以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叶挺被囚于重庆渣滓洞集中营期间,写下了一首题为《囚歌》的气壮山河的不朽诗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知道——人的躯体那能由狗的洞子爬出!我只能期待着那一天,地下的火冲腾,把这活棺材和我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2年底,叶挺被转押至湖北恩施,七、八个月后,又被押送至广西桂林。1943年底,再被押回恩施。这期间,国民党反动派虽然一再以高官厚禄引诱、逼他投降屈膝,但他宁愿把牢底坐穿,也不肯投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5年8月,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毛泽东与周恩来、王若飞等从延安赴重庆,与蒋介石就和平问题进行谈判。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一再与蒋介石交涉,要求立即释放叶挺及其他被扣同志。经过反复的斗争,终于迫使蒋介石答应释放叶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6年3月4日,被扣押长达五年之久的叶挺,终于获释。出狱时,国民党当局给叶挺送来一套军官呢制服,要他穿上离开。叶挺鄙屑地说:“我不换!我要穿着新四军发给我的军衣回去。”</p> <p class="ql-block">  当天下午,在参政会秘书长邵力子陪送下,叶挺回到重庆中共代表团住处,受到董必武、王若飞、邓颖超、陆定一、博古、廖承志等同志的热烈欢迎。在代表团住处周围,张贴着“欢迎叶挺将军”、“叶挺将军是人民军队的光荣”等标语,人们还燃放了鞭炮。叶挺十分激动地与大家握手、拥抱,向他们表示衷心感谢。一些新闻记者也闻讯赶来采访他。他当场对记者们说:“中国人民的事业,不是那一党那一派可以做完的,希望大家来为民主团结而努力。”他还严正要求国民党当局继续释放其他被扣的新四军干部、战士。当一位记者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时,他不假思索地说:“除了为人民外,还有什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中共代表团为叶挺举行了欢迎会。叶挺在会上激动地说:在这五年零两个月的时间里,我想得很多。我总结了过去的经验,我认识清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走向一个和平、民主、富强的国家,也只有毛泽东同志的思想才能正确地指导中国人民走向一个和平、民主、团结的局面。他在会上还表示自己要继续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斗争,请求党中央立即给自己分配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狱后第二天,叶挺立即致电党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电文说:毛泽东同志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我已于昨晚出狱,决心实行我多年的愿望,加入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你们的领导之下,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贡献我的一切。我请求中央审查我的历史是否合格,并请答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党中央对于叶挺的一贯表现十分了解,立即决定接收他为中共党员,并于3月7日复电叶挺。亲爱的叶挺同志:5日电悉,欣闻出狱,万众欢腾。你为中国民族解放与人民解放事业进行了二十余年的奋斗,经历了种种严重的考验,全中国都已熟知你对民族与人民的无限忠诚。兹决定接收你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党员,并向你致热烈的慰问与欢迎之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初,叶挺奉命赴延安参加党的整军工作会议。4月8日,他与王若飞、博古、邓发等人一同登上飞往延安的飞机,他的夫人李秀文与女儿扬眉等也同机前往。下午1时,叶挺将军等人乘坐的飞机在接近延安的山西省兴县黑茶山撞山焚毁,机上人员全部遇难。这一年,叶挺正好是50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今天,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仅是为了铭记那些英勇牺牲的烈士们,更是为了警醒世人,不忘国耻、发愤图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