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挝6天5晚跟团游

东篱

<p class="ql-block">25年2月26日至<span style="font-size:18px;">3月3日,与朋友一起参加6天5晚随团老挝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6日上午10点半在西双版纳站集合,</span>乘坐D87动车到磨憨出境。</p> <p class="ql-block">磨憨站</p> <p class="ql-block">从磨憨出境后步行到磨丁入老挝境。</p> <p class="ql-block">磨丁口岸。</p> <p class="ql-block">磨丁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转乘老挝K11次列车(很像我们六七十年代的绿皮火车)途径纳堆、纳磨、梦塞等站,下午5点多到达琅勃拉邦。</p> <p class="ql-block">从琅勃拉邦出站后拍个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琅勃拉邦是老挝的第二大城市,曾是四代王国的国都。市内名胜古迹众多,199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城市。</p> <p class="ql-block">27号早饭后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span style="font-size:18px;">逛早市。</span>老挝的早市与我们国内的基本差不多。</p> <p class="ql-block">地摊上摆得整整齐齐论堆卖的是小米辣,真是小啊,难怪导游用小手指肚形容老挝的小米辣,好像比国内的不止小了两圈。</p> <p class="ql-block">生姜倒是长得很大,形状好像也有点儿古怪。</p> <p class="ql-block">逛完早市回到车上要经过洋人街。<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幢四</span>层小楼是当年法国人入侵时建造的,如今仍是琅勃拉邦的最高建筑,不过已经不再是法国殖民者的办事处,而是用作商用了。</p> <p class="ql-block">洋人街过去居住者多是洋人,现在也还经常看到很多洋人出入,故习惯上被称为“洋人街”。</p> <p class="ql-block">逛完早市乘车去普西山。听导游说要爬300多台阶,我们望高而退,委托朋友光芒代我们去爬山观景。</p> <p class="ql-block">借用光芒的几张照片一观山顶的风景吧。</p> <p class="ql-block">本来行程是游完普西山参观大皇宫的,但因为今天闭馆改为先游香通寺了。</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是琅勃拉邦最宏伟的一座寺院。其中的大殿代表了经典的琅勃拉邦寺庙建筑风格,后墙上镶嵌着壮观的生命之树图案。</p> <p class="ql-block">香通寺里的三角梅开得很是灿烂,趁着坐下休息的时候拍张照片吧。</p> <p class="ql-block">坐在花树下休息时发现一个大铜锣旁边聚集了好多人,争先恐后地去抚摸铜锣。原来双手交替抚摸有时<span style="font-size:18px;">会发出好听的声音。一</span>个老外摸了半天也没发声,气的他使劲锤了一下铜锣,发出“咣”的一声大响,惹的周围人一片哄笑。我们也都上去摸了同样不会发声,只有光芒,上去才摸了几下就响起悦耳的锣声。后来还是他解开了这个迷,原来手心有汗增加了摩擦力才能发出响声。我往手心里倒了点儿水终于勉强摸响了。</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游览光西瀑布。光西瀑布高约200多米,呈正三角形,从山上泻下相当壮观,加之四周的植被非常漂亮,是琅勃拉邦最著名的旅游圣地。</p> <p class="ql-block">很多西方人在游泳,还有的从一棵枯死的断树上高台跳水。偶尔也有一两个中国人脱鞋进入水里,但是穿上泳衣入水游泳的我没见到。</p> <p class="ql-block">景区内有一处黑熊园区,里边栖息着很多黑熊。</p> <p class="ql-block">游完光西瀑布,接着参观大象基地。所谓基地,其实就是关着的几头大象,游客可以买料投食,也可骑上拍照,我们还是隔着栏杆拍两张得了。</p> <p class="ql-block">晚上船游湄公河。我们去的太早了,分桌坐下,等了好久船才开始“夜游”。船舱中部的空地上,几个十几岁的孩子表演节目,或歌或舞。孩子们歌舞表演很卖力气,几个游客也兴致勃勃地加入了她们的行列。船游结束时,主持人建议大家感谢一下这些过早就辍学讨生活的孩子们,很多游客纷纷慷慨解囊,我们当然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28号早晨5点半出发去参加布施,其实我们的“布施”只是一种体验。大家按顺序坐在有人提前准备好的小凳子上,每人面前摆放着一个小篮子和一个小竹篓,篮子里面装着饼干糖果,用来施給小和尚,竹篓里边是糯米饭,用来施給成年僧侣。</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装糯米饭的小竹篓。</p> <p class="ql-block">布施结束,早饭后参观大皇宫。‌</p><p class="ql-block">大皇宫‌最初是老挝琅勃拉邦王国最后一位国王的寝宫。1975年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成立后被改建为国家博物馆,馆内保留了多个世纪的皇家用品、雕塑、服饰和绘画等珍贵文物,是了解老挝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皇宫外边矗立着老挝西萨旺·冯国王雕像。</p> <p class="ql-block">大皇宫内部不让拍照,姑且留个在普西山脚下拍的外观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大皇宫来到老挝民族风情文化园,也叫森林供销社。一位远征军的后代给我们介绍了老挝的传统和文化,然后是参观购物。</p> <p class="ql-block">供销社走过去是织布村。几位女工在老式织布机前表演织布。</p> <p class="ql-block">旁边有几位男士表演赤脚踩火、踩碎玻璃、舌舔烧得通红的铁条,看得我心惊肉跳不敢直视。游客出于爱心和同情,纷纷捐钱相助,我也拿出一张大团结表示感谢。</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来到将军府。将军府外表虽旧,但它的建筑艺术很高,屋顶和护栏的雕塑很象孔雀的羽毛造型,很是漂亮。整个将军府使用的都是贵重的红木。</p> <p class="ql-block">在琅勃拉邦景区见到最多的是一种白色中巴车,也是乘坐最舒服的交通工具,导游说这是中国政府援助的500辆一带一路旅游车,只能中国人乘坐。</p> <p class="ql-block">晚上参加自费项目的游客在龙吟阁吃特色小火锅(上边是烧烤下边是火锅)。与广西的两位双胞胎姐妹同桌。</p> <p class="ql-block">台上照例有美女们表演节目。</p> <p class="ql-block">离开将军府坐火车到万荣,晚上住万荣。到车站接我们去酒店的是两排座的敞篷车,四周有栏杆围挡,怎么感觉像是被装在国内运载猪羊的货车里啊。</p> <p class="ql-block">3月1号南松河漂流。还是坐的敞篷车,车身刷了颜色,好像比昨天的漂亮多了,不再像是运送猪羊的倒像是旅游用车了。</p> <p class="ql-block">去往南松河的道路崎岖不平,要不是车子四周有围栏,我都担心会被甩出去了。颠归颠,可是大家的情绪还很好,不知谁说了句“这个车多像印度的大篷车啊”,于是大家高声唱起了“啊巴拉咕”。</p> <p class="ql-block">南松河长尾船漂流是这次出游的一个最好的体验,觉得自费200元值得!</p> <p class="ql-block">南松河漂流后接着游览蓝色泻湖。蓝色泻湖,老挝语称为“‌坦普坎”,是一个著名的溶洞景观。泻湖的形成源于坦普坎溶洞流出的水,在山脚处汇聚而泻入湖中。由于湖水中富含铜离子,使得湖水呈现出独特的蓝色,因此得名“蓝色泻湖”。另一种说法叫“蓝色蟹湖”,湖边有一个金黄色的巨型螃蟹雕塑。</p> <p class="ql-block">湖边有一棵枝叶繁茂的百年老榕树,其枝干弯曲伸向湖面,形成了天然的跳水台,游客可以在这里体验跳水、滑水等水上活动。</p> <p class="ql-block">大榕树上不仅有5米跳台,树上还悬挂着一个秋千,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高台跳水,还可以水上荡秋千。</p> <p class="ql-block">蓝色泻湖景区本是溶洞最有名,可是溶洞口在一百多米的山坡上,团友们看着陡峭的山路纷纷却步。休息了一会儿后我俩还是不甘心,决心进洞“探险”。但攀爬在山路上,不时有迎面下来的游客劝我们止步,说是接近溶洞口的一段非常险峻陡峭,他们也没敢上去。看到比我们年轻多的人都没敢上去,我们70多岁的老骨头还是别涉险了吧。</p> <p class="ql-block">午饭后乘大巴车到万象。万象是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的首都,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最大城市。是老挝唯一一个能在公路上看到红绿灯的城市。不论是琅勃拉邦还是万荣抑或万象,街道两旁很显眼的一个“景观”是电线杆上的杂七杂八缠绕在一起的电线。这点儿和泰国很相像。</p> <p class="ql-block">到达万象游览的第一个景点是塔銮寺。塔銮由一个主塔和 30 个卫星塔组成。塔基3 层,最底层四面各建一座膜拜亭;中层建有 30 个小塔,像卫星一样环绕在主塔的周围;主塔建在第三层上,主塔的下部为正方形,上部为圆形,塔尖是锥形,高耸入云,直插云霄。主塔顶部镀金,在阳光照射下,金光闪闪,光辉夺目。塔銮寺是万象也是东南亚最大的佛寺,万象因而被称为千年佛都,是东南亚佛教发源地和佛教中心。老挝人人信佛人人敬佛,我们国内排队时是军人优先,而老挝是僧侣优先。</p> <p class="ql-block">长达18米的大卧佛</p> <p class="ql-block">主殿里一些当地人在忙碌着,导游说她们是在制作<span style="font-size:18px;">布施的食物和</span>捐给寺庙东西。几匹马身上挂满了基普,不明白为什么不直接捐而要先挂在马身上?</p> <p class="ql-block">老挝是一个信仰小乘佛教的国家。网上资料记载,老挝全国共有4000多所寺院,20多万僧人,信佛人数接近总人口的70%。佛教在老挝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每一个男子一生中都至少要入一次佛门,这点与西双版纳一些少数民族很相像。</p> <p class="ql-block">凯旋门是一座大型的纪念碑。原为纪念战争中的牺牲人员。1975年解放时,万象市群众庆祝胜利的游行从这里通过,为纪念这一历史性事件而将其称为凯旋门。</p> <p class="ql-block">主席府,与凯旋门遥遥相望。</p> <p class="ql-block">3月2号参观红木博物馆。‌馆主皮西先生是老挝的首富和钢铁大王。他对红木有着特别的痴迷,耗尽巨资搜尽老挝的珍贵木料,并请能工巧匠进行雕刻,最终建立了这座博物馆。后捐赠给国家,成为“国家神木博物馆”。博物馆内用珍贵木材制作的根雕、整雕、板画等大量展品,展示了精湛的雕刻技艺。馆内禁止拍照,只好把对展品的惊叹留在记忆里了。</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红木馆和免税店,此次旅游项目基本结束。3月3号一早乘车,<span style="font-size:18px;">中午一点多到</span>磨丁,办好出关入境手续,乘坐下午5点的高铁一个小时到达版纳,结束了这次6天5晚的老挝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