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勒姆小镇游历笔记

傅学岐

<p class="ql-block">  马萨诸塞州塞勒姆座落在美国大西洋东北部沿岸,位于波士顿东北大约25公里处,乘坐地铁30分钟即可抵达,是一座拥有约4万人口的海滨小城。2018年5月,我们受邀参加侄女的婚礼,来到了这个有故事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美国大西洋东北海岸塞勒姆港湾灯塔</p> <p class="ql-block">  初来时并没有觉得这里有什么特别,随后几天的游历,才使我开始重新认识了这座小城。原来这里竟是一处著名的旅游胜地,其女巫文化及万圣节盛况、殖民时期的历史建筑、迪美博物馆内的中国徽派建筑荫余堂等,这三者的融合构成了它独树一帜的城市历史文化符号,充分展示了塞勒姆的历史与发展,也给所有到过这里的人留下了深刻记忆。</p> <p class="ql-block">  塞勒姆女巫案审判厅</p> <p class="ql-block">  塞勒姆也被称为女巫镇,这个名字的由来是源于一个悲惨的历史事件。在1692年1月,牧师的女儿和侄女生病了,症状是昏睡、呻吟、抽搐、尖叫,乱爬乱扔东西,不久附近另外5名女孩也得了相同的病。村医认为她们是被巫师下了诅咒,恐慌让人们失去理智开始相互猜疑和指控,黑人女奴蒂图巴、女乞丐萨拉·古,和从来不去教堂的老妇人萨拉·奥斯本等最先成为嫌疑对象。严刑逼供下,她们又指控了别人,后来牵扯到的人越来越多,直到波及到总督夫人,这场灾难才得以终止。历时一年多的审判中,有200多人被诬陷入狱,19人被处以绞刑,1人被石头堆压死,5人死于狱中。</p> <p class="ql-block">  塞勒姆女巫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697年,马萨诸塞殖民当局宣布,塞勒姆女巫案为历史冤案,并下令全体民众斋戒一日,向死者谢罪。1992年马萨诸塞州议会才通过决议,正式宣布为所有受害者恢复名誉。塞勒姆女巫博物馆,展示了那段黑暗历史和背后故事。</p> <p class="ql-block">  主街区女巫塑像</p> <p class="ql-block">  主街区女巫塑像</p> <p class="ql-block">  马路边靠在电杆上的女巫稻草人 地面上的红线是游览步行引导线</p> <p class="ql-block">  女巫审判案已经过去300多年了,如今以较为理性和相对轻松的方式被铭记和反省。小镇也以“女巫文化”而闻名,在主街的公共空间里,分布着许多充满着诡异又透着些许调皮的女巫塑像。商业区巫术主题业态聚集,以女巫文化特色的店铺出售各类饰品、魔法书、神像、塔罗牌等,以及鬼屋探险等沉浸式深度体验。每年的万圣节是萨勒姆举办女巫文化活动的高峰,也是最热闹的时刻,人们从各地慕名而来,参与其中,以释放内心的恐惧和压力,享受狂欢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女巫主题商店</p> <p class="ql-block">  鬼屋探奇深度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  扮成小丑的万圣节游客</p> <p class="ql-block">  商业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620年,“五月花”号载着第一批清教徒在波士顿旁边的普利茅茨上岸,五年之后,他们中有的人来到塞勒姆定居。在殖民年代,塞勒姆是英国,非洲和北美大陆进行棉花、朗姆酒、糖和奴隶贸易的重要枢纽。美国独立后,是美国全球贸易的一个海上基地。</p> <p class="ql-block">  复制殖民时期的木质帆船</p> <p class="ql-block">  海事国家历史遗迹 塞勒姆港</p> <p class="ql-block"> 海事国家历史遗迹广场</p> <p class="ql-block">  海事国家历史中心</p> <p class="ql-block">  现在,当年海上贸易码头以及几栋相关建筑和一条复制的帆船,成为“塞勒姆海事国家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  城区随处可见一些年份久远的老建筑,这些红砖砌筑的楼房,外观整齐划一,窗户和烟囱对称排列,表现出平衡对称与几何线条之美,是典型的英国18世纪乔治亚建筑风格,透露着浓郁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  塞勒姆艺术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沿街商铺</p> <p class="ql-block">  1806年的糖果店</p> <p class="ql-block">  店里的各类糖果</p> <p class="ql-block">  颇有年代感的商铺</p> <p class="ql-block">  街区建筑</p> <p class="ql-block">  荫余堂是塞勒姆迪美博物馆内一座完整陈列的中国徽派建筑,这座建筑原位于我国安徽休宁县黄村,是黄姓富商的祖传住宅。1997年,这栋200多年的破旧老宅即将被拆除,美国人南希买下后,精心拆除、打包运到美国,用了6年多时间把这座占地400多平方米的徽派四水归堂式天井院落复建完工。当这座原汁原味的中式风格建筑开放时,立即引起全美轰动,荫余堂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高超技艺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风格。</p> <p class="ql-block">  塞勒姆迪美博物馆荫余堂展馆外墙</p> <p class="ql-block">  荫余堂内庭院</p> <p class="ql-block">  塞勒姆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的历史,更在于它如何将这段历史转化为一种文化资产,让人们在了解过去的同时,也能享受到现代的乐趣。无论是女巫文化的体验,还是对于殖民时期建筑的保护,塞勒姆都展现了其对于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的平衡。而荫余堂的存在,更是为塞勒姆增添了一抹东方文化的色彩,让人们在感受西方历史的同时,也能领略到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妙与文化的风采。</p> <p class="ql-block">  荫余堂的堂屋</p> <p class="ql-block">迪美博物馆展画</p> <p class="ql-block">  侄女的婚礼是在原政府议事厅举行,没有豪华车队、奢侈宴席,也没有各种名义的红包。美丽的鲜花,甜蜜的糖果,香醇的茶饮,主持人、亲人和来宾的美好祝福,新人的幸福微笑,轻快的音乐以及阵阵掌声,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快乐温馨。大厅窗户上的一对红双喜字,引起大家的希奇与惊喜,这可是新郎的妈妈跑了大半个城区才好不容易找到的一张红纸,我用了十二分小心才剪成,为这场西式婚礼添加了中国元素,后来听说新郎远在山西老家的亲友看到视频中的红双喜,一下子就拉近了空间距离,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  原镇政府议事厅</p> <p class="ql-block">  婚礼现场窗户上的红双喜</p> <p class="ql-block">  城郊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  城郊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  城郊的民居</p> <p class="ql-block">  这段旅程,不仅是一场婚礼的见证,更是一次穿梭岁月的文化之旅。在塞勒姆,历史与现代交织,东方与西方对话,每一处风景都讲述着不同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时间或许会流逝,但经历过的美好却永远不会忘记。塞勒姆,这座充满故事的小城,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而那些关于女巫的传说、殖民时期的历史、以及中国徽派建筑的奇迹,都将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去探索、去发现、去感受那份跨越时空的魅力。 </p><p class="ql-block"> 傅学岐 2025.3.4</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