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王昌立的这几幅写意小品、以古贤为主题的中国画,犹如一扇扇通往历史幽境的窗扉,透过笔墨色彩,不仅勾勒出古代贤士的精神风貌,更蕴含着跨越时空的深邃思考,引发观者对往昔与当下的诸多联想。</p> <p class="ql-block">第一幅画中,一位古贤立于山巅,身形在天地间显得坚毅而孤独。他拄着拐杖,目光望向远方,仿佛能穿透时空,目睹马拉战车在硝烟中奔腾。画家以细腻笔触,描绘出古贤那深邃且凝重的眼神,其中既有对战争风云的洞察,又有对苍生命运的忧虑。在构图上,巍峨山峦占据画面大部分空间,古贤渺小却突出,这种对比强化了个体在宏大历史背景下的存在感与使命感。山的沉稳与战车硝烟的动荡形成鲜明反差,暗示着和平与战争的矛盾冲突,让观者仿若置身于历史的转折点,感受着时代的波澜壮阔。</p> <p class="ql-block">第二幅同样以山顶为背景,古贤士席地而坐,弹奏着一曲《战马奔腾》。从画面中,似乎能听到激昂的旋律,琴音如战场上的鼓角铮鸣,在山谷间回荡。画家巧妙地运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古贤弹奏时的专注神情,飞扬的衣袖仿佛随着激昂的琴音舞动。画面中,山川静谧,而琴音所传达的战争喧嚣却打破这份宁静,动静结合间,展现出音乐的感染力与古贤内心对家国的关切。这种以音乐传递战争情境的手法,将听觉感受转化为视觉形象,给观者带来独特而震撼的审美体验。</p> <p class="ql-block">第三幅:一位仕女身着素色锦袍,宽袖随风轻摆,乌发高挽,簪饰简约却不失典雅。她神色凝重,柳眉微蹙,目光越过眼前的荒芜,投向远方。手中长笛,似有千钧之重,置于唇边,吹出如泣如诉的音调。那哀婉的笛音,在空旷的山间回荡,仿佛在倾诉着无尽的心事。远处,尘土飞扬,马拉战车如脱缰野马般奔腾。战车疾驰,马蹄声碎,那是奔赴战场的声响。古仕女或许正心系着在战场上保家卫国的丈夫,心中满是忧虑。她深知战争的残酷,每一声笛音,都饱含着对丈夫平安归来的祈愿。在这荒凉的山头上,笛音与战声交织,一幅忧思的画面就此定格。</p> <p class="ql-block">第四幅则描绘了两位古贤士在对弈中谈论和平。棋盘之上,黑白棋子交错,如同战争与和平的博弈。两人神情专注且平和,一边思考棋局,一边交流着对和平的见解。画家通过对人物神态、动作的细腻刻画,展现出古贤的智慧与儒雅。棋局象征着世间的纷争,而古贤们在博弈中探讨和平,寓意着人类对和平的追求需要智慧与谋略。画面整体色调柔和,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和谐的氛围,与前两幅画中潜在的战争紧张感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p> <p class="ql-block">这几幅写意小品共同构成了一个有机整体,以古贤的视角串联起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画家王昌立不仅在艺术技巧上展现出高超水准,更通过画面传达出深刻的人文思想。在当今时代,战争的阴影依然在世界某些角落徘徊,这些画作无疑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它们提醒着人们,和平来之不易,需要智慧与勇气去守护,就如同古贤们在复杂局势中对和平的不懈追求。观者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也不禁会反思当下,思考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古人对和平的向往,珍视和维护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局面。从这个角度而言,王昌立的这组中国画,以古鉴今,是艺术与思想的完美融合,具有深远的启示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