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天台行(五)——桐柏宫

彩虹之上

<p class="ql-block">  天台山素有“佛宗道源、山水神秀”美名。这里“佛宗”指的是国清寺,而“道源”指的就是桐柏宫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网图</span></p> <p class="ql-block">  石梁飞瀑出来,我们直奔桐柏宫。途经鸣鹤观,想碰碰运气,看看窦文涛《锵锵行天下》中与张道长聊天场所,听听道长的金玉良言。可惜大门紧闭。</p> <p class="ql-block">  鸣鹤观的历史可追溯至三国吴赤乌二年(239年),由高道葛玄为祭祀桐柏真人王乔而建,初名王乔仙坛,后历经多次更名与重建,现存建筑主要为清代光绪年间所建。因原桐柏宫被水库淹没,部分建筑和文物移至此处,形成“老桐柏宫”之称。桐柏宫方丈常居于此。</p><p class="ql-block"> 鸣鹤观还以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吸引游客,如依岩凌空而立的建筑、百米瀑布景观,以及“喵道院”等特色文化符号。下车敲门,一直无人应答,只能下次再来碰运气了。</p> <p class="ql-block">  继续开车大概5分钟,就到达水库对面的桐柏宫。一下车,立马感受到了与佛教寺庙不一样的气质,一股道教仙气扑面而来。整个桐柏宫像被三面环山包裹其中,正面对着广阔的水库,就像包围在天地灵气中。</p> <p class="ql-block">  门口停车场一共没几辆车,游人也不多,景区显的冷冷清清,可能他们的自身定位就不是景区,是个藏在深山中的仙宫!</p> <p class="ql-block">  从石牌坊进来,首先看见的是山门殿——灵官殿。王灵官,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是玉帝大帝的御前大将,专司天上、人间纠察之职。到道教宫观,进山门后首先朝拜王灵官,民间流传有“上山不上山,先拜王灵官”。</p>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东为鼓楼,上悬匾额“金庭洞天”,意指王子乔居所。王子乔是谁?他就是天帝所封的天台山正神,封号桐柏真人,住在桐柏山金庭,所以天台山就是王子乔的治所。之前国清寺游玩那篇就说过,国清寺伽蓝殿供奉的就是他。</p><p class="ql-block"> 唐朝著名道士司马承祯撰写的《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用图文并茂方式对其金庭洞府进行了诠释。图画:桐柏山,作金庭宫。王君坐在宫中,众仙侍卫,并五岳君各领佐命,等百神来拜揭。赞曰:山有玉洞,宫曰金庭。九天通象,三晨伏精。侍帝斯任,弼王所贞。领司五岳,统御百灵。</p> <p class="ql-block">  山门殿西为钟楼,上悬匾额“南宗祖庭”,点出了桐柏宫在道教中的地位。桐柏宫始建于三国吴赤乌元年(238年),孙权命高道葛玄在此建法轮观,奠定道教南宗根基。唐景云二年(711年),睿宗下诏在法轮院墟址上建立桐柏观。后唐代司马承祯隐居天台山,推动宫观发展。至北宋时期,高道天台人张伯端,在桐柏宫修道著述,写出《悟真篇》,创道教南宗紫阳派,使其成为南宗祖庭,又改观为宫。</p> <p class="ql-block">  往后走入院中,正中是紫阳殿,东配殿是财神殿,西配殿是药王殿。紫阳殿中供奉的是紫阳真人——张伯端。张伯端是北宋内丹学的集大成者,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被全真道尊为“南宗始祖”。其著述《悟真篇》融儒佛心性修养于一炉,被誉为“千古丹经之祖”。</p> <p class="ql-block">  《西游记》中,观音菩萨的坐骑下界为妖,把朱紫国的金圣娘娘抢去当压寨夫人。紫阳真人把一件旧棕衣变成五彩霞衣送给金圣娘娘,金圣娘娘一穿上就长满了毒刺,妖怪近不了身,这才保住了金圣娘娘的清白之身。等到孙悟空解救了金圣娘娘后,紫阳真人就收回了仙衣,金圣娘娘又恢复了原来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  过紫阳殿为是玉皇殿,东配殿为文昌阁,西配殿为太岁殿。玉皇殿是桐柏宫的主殿,整个建筑台基比紫阳殿稍高,殿内供奉道教四大天师。“四大天师”分别是张道陵、葛玄、萨守坚、许旌阳,为玉皇大帝通明宫的四位尊神。</p> <p class="ql-block">  玉皇殿正后是三清殿,此建筑依山而建,比前两殿高出许多,东配殿为吕祖殿,西配殿为元辰殿。三清殿是道教供奉最高尊神“三清祖师”的殿堂。三清祖师: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p> <p class="ql-block">  吕祖殿,吕祖,名嵓,字洞宾,号纯阳子,唐代道教丹鼎派祖师、民间传说八仙之一。吕洞宾在天台山修行,留有诗曰:青蛇绕地月徘徊,夜静云闲鹤未回。欲度有缘人换骨,暂留踪迹在天台。</p> <p class="ql-block">  三清殿再往后至最高处,是正在建的藏经阁和高塔。看到藏经阁,我就想起了“易筋经”。</p> <p class="ql-block">  在金庸小说里,只要《易筋经》一露面,武林就要大乱。这部集中华武术气功之大成的宝典,竟然是明代台州武术大师,天台紫凝道人宗衡托名达摩而著的。一直以为是佛门内功呢。</p> <p class="ql-block">  站在高处可见财神殿后建有斋堂,这里就不得不说网上很红的浙江道教学院了。说比清华北大都难考,中国人爱修仙的事真是实锤了!</p> <p class="ql-block">  道教学院是四年制本科,毕业有文凭包分配。但是入学条件嘛,嘿嘿,主打一个靠机缘。</p> <p class="ql-block">  别说,冲着这仙气飘飘的学习环境,这如雷贯耳的易筋经,我也得挤破脑袋进来啊!再说,万一真的修真成仙了呢!</p> <p class="ql-block">  网上说桐柏宫的签很灵,但最好在下午4:30前到达,不然就找不到人解签了。可我们4点到时,他们已经关殿门了,主打一个“道法自然”!</p> <p class="ql-block">  道家向来注重风水,话说桐柏宫的风水。当年的桐柏宫位于玉霄峰麓,九峰环列,碧溪前流。其北面玄武方位有玉霄、香琳;东面青龙方位有卧龙、华琳;白虎方位有紫霄、翠微;南方朱雀方位有玉女、玉泉;西北方有莲华;这九座山峰群峦起伏,自然怀抱大、小月山,而在月山前就是桐柏宫原址。青龙山前还有一座剑山,犹若一把宝剑横遮桐柏宫,形成青龙背剑之形;白虎山前又有正方巨石一块,称为白虎掌印。一条大溪终年不断流,回绕青龙山脚,流经桐柏宫前,直泄而下桐柏山。</p> <p class="ql-block">  1973年,在原来桐柏宫的位置兴建了蓄水量1100多万立方米的桐柏水库,桐柏宫址沉于水底。现在新桐柏宫在原位置略往后偏东方向,原来的风水环境玄武大月山改成了方瀛山,宫前就是碧波荡漾的水库,其余基本未变。</p> <p class="ql-block">  修真成仙在中国有着悠久历史,天台山在唐以前就出名,和它被古人认为此地适宜修真成仙有关。“吴有句曲之金陵,越有桐柏之金庭,三灾不生,洪波不登,实不死之福乡,养真之灵境。”</p> <p class="ql-block">  判断此地是否适宜修真成仙,高道葛洪给出答案:一是有正神居住镇守,二是山上有利于修真炼药的芝草。天台山正神有王子乔,修真炼药芝草更是不用多说。</p> <p class="ql-block">  唐朝高道司马承祯还将天下名山进行分类,作《天地宫府图》,列出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七十二福地。天台山上有三处洞天福地。所以,天台山自古就被认为是玄圣游化、灵仙窟宅之地,是三灾不侵、洪波不登的不死福乡、养真之灵境,是不可多得的名山。</p> <p class="ql-block">  吸完仙气,买了本张道长的书——《唐诗与天台山》,结束今天的旅程,回天台县中心逛吃。</p> <p class="ql-block">  “游在天台山,吃在聚缘坊”,司机听说我们想吃小吃,介绍了一家本地人常去的聚缘坊。看这门面,看里面的人流量,应该错不了。</p> <p class="ql-block">  两人点了三份,都是从没吃过的当地小吃,有的看名字还以为是个汤,比如这糊啦汰。</p> <p class="ql-block">  茄子糊啦汰,饼皮薄脆,中间包着茄子丝,咬开时“咔嚓”一声,酥脆与软嫩的口感瞬间在舌尖碰撞。好吃!</p> <p class="ql-block">  荠菜肉麦饼,煎的金黄的外皮,裹着翠绿的荠菜与肥瘦相间的肉馅在蒸腾的热气中若隐若现,很是鲜美!</p> <p class="ql-block">  什么墨西哥卷、三明治呀,跟这饺饼筒比,简直弱爆了。传说南宋年间,济公发明了饺饼筒。他把各种剩菜裹入面饼中,一尝,味道好极了,于是饺饼筒横空出世。</p> <p class="ql-block">  至此今天的旅程异常满意,可当包车司机把我们送到酒店要加价100时,负面情绪瞬间冒了出来,脑袋里立马出现了N套争辩讲价方案,准备和他理论一番,可闺蜜确说:“算了,给他吧。”当时我还不太情愿,但转念一想,为了这一点点钱,一整天慢慢积攒下来愉悦心情荡然无存,继而争辩带来的愤怒占据整个意识,不值当!看来闺蜜是有大智慧的,三人行必有我师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