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父飞行,丈量天下

千秋雪

2024年12月19日,盘算已久的带父亲体验坐飞机的行程,终于启动。这次为期五天的杭州、上海之旅,完成了我一个人生大心愿。同时也学会了用手机导航、坐地铁等,对于我来说属于“高科技”的城市游玩技能。让我敢再次计划下一个带父亲出行的城市或出游线路。 父亲生于1942年8月初8。一生务农,和妈妈一起吃苦受累把我们姊妹四人养大,如今年事已高颐养天年,但身体健康,他喜欢游玩,这些年每年我都会安排他出去转转,火车 动车 高铁都感受过,就差飞机了。记得小时候我们全家在农田劳作时,不时会有飞机从头顶飞过,每每我们都会直起腰,仰起头,目送它到视线之外,让联想先体验了一把飞的感觉,趁机也直直腰,来了小小的休憩。联系了多家旅行社不接,只好亲自行动了。 说实话年过半百,工作家务的繁琐,我这些年很少出行,导航和城里的地铁这些新生事物很陌生,也怕学不好,这也是一直没敢自己带父亲出行的原因。这次出行,实在是孝心下的无奈之举。好在有妹妹和表妹同行,特别是表妹,相对年轻,脑子好,学东西快,是我们这个老年小团的技术支撑。<div>  因乘坐的飞机行程是12点起飞,14点到达,所以机场待机时,我们姐妹三人已经吃吃喝喝了,父亲则拿着手机在观察外面的停放飞机,第一近距离见这些庞然大物,他抑制不住的兴奋,看了又看,数了又数,观察飞机边上忙碌的工作人员,猜想着旅客从哪个地方登机……飞机起飞后,爸爸更是全程贴近窗口玻璃,盯着下面的地面看,享受一览众山小的视觉。</div><div><br></div>第1站杭州。因三姑的两个儿子都在那里就业,三姑去世多年,作为舅舅的父亲,一直很惦念这俩外甥。我这俩老表也很心情,早就计划好了行程,安排好手头的工作,以便全力以赴地陪同我们。这不,刚下飞机,他们就带着车到到机场接了,有亲情在期待和欢迎,我们很欣慰,宾至如归就是这种感觉吧。<br> 因为起飞前已吃了午饭,他们便直接带我们去看雷峰塔了。上雷峰塔有电梯可乘,让我们惊喜不已,省却不少脚力,主要是年岁大后,膝盖疼腿脚不便。据说杭州的径山也是可乘电梯而上的,惊叹!<br> 雷峰塔下来,趁天顺便又拜谒了岳飞庙。这里有岳飞和岳霖父子的坟墓,更不可少是秦桧夫妇的跪拜雕像。真的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br> 晚餐很丰盛!表弟说这个饭店生意很好,提前预定才能有房间。一大家子觥筹交错其乐融融,忆当年,叹今夕,感慨颇多。三姑是除了父母和奶奶最稀罕我们的长辈,却最早撒手人寰。如今孩子们事业有成、孙辈们学业良好,她却无福消受。或者,这也正是她在冥冥之中保佑的结果吧。两个表弟见舅舅如父亲一般亲热,我们每每忆起三姑旧事,总是止不住的眼泪长流。<br> 晚饭表弟们例举了杭州的诸多该去的景点,而我们拿定注意,不愿意多打扰他们。第二天上午在西湖断桥上转了转,品尝了他们精选的杭州美食后,乘高铁直奔上海了。作为拥有亚洲第一大淡水湖的淅川人,看西湖不过是一个大水塘而已,但对全国人民来说西湖就是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即使在朔风猎猎的四九寒天,游人如织,个个兴致勃勃,有用长枪短炮聚焦水面小小水鸭子的摄影人,更有着许仙装或白娘子和青蛇装的直播者,热闹非凡。在西湖边上,还邂逅了杭州市园林文物局的杭州市文物保护点——“蒋经国旧居”,青砖黛瓦,一个不大但很别致的小洋楼院落,大门紧锁,斑驳的墙壁和伸出院外的粗壮的树干,述说着曾经的过往。 登机了 机场内爸爸拿着手机四处拍。八十多岁的老人了,学习智能手机的劲头一点也不含糊,一遍记不住,就用心地做笔记,回头再逐一落实。现在拍照、录视频、刷抖音、抢红包,样样都会! 杭州雷峰塔下保存完好的雷锋塔旧址。 站在塔上,远观西湖。亲人们能在这里团聚,一定也是在杭州闯荡二十多年终于事业有成的表弟的心愿。 妈妈去世后,老父亲常年居住在妹妹家的房子里,妹妹照顾得最多。 <p class="ql-block">  雷峰塔每层的墙体内壁上都是栩栩如生的木刻画,内容自然是许仙和白娘子的传说居多。</p> 到杭州的第二天上午,小表弟建议到钱塘江边转转。这里堤防的材质和颜色,让我心生疑惑,像是塑料质地,而且是浅浅的蓝色。看着照片的效果,才豁然明白,堤防这样设计,让身后的钱塘江和对岸的”日月同辉“等地标性建筑,如背景墙一般的出现,能起到以假乱真的效果。 两个外甥对老娘舅很亲,像自己的老父亲一般。只可惜三姑去世太早,要是能一同前行,爱好的三姑,一定是幸福感爆棚。 当晚住杭州,表弟开的宾馆房间,老父亲不愿意住,就想去住他们家里。我明白他的心思,他就是想去看看人家生活得如何。结果如我所料,一辈子不会睡懒觉的父亲,早早起来坐客感受了几番表弟家的幸福生活后,终于没忍住叫醒人家起床的冲动…… 拍照是我们最喜欢的事,这个”照片墙“也不能错过。 安静的钱塘江一片宁静祥和,让你觉得涨潮时滔天巨浪浑然与它无关。想起苏轼的《观潮》: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到得还来别无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  西湖断桥。</h3> <p class="ql-block">  杭州的团聚。美中不足的是表弟的孩子们因为忙于学习,未能参加我们聚会。</p> 第2站 上海<div>  午饭后,80元高铁票直至上海。没了表弟们的陪伴,心有忐忑,下高铁后能顺利地找到预定的宾馆呢?还好时间充裕,下高铁,坐地铁,我们不急不躁,慢慢查询,天黑之前登记入住了。条件有些简陋,但卫生还可以,在大上海算是性价比很高了。</div> 刚住下,两个妹妹便提议出去转转,不能浪费了在上海的时光。离酒店最近的就是城隍庙了,步行十几分钟就能到。走过一片正在改造的老旧小区后,一片灯火辉煌,城隍庙已在眼前。繁华喧嚣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年轻人居多,想找个合适的晚餐,多是譬如煎饺、包子等没有座位的小摊点,食物简单包装拿在手里,边走边吃的那种,俨然不适合80多岁的老父亲。<br> 倒是有两个有粥的店,但是一碗小米汤什么的动辄十几、二十几的价位,让他很反胃,强烈反对,有任凭不吃饭也不能接受这价位的稀饭架势,只好作罢。回宾馆路上,遇一小百货,想买豆奶之类让他喝没买到,忽然看到了大米,买了几斤,他们都疑惑地望着我。我自有用途,我们三姐妹年轻,不吃饭可以算减肥,老父亲不能吃不好。大米用宾馆的烧水壶煮上,不一会一碗黏糊糊的米汤就成了,顺便煮个鸡蛋,加上我们带的蛋糕和妹妹烙的包谷碜馍,就是很好的早饭和晚饭了。<div><br></div>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常住老朋友振林夫妇得知我们到来,很是热情,提前安排好时间,周六一大早就联系好汇合的地点,带着相机和适合老年人用的公交卡,规划好路线,忙前忙后陪我们跑了一整天,拍照、录像,一应俱全。晚上又请我们在江边的饭店里,在观赏黄浦江的夜景的同时品尝了上海菜。饭店是他们提前1天定的,闺女一再交代,六点前得赶到,否则桌都被占了。他们的热情好客,让我们都很感动!!</p> <p class="ql-block">  机场和高铁站内的平移电梯,真是贴心极了,特别适合我们这些中老年群体!</p> <p class="ql-block">  坐地铁去侄子学校</p> <p class="ql-block">  与侄子在他的大学校园里合影留念!上海二工大,这也是我选择来上海的原因之一,因为侄子去年本科毕业直接考研到这里。侄子从初二到高中毕业,这几年一直是老父亲带的,作为老李家第一个读研的,他是李家的骄傲,更是他爷爷的骄傲!</p> <p class="ql-block">  这一刻 忽然觉得爸爸真的是老了,心疼极了!从他的容颜里,我读出了爷爷的影子。平日里 犟起来那个劲头,让你觉得不是八十,而是十八的劲头终抵不住岁月摧残。</p> <p class="ql-block">  这次出游,时间紧促,而且选在严寒的冬天,不太合适,但终于成行,而且全程都没感觉到冷。收获不仅仅是飞行,更多的是在城市穿行的经验,从而有了计划下次出游的勇气。</p><p class="ql-block"> 在时光的长河里,我们都是匆匆过客。但带着父亲,走过千山万水,看遍人间繁华,这份亲情,这份孝心,将永远镌刻在记忆深处,温暖余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