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世纪三十年代那会儿,黑龙江巴彦那疙瘩,蹦跶出个厉害角色,专门跟小鬼子对着干,抗日那是杠杠的狠。</h3></br><h3>不把故事看完,你压根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厉害。</h3></br><h3>1928年夏天的一天,东北军的军营里突然间就热闹得跟集市似的。</h3></br><h3>有个黑龙江巴彦来的士兵,突然间就消失了,这事儿挺神秘的。而且啊,跟他一起不见的,还有他们排长的一把配枪。</h3></br><h3>那这事儿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呢?</h3></br><h3>1926年那会儿,东北军的军营里头新进了好些个兵蛋子,里头有这么一位,看着年纪不大,可那神态老练得很,脸上绷得紧紧的,眼睛里头透着一股子狠劲儿,瞅啥都跟要动真格似的。</h3></br><h3> <h3>有的人去当兵,可能就是图个饭碗,每天操练演习,按部就班。但这位少年可不一样,他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h3></br><h3>他啊,就因为小时候上过一年私塾,之后就会干点农活,放放牛,没啥别的本事。所以在军事训练上,他真的是拼了命地练,特别认真较劲。</h3></br><h3>当兵两年,他练枪练到超准,可以说是打哪儿中哪儿。</h3></br><h3>那时候的军营里,军阀气息特别重。官职大点的呢,就老想着法子扣军饷,从士兵们身上榨油水。班排长这些人呢,自己没啥油水可捞,就把气撒在手下士兵头上。对他们动手动脚,又打又骂,简直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平常。</h3></br><h3>这个小伙子十六岁就当了兵,话不多,性格挺内向,但骨子里有股山东人的刚烈劲儿。碰到那个爱找茬的排长,动不动就骂人、动手,小伙子愣是一声不吭,全忍了下来。</h3></br><h3>1928年6月4号那天,东北军的老大张作霖,在奉天的皇姑屯被日本人给暗算了,用炸弹给送走了。</h3></br><h3>在东北军的营地里,那气氛真是说不出的奇怪,大家都心里直打鼓,慌得不行。</h3></br><h3>有一天,这个刚满十八岁的小兵突然间就像消失了一样,连带着他们那个有点混不吝的排长的手枪也不见了踪影。</h3></br><h3>这个走丢的兵哥哥叫王毓,老家在山东,现在住在黑龙江巴彦黑山镇永祥村。</h3></br><h3>那时候,东北军里头乱成一锅粥,没了领头羊,到处都是危险。士兵们有的拎着枪,找借口就偷偷溜走,这种情况多得是,一个接一个地不停。</h3></br><h3>王毓带着家伙私自离队那事儿,最后就这么没了下文。</h3></br><h3>那王毓到底跑哪儿去了呢?</h3></br><h3>没过多久,在黑龙江巴彦县的永祥村里头,有个打扮得像庄稼汉的小伙子,悄悄把一把手枪塞到了屋后那棵老槐树的底下,接着又埋头干起了面朝泥土背对天的农活。</h3></br><h3>这个十八岁的小伙子,他就是王毓。</h3></br><h3>到了秋冬季节,永样村的村民们老能瞅见王毓,他腰里别着把小短枪,手里提着、肩上扛着各式各样的野味,从山里头满载而归。</h3></br><h3>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巴彦这块地方,突然间就多了一支由两百多号农民组成的队伍。他们高举的大红旗子上,明晃晃地绣着“巴彦民众抗日义勇队”这几个大字,特别显眼。</h3></br><h3>带头的那个人,其实就是王毓。</h3></br><h3>那年11月4号,巴彦的老百姓抗日队伍的大旗,就在齐齐哈尔的江桥那儿高高挂起来了。</h3></br><h3> <h3>说起来,王毓听到黑龙江省那个代理主席还管军事的马占山发出的号召,就带着队伍去参加了江桥那边的抗日战斗。</h3></br><h3>东北军和义勇军那时候条件真的挺差的,手上就那点简陋的武器,还没人支援。但他们就是硬气,跟装备了飞机、坦克、大炮的日本第二师团,还有那个汉奸张海鹏的伪军,拼死干了两周。这一仗打下来,干掉了六千多的日伪军,不过自己这边也牺牲了不少,有四千多人。</h3></br><h3>在江桥打仗那会儿,国民政府愣是一枪一弹、一个人都没给江桥前线的部队支援。这事儿,可把马占山他们那些爱国的将士,还有王毓他们义勇军的兄弟们给伤透了心。</h3></br><h3>11月19号那天,江桥没能守住,齐齐哈尔就被敌人占了。马占山将军只好带着队伍退到海伦,王毓呢,也领着剩下的士兵回了巴彦。</h3></br><h3>一九三二年五月十六号那天,巴彦七马架那地方,红旗子是满天飞,战马一个劲儿地叫唤,人也是多得挤来挤去。</h3></br><h3>张甲洲,这家伙是巴彦的,以前当过清华大学的学生会老大,还代理过中共北平市委书记的位子。他脑子一转,就想了个招儿,说要结婚办酒席,把大伙儿都给聚到一块儿。其实啊,他这不是真要办喜事,而是想悄悄地把巴彦抗日游击队给组建起来。</h3></br><h3> <h3>王毓一听到消息,立马带着队伍赶了过来想加入。张甲洲非常客气地接待了他们,两个英雄相互欣赏。于是,张甲洲把王毓的义勇队合并到了一个大队的一个中队里,还直接让王毓当中队长。</h3></br><h3>五月底那会儿,张甲洲找人帮忙,中共满洲省委就派了军委书记赵尚志过去,不过他是用李育才这个名字,到巴彦去支援张甲洲。</h3></br><h3> <h3>赵尚志这哥们儿,黄埔军校第四期出来的,特别受张甲洲的赏识。张甲洲觉得他不一般,直接就把他提拔成了游击队参谋长,让他挑大梁。</h3></br><h3>赵尚志那人是真的带劲,他干起事儿来雷厉风行,整顿军队、训练武艺,啥都不含糊。</h3></br><h3>没过多久,巴彦游击队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整个队伍跟以前大不一样,战士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h3></br><h3>七月七号那天,巴彦县被日本人给占了,他们还整了个假的政府来管事儿。</h3></br><h3> <h3>七月十六号中午那会儿,巴彦的游击队可真不含糊,他们又是硬冲又是巧取,愣是把龙泉镇的那些假警察和自卫团给收拾得干干净净。这一仗下来,他们收缴了好几十把长枪短枪,加起来得有一百多支呢。这一动手,就算是给中共武装抗日开了个好头,第一枪算是响亮了。</h3></br><h3>八月十五那天,巴彦县城被日伪的重兵把守得严严实实的,可没想到的是,巴彦游击队突然从三个方向冲了过来,给城里来了个大大的“惊喜”。</h3></br><h3>突击队的头儿王毓,他光着头,敞着胸脯,一只手拎着匣子枪,另一只手挥舞着大刀,直接冲在了队伍的最前头。</h3></br><h3> <h3>后边的冲锋队员,头顶盖着三张湿被子拼起来的大桌子,就像个简易的“土盾牌”,他们不顾一切地往前冲,城墙上的日本鬼子和伪军疯狂开枪,子弹像雨点一样落下来,但他们还是快步跟上去了。</h3></br><h3>敌人的机关枪朝土坦克猛射,土坦克上被打得坑坑洼洼,就像水面上被石头砸起的一圈圈波纹。可土坦克后头的人,愣是一点儿事没有,他们还是扯着嗓子,大喊大叫地继续往前冲。</h3></br><h3>就在城墙上那些日伪军乱成一团的时候,王毓飞快地跑到了城墙根儿,他端起那把二十响的匣子枪,对着城头上那些日伪守军就是一连串的子弹。眨眼功夫,就有七八个敌人被撂倒了。</h3></br><h3>王毓二话不说,噌地一下跳上了那堆高的八仙桌,头一个冲上了巴彦城的城墙。他就像是从天上飞下来的战神,拎着他那十八斤重的大刀,嗖嗖地挥舞着,勇猛得不得了。那些日伪军啊,不是被他一刀削了脑袋,就是被他拦腰斩断。</h3></br><h3>突然间,对面敌人那个大炮楼里的机枪,跟疯了一样,哒哒哒地扫射过来,子弹跟下雨似的,砰砰砰几下,就把跟在王毓后边的几个冲在最前边的队员给撂倒了。</h3></br><h3>王毓眼珠子瞪得溜圆,一把抄起旁边倒下的敌军手里的那挺歪七扭八的机枪,对着对面炮楼的枪眼,哒哒哒就是一顿狂扫。炮楼里头,敌人的枪手和机枪,全让他给打得七零八落,惨不忍睹。</h3></br><h3>巴彦那地方的游击队,分三路一块儿冲进了城里。他们动作快得很,一下子就把那个假营长给干掉了。那个装模作样的伪县长,吓得屁滚尿流,赶紧开溜。就这么着,巴彦县城被他们一下子就拿下了。</h3></br><h3>王毓在打下巴彦县城那场仗里,真的是打头阵、出了大力气。他不光是冲锋队的头儿,还是那个想出用土坦克办法的人。</h3></br><h3>在县城那个老照相馆,巴彦游击队的头头儿们聚在一起,拍了张合照,留个纪念。</h3></br><h3> <h3>十月初那会儿,滨北铁路那块儿出了好几档子离奇事儿。原本看守得紧紧的铁路,不知道被谁给偷偷挖开了。更奇怪的是,停在泥河车站的日本军火车,好好地就炸了,原因到现在也没搞明白。</h3></br><h3>听说那个日伪的《滨江日报》说了这么一件事:</h3></br><h3>1932年10月12号那天,日本鬼子坐着带铁甲的火车,打算去呼兰、绥化这些地方打仗。可火车在半道上翻了车,整个列车都歪了,坏得不轻。这样一来,日本鬼子也没办法了,只能先放弃原来的计划,灰溜溜地走路回去了。</h3></br><h3>还有一篇报道是这样写的:</h3></br><h3>一趟从呼兰出发去绥化的火车,在快到康金井站那会儿,突然间,铁道底下的炸药就把它给炸了,火车受了损。</h3></br><h3>搞破坏铁路那事儿,是王毓干的,老百姓都叫他江北大侠,还有巴彦游击队的一个中队也参与了。</h3></br><h3> <h3>巴彦那帮游击队,打了一场又一场胜仗,士气高得不得了,战斗劲头还足得很。他们瞅准时机,准备摸向日伪军重兵防守的东兴城,打算再干一票大的。</h3></br><h3>张甲洲、赵尚志还有王毓他们几个一碰头,就想了个法子,打算用引蛇出洞的办法。张甲洲和王毓带着三十个兄弟,打算去偷袭兴隆镇。</h3></br><h3>大半夜的,兴隆镇南城门那边突然响起了砰砰砰的枪声,吓得人一跳。镇子里头那个伪警察署里头的日军头头,穿着那双沉得要命的大皮靴,喘着粗气,急急忙忙往南门那边跑去,想去看着打仗的事儿。</h3></br><h3>这个日本佬匆匆跑到离南门没多远的一座小桥那儿,突然间,旁边冷不丁地闪过一道亮光,就听嗖的一下,那日本指导官的脑袋就在黑漆漆的夜里掉了下来。</h3></br><h3>碰头遇上了,那个动手的人不是旁人,就是王毓。</h3></br><h3>王毓哪儿顾得上管脸上溅到的那些脏血,他拎着刀就带着队伍继续往北猛冲猛打。日伪军那边伤亡大得很,就这么一来二去,兴隆镇一下子就被咱们给拿下来了。</h3></br><h3>东兴城那边的日伪军一听到消息,立马就派兵来帮忙。但张甲洲和王毓他们早就有准备,带着一排人悄悄离开了兴隆镇,火速赶到东兴城的边上,跟赵尚志他们碰头了。</h3></br><h3>十一月三号一大早,差不多十点钟的时候,张甲洲、赵尚志带着王毓,还有八百个勇士,从南、北、西三面一块儿冲向东兴城,准备攻打。</h3></br><h3>有四五百个假军人和假警察,他们从酒楼、烟馆还有妓院这些地方急匆匆地跑出来,对付突然来的战斗,一点准备都没有。</h3></br><h3>就那么短短半个小时,东兴城就被拿下来了,守在那儿的人一下子就全跑了,跟鸟兽散了一样。</h3></br><h3>游击队因为一路奔波劳累,没能赶紧撤离。</h3></br><h3>大伙都没留意到,东兴城这会儿天上乌云压顶,感觉事儿不简单,到处都透着股子危险的气息。</h3></br><h3>第二天中午时分,那些逃到城东山里头的伪军和伪警察,跟土匪串通一气,换了身衣裳悄悄摸进了东兴城。他们打算给游击队来个突然袭击。</h3></br><h3>东兴城里,子弹嗖嗖乱飞,到处都是乒乒乓乓的枪声,人们扯着嗓子大喊大叫,杀声震天响。</h3></br><h3>王毓带着一支不要命的敢死队,豁出去保卫司令部。城里城外,两边的人打得不可开交,简直就是拼命,不是你死就是我活。</h3></br><h3>王毓拿着大刀猛砍,那叫一个勇猛,谁也挡不住他。</h3></br><h3>打仗那会儿,赵尚志正杀得起劲呢,结果左眼不小心被一颗乱飞的子弹给打伤了。他硬气得很,说啥也不肯离开战场。可张甲洲不答应啊,直接派人上去,硬是把他给拽离了前线。</h3></br><h3>敌人有三千,我们才八百人,人数差距太大。游击队打了很久都没占到便宜,张甲洲和王毓一看形势不妙,知道不能硬拼。他们俩就商量着,你掩护我,我掩护你,就这么一路打一路撤,最后从西门冲了出去。</h3></br><h3>从那以后,巴彦游击队里头,王毓这家伙就再也没露过面。</h3></br><h3>就在那个月,巴彦的游击队跟伪军李子英的队伍干上了。王毓这家伙,冲在最前头,结果左肩膀被子弹给打了个对穿。兄弟们一看,二话不说,赶紧把他抬到绥化市那家基督教医院去了。</h3></br><h3>在养病的那段时间,张甲洲给王毓牵了线,让她悄悄地成为了中国共产党的一员。</h3></br><h3> <h3>到了十一月,巴彦那帮游击队的人马摇身一变,成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的江北独立师,咱们以后就叫它独立师吧。</h3></br><h3>到了12月,王毓伤好了却没回来,独立师里大家都在传,说他跑去当叛徒了。</h3></br><h3>在巴彦县那个假警察队伍里,王毓换上了警服,当上了第二小队的头儿。</h3></br><h3>王毓现在不叫王毓了,他换了个新名字,叫王英超。</h3></br><h3>王英超觉得在巴彦游击队的日子太苦了,受不了那份累,所以就叛变了,加入了巴彦那个伪警察大队。</h3></br><h3>整个独立师里,就张甲洲和赵尚志两个人心里头明白这到底是咋回事儿。</h3></br><h3>王英超其实是张甲洲悄悄派去的卧底,他甘愿背上汉奸的坏名声,混进了日伪军里面。他一直在那里面忍着各种屈辱,但心里还是向着咱们的。表面上是白的,可里头是红的。</h3></br><h3>1933年冬天那会儿,王英超悄悄拉拢了两个伪军头头,一个是队长王连举,另一个是队副耿云龙。他俩心里其实向着反日,打算找个机会闹事,然后直接跑去投靠独立师。</h3></br><h3>因为事情没保密好,让计划给泄露了,王连举和耿云龙在珠河那个地方,就是现在的尚志,被日本人给抓起来杀了。</h3></br><h3>这俩人一直到死,都没把王英超给供出来。</h3></br><h3>独立师的好多重要情报啊、枪支弹药啊、军需物资啥的,都是一个神秘人给弄来的,这人就是王英超。</h3></br><h3>为了保险起见,王英超只跟独立师里的张甲洲一个人悄悄联系,他们走的是单线。</h3></br><h3>可王英超万万没想到的是,这时候独立师竟然摊上大事了。</h3></br><h3>一九三三年一月十八号那天,咱们独立师跑到西边那片荒地,就是现在的德都五大连池那块儿,结果因为死脑筋地照着上头的命令对少数民族来硬的,把索伦部落的武器都给收了。这下可好,日伪军和索伦人一块儿上了,咱们被两面夹击,那叫一个惨啊。</h3></br><h3>军队损失很大,独立师实在撑不住了,只能解散。张甲洲和赵尚志两个人只好回了哈尔滨,结果他们俩都被党给除名了。</h3></br><h3> <h3>张甲洲没放弃,他接着在哈尔滨还有下江那块儿,继续搞抗日的事儿。</h3></br><h3>1933年4月那会儿,赵尚志这家伙,越是碰钉子越是来劲,他决定去宾县找孙朝阳的抗日义勇军入伙。</h3></br><h3>打那以后,王英超就再也没瞅见过张甲洲和赵尚志了。</h3></br><h3>1934年那会儿,王英超就开始忙活着给在滨北地区活动的抗日游击队,就是王德富带的那队,送枪送炮,还有药品啥的补给品。</h3></br><h3>1935年的时候,王英超那边派了孙福德去给王德富的队伍送子弹。结果这家伙因为被汉奸给告发了,最后被日本人给抓了起来。</h3></br><h3>鬼子对孙福德连着拷问了七天七夜,想让他招供,但孙福德硬气得很,死活都不肯说实话。</h3></br><h3>气急败坏的日本人,在巴彦野马山对孙福德下了狠手,硬是把他给烧死了。</h3></br><h3>孙福德一直到咽气那一刻,都没把王英超给招出来。</h3></br><h3>在这段时间里,王英超悄悄地跟兴隆镇那个假自卫团的头头李志润拉上了关系,让他听自己的。李志润呢,也答应了,说以后都跟着王英超走。</h3></br><h3>一九三七年的夏天,就是七月那会儿,王英超在巴彦的老相识张甲洲,他用了个假名儿叫张进思,跑到富锦去了。在那儿,他装成是个中学的老师,但实际上呢,还是在偷偷摸摸地干着抗日的事儿。</h3></br><h3>那年8月28号,就在富锦城外头的董老茂屯,张甲洲在去往新职位的路上没了,他本来是要当抗联十一军的副军长的。</h3></br><h3>王英超其实是张甲洲私下发展的党员,他们俩平时都是通过单线来联系。后来,张甲洲不幸牺牲了,这下子可麻烦了,因为再也找不到人能证明王英超的党员身份了。</h3></br><h3>这时候的王英超压根儿没想到,自己居然已经算是党外的一员了。</h3></br><h3>他还是老样子,不顾自个儿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风险,一门心思地干着反对满清、抗日的事儿。</h3></br><h3>那一年,王英超因为在日本人那儿表现出色,工作干得漂亮,就被升为了洼兴镇警察署管外头事儿的主管,也就是外勤监督主任。</h3></br><h3> <h3>那年冬天,小日本鬼子搞了个“归村并户”的坏主意,打算一把火把山边上的村子全给烧了,就是想让抗联和老百姓没法儿联系上。</h3></br><h3>王英超接了任务,得去搞归村并户这事儿。就在这时候,他又收到了抗联第三路军的头儿张寿笺的命令,让他瞅准时机,想办法别让归村并户这事儿太顺当了。</h3></br><h3>那王英超对于归村并户计划,他是咋处理的呢?</h3></br><h3>说起来就一个字:磨蹭。</h3></br><h3>巴彦县那个假警察局啊,老打电话来问咱们归村并户的事办得咋样了。可王英超呢,每次都找各种理由把他们打发走了,就是不给他们个准话。</h3></br><h3>转眼间,半年时间嗖的一下就过去了,巴彦这块地方呢,一个村子都没烧掉,一户人家也没搬走。</h3></br><h3>一眨眼功夫,时间就溜达到了一九三八年。巴彦县那个假的警务科啊,实在是憋不住了,就派了个日本警长,名字叫相甫,跑到洼兴镇去看着,盯着那边的情况。</h3></br><h3>有一天,洼兴镇那警察站里头,突然间“砰砰”两下,传来了两声重重的枪响。</h3></br><h3>一碰到王英超,日本人相甫立马就不高兴了,他直截了当地问王英超:为啥这里的归屯并户工作还没动起来呢?</h3></br><h3>王英超不慌不忙地说:太君啊,这眼瞅着天就要变凉了,农民兄弟这时候要是搬了家,那可就没地儿落脚咯,还是等到春天暖和了再搬吧。</h3></br><h3>相甫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嚷嚷起来,一脸怒气:“我早就看出来了,你就是故意磨蹭,良心都让狗吃了!你,就是那个反满抗日的家伙!”</h3></br><h3>相甫一边说话,一边动手拨起了办公桌上那部电话,他嚷嚷着要让龙泉镇那边的日本宪兵,赶紧跟王英超接上线,聊两句。</h3></br><h3>王英超心里头明镜似的,清楚日本宪兵找上门来可不是啥好事,眼下他是真的走到头了,没地儿可退了。</h3></br><h3>说干就干,王英超大步流星地冲过去,猛地一下扯掉了电话线,然后转手就抓住了相甫那黄呢子衣领。他二话不说,嗖的一拳直接就把相甫的脸给揍得开了花。</h3></br><h3>相甫在那儿叽叽喳喳乱叫,一边还忙着去摸腰上的手枪。可没等他把手枪拿出来,王英超的枪就先开了火,砰砰两下,相甫就脸朝天地躺下了,两条腿蹬了几下,直接去找天照大神报道了。</h3></br><h3>后来,日本人从汉奸那儿得知,王英超干掉了一个日本警长,然后骑着马,一溜烟儿地跑进了镇子外头的大山里头。</h3></br><h3>洼兴镇那事儿才过去没多久,兴隆镇那边的假自卫团大本营又莫名其妙烧了起来。</h3></br><h3>自卫队的大头头李志润接到了王英超的电话,他说了些之前提过的事儿,就是让把营地给烧了,然后带着队伍去老黑山那边。</h3></br><h3>没过多久,从老黑山那儿溜达下来一支四百多人的抗日小队,他们自称大侠团,常在呼兰康金和白奎那片地方转悠。带头的不是别人,正是王英超。</h3></br><h3>王英超他叔也在那个队伍里呢,他的任务就是帮侄子看好印章和信件这些重要东西。</h3></br><h3> <h3>抗联三军的六师啊,一开始其实是王英超一直在背后帮忙的那支滨北打鬼子的游击队。后来听说王英超那边出了点事儿,六师的师长王德富就一直挺上心的,时刻盯着这事儿呢。</h3></br><h3>王德富为了支援王英超,特意让宣传科的头儿赵锡久他们一行人,赶到了王英超的团队那儿去帮忙。</h3></br><h3>王英超带着他的队伍,跟抗联三军六师成了并肩作战的伙伴。没过多久,王英超就带着他的人马,正式加入了六师的行列。</h3></br><h3>王英超本事大,胆子也壮,他带着队伍在呼兰那块儿打来打去,那地儿离哈尔滨也就六十里地。</h3></br><h3>一九三八年那会儿,滨北铁路边上打得挺激烈。六师的师长王德富,不幸挨了枪子儿,牺牲了。眼看局势危急,上头就让王英超赶紧顶上,暂时代理师长的位置。</h3></br><h3>那年夏天,王英超带着六师,为了打出抗日游击区,他们出手就干掉了呼兰那儿的韩老鹞子反动队伍。</h3></br><h3> <h3>一九三八年八月二十九日一大早,呼兰白奎宫家窝棚那里,原本挺安静的,结果突然“砰”地响了一枪,把大伙儿都吓了一跳。原来啊,是因为有汉奸出卖,六师正好在那儿过夜呢,结果就被一千多号日本鬼子和伪军给偷偷地摸了上来。</h3></br><h3>哨兵突然放了一枪,把正靠着枪打盹的王英超吓得一下蹦了起来。他悄悄摸到村子口,一瞅,村子四周都被敌人给围住了。</h3></br><h3>现在逃跑已经来不及了,王英超打定主意,就靠着村口那些临时搭的防御设施,死守到天黑,然后再找机会冲出去。</h3></br><h3>日本关东军那边,滨北的司令官大佬可是亲自上阵了,他心里头那股子劲儿,明摆着就是要赢。他一声令下,日伪军们从原来的偷偷摸摸,直接变成了明目张胆地往上冲。</h3></br><h3>日伪兵接连三次往上冲,但都被六师的狙击手用一排排子弹给挡了回去,阵地前面日伪兵的尸体堆得满地都是。</h3></br><h3>六师虽然人数不多,就八十来号人,但个个都是打枪的好手,他们的枪法那叫一个绝,一个比一个厉害。可惜的是,大家手上的子弹都不充裕。</h3></br><h3>现在已经是下午时候了,六师的子弹快用完了,挺急的。</h3></br><h3> <h3>日本鬼子头儿想着一下子就把事儿给办了,又连着下了两次进攻的命令。王英超他们那帮子人,枪法准得很,打出去的子弹专往敌人身上招呼。结果,那些日本鬼子和伪军倒了一地,进攻又被他们给顶回去了。</h3></br><h3>六师战士们的子弹快打光了,离天黑还有好一会儿呢。</h3></br><h3>咋样才能让敌人进攻的步伐慢下来呢</h3></br><h3>王英超心想,这么多人一块儿攻打,里面肯定有个大领导在带着大家行动。</h3></br><h3>都说胆子大了智慧就来,王英超脑子里突然蹦出个挺大胆的点子。</h3></br><h3>王英超把带队的活儿交给了赵惕久,他不管身边战友咋劝,一骨碌就翻进了战壕边上的豆子地里。他顺着田埂子爬,一点点往枪声最响的村子南头挪。</h3></br><h3>王英超在野外老远就看见,一棵大树底下围着一堆日军军官,他们中间站着个日本大头头。</h3></br><h3>那人看着地图,这儿点点那儿指指,接着又冲着宫家窝堡那个方向一顿比划,看样子是在琢磨怎么进攻呢。</h3></br><h3>瞧着其他那些日本军官都对那个日本大佬低头赔笑,王英超心里就琢磨开了,这家伙指定是带头的老大。</h3></br><h3>王英超瞅着那群日本军官,大概离他有个二百来米远的样子。他心里一横,打算搏一搏。</h3></br><h3>要是咱运气够好,能把那个日本头头给解决了,那敌人的气势肯定就弱了,对咱们部队撑到天黑找机会突围大有好处。就算到时候自个儿牺牲了,那也值了。</h3></br><h3>王英超赶紧摸了摸自己身上的弹药,数了数,发现还剩下十七颗子弹呢。</h3></br><h3>王英超把四颗子弹塞回了兜里,然后拿出那把驳壳枪,把剩下的十三颗子弹一股脑儿地都装进了弹夹里。</h3></br><h3>王英超想要打得更准,所以就继续悄悄地靠近敌人。</h3></br><h3>在离那帮日本军官大概一百五十多米远的地方,王英超好不容易找到了个能开枪的好地方。</h3></br><h3>看着王英超,他抬腿轻轻一碰,匣枪的机头就开了,接着他把驳壳枪往上一挑,手腕一转,嗖嗖嗖,子弹就像扇子一样飞了出去。</h3></br><h3>看到那边,离着一百五十多米远,那个被大家围在中间、像星星围着月亮一样的日本头头,突然间就摔地上了。</h3></br><h3> <h3>对面的那些日本人一下子就乱了套,日本兵的警卫队立马掏出机枪小炮,对着王英超藏身的豆子地,就是一顿猛打狂射。</h3></br><h3>王英超撤退那叫一个迅速,可右腿大腿上还是挨了一枪。</h3></br><h3>好多日本鬼子朝着王英超刚才打冷枪的那片豆子地猛冲过去,村口战壕里的兄弟们一看这架势,赶紧掏出家伙事儿,砰砰砰地开枪,拦住他们的去路。</h3></br><h3>俩战士不顾一切地从战壕里冲出来,硬是把受了重伤的王英超给拽回了阵地。</h3></br><h3>日伪军接着又搞了第六波攻击,但这回他们太急了,完全没个章法。因为没有个头儿统一带着干,就被赵惕久带着的六师给一一收拾了。他们试了一次又一次,就是没法靠近抗联的防线。</h3></br><h3>天黑透了,日伪军那阵猛攻总算是歇了,王英超这时候就让战友给背起来,带着大家想办法冲出去。</h3></br><h3>日军被六师那精准的枪法打得没了脾气,那些伪军呢,为了自己的小命,干活时完全是磨洋工,一点力气都不肯多使。</h3></br><h3>六师趁着黑夜偷偷溜了出去,留在后面挡枪的几位战士,之后就再也没回来和队伍汇合了。</h3></br><h3>宫家窝棚那场仗,抗联三军六师的战士们真是厉害,人少却打赢了人多的一方。他们跟敌人拼了十多个钟头,打得热火朝天。最后,日伪军被干掉了一百多个,而六师这边,有十个兄弟不幸牺牲了,还有七个受了伤。</h3></br><h3>王英超就靠着一把匣子枪,还有区区十三颗子弹,眨眼功夫就把战局给扭转了。</h3></br><h3> <h3>大家伙儿迈着费劲儿的步子,总算是爬上了山。等停下来数人数时,王英超发现,那个帮他管着印章和信的大叔,居然没跟上来。</h3></br><h3>没过多久,派出去探情况的人回来了,说在宫家窝堡那边牺牲的六师那十位战士的尸体,被村里好心的大伙给埋了。</h3></br><h3>村里头大家都在传,说王英超那家伙可能已经不在人世了。</h3></br><h3>这到底是咋一回事儿啊?</h3></br><h3>日伪军打完仗后在战场上清理时,瞧见了王英超叔叔的尸体。他们拿出通缉令上的照片一对比,哎呦,简直是一模一样。然后,他们还在王英超叔叔身上翻出了一个印章,上面刻着“王英超”三个字。</h3></br><h3>然后,王英超被干掉的事儿,最开始是从那些日本人和伪军那边透露出来的。</h3></br><h3>叔叔的离世让王英超心里头特别不是滋味,更让他觉得难以接受的是,他的大腿骨竟然被弄断了,而且那伤口还发炎化脓了。</h3></br><h3>让王英超稍微松了口气的是,根据那些日本鬼子办的报纸上说,那个被他开枪打中的日本军官,已经确认翘辫子了。</h3></br><h3>这家伙就是宫家窝棚战场上日军的老大,日本关东军滨北那边的头头,宫岩丸军太郎大佐。</h3></br><h3>因为呼兰那边情况太危险,王英超就被他的战友们偷偷送到了木兰蒙古山和庆城,就是现在的庆安,那里的水曲柳沟,让他去那儿躲着养伤。</h3></br><h3>这时候,日本人已经从抗联里头的叛徒嘴巴里知道王英超还活着,但已经受了很重的伤。</h3></br><h3>急眼的日本人,一边砸大钱找人,一边专门派了队伍去木兰和庆城那块地方,到处搜王英超。</h3></br><h3>为了抓住王英超,日本人竟然派了一整支部队出动,这明显看出他们对岩丸军太郎的死火大到不行。</h3></br><h3>江北一听到王英超的遭遇,立马下令,让部队赶紧过江去救他。</h3></br><h3>后来有好多队伍试着去帮王英超,但因为日伪军防守得太紧,不光没把王英超救出来,反而还有十几个战士在救援的半道上牺牲了。</h3></br><h3>王英超一听到那消息,心里头那叫一个难受,立马就跟通讯员说:“你赶紧的,跑一趟江北,跟部队说一声,我这伤得太重了,别再派人过来了。”</h3></br><h3>一九三九年的春天,王英超他的身体刚刚恢复了点儿,立马就把之前那帮人又给召集起来了。他们跑到滨北那一块儿,开始给日本鬼子和伪军找不痛快,时不时地骚扰骚扰他们。</h3></br><h3>那年秋天,王英超因为旧伤又犯了,被战友们送到了巴彦老黑山那儿的抗联三军秘密营地,去那儿休息养伤。</h3></br><h3> <h3>一九四零年那会儿,王英超腿上的伤口又恶化了,开始流脓烂掉,他实在没法再带着队伍行动了。</h3></br><h3>抗联三军的大头头张寿笺,也就是李兆麟,他给王英超找了个挺好的去处,安顿得妥妥当当的。</h3></br><h3>去老黑山密营看望的兄弟发现,王英超这家伙已经不在那儿了,谁都不知道他跑哪儿去了。</h3></br><h3>说起来,王英超他到底跑哪儿去了呢?</h3></br><h3>有一天,在克东县那片大山深处,有个看起来像是老师的中年大叔,他骑着一头毛驴,旁边还有个带路的向导。他们俩就这么沿着山路,往三门宋家的方向赶路。</h3></br><h3>这个中年汉子,其实就是王英超本人。</h3></br><h3>说起来,抗联那第三路军的大头头张寿笺,他悄悄地走后门,把王英超给安排到了克东县的三门宋家那儿躲着。</h3></br><h3> <h3>在走老黑山之前,王英超是个爽快人,他干脆利落,把自己那些人际关系啊,全都给断了个干净。</h3></br><h3>王英超用了个假名,叫王平,就这么堂而皇之地住进了克东三门那儿的宋家庄园。他一边在那儿教书,一边悄悄养着自己的伤。</h3></br><h3>王英超天天往伪牌长那儿跑,就是咱们说的村长,俩人一块儿喝酒玩牌。时间长了,关系自然就处得不错,后来干脆就以兄弟相称了。</h3></br><h3>王英超这位瘸腿老师,性格挺硬气,一点也不低三下四,反而特别有派头。你绝对不会想到,他竟然和那些假牌长、伪军警混得特别熟,就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他悄悄地织起了一张超级复杂的关系大网。</h3></br><h3>大伙心里都清楚,这位教书先生可不是一般人。有的人对王英超的真实底细那是门儿清,晓得他其实是抗联的人,而且还是个不小的头头。但奇怪的是,没有一个人跑去跟日伪警务机关告密。</h3></br><h3>有人可能会琢磨,王英超这家伙是不是没斗志了,不跟抗日较劲了?</h3></br><h3>答案很明确,不是那样的,颓废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王英超心里那股抗日的劲儿,可一直没变。</h3></br><h3>那时候,抗联的第三路军大部队已经跑到苏联那边去了。因为这个,王英超和上面的领导彻底联系不上了。</h3></br><h3>王英超从那以后,就变成了个独当一面的勇士。</h3></br><h3>王英超瞅准了庄园主人给的机会,他挺机灵,利用这些好处,悄悄地跟不少反对日本人的势力搭上了线。</h3></br><h3>他可不是孤军奋战。</h3></br><h3>王英超借着教书的幌子,和王贞他们一起,悄悄地把克东、拜泉等七个县的人团结起来,共同对抗日本鬼子强行的粮谷出荷政策。</h3></br><h3>王英超悄悄在宋家庄园弄了个基地,他找来一帮有胆量又爱国的农民兄弟,让他们白天该种地种地,到了晚上就化身战士。就这么,他们搞了些小规模的游击战,时不时给对方制造点麻烦。</h3></br><h3>在那段躲藏的日子里,王英超压根就没怎么离开过克东这块地儿。他做人特别低调,干啥都特小心,就怕被那日本鬼子伪政府给逮着。</h3></br><h3> <h3>不过,王英超压根儿没想到,有个大麻烦正悄悄地朝他走来。</h3></br><h3>1941年的时候,有个叫段兴范的,大伙儿都管他叫小狼,他是个抗联的战士。他找了个机会,借着潜伏的名义,悄悄溜进了三门宋家。</h3></br><h3>碰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家伙,见过大世面的王英超立马就绷紧了神经。</h3></br><h3>他表面上看起来啥事没有,但背地里悄悄干了俩事儿。头一件,就是把那个秘密营地给暂时停了,不再搞那些活动。第二件呢,就是派人去好好查一查段兴范这个人,看看他到底啥来头。</h3></br><h3>王英超还没来得及把事儿查清楚呢,段兴范自己就先捅出了娄子。</h3></br><h3>有那么一天晚上,在隐蔽的营地里头,守夜的哥们儿瞧见个黑乎乎的身影在营地边上溜达来溜达去。这哥们儿立马扯着嗓子大喊一声,谁在那儿呢!那黑影一听,吓得扭头就开溜。可咱们营地里的哨兵,对地儿熟得很,三两下就把那家伙给逮住了。</h3></br><h3>碰到王英超那凶狠的眼神,段兴亚立马就怂了,赶紧求饶认怂。</h3></br><h3>没想到,段兴亚这家伙,其实是个抗联的叛徒,还给日伪当特务呢。</h3></br><h3>他溜进三门宋家,就是想打听王英超在哪儿,还有他都在干啥,好去跟他的日本老板邀功,要点好处。</h3></br><h3>然后吧,接下来出现的那个场景,真是让人心里难受但又值得琢磨。</h3></br><h3>在宋家大院的一个角落里,有个土坑,坏蛋汉奸段兴范被扔进去给活埋了。</h3></br><h3>到场的人里头,除了王英超和他的几个得力助手,还有一大帮当地的假牌长、冒充的军警,以及那些伪自卫团的老大们。</h3></br><h3>王英超那肆无忌惮的行为,可把当时在场看到的人都给震惊坏了。</h3></br><h3> <h3>从那以后,三门宋家那块地方的那些假牌长还有伪军警,对王英超那是态度大变,满脸堆笑,百依百顺。</h3></br><h3>那个假村干部啊,天天都得老老实实地给王英超送报纸,态度好得不得了。就连抗联第三路军的总指挥张寿笺,都没享受到这种待遇和尊重呢。</h3></br><h3>建国以后啊,查那个给王英超办户口的假牌长柴永和的时候,审查的人就直接问了:那时候,你晓不晓得王英超到底是啥身份啊?</h3></br><h3>柴永和谨慎地回应说:起初那会儿,我啥也不知道,但慢慢地,我就了解到一些情况了。</h3></br><h3>审查的人接着问:那你为啥要去帮王英超呢?</h3></br><h3>柴永和赶紧打圆场,他说:“这很正常啊,人家可是抗日英雄,我呢,也是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h3></br><h3>审查的人接着就问:还有啥别的原因不?</h3></br><h3>柴永声音颤抖,带着点哭意说:谁敢去跟日本人告发他呢?我要是不照他说的做,他可就真会把我活埋了。</h3></br><h3>三年内,王英超让人明里暗地里干掉了六个汉奸特务。</h3></br><h3>王英超这家伙,到底有啥魔力啊,在克东三门宋家那片地方,他简直就是个大佬,威风凛凛地管着周围好几十里的地盘,跟个土皇帝似的。</h3></br><h3>一九四二年二月十二号那天,王英超在巴彦游击队里的铁哥们儿赵尚志,在鹤立梧桐河那儿,遭了汉奸的暗算,挨了一枪。结果,他受了重伤,还被敌人给抓住了。</h3></br><h3>在个冷得直哆嗦的临时棚子里,赵尚志熬过了他人生最后的八个小时,一句话都没说。他就这么默默坚持着,真做到了自己说的那句话,死也要死在咱东北这片土地上。</h3></br><h3>很多人都不知道,赵尚志在离世那会儿,其实还没正式入党呢。</h3></br><h3>1945年8月9号那天,苏联军队开进了东北,跟日本干上了,远东那边的大战就拉开了序幕。</h3></br><h3>跑到苏联去休整的抗联队伍,后来跟着苏军一起,又回到了东北那片地界。</h3></br><h3>在克东县那个动荡不安的时候,突然间蹦跶出来一支叫做苏联滨海警备师的队伍,他们像游击队一样活动。带头的,就是王英超这家伙。</h3></br><h3>说起来,王英超一听到苏军要往东北打的消息,立马就结束了他那四年不咋露面的潜伏生活。他跑到克东县城,张开胳膊大声吆喝,把当年打仗时走散的老战友和老百姓都给聚到一块儿,拉起了一支游击队。</h3></br><h3>王英超带着他的游击队跟苏军一起打仗,他冲在最前头,两手都拿着枪,勇猛得跟以前一样,把克东县城周边的那些日本鬼子和伪军残余势力都给打得落花流水。</h3></br><h3>苏军战士们一个个都给王英超点赞,夸他虽然脸上有了六十岁的纹路,但打起仗来却跟三十岁的小伙子一样勇猛无比。</h3></br><h3> <h3>王英超和苏军的一三O师联手,把清河农场边上的日军大本营给团团围住了。他们动作快得很,一下子就把那里的日军全都给收拾干净了,一个不剩。</h3></br><h3>打完收复克东地区的最后一场大战,王英超赢得胜利后,又在克东奇怪地不见了踪影。</h3></br><h3>那王英超他到底跑哪儿去了呢?</h3></br><h3>九月十号那天,巴彦县的兴隆镇冷不丁地冒出来了七个外乡人。打头的是个瘸腿的中年大哥,那家伙,气场强大得很,领导能力也是杠杠的。你猜怎么着?他愣是在不到二十天的工夫里,拉起了六十多号人的队伍,整了个武装团伙。</h3></br><h3>这家伙是克东的王英超,还有他那六个一起并肩作战的兄弟。</h3></br><h3>九月中旬那会儿,苏军在绥化的头头儿,副司令陈雷,他给王英超和张祥,就是巴彦那边苏军的副卫戍司令,下了命令。让他们两个联手,想办法把敌人的枪杆子夺过来,自己拉起一支咱党的队伍。</h3></br><h3> <h3>张祥跟王英超讲:</h3></br><h3>拿下巴彦县那帮敌人武装,非得你出手不可。你在抗战那会儿,可是把敌人吓得魂飞魄散,这儿剩下的那些日本鬼子和伪军,一个个都对你闻风丧胆。</h3></br><h3>王英超听完以后,嘴角上扬笑了笑,啥也没说,态度不明朗。</h3></br><h3>他俩琢磨了个法子,瞅准时机打算把敌人的枪杆子抢过来。与此同时,他们还整了个“东北人民自卫军八十八大队”,私下里商量好让王英超来当头儿,也就是大队长。</h3></br><h3>那时候,巴彦县那个维持会的头头,宋殿才,就是日伪时期的那个县长,他可机灵着呢,一门心思就往国民党那边靠,跟个紧跟大树的藤蔓似的。他那个样儿,就像是茅坑边上的石头,死活都不带松的。</h3></br><h3>宋殿才为了在巴彦县公署给咱们的人来个下马威,特意摆了一场“饭局陷阱”,请王英超和张祥过去吃饭。</h3></br><h3>这时候,县衙门口里里外外都是端着真枪实弹的警卫,紧张得跟要干仗似的。</h3></br><h3>在酒桌上,宋殿才嚣张地大放厥词,他说自己只认蒋委员长当老大,谁要是不听他的,他可不会给那人好果子吃。</h3></br><h3>这家伙竟然明目张胆地逼着我们的人听他的,让他来指挥和重新安排我们。</h3></br><h3>王英超大声地说,一点不含糊:“我老家巴彦的,那时候打鬼子,我可没少出力。干掉了不少小日本,里头还有那个滨北的司令,岩丸军三郎,就是我干的。”</h3></br><h3>如今日本已经认输投降,这抗战赢来的好处得归我们党和抗联来管。你们这些以前给日本人办事的人,现在得听我们的指挥。我要求你们老老实实接受领导,别乱折腾,这样才能保证巴彦的老百姓不再受打仗的罪。</h3></br><h3>孙殿才在宴会上大放厥词,声称他不接受共产党的领导,只打算唯国民党马首是瞻。</h3></br><h3>两边都坚持自己的看法,最后闹得不愉快,各自离开了。</h3></br><h3>宴会结束后的隔天,那些敌人全都穿得整整齐齐,带着家伙什儿,在巴彦县城里城外逛来逛去,扯着嗓子喊反共的口号。他们还到处贴那些反对我们的标语,发传单,搞得满城风雨。</h3></br><h3>巴彦县里里外外都挺紧张的,王英超和张祥他们那些人,枪都别在腰上,时刻不离身。他们还得赶紧想办法,争取让敌方的带兵人站到咱们这边来。</h3></br><h3> <h3>王英超偷偷地去见了那个挺有上进心的县公署守备队长孙文翰。孙文翰其实早就很佩服王英超了,一见面就爽快地说,他愿意跟着王英超干。</h3></br><h3>陈雷一听巴彦县那边有敌人搞武装游行,立马就对张祥和王英超说,得赶紧把巴彦县公署里的敌人武装给端了,然后麻溜地掌控整个县城。接下来,再一步步地把周围那些城镇的敌人武装也都给收过来。</h3></br><h3>十月初那会儿,苏联红军打算离开巴彦了。这时候,敌人的嚣张气焰可就更旺了,老想着找茬动手。两边谁也不让谁,局势紧张得跟拉满的弓弦似的,一触即发。</h3></br><h3>十月中旬那会儿,正好是庆祝十月革命节的日子。巴彦那地方的苏联红军,有十多个战士,他们找到了张祥和王英超两个人,说想请他们帮忙买点过节要吃的东西。</h3></br><h3>王英超和张祥琢磨着,现在正是拿下敌人县里政府那帮武装力量的最佳机会。于是呢,张祥就用他会的俄语,跟带队的苏联军官说清楚了这个意思:</h3></br><h3>要想淘到既好又划算的食品,非得找宋县长帮忙不可。</h3></br><h3>接着,苏联那边的军官就给宋县长拨了个电话。宋县长一听完电话,心里头直打鼓,但还是硬着头皮,拉上几个手下,火急火燎地就往那边赶。</h3></br><h3>他刚进屋跟那些苏联军官打招呼、谈事情的时候,王英超和张祥就带着队伍,直接朝巴彦县公署奔去了。</h3></br><h3>门岗拦住问:“你们是来干啥的啊?”王英超回答说:“是宋县长让咱们来开会的。”</h3></br><h3>王英超他们一伙人,进县公署大院那叫一个顺溜,没啥阻挡。王英超自己拿着两把枪,在那儿指挥战士们,把大院周围重要的地方都给占了。</h3></br><h3>王英超领着一帮人冲进大厅,扯着嗓子大喊:“把枪放下,咱们不伤人,都给我举起手来!”</h3></br><h3>守备队的头儿孙文翰第一个站出来交了枪,王英超随后就让士兵们照着名单一个个检查枪支。弄完之后,他直接就说:“谁要是还想当兵,那就待着;不想干的,自个儿走人。”</h3></br><h3>王英超那会儿正在县公署大厅忙着把守备队给重新拉起来呢,结果宋县长回来了。他一踏进县公署那院子,心里头就“咯噔”一下,感觉事情有点不太对劲。</h3></br><h3>在大堂那儿,宋县长碰巧撞见了王英超,他赶紧就问咋回事儿,王英超慢条斯理地跟宋县长讲:</h3></br><h3>咱们已经把县里的大权接手了,从这一刻起,我说了算。巴彦县现在归共产党来带着往前走,你呢,也别再想着当县长了。</h3></br><h3>就在这时候,苏联红军听到了消息赶紧跑了过来。苏军的人直接问王英超:“你们到底是啥部队啊?”</h3></br><h3>王英超讲道:共产党那会儿的军队,咱们叫红军。</h3></br><h3>苏军开口了,他们说:“咱们不去管人家的家务事。”说完这话,他们就大步流星地走了。</h3></br><h3>宋县长看到那个情况,整个人就像蔫了的白菜,跟那荒园里枯萎的瓜藤似的。</h3></br><h3>到这时候,王英超和张祥带着的人民自卫军八十八大队,用聪明办法把敌人的政权给抢过来了,一下子就掌握了巴彦县城的大权。</h3></br><h3> <h3>巴彦县城一解放,隔天一大早,王英超就领着队伍,坐着马车火急火燎地往巴彦县西集厂赶。他们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赶紧去把西集厂那儿的敌人武装给收了,好让周边的城镇也早点摆脱战乱。</h3></br><h3>在西集厂那边敌军的营房前头,王英超说自个儿渴得不行,就溜进屋想找点水喝。他瞅准时机,趁敌军头头李本初没留神,嗖的一下拔出枪,直接顶在了李本初的脑袋上,喊道:“赶紧的,你现在就下令,让你的手下把枪都交出来!”</h3></br><h3>李队长讲道:你先稍等会儿,我出去让人把枪都交上来。</h3></br><h3>王英超讲道:站着别动,别想在我这儿耍什么心眼儿。你了解我,我下手可不留情,连那些日本人都对我敬畏三分。你要是敢不老实,我绝不会手下留情。</h3></br><h3>李队长心里头七上八下地琢磨着,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那咱们接下来该咋整啊?</h3></br><h3>王英超开门见山地跟他说:</h3></br><h3>你跟外头的勤务兵说一声,让他现在开始数枪,然后把枪拿进来。小手枪搁桌子上,长枪就放地上。</h3></br><h3>勤务兵喊话传达了指令,敌军士兵就按照要求,把枪给递进屋子里来了。咱们这边的战士呢,就赶紧把送进来的枪支弹药都给收好了。</h3></br><h3>王英超立马就说,要在西集厂搞个西集中队,而且还直接定了正副队长的人选。</h3></br><h3>为了确保西集厂咱们的人平平安安的,王英超就安排人去把当地的头面人物都给叫来,一块儿开个会商量商量。</h3></br><h3>王英超讲了:大伙儿得挺咱们队伍一把,保障他们的安危。万一有啥闪失,那可就得找你们说道说道了。</h3></br><h3>当地的大佬们一听是王英超的大名,都吓得直点头,弯着腰表示服从,赶紧按照他说的去做了。</h3></br><h3>王英超让邱连长他们三个人去兴隆镇,主要是去接手和重新组织那边的队伍。另外,还得赶紧把电话线给修好,让通讯顺畅起来。</h3></br><h3>可是那三个人一走,竟然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像人间蒸发了一样。</h3></br><h3> <h3>第二天早上,交通员急匆匆地来了,说是有事儿要报告:</h3></br><h3>兴隆镇那个给敌人干活的头头王知津,不光是不肯交出武器,反倒把邱连长他们三个人给抓起来了。</h3></br><h3>王英超一听这话,火冒三丈,立马招呼大伙儿,说要去兴隆镇找他们算账。</h3></br><h3>就在这会儿,通讯员跑进来跟我们说,到兴隆镇那条电话线已经给修好啦。</h3></br><h3>王英超赶紧拿起手机,拨通了王知津的号码。</h3></br><h3>王英超大声吼道:“你给我听好了,我就是王英超!你活腻了是不是?怎么敢扣我的人?等我过去,非得好好收拾你一顿不可,你给我等着吧!”</h3></br><h3>王知津讲道:你就别过来了,我马上就投降,总行了吧,我立马让人走。</h3></br><h3>王英超讲了:把我那装备给我的人。</h3></br><h3>王知津回应说:没问题,我马上照做,把枪交了,人也给放了。</h3></br><h3>在摆平了西集厂和兴隆镇那些捣蛋的武装分子后,巴彦周围那些由地方维持会管着的武装队伍,开始一个接一个地接到了王英超打来的电话。</h3></br><h3>这帮人胆子小得像老鼠一样,没一个人敢跟王英超对着干,最后都乖乖地听了他的,接受了改编。</h3></br><h3>到这时候,王英超就靠着一部电话,连一枪一弹都没用,就把巴彦整个地方给解放了。</h3></br><h3>然后王英超就开始动员大家,喊话让那些年轻的农民还有学生去当兵。没过多久,王英超带着的巴彦人民自卫军八十八大队,人数就涨到了两千多人。</h3></br><h3>1946年春天那会儿,王英超就当上了松江省人民自卫军第五团第二营的营长了。</h3></br><h3>那年4月28号,王英超带着他的部队,去打了一场解放哈尔滨的仗。</h3></br><h3>一九四八年那会儿,王英超又申请了一次入党,这是他的第二次了。</h3></br><h3>新中国成立那会儿,王英超从部队转到了地方工作,他先是去了绥化招待所当头儿,后来又在中医院和五金公司挑起了大梁,负责领导工作。</h3></br><h3>1979年6月28号那天,王英超因为心脏不好走了,那时候他69岁。</h3></br><h3>王英超在快走的时候跟家里人说,他有个心愿,就是想被葬在以前抗联三军躲藏的那个地方,就是巴彦的老黑山。</h3></br><h3> <p class="ql-block">王英超啊,他是东北那旮旯抗战十四年,一直都在战场上拼的老兵之一,活下来的可真不容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为了打鬼子,压根儿就没把自己的命和面子当回事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事迹简直就像个超级英雄大片,看得人直呼带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那个性,真的挺特别,让人看了一眼就忘不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简直就是巴彦人的明星,给咱中华民族长脸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英超,那可是咱们心里的真英雄。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挺身而出,为了保家卫国,豁出去了。不怕牺牲,不怕困难,带着一腔热血,跟敌人干到底。他的事迹,到现在提起来都让人热血沸腾。他的精神,得一直传下去,激励着咱们的后代,永远不忘历史,永远珍惜和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王英超筒介</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英超(1910-1979.6),原名王毓,字保泰,祖籍山东省文登县,著名抗日英雄,神枪手。早年参加东北军,“九一八”后成立巴彦民众抗日义勇队,最早的抗日义勇军将领之一;1932 年春,与赵尚志、张甲洲等人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十六军独立师(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并打响了中共抗日武装第一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在日伪警察署内击毙日寇指导官;曾指挥进行了著名战斗“双山战斗”,并且亲手击毙了日本关东军滨北司令岩凡军三郎;日寇投降后,建立东北人民自卫军88大队,并夺取黑龙江省巴彦县敌伪武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45年光复后,王英超参加了巴彦人民自卫军,后担任松江省人民自卫军五团二营营长。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转业后在绥化招待所、中医院、五金公司等单位担任领导职务,1979年6月病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拍摄于1946年初,中间为王英起,右侧为王英超。</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mr.baidu.com/r/1ytQMzjVmzC?f=cp&rs=2211356209&ruk=8aCf2jWYgxem7IHxAs9Cbw&u=375b2039cb6784a9"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15px;">查看原文</a><span style="font-size:15px;"> 原文转载自mr.baidu.com,仅添加照片和文字内容编辑,著作权归作者所有</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