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前一天,收到一条短信,说我有一件物品到了小区的妈妈驿站。收到短信后,我有点懵。一来,我很少网上购物,二来,我春节前后根本就没在网上买东西。难道是女儿和老伴网购时留了我的电话?两通电话后,我确认这不是我们一家人买的。<br> 既然收到了短信,先去看看吧。到了妈妈驿站,取了件,拿在手上,第一感觉很沉。一看标签,这是从天津一家书店寄来的一套书。我喜欢购书,但我春节前后确实没有买书。我拨打标签上的电话,结果是个虚拟号。再仔细阅读标签,一再确认不是货到付款。难道天上掉馅饼了?<br> 回到家,我打开外包装,这是一套五本关于中国历史的书。在看到书名的一霎那,我的脑海里突然蹦出了庄同学的名字,不是猜测,更不是推理。我拿起手机,先给书拍了一张照,然后发给了他,并加了个问号。很快,庄同学回话了,“你怎么问我?”外加一个捂嘴笑的微信表情。看来十有八九是他!“送给你的,空的时候翻翻。”我回复到:“我太神了。”外加了一个笑脸。 确实,我有的时候还真有点“神”。<br> 小的时候,我对蛇特别敏感。走在路上,脑海里若突然跳出蛇的画面,那我的前面不多远肯定就会有条蛇,什么蛇、其周边的环境等与我脑海里的情景完全相同,就像我提前看到的似的。年轻的时候,虽说第一次到某个地方,村庄也好,周边乡镇也好,我的脑海里会有一种以前来过的感觉,或许就是所谓的似曾相识吧。工作后,活动的范围大了,这种感觉也就没有了,但另一种似曾相识出现了。有时参加会议,自己坐在会场哪个位置,说的什么话,包括自己的表情,好像几天前梦到过。当这一幕出现时,我常有瞬间穿越的感觉。<br> 最神的事莫过于高考前一天的梦。当年高考前夜,在江都引江宾馆做了个梦。梦里的我,正在写高考作文,题目与习惯有关,已经写了一半,正停在那苦思冥想,好像遇到了逻辑障碍。我很着急,一急就醒了。第二天上午考语文,我遇到的情况与梦里的情景完全一样,作文的主题词正是习惯。<br> 有了手机后,有种情况也很有意思。如果我脑海里突然跳出一个久不联系的同学、朋友,那么不出一两分钟,这个同学或朋友就会打来电话。或者,手机响铃后,在掏出手机的那一瞬间,脑海里蹦出一个人,那这个电话肯定就是那个人打来的。当然这种情况不是普遍现象,并不是每次响铃时都会蹦出一个人名。<br> 这种现象不是我一个人有,比如我堂嫂和我奶奶的故事。堂嫂一家和我们家是紧隔壁的邻居,两家走动比较多。我堂嫂一家去上海之前,和我奶奶开玩笑说,如果你走了,你要提前告诉我呀。我奶奶笑着说,放心哦,肯定给你托梦。结果还真是这样。我奶奶去世的当天,我堂嫂一家刚好从上海回到村里。我们家和村里人都感到很奇怪,早不回,迟不回,偏偏我奶奶走的那天回。我堂嫂一回来就说,太太昨天晚上托梦告诉她,说要走了。当她把我奶奶托梦的事告诉堂哥后,我堂哥把我堂嫂狠狠地一顿说。那时手机还没普及,也没办法电话确认,但我堂嫂坚定地认为,就是我奶奶在托梦,坚持要赶回来。当她们一家从上海往村里赶的路上,我奶奶走了。后来,我堂嫂一直说,太太一辈子说话算数,走之前都不忘曾经的玩笑话。<br> 在和庄同学交流时,我开玩笑说,万物都有信息,不经意间你的信息被我捕捉到了。但是这些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是什么,量子纠缠理论?万物全息理论?还真说不上来。但不管科学道理是什么,反正有点“神”。但是,单位里的一些突发事件,我却没有提前捕捉到一点点的信息,说明我也不“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