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岁月如歌 - 共享今生

坐山观海

<p class="ql-block">  在悠悠流转的时光长河里,我们这群 60 后,恰似澄澈灵动、自在奔涌的溪流,时而交汇相融,奏响激昂的合奏曲;时而分道扬镳,各自奔赴不同的远方。兜兜转转间,命运的丝线再次将我们牵系,在岁月那温柔的转角处,我们惊喜重逢,携手共赴人生下半场的绮丽旅程。</p><p class="ql-block"> 1981 年 10 月,我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从地区财校毕业,踏入人民银行郧西县支行的大门,就此开启了逐梦的职业生涯。1986 年4月,人民银行与工商银行分设,我继续扎根原人行。1998年10月,上级调我去县联社工作。时隔一年,1999年10月,一纸调令如命运的指令,将我调至市联社筹备办(即如今的市农商银行),直至退休。可以说,上半场,在金融领域镌刻下了深深浅浅、坚实有力的奋斗足迹。</p><p class="ql-block"> 回首 1981 年至 1986 年,在老人行工作的那六年时光,仿若昨日,清晰如故。彼时的人行,兼具金融管理(行政机关)与工商信贷业务(金融企业)的双重职能。县支行不过区区 47名干部职工,三部电话便成了连接外界的珍贵纽带。三个行长室外的会客厅共用一部,办公室、信贷股、计划股所在的外走廊一部,营业室门口一部,采用四位数拨号。在如今通讯便捷到近乎魔幻的时代回望,这般通讯方式,质朴得令人动容,却又满含岁月沉淀的珍贵。那时,没有鳞次栉比、高耸入云的写字楼,没有运算飞速、便捷无比的计算机,更没有小巧玲珑、随手可携的计算器。写材料、记账、算账,全凭一双勤劳且智慧的手。每日营业终了扎账时,行里噼里啪啦的算盘声交织成一曲独特而激昂的乐章,奏响在那段激情燃烧的奋斗岁月里,成为难以磨灭的时代音符。</p><p class="ql-block"> 八十年代初,文化生活相对匮乏,二十来岁的我们,青春活力恰似困兽,急切地渴望着释放的出口。县城巴掌大小,屈指可数的几条街道(路),便是生活的全部天地。闲暇时,约上几位志同道合的同事,去看场电影(兴致高涨时,也会钻进录像厅),或是走进县剧院,欣赏一场精彩纷呈的大戏。再不然,就手捧小说杂志,沉浸在文字构筑的奇幻世界里;又或是在体育场尽情挥洒汗水,在篮球场上肆意驰骋。天河口悠悠流淌的汉江、土门水库那如诗如画的绝美山水间,都深深印刻着我们青春的足迹。斗嘴吹牛时的豪言壮语、骑车飞驰时的风驰电掣、划船游湖时的悠然惬意、骑车赛跑时的你追我赶,都化作青春岁月里熠熠生辉、璀璨夺目的珍贵片段,深深烙印在心底,成为我们人生中最难忘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令人难以忘怀的,还有周末的拼酒时光。老任和老白从家中拿来酒和烟,我和老付上街在小摊上挑选鲜嫩的黄瓜,买上一盘花生米。几个单身汉围坐在租住新华书店小院里简陋的板床上,一瓶酒、几根黄瓜和花生米,便是我们的晚餐 “盛宴”。大家划拳猜宝,吆五喝六,赢的人开怀大笑,那笑声似要冲破屋顶;输的人也毫不气馁,大口喝酒,尽情享受这难得的放松时刻。烟雾缭绕中,我们时而慷慨激昂,纵论天下大事,抒发豪情壮志;时而情绪低落,为生活琐事黯然神伤、默默不语。作为二十多岁的热血青年,我们交流最多的,自然是与青春紧密相关的话题。记得有一次,大家兴致勃勃地自报找对象的条件,老任说:“能看湖北报(有点文化)、吃饭用餐票(非农户口),走路没人笑(长相不丑)。” 老付则更为直白简单:“一是女的,二是活的!” 惹得大家哄堂大笑,后来这择偶要求在行里同事间传开,成了年轻人津津乐道的热词,也成为那段青春岁月里独特的时代印记。</p><p class="ql-block">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行与工行管理和经营角色逐渐分工明确,我们也慢慢适应了新岗位、新环境、新圈子,各自在生活的赛道上奋力奔跑。与过去的老同事联系日渐稀少,即便偶有交流,也多是工作上的接触,或是路上偶遇时短暂的几句寒暄。只有在身处艰难困境,或是陷入寂寞长夜时,记忆深处才会浮现与老友共度的艰难过往,聊以慰藉心灵。那些一起奋斗、一起欢笑、一起忧愁的日子,成为我们心灵深处最温暖的港湾。</p><p class="ql-block"> 我们永远不会忘记那段吃饭打铃、手工作业、有难互帮、物资匮乏却齐心协力的艰难岁月;不会忘记读夜校、分年货、骑单车、报伙食、打开水、练打靶、赛篮球、查对账的繁忙日子;更不会忘记县城南正街的人行(分设后工行)大院,那里是我们人生梦想起航的地方,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一楼一道,都书写着我们青春的故事,承载着我们的梦想与回忆。每一处角落,都留存着我们奋斗的身影,每一寸土地,都见证了我们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我们从二十岁的风华正茂,步入六十多岁的悠然晚年,孩子成家立业,肩上的重担已然放下。退休后的老同事们大多居住在市区,人生轨迹仿佛画了一个大回环,我们有缘再度相聚,那份在心底尘封已久的牵挂与眷恋,瞬间在人生下半场被唤醒。于是,我们建了群,约定每年结伴旅游,平常想喝酒就在群里发个信息,重拾往昔情谊。这份约定,如同温暖的纽带,将我们再次紧紧相连。</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我们去过不少地方,领略了贵州的青山绿水,陕西的历史厚重,山西的古朴醇厚,湖南的钟灵毓秀,所到之处,留下一路欢声笑语。旅途中,我们尽情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深切体悟祖国的伟大与繁荣昌盛。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每一处风景,都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份跨越岁月的情谊。</p> <p class="ql-block">  前年 5 月,几个退休的老同事自驾前往贵州。<span style="font-size:18px;">路上,老徐负责吃喝,老任负责行李,王金两女士负责导航、住宿和天气查询,我负责开车。遇事大家商量,相互提醒,相互帮助。往返费用人平才千余,可谓玩的爽,吃的好,看的多,花钱少!</span></p><p class="ql-block"> 过了大巴山,我们向着心仪的景点驰骋,一路风驰电掣。品尝垂涎已久的美食,尽情享受这美好惬意的人生时光。自驾的美妙,就在于那份随心所欲的自由与随性。不必提前设定固定目标,不受时间的严苛束缚,无需频繁出示身份证和各种卡片。住宿条件好坏、饮食口味优劣、行程快慢节奏、购物与否抉择,一切都由我们自己做主,畅享自由之旅。那个感觉啊,就两个字:愉快!</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农业学大寨、工业学大庆;赶上了恢复高考、体制改革;参与了市场竞争、四化建设;见证了祖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繁荣昌盛的发展历程。来到这里,就是要亲眼看看我国的科技壮举 —— 世界上最大的太空望远镜,从感官上直观地分享祖国的喜悦,感受科技的磅礴力量!站在这伟大的科技成果面前,我们心中充满了自豪,为祖国的强大而骄傲。</p> <p class="ql-block">  回堰后,有人想再绕大巴山转一圈,一提俱应,于是,我们又拎着包包出门巡山。</p> <p class="ql-block">  次年5月,由市工行王桂琴牵头组织,原郧西老人行的一帮 60 后结伴前往陕西游华山,应邀看望在灵宝市创业的老同事胡爱民。三车 13 人,浩浩荡荡北上。我们先后游览了黄河三河口湿地公园,欣赏湿地的生态之美;攀登华山西峰,领略华山的险峻奇绝;漫步古道函谷关,感受历史的沧桑厚重。还信步女娲山庄,参观金矿生产,体验田园瓜香,共忆陈年往事,重拾往日情谊。在这次旅行中,我们欣赏到了美丽的风景,重温了过去的美好时光,彼此的情谊更加深厚。</p> <p class="ql-block">  每次聚会,话题自然离不开当年。谁能忘记那些满是烟火气的日子呢?席间,叙糗事、问健康、摆拍照、走舞走、再碰杯……满是欢声笑语,全场洋溢着温暖与欢乐。这一刻,时光仿佛倒流,又回到了那起步就想飞的年轻时代,只顾享受着当下的快乐,忘却了生活中的烦恼!</p> <p class="ql-block">  时光悠悠,如潺潺流水,不舍初春。今年,又一个春天迈着轻盈的步伐悄然而至。我们期盼王群主多召集大家走出去,继续书写属于我们60后的精彩故事,让这份跨越岁月的深厚情谊,在时光长河中愈发浓郁醇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璀璨的宝藏。</p>